一項最新考古研究表明,西藏阿里桑達隆果墓地出土大量遺物,其中首現青藏高原木俑。這一墓地的考古發現,為探索西藏西部早期社會結構、生活模式,以及西藏與喜馬拉雅山脈南麓、新疆、中原等的交往提供了新材料。
桑達隆果墓地全景圖(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副研究員何偉指出,桑達隆果墓地位於阿里地區札達縣,桑達隆果即藏語「桑達溝口」。這一墓地墓葬分布密集,出土遺物包括陶器、銅器、扣器、石器、紡織物、料珠、木棺等,其中「出土的木俑是青藏高原首次發現,其形制特徵與新疆吐魯番一帶墓葬出土的木俑形制相同。」
2017年12月,札達縣實施基礎建設工程期間,首次發現這一墓地。隨後,桑達隆果墓地考古發掘被國家文物局納入「考古中國」項目,並予以重點文物保護專項資金支持。經過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研究所、札達縣文物局四個年度(2017-2020)考古發掘,目前該項目已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
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面飾(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據介紹,從2017年至2020年間,桑達隆果墓地3座墓葬中累計出土7份(6件)金、銀面飾,面飾形制與其臨近的曲踏墓地、古如甲墓地,以及印度西北部馬拉裡墓地、尼泊爾北部桑宗墓地出土的金、銀面飾形制相同或相近。此外,出土的兩件青銅無足匜,則與四川、湖北一帶形制相似。出土的單耳鴨嘴流寰底壺,與西藏中部拉薩曲貢遺址的陶器形制相似。
桑達隆果墓地出土的金項飾、瑪瑙等(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何偉說:「從約公元前300餘年開始,人群在此地出現大規模聚集,期間經歷了政治實體萌芽,生產生活大力發展,來自其周圍包括新疆、尼泊爾北部、印度北部、西藏拉薩、山南腹地以及漢地的文化在這裡交融匯合。公元600年以後,桑達隆果墓地不再被使用,結束了人群在此地的活動。」
(責編: 李文治)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