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習俗有哪些,想知道的看過來,歡歡喜喜團圓,熱熱鬧鬧過年

2020-12-12 舌尖計美食

除夕,也就是大年夜,是一年中的最後一天,為大年三十,這一天翻過去就是一年開始的新一天。在除夕當天我們要辭舊迎新,吃團圓飯,是非常重要的一天。這一天最熱鬧的時候就是吃年夜飯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共吃團圓飯,心頭的充實感真是難以言喻。人們既是享受滿桌的佳餚盛饌,也是享受那份快樂的氣氛。#春節裡的美食文化#

守歲的習俗在中國有近兩千年的歷史。晉朝人周處《風土記》中說到蜀地年俗,年末人家相互饋送年節禮物,稱為「饋歲」;相互宴請,稱為「別歲」;除夕通宵不眠,稱為「守歲」。這是現今看到關於守歲習俗的最早記載。但這時守歲似乎還是地方性年俗,隋唐之後,守歲成為全國的共同年俗。

在除夕的這一天,要將家中裡裡外外的打掃乾淨了,還要貼春聯、貼年畫、貼窗花和福字。這一天都是為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而準備的,最是熱鬧的一天。每到春節就會貼春聯,不管是農村還是城市裡,都有著這樣的習俗。一副大紅的春聯貼牆上,紅紅火火的,為春節的到來而增加了氣氛。

年夜飯,是春節習俗之一,又稱年晚飯、團年飯、團圓飯等,特指年尾除夕的闔家聚餐。年夜飯源於古代的年終祭祀儀,拜祭神靈與祖先後,團圓聚餐。年夜飯是年前的重頭戲,不但豐富多彩,而且很講究寓意。吃年夜飯前先拜神祭祖,待拜祭儀式完畢後才開飯。席上一般有雞(寓意有計)、魚(寓意年年有餘)、蠔豉(寓意好市)、髮菜(寓意發財)、腐竹(寓意富足)、蓮藕(寓意聰明)、生菜(寓意生財)、生蒜(寓意會計算)、臘腸(寓意長長久久)等以求吉利。中國人的年夜飯是家人的團圓聚餐,這頓是年尾最豐盛、最重要的一頓晚餐

貼窗花和福字是一樣的,滿屋子都可以看見貼好的窗花和福字,窗花有著誇張的手法將吉事祥物、美好願望表現得淋漓盡致,將節日裝點得紅火富麗。福字,一定得倒這貼,這樣才是幸福到了,福這個字非常的有意義,福氣、福運都是它,貼上的福怎麼看怎麼喜慶。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每到除夕和春節交匯的十二點,人們就非常的有默契的燃起了爆竹聲。這正是爆竹聲中一歲除,除去了舊的一年,迎接新的一年到來。要知道爆竹是中國的特產,每到開業、重大的節日、或者喜事慶典,都會放爆竹,來預示著大吉大利,圖個吉祥。

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戶戶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傳統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一般餃子、餛飩是必備的,取其形狀如同元寶,寓意來年財源滾滾。「魚」諧音「餘」,年年有餘也是年飯桌上年年有餘的吉祥菜品。

相關焦點

  • 除夕的節日習俗有哪些?除夕的特色活動有哪些?
    除夕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那你知道除夕的節日習俗有哪些?除夕的特色活動有哪些?       一、除夕的節日習俗這一習俗起於宋代,在明代開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聯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3、貼窗花:窗花不僅烘託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於一體。剪紙在我國是一種很普及的民間藝術,千百年來深受人們的喜愛,因它大多是貼在窗戶上的,所以也被稱其為「窗花」。
  •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時間:2020-01-24 12:26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今日除夕 除夕的習俗有哪些? 除夕是新舊交替之際,所有活動都是以除舊布新、消災祈福為中心。 1、守歲 守歲,俗稱熬年。
  • 除夕有哪些民俗?這14個習俗要知道
    除夕有哪些民俗?這14個習俗要知道 房天下綜合整理   2018-02-09 12:45 [摘要] 除夕,又稱大年夜、除夕夜、除夜、
  • 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除夕的講究及忌諱禁忌注意事項
    除夕是我國傳統的佳節,古往今來,人們用各種方式來慶賀除夕,那麼大家知道除夕的習俗都有哪些呢?除夕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有何講究?小編整理了除夕的注意事項,感興趣的一起看看吧。除夕的風俗習慣除夕風俗習俗有哪些簡單介紹  「燃放煙花爆竹」。燃放爆竹是除夕夜必須要做的一件事。
  • 除夕了,你可知道除夕的由來和習俗?
    「除夕」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即所謂的「歲窮月盡」。「除夕」一詞最早出現在西晉大臣周處撰寫的《風土記》。一、除夕的由來相傳,古時候有一個叫「夕」的妖怪,專門害人,尤其是漂亮的女孩。「夕」神出鬼沒,只在太陽落山後出來,半夜後又不見其蹤影,沒有人知道它住在哪兒。老百姓對它恨之入骨,但又無可奈何。
  • 除夕習俗知多少!你家是這樣過年的嗎?
    」今天是2019年農曆除夕啦在外的遊子們都歸家了麼在除夕和家人吃一頓團圓飯是多麼溫馨而快樂的時光啊那麼,除了除夕之夜的年夜飯外你還知道除夕要做些什麼嗎且聽小編一一道來過年有「不汲水」的禁忌,家有水井的人家要在除日黃昏前「封井」,給水井加上木蓋,供奉糕點以後焚香拜祭,三日後方可開蓋復用。祭祀祖先是除夕的第一件大事。在我國很多地方,這一天,民眾都會在家中擺上豐厚的飯菜,點燃香燭,家長率領子孫們叩拜。北方一些地方的農村還會在家中焚燒紙錢。
  • 閩南過年有哪些習俗?你不一定都知道
    閩南地區信奉神明,所以過年風俗特別多。閩南春節習俗,下面一起來看看。閩南春節習俗閩南地區的春節習俗較為完整地保留了中華民族過春節的傳統,「敬天」「敬神」「拜祖先」是其中最為濃重的春節禮俗。而且,米粉發酵好了,用旺火去蒸,糕的頂部就會裂開,寓意為「笑口常開」,象徵全家幸福安康、歡歡喜喜。「碗糕」大都是放糖蒸的,是甜味的,寓意生活甜甜蜜蜜,吉祥如意。3、祭先祖每年的大年三十,家裡無論男女老少都得忙起來。泉州的習俗認為「年兜」(即除夕)那天是祭祀祖先的重大節日。
  • 東莞過年有哪些習俗?大家都知道嗎?
    春節臨近,有關過年的一些習俗,你知道多少呢?「要了解一個地方的民俗,最好從過年習俗開始。」從冬至開始,東莞過年習俗數十種。迎春花市、登黃旗山、洪梅花燈、茶山公仔等均具東莞特色。
  • 除夕|陪伴、團圓,才是最濃的年味兒
    今天,老老少少歡聚一堂,共慶除夕。團圓守歲,也成了記憶中最濃的年味。「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此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之意。除夕與春節首尾相連,是「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的重要時刻,自古傳承著祭祀神祖、「守歲」、「壓歲」、吃年夜飯、包餃子等習俗。守歲,俗稱「熬年」,是中國人的不眠夜。對年長者來說有歲月易逝之感,有珍惜歲月之意。對青少年來說有新芽茁壯之感,有努力奮進之意。
  • 臺灣過年有哪些習俗
    無論你做或不做,信與不信,都一定要先看個明白!除夕夜圍爐慶團圓除夕稱為過年,意為舊歲至此夜而除,明日即換新歲。這日下午會備牲禮祀神祭祖,稱為「辭年」。除夕夜全家齊聚,圍爐吃團圓飯,而且吃得愈晚愈好!吃長年菜(臺灣中北部吃芥菜、南部吃菠菜),一口吞進嘴裡再慢慢咀嚼,以求長命百歲。
  • 2020鼠年除夕夜朋友圈文案 除夕一家團圓溫馨的說說帶圖片
    除夕馬上就要到了,除夕必吃的就是團圓飯。對中國人來說,除夕夜真的非常重要了。這除夕有什麼朋友圈文案適合發呢?除夕有哪些心情說說是表達團圓的呢?  10.除夕快樂招財進你  11.想趁著今晚放煙花嘭的一聲把對你的喜歡都蹦向明年  12.長路浩浩蕩蕩,萬物盡可期待。  13.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新年快樂!
  • 除夕闔家團圓!福州人年夜飯吃什麼?
    那麼在福建福州,年夜飯裡有哪些菜是福州人每年必吃的呢?1、年糕福州人很重視年糕,在除夕吃團圓飯前,祭祖時都要將年糕擺上。福州年糕分為四類:一是紅年糕;二是白年糕;三是蘿蔔絲年糕(鹹的);四是芋頭絲年糕(檳榔芋頭絲揉進紅年糕)。
  • 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過年春節的傳統民俗簡單介紹
    每每節日降臨,全國各地甚至海外華人區總會踐行一些春節習俗來傳遞過年的紅火意味與熱鬧氛圍。這些年俗,大多傳統且歷久彌新,在今日仍被廣泛使用。那麼春節有什麼風俗習俗呢?傳戒的傳統民俗介紹。春節的習俗春節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1、貼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
  • 過年都有哪些習俗,古人是怎麼過年呢?
    中國人過春節已超過4000多年的歷史,那麼過年的起源什麼?都有哪些習俗呢?古人如何過年呢?小編在此一一道來。百姓想了很多辦法都不能夠侵殺它。就在百姓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準備舉家外遷的時候,有一壯士出現了,他甘願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年」同歸於盡,以換得百姓的安居樂業。後來,壯士在「年」經常出沒的地方與「年」展開了一場生死搏鬥。最後,「年」被殺死,壯士也不幸犧牲。
  • 盤點春節習俗南北差異,但有一個習俗是共同的,回家過年才是春節
    春節作為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節日,每當到了這個時候不管你身處何地心中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回家過年",近些年大多數人喜歡扎堆北上廣深尋發展謀機會,每每談起自己家鄉習俗的時候,深感原來南北差異這麼大,就連春節也有這麼多不同,那我們今天就來盤點一下南北春節差異到底在哪裡?
  • 過年守歲有什麼含義寓意 除夕守歲熬年有何講究由來介紹
    年長者守歲為「辭舊歲」,有珍愛光陰的意思;年輕人守歲,是為延長父母壽命。  過年為什麼要守歲?每年過年的一家人都會一起熬夜,就算在困也會陪著家人一起熬到凌晨,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會放鞭炮,這就是意味著新的一年來了嗎,那麼你知道為什麼過年要守歲嗎?下文詳解。
  • 除夕不能回娘家? 那些不合時宜的春節習俗
    新華網太原2月5日電(記者王井懷 孫亮全)寫春聯、貼門神、包餃子、舞獅子……這些傳承千年的春節習俗,烘託出濃濃的節日氣氛,傳遞著春節特有的溫情。然而記者發現,還有一些過年老習俗並不能增添年味兒,反而徒增煩惱。專家認為,像女兒不準回娘家過除夕、初五不許走親戚、正月裡不能理髮、農村賭博等以前很多地區春節的「傳統習俗」,顯得越來越跟不上時代節拍,也應早日「辭舊迎新」。
  • 春節將至,除夕和初一都有什麼習俗?初一為何不能倒垃圾?
    春節將至,除夕和初一都有什麼習俗?初一為何不能倒垃圾?馬上就是我們中國新的一個農曆年了,春節可是一年中人們最為看中的一個節日了。現如今社會水平高,人們平時生活的也非常好,就不再像過去的人們那樣期待過年可以穿著新衣服吃肉了。雖然年味好像越來越淡,但是習俗還是必須傳承的。我們都知道傳統節日都有對應的習俗,這都是很久之前就形成的。我們作為後人還是應該對這些傳統文化進行傳承,不然到了文明失落的時候只能後悔了。既然馬上就是豬年了,我們就來了解一些春節的習俗吧!
  • 今天,除夕和立春同一天!不查不知道,原來這個日子這麼特殊
    、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這一天有眾多的習俗你知道幾個?年夜飯是除夕之夜的重頭戲。大年三十的這天晚上,全家團聚在一起,歡歡喜喜地吃年夜飯。在北方年夜飯桌上必不可少的就是餃子,其中還會包上幾隻帶有果仁的餃子,誰吃到了就預示著在新的一年裡會交好運,而在南方很多地方是以湯圓年糕等食物為主,寓意團團圓圓。年夜飯必須要全家人都到齊了才可以動筷子,寓意合家團圓,幸福美滿。
  • 小豬佩奇家怎麼過年?你家娃一定想知道!
    要知道,寶寶們熟悉的小豬佩奇、汪汪隊等動畫大IP,都已經熱熱鬧鬧的換上新年裝了。當看到自己喜歡的動畫形象都已經這幅打扮,小傢伙肯定會更加盼望即將到來的春節。大家都知道,小豬佩奇是一隻來自英國的粉色豬。他有四隻眼睛,一張大嘴,還挺著個大肚子。每到冬天最冷的時候,他就會特別生氣,從山上衝下來,抓住那些孤獨的人,把他們吞掉……救命啊! 怎樣才能從「年」的手中逃脫呢?除舊迎新的習俗又有哪些呢?讓這本充滿年味的繪本來告訴你小年獸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