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三立先生是一位德藝雙馨的人民藝術家,他用其獨具特色的相聲藝術,給人們帶來了無數的歡樂。馬先生逝世後,他當年的母校要為他立塑像。當時,雕塑家共拿出三個塑像備選方案。這三個備選方案都是什麼,最後又選擇了哪一個呢?接下來,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馬先生生於1914年,卒於2003年,是中國已故的相聲泰鬥。他不僅在相聲界年齡最長,輩分最高,資歷最老,造詣最深,而且他還是個十分熱心的社會活動家,深受社會各界及廣大觀眾的熱愛和尊敬。馬先生小時候,就讀於天津市和平區的萬全道小學。萬全道小學始建於1901年,是一所社會聲譽高,影響較大的學校,是天津市僅有的具有百年歷史的兩所小學之一。尤其到了馬先生晚年時期,萬全道小學與馬先生聯繫十分密切,曾多次看望病中的馬先生。2003年2月11日,馬先生不幸去世,萬全道小學全校師生同樣十分悲痛,他們失去了一位可敬可愛的老校友。
對馬先生的念念不忘,讓萬全道小學萌生了在校園裡為馬先生鑄像的念頭。這個想法不僅得到了全校師生的一致響應,還得到了學校所在地有關單位的大力支持。於是學校請來了國家一級舞臺美術師,著名的雕塑家劉先生負責設計製作馬先生的鑄像。
萬全道小學找到劉先生後,可以說是正和劉先生的意思。他欣然接受任務,並立即著手設計製作。沒過多久,劉先生就拿出來三個設計方案:一個是馬先生穿制服的整身像,第二個是馬先生穿著大被褂的演出像;第三個方案,馬先生仍然穿著表演相聲的大褂,只是由站像變成了坐像。
究竟選哪一個?萬全道小學和相關領導進行了認真研究。第一個和第二個都是站像,但馬先生穿大褂,明顯比穿制服藝術形象更生動。兩相比較,穿大褂的整身演出像勝出。再同第三個穿大褂的坐像想比,出人意料的是,大家一致贊同穿大褂的坐像。而給出的理由,更符合馬先生熱愛的相聲風格,而且大家都說「馬老為群眾說相聲,站了一輩子了,應該坐著休息,休息了。」
方案確定後,劉先生憑藉多年的雕塑經驗和豐富的技巧,吃住在工作室,日以繼夜地工作,一直反覆修改了三十多次後,才較為滿意。又製成玻璃鋼模,再送到通縣,用一噸的銅,鑄成一尊300釐米高的馬先生坐姿銅像。2003年11月18日,萬全道小學一百零二年校慶的這天,馬先生的銅像正式落戶萬全道小學,被安放在大理石雕成的基座上,底下還提寫了「人民藝術家馬三立」八個大字。
馬先生是全國人民的財富,更是萬全道小學的財富。在滿臉皺紋,並洋溢著幽默而慈祥微笑的馬先生注視下,萬全道小學的同學們會更加奮發圖強,刻苦學習;老師們將更加辛勤勞動,教書育人,不辜負馬先生生前的殷切期望。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張洪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