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醫生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

2020-12-11 中國新聞網

浙江醫生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中新網杭州12月10日電(錢晨菲)10日,記者從浙江省人民醫院獲悉,該院醫生近日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讓兩位患者重見繽紛世界。

8日6時30分的杭州,寒風瑟瑟。一輛中巴車載上浙江省人民醫院黨委書記、眼科教授洪朝陽及相關專家,從該院門診廣場駛向杭州蕭山國際機場,飛赴四千餘公裡之外的新疆阿克蘇地區。與以往援疆不同,此次和他們隨行的,還有一隻低溫保存著2個角膜供體的保溫箱。

而在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病房裡,66歲的陸先生和家屬翹首以盼,「洪朝陽教授遠程查房後說我有希望接受角膜移植!」

陸先生8年前因外傷致雙眼視物模糊,隨後在多家醫院治療,曾在上海某醫院做了右眼角膜移植手術。但近年,雙眼視力開始明顯下降,再度陷入黑暗的陸先生只能再次踏上求醫之路。

8日傍晚,下了飛機的浙江醫護人員直奔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當晚,陸先生的角膜移植手術順利完成。據悉,在薄薄的半毫米的角膜上穿針引線,要考慮角膜的彈性,難度很高,需要豐富的經驗和穩定的心態。

浙江醫生攜愛心角膜千裡援疆。 浙江省人民醫院供圖

次日,陸先生視力提高至0.16,第三天視力達到0.3,隨著切口癒合、水腫消退,後期視力將進一步提高。「再次看到這個繽紛的世界,我到現在都以為是在做夢。」陸先生難掩激動。

9日一早,另一個角膜也順利移植到第二位幸運患者眼中。此次手術由洪朝陽與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主任王穎共同完成。10日上午,該患者視力提高到了0.3,重見親人熟悉的臉龐。

據悉,角膜移植手術是治療角膜病變致盲、提高視力的唯一有效途徑。洪朝陽表示,新疆地區因為風沙等原因,角膜病發病率較高,為了讓當地更多的患者受益,下一步浙江省人民醫院將加強精準幫扶,推進南疆眼庫建設,培養阿克蘇地區本土角膜移植醫生。

自2016年實施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以來,浙江通過學科幫扶、人才培養、遠程醫療、遠程教學、激發科研創新等方式,提高阿克蘇地區醫療衛生服務能力與水平。

洪朝陽說,除長期援疆專家外,浙江省人民醫院還定期組織專家到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開展「柔性援疆」,集中診療患者、手術示範、帶教學員、學術交流、管理培訓,讓援疆專家「剛柔並濟」,既撬動當地醫院發展,又為當地患者和醫務人員翻倍醫療「紅利」,最終「打造帶不走的醫療隊」。(完)

相關焦點

  • 離世醫生「輝哥」捐角膜助2人重獲光明
    通訊員 李茜 攝角膜移植手術昨日結束;26歲天津男青年和17歲河北男高中生接受移植,今天摘紗布將逐漸恢復視力新京報訊 (記者戴軒)離世青年醫生王輝捐獻眼角膜移植手術於昨日順利進行,接受移植的是一名26歲的天津男青年和一名17歲的河北男高中生。醫生介紹,兩位患者今天摘紗布,其後數月將逐漸恢復視力。
  • 角膜長成了「小錐子」?這個醫生用十幾微米守住了患者的光明!
    ,二院眼科自從上世紀50年代起,老主任趙振業教授就已經開始開展角膜移植手術,經過數代醫生的傳承和發展,角膜移植手術技術不斷發展進步。角膜移植術後排斥反應主要來源於內皮細胞層,深板層角膜移植保留了患者自己的後彈力膜及內皮細胞,術後排斥反應的機率較穿透性角膜移植術大大降低; 二是光學效果好。
  • 中秋佳節 堅守崗位的浙江援疆醫生們都在忙些啥?
    明月千裡寄相思。中秋佳節,浙江援疆醫生們仍然堅守崗位,守護當地百姓健康。這幾天,浙江省人民醫院的援疆醫生們與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眼科、口腔科、心內科、心胸外科、病理科、超聲科等多學科的醫護人員一行來到阿克蘇市依幹其鄉尤喀克巴裡當村,為當地各族群眾進行義診。此次義診期間,由浙江援疆指揮部捐贈的「阿克蘇地區第一人民醫院巡迴義診車」首次正式投入使用。
  • 同仁眼科醫生驚爆:角膜塑型鏡的危害觸目驚心!
    當一名出色的醫生,是她的理想,但現在這個夢想離她已經越來越遠了。 昨天下午,在北京同仁醫院眼科研究所眼科微生物室,大夫用「觸目驚心」四個字來形容角膜塑型鏡帶來的危害。「觸的是孩子的目,驚的是我們這些醫生的心啊」,他告訴記者,來自湖南的龍萃已經是他最近治療的第17個因配戴角膜塑型鏡引起角膜潰瘍的病人了,由於治療不夠及時,龍萃的眼睛能不能保住目前還不能確定。在他的辦公桌上,擺著一份病人檔案,記者看到,在已經治療的16個患者中最小的只有10歲,最大的不過20歲。
  • 高山盲童復明記:長大後想當醫生,給人治眼病
    他宣布,愛爾眼科將在5年內通過湖南愛眼公益基金會為「光明扶貧工程」捐贈1億元,國內500餘家愛爾眼科醫院也將深度參與到「光明扶貧工程」項目,為貧困地區白內障患者提供專業救助,幫助他們重見光明。陳邦說,我國是世界上盲和視覺損傷患者最多的國家,大多數貧困眼病患者生活在偏遠山區和鄉村,由於醫療條件落後、缺乏健康意識、缺少救治資金等原因,未能及時治療,引起不同程度的視力障礙甚至失明,導致失去了勞動能力,不得不在艱苦的生活中與黑暗抗爭。
  • 晉中市第七批援疆醫療衛生隊援疆風採錄
    千裡送醫入疆 真情揮灑農場受晉中市委、市政府的委派,晉中市第七批援疆醫療衛生隊於2019年9月3日前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紅旗農場醫院,於今年9月份圓滿完成援疆任務,平安歸來。晉中市第七批援疆醫療衛生隊5人中,劉鋼主要承擔協調醫療隊和醫院的工作,並從事公共衛生、衛生防疫內部監督和健康教育工作,同時根據醫院的需要,參加其他醫療衛生工作;朱秀彪、衛瓊兩位醫生主要承擔醫院門診診療,同時承擔培訓、指導醫師的工作;常宏主要承擔兒童、孕產婦保健工作,同時承擔公共衛生相關專業的培訓工作;張福銀主要承擔醫院B超、心電影像診斷工作,同時培訓指導醫院影像專業醫師。
  • 「被需要」是一種幸福——廈門援疆醫生:羅春
    一、患者的需要    記得初到吉木薩爾縣人民醫院的一個午夜時分,我和同事遇到一位嚴重顱腦損傷的患者,他因急性腦疝情況緊急,需要立即實施「開顱手術」。在我和同事們經過5個小時的不懈努力下,手術順利完成。為避免術後再次出現併發症,我和科室全體醫務人員還時刻關注著病人的恢復情況。
  • 同一天3位角膜病患者在東莞成功復明
    一旦因角膜病致盲,給患者進行角膜移植是快速復明的治療手段。12月6日,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為三位患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術。手術的三位角膜病患者年齡跨度從6歲-68歲,從確認符合手術條件到聯繫到合適的角膜供體,用時不到三天。角膜移植手術也順利完成。
  • 全省60餘位醫師來漢學習角膜移植 武漢普瑞眼科醫院專家現場教學
    武漢市紅十字會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主任駱鋼強在接受採訪 通訊員 供圖武漢普瑞眼科醫院業務院長張曉農教授在接受採訪 通訊員 供圖武漢普瑞眼科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 通訊員供圖荊楚網客戶端-荊楚網消息(記者黃濤 通訊員 吳旭晴)12月19日,在武漢普瑞眼科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開幕式上,記者了解到,截止2019年,武漢市共有超過千人獲得角膜捐贈。
  • 群英薈萃 共享前沿:武漢普瑞眼科醫院第二屆《角膜移植培訓班...
    ,提高省內角膜移植醫療的技術實力,提升角膜病的醫療技術水平與質量,為更多角膜病患者提供高品質醫療服務。劉教授指出,需要進行角膜移植的患者同時合併白內障,為了挽救患者的視力,可以同步進行角膜移植聯合白內障手術,這樣既可避免二次手術對角膜等眼部組織造成的二次傷害,同時,又能達到快速、安全恢復患者視力的目的。相比傳統角膜移植或者白內障手術,聯合手術的風險性及疑難性大大增加。但武漢普瑞眼科醫院擁有RESCAN700術中OCT導航顯微鏡,能夠輔助醫生實時了解眼內組織,為手術保駕護航。
  • 八個月接診3500餘人次,廣東援疆醫生成為當地「金字招牌」
    12月22日12點,一場連接新疆圖木舒克市人民醫院(以下簡稱『圖市人民醫院』)和東莞市人民醫院的遠程會診準時開始,10名廣東援疆醫生和大後方的專家們共同為66歲的乳腺癌患者吐尼沙汗(化名)制訂了一份治療方案。民生援疆是廣東援疆工作的龍頭,醫療援疆則是民生援疆的重中之重。
  • 東莞愛爾眼科醫院為三位患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術
    角膜病是致盲率較高的一大眼病,一旦因角膜病致盲,給患者進行角膜移植是快速復明的治療手段。日前,暨南大學附屬東莞愛爾眼科醫院為三位患角膜病患者實施角膜移植術,從確認符合手術條件到聯繫到合適的角膜供體,用時不到三天。
  • 援疆醫生李進軍:我是北京的和田人
    不同地域、不同行業、不同年齡段的傑出青年,懷著感恩之心、愛疆之情把自己的故事獻給新疆,他們講述著不同的新疆故事,體現了永恆的新疆精神,描繪著新疆寬廣的未來……在此,本網特製作援疆幹部系列勵志人物訪談,講述他們援疆的精彩故事,以紀念他們在新疆做出的貢獻,弘揚援疆幹部們「愛國愛疆、團結奉獻、勤勞互助、開放進取」的精神。
  • 浙江醫療人才組團援疆 「醫療大巴扎」巡迴診療忙
    這牽動著浙江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全體隊員的心。 「你為固邊守家無私奉獻,我為你的健康不畏酷暑嚴寒。」不久前,浙江「醫療大巴扎」走進了老虎臺鄉民兵騎兵連,為100多位民兵進行了全面系統的健康體檢、疾病診療與心理諮詢服務,獲得了民兵們的稱贊。 「醫療大巴扎」是浙江省醫療人才「組團式」援疆醫療隊結合新疆實際情況推出的幫扶新舉措。
  • 謹慎使用角膜塑形鏡 「OK鏡」不是誰戴都OK
    浙江在線09月12日訊上世紀90年代末參加高考的人都還記得一種鏡片,叫「OK鏡」,部分想參加警校招考的人,都用這個鏡片矯正視力,通過了體檢;但是不久,這種鏡片就淡出了視線。從前年開始,這個鏡片又逐漸重新走入大家的視野,開始被許多近視孩子的家長所追捧。9月9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在官網上發布了消費提示,建議大家謹慎選擇。
  • 厚街女醫生戰「疫」歸來又援疆!丈夫辭工攜幼女同赴疆!
    今年3月中旬,厚街一名醫生主動請纓參與深圳寶安機場的境外輸入防控工作。 時隔3個多月,即6月30日,這名醫生再次選擇出徵,跟隨東莞市的援疆醫療隊前往新疆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援疆工作。
  • 中央和國家機關醫療援疆專家來伊巡迴義診
    江蘇援疆專家、伊犁州友誼醫院副院長張為中告訴記者,黃聖松是他的學長,是眼科頂級專家,經過診斷,患者阿巴拜克力需要手術,後期他們會為其制定最佳的手術方案。據了解,在伊犁本地能掛上這樣國家頂級的專家號,得益於國家健康委組織的中央和國家機關醫療援疆專家開展的巡迴義診活動,也得益於江蘇省對口支援伊犁州前方指揮部的積極協調。
  • RGP、角膜塑形鏡是什麼?
    南坪愛爾眼科主任陳春梅表示,如果青少年兒童一旦確診為真性近視,應該在醫生的建議下配戴合適的眼鏡。  框架眼鏡大家都比較熟悉,那RGP和角膜塑形鏡又是什麼呢?RGP具有透氧性高、直徑小、不含水、硬度大的特點,因為是採用硬性材料設計,所以在配戴的過程中,可以起到延緩近視、散光發展的作用;適合高度近視、遠視、散光、屈光參差、圓錐角膜等疑難患者佩戴首選,沒有年齡限制,白天佩戴。
  • 公安孟溪鎮好醫生姚森林病倒 同行千裡來打氣
    公安孟溪鎮好醫生姚森林病倒 同行千裡來打氣 您當前的位置 :新聞中心 > 荊州社會 正文 來源:荊州電視臺 時間:2013-12-14 17:47   荊州新聞網消息:現在很多鄉村都有自己的衛生室,村民看病方便,也便宜。
  • 蘇州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疆幹部人才凱旋啦!
    在整個江蘇組團式援疆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克州人民醫院的管理逐步規範、醫療技術穩步提升、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以「潤心計劃」為例,我們開展了25期共211例患者的手術,全部取得了成功,這不僅為患者和家庭解決了難題,同時,也以點帶面提高了醫院的醫療技術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