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來驪珠洞天時期,實力設定和後面的章節有很大出入。
今天來看一看驪珠洞天還沒有墜落時,出現在小鎮中眾多修士的實力強弱。
排第一位的毫無疑問是楊老頭和老劍條。
驪珠洞天還是大澤鄉時,這兩位就在洞天中。
這兩位的實力高下不好比較,也沒打過,就暫時排在一起。反正都是神道中人。
第二位是坐鎮的聖人齊靜春。
三四之爭,文聖落敗,齊靜春到驪珠洞天擔任坐鎮聖人,大概是仙人境修為。
按照第一卷的描述,齊靜春境界不退反升,隕落時,應該是十三境修士。不可能是十四境。
這裡有幾個佐證。
第一、當時他確實只有兩個本命字「靜」和「春」。齊靜春自己就只刻了兩方帶有本命字的印章。如果他有三個本命字,不可能不刻出來送人。
要知道,齊靜春分兩次一共送給陳平安四個印章。一方帶有本命字的「靜心得意」,一對山水印,最後一個不知道刻什麼好,就刻下了對陳平安的希望「陳十一」。如果還有本命字,這裡不會刻一個開玩笑的「陳十一」。
第二、齊靜春在對戰三教一家的大佬時,只用了兩個本命字的神通。
如果是為了藏拙,何必兩個本命字都漏出來?如果不是,何不三個本命字都使用一遍?這裡根本就講不通。
翻看後面的章節後,發現,那個「齊」字,是崔東山讓林守一收集了所有齊靜春送出去帶有「齊」字的印章,然後,後面就說他有三個本命字。
這裡很明顯,就是在故意拔高齊靜春的實力。讓寶瓶洲有實力對抗妖族進攻。
第三位應該是陸沉。
陸沉的設定是十四境巔峰修士,道教三掌教。在浩然天下受到壓制,只有十三境巔峰的修為。
在驪珠洞天,齊靜春是坐鎮聖人,主場作戰,實力會提高一層,所以這裡將陸沉放在後面。
若論個人實力,陸沉應該強於齊靜春。
第四位應該是繼任聖人阮邛。
他雖然只是初入十一境的兵家劍修,境界不夠高。但是因為是坐鎮聖人,不受驪珠洞天陣法壓制,能夠發揮全部實力。在洞天中,戰鬥力就顯得很高。
第五位是李二。
當時的九境最強武夫,在小鎮東門外,和宋長鏡打了一架,佔上風。
第六位是宋長鏡。
九境巔峰武夫,已經摸到止境門檻,離開驪珠洞天后沒多久,就破境。
第七位是搬山老祖袁真頁。
是不是很出人意料?這位大爺一直霸氣到最新章節。
在當時的驪珠洞天中,他的實力確實極強,九境妖族武夫加元嬰境妖修。
在驪珠洞天中,修士被極大的壓制,實力十不存一,但是九境武夫的實力還在。當時的搬山老猿確實很有底氣。
在陳平安挑戰搬山老祖之前,文中設定,武夫也會受到壓制。這是大隋八境武夫說的原話。
但是在後面,宋長鏡和搬山老猿對撞時,就沒有提武夫受到壓制這一回事。
小鎮東門外,李二和宋長鏡打的那叫一個激情澎湃,也沒見受到壓制。
第八位是高湛身邊的大隋宦官八境老太監。曾經一拳將寧姚打成重傷。
第九位應該是野修劉志茂。
這傢伙是元嬰修士,在驪珠洞天中受到壓制,但是依然可以使用部分法術。
再往下已經無法再排順序。
清風城的婦人,四姓十族中的一些元嬰境老傢伙未曾出手。其中包括:趙繇的奶奶,李寶瓶的爺爺,宋家的光腳老人等等。
驪珠洞天墜落前,出現在洞天的人不少,但是大部分都是尋找機緣的年輕人,實力不強。
將第一卷和最新章節對比,會發現,很多人的實力都被強行提高。尤其是武夫。
武夫第八境可以御風遠遊,但是在驪珠洞天時代,搬山老猿是九境武夫,依然只能踩著房頂追殺陳平安,未曾見他遠遊。
當時搬山老猿已經做好了被驅逐的準備,不可能還藏拙。如果有能力遠遊,早就飛起來了,陳平安也不可能和搬山老猿打的有聲有色。
這一點說明,當時總管的設定沒考慮到武夫遠遊的問題。但是,第八境武夫可打元嬰境修士這一點沒有變。
正因為第一卷中,修士和武夫的實力設定不健全,才有了宋長鏡的豪言壯語:假若不是身處此方天地,老子一隻手,就能捶殺你齊靜春之流的三教神仙。
這裡他是參照了崔巉的實力才這樣說。三四之爭後,崔巉背叛文聖一脈,實力下降的很厲害。分身崔東山到驪珠洞天時,只有元嬰巔峰的境界。
但是,齊靜春的實力並沒有受三四之爭的影響,不降反升。所以,宋長鏡的豪言壯語就只是"豪言壯語"了。
話題:
只以第一卷為依據,驪珠洞天時代的齊靜春是否真的有十四境的實力?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
本文由凰殤閒話原創,謝謝關注!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刪圖致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