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可偏偏就有人不願去信命,或者說只想將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失敗者大有人在,當然也不乏階段性的成功者,只是這種成功的完成度有多高、有效期有多長呢?《劍來》中人、妖兩族大能為救世間生靈出苦海、開萬世之太平,逆行殺上九天,將高高在上、肆意操縱生靈性命的遠古神靈打落塵埃,世間生靈自此當家作主。按理說一切都應該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但事實上是如此嗎?
就在人族登天功成、斬落神靈後不久,尚不及人、妖兩族展開廝殺,人族便先行開始內亂,由最桀驁的一部分劍修開啟了一場波及整個人族、險些顛覆天地的廝殺,只差一點點他們就贏了。這期間又戰死多少先輩不知道,但有一點可以確定,如果活著的人心中積壓的仇恨能用數字來量化,也許不比戰死的人數要少,如那兵家二祖,空負通天修為卻連道侶性命都護不住,心中該有何等悲憤,又會轉化為多大的仇恨?最終殘存的劍修淪為刑徒,放逐蠻荒天下,憑藉劍氣長城抵擋妖族進攻,萬年來一代又一代劍修血灑蠻荒天下,不知死了多少人。
而類似的事情在人族發展近萬年間還不知發生過多少次,就算規模不比劍修叛亂,但本質不變,王朝爭霸、山上山下、諸子百家、文脈之爭……流不盡的鮮血,這就是當初浴血搏殺的先輩們想要的「太平人間」嗎?很顯然不是的,所以目盲畫家,也就是所謂的老瞎子,才會變成老瞎子,自剜雙目,遠走他鄉,畫地為牢一萬年,不理人間事,真正原因不過就是陳平安當初於劍氣長城城頭之上躬身所言之語「感謝前輩獨自失望萬年!」
能讓一位十四境巔峰的頂級修士失望到如此境地,可想而知當時的天下究竟糜爛到什麼情況,我想他不僅是對整個天下失望、對三教祖師失望,更是對自己失望。空有一身通天修為,多少好友兄弟死在神靈手中,又有多少故舊親朋亡於劍修內戰,說不定還要與至交刀劍相對,最終換來了如今的四座天下。結果呢,人族雖然成功做得主人,可內鬥之激烈比之當初有過之而無不及,就連儒家嫡傳的陪祭聖賢也會因一己私慾而濫用職權,所謂開萬世之「太平」最終好像變成了一個笑話,也難怪老瞎子會如此失望!
所幸儒家萬年教化之功終究還是給人族帶來了光明的希望,亞聖之子阿良先後得多方認同,無論是失望到自剜雙目的老瞎子、還是對浩然天下失望的賈生,都對阿良另眼相待,後者甚至曾言若天下都是阿良這種讀書人,蠻荒天下何來文海周密云云;還有學識落地的文聖一脈,令青童天君、大妖白澤等佩服的文聖、願為守護洞天生靈說死就死的齊靜春、孤身獨守劍氣長城的陳平安;北俱蘆洲劍修願為劍氣長城、願為浩然天下、願為天下劍修向蠻荒天下出劍,不惜一死……
千言萬語彙成一句話,阿良對老瞎子說的話,「老瞎子,睜眼看一看天下吧,如今不一樣了。」終究會有一天,浩然天下會變成諸先賢理想中的世界,只不過這需要時間潛移默化的改變,需要一代又一代如阿良、齊靜春、陳平安這樣的讀書人去用自身的言行舉止影響這個天下,誠如齊靜春之於陳平安、陳平安之於裴錢、裴錢之於那個妖族修士,只要對這個天下始終保持希望,終有一天,前輩先賢們的血不會白流!
p.s. 以上觀點皆屬個人意見,如果有不同看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或關注作者,大家一同討論。
劍來:風雪故人歸,陳平安先走一步,期待下一位追夢人阿良!
劍來:齊靜春和賈生開啟另類大道之爭,陳平安遠行萬裡渡春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