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鹹魚翻身」的人,大都吃過以下兩種「苦」,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吃得了這兩種「苦」的人,早晚都能「鹹魚翻身」,成功背後很心酸。
一、吃得了寂寞的「苦」
「從前的日色變得慢,車,馬,郵件都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這是木心詩歌《從前慢》中的一句,為我們揭示慢生活的簡單幸福。的確,在古代,一杯茶、一頓飯、一卷書,就能讓人感到滿滿的幸福。而在現代社會,即便住著高樓大廈,吃著山珍海味,人心也未必感到富足。在信息爆炸時代,誘惑太多,吵鬧的聲音太多,讓人煩擾的因素也太多,人反而難以忍受寂寞,變得沒有耐心,吃不了寂寞的苦,而這恰恰是恰恰是「鹹魚翻身」的大忌。很多人之所以不能翻身,無法獲取想要的成功,就是因為耐不住寂寞。
在人生旅程中,寂寞是一種常態,誰都無法避免。寂寞會讓心靈空虛的人保守精神的折磨,讓淺薄的人變得更加浮躁,但也會讓睿智的人變得深刻,讓聰明的人積蓄足夠的實力。儘管現代社會物慾橫流、人心功利,很多人吃不了寂寞的苦,但在競爭加劇、節奏加快、生存壓力空前的現實環境中,要想鹹魚翻身,必須耐得住寂寞,吃得了寂寞的苦,你能做到,你就已經領先了大多數人。
吃得了寂寞的苦,是一個人心智成熟的重要標誌,也是一個人「鹹魚翻身」重要條件,還是一個人能夠獲得幸福和快樂的重要因素。事實上,但凡能獲取大成功之人,一定是經歷過一段無人支持和幫助的至暗和心酸時刻,而這至暗和心酸時刻,又恰恰是沉澱自我、鳳凰涅槃的關鍵階段,挺過這一時刻,必然迎來黎明。
二、吃得了失敗的「苦」
很多人在回顧自己的人生時,總覺得庸庸碌碌、一事無成,想到自己在有些事情上儘管全力以赴,吃夠了各種苦頭,但卻依然失敗了,於是就覺得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已經不可救藥。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世界上還有一種「苦」,就失敗的「苦」,吃得了失敗的「苦」,在苦盡甘來後,你就會擁抱成功,做到「鹹魚翻身」。
對於永不屈服的人來說,不管失敗多少次,他都會堅強面對,始終不言放棄。曾經看過狄更斯的一篇小說,裡面講到一個叫斯克魯奇的守財奴的故事。斯克魯奇最開始的時候,是一個貪財如命,為了錢不擇手段,一毛不拔而又殘酷無情的人,他的前半生將自己的全部精力都放在了賺錢上,幾乎沒有什麼真正的朋友。可是到了晚年,他卻突然頓悟了,逐漸變成了一個慷慨解囊的大慈善家,一個待人寬宏大量、真誠幫助他人的人。
狄更斯的這部小說儘管是虛構的,但現實生活中卻並不缺少這樣的事情,比如,「石油大王」洛克菲勒的經歷就與其極其相似。這裡講這個故事,是想強調,人的秉性都可以由邪惡變為善良,那麼,人的事業又何嘗不能由失敗變為成功呢?
總而言之,面對失敗,不管跌得有多重,不管你因此吃了多少苦,但只要你願意重新爬起來,不斷地爬起來,那你就一定是一個勇者,不會被任何人所輕視,而且,一定有機會獲得成功,相反,如果你不願爬起來,那你就會一蹶不振,直到喪失所有挑戰的勇氣。當然,跌倒以後在哪裡爬起來,又是另一個話題,有人說「在哪裡跌倒,就在哪裡爬起來」,其實也不一定,你完全可以在別的地方爬起來,要在執著中帶有一些靈活。(百家號獨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