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轉移國內矛盾,印度持續不斷在邊境進行挑釁,最近又有升級事態的舉動。據印度第一新聞網12月13日的報導,印度外交部發言人阿努拉格·斯裡瓦斯塔瓦對媒體透露,印度國防部將豪擲500億盧比,「從本國與國外採購設備和彈藥」,確保能夠擁有進行「15天激烈戰爭所需要的武器和彈藥儲存」。印度第一新聞網評論稱,這在「邊境對峙的僵局中」,「印度已經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很顯然,印度邁出的這一步是極其危險的,預示著局面有可能會進一步的惡化,不排除爆發戰爭或激烈衝突的可能性,而為了這一天,印度已經進行了長期的準備。比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7月3日的報導,印度國防部分別斥資9.4億美元、14.2億美元,向俄羅斯採購21架米格-29戰鬥機(包括升級)、12架蘇-30MKI。而就在此前一天,據印度門戶網站7月2日的報導,數千印軍與大批重型武器被運到的邊境地區。
報導稱,這些武器包括大批俄制T-90主戰坦克以及美制XM777輕型155毫米口徑榴彈炮、大量步戰車。與此同時,印度國防部還巨資採購248枚射程約70公裡的「阿斯特拉」中程超視距空空飛彈、「皮納卡」遠程火箭彈以及對現役的BMP步戰車的軟體進行升級。7月末,在印度的催促下,5架陣風戰鬥機從法國飛抵印度,降落在易動怒安巴拉空軍基地,第二天印度就宣布向邊境增兵35000人。
今年的8月份,據印度ANI新聞網的報導,印度陸軍就開始著手「大規模採購」能夠在高海拔地區執行任務的裝甲車輛。9月份,據印度TNN網站的報導,為了加強空軍的戰力,印度花費巨資從以色列採購2架「費爾康」大型預警機,該預警機能夠360度無死角搜索,一次性可以對800平方公裡的空域進行監視,其性能甚至還要在美國E-3預警機之上。此外,印度還向以色列採購了大批「長釘」反坦克飛彈、「蒼鷺」無人機。
到了10月份,印度更是花費30億美元,向美國採購30架最先進的「捕食者-B」武裝無人機,單價高達1億美元,比F-35戰機的價格還要高。為了應對即將到來的酷寒天氣,印度同時向美國採購了多達11000套「擴展型寒冷氣候士兵著裝系統」,也就是所謂的高海拔、酷寒地區作戰需要的防寒服。由於印度的需求非常迫切,以至於美軍不得不將部分自己正在使用的,還帶著汗臭味的防寒服出售給印度。
截止到目前為止,印度已經在邊境附近地區駐紮了大約40萬軍隊,其中邊境最前線,至少部署了5萬印軍。隨著印度國防部再次斥資500億盧比,採購大批武器彈藥,邊境地區的局勢無疑會變得更加惡化,更危險的是,印度外交部明確指出,這是為至少「15天激烈戰爭」做準備,而印度媒體也承認,新德裡此舉是在邊境對峙中「邁出了重要的一步」。在目前如此酷寒的天氣下,為何印度要執意挑釁,不斷推高事態?
這可能和兩個基本的事實有關。一方面,印度國內的矛盾積壓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高的水平,這突出表現在疫情方面,截止到12月14日,印度累計確診的感染者已經達到了988萬多人,距離突破千萬隻有一線之隔。與此同時,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2月上旬的報導,印度南部的安得拉邦又爆發了不明原因的疫情,成百上千的印度民眾出現突然昏厥,甚至頭吐白沫與渾身發抖的症狀。
另一方面,印度經濟遭受重創。據美國《時代》周刊的報導,目前「成千上萬」的印度農民圍堵首都新德裡,向莫迪政府抗議示威,他們用拖拉機、木板車與牛車圍堵高速公路,而這些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1個多星期,目前還沒有中止的跡象。由於受到疫情的影響,印度經濟已經陷入了數十年來最大的衰退,很可能會倒退25年,莫迪政府承受著巨大的壓力,急需將內部的矛盾和壓力釋放出去。
就在不久前,據印度新德裡電視臺的報導,印度一位名叫丹維的聯邦部長就赤裸裸地表示,要對鄰國實施「外科手術式」的軍事打擊。很顯然,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印度再次斥巨資採購武器彈藥,準備在邊境地區搞事,打算將甩鍋和轉移矛盾進行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