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二戰前建造的郵輪都是按照戰艦來設計,開戰後立刻變身航母

2020-12-19 虹攝庫爾斯克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日本是航母的發源國之一,世界上第一艘專門建造的航母「翔鳳」號就是日本建造的!所以對於日本這個海洋國家來說,航母對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但是,二戰的失敗以及戰後的和平憲法使日本失去了發展航母的途徑。在很長的時間裡,日本只有偷偷對航母進行研究,而不能長大光明地建造。直到近年來日本突破和平憲法的封印,將心中的魔鬼再次釋放出來!今年日本提出的將「出雲」號航母改造成為正規航母,並搭載F-35B垂直起降戰鬥機其實就是日本一直以來「掛羊頭賣狗肉」無恥做法的累累碩果。

其實,二戰前,日本海軍就曾經採用這種方式,以造郵輪的名義秘密建造航母。這就是舊日本海軍歷史上的「特設航母」。

1937年後,日本海軍會有計劃地給一些郵輪公司提供所謂的「船舶助成金」,名義上是海軍出錢為這些公司提供造郵輪的資金,但其實是按照海軍的標準和未來航母的設計,對郵輪船體進行提前布置。一旦開戰,只需要將郵輪的上層建築去除,鋪上飛行甲板,就能夠改裝成一艘航母!

在這種政策指導下,很多二戰前開工的大型豪華郵輪其實都是未來航母的母型。在國際社會一無所知的情況下,這些披著郵輪外殼的航母航行在各大航線上,迎來送往好不熱鬧!在這些郵輪上住過的西方國家人根本想不到這些豪華郵輪其實是日本野心的載體!

二戰一爆發,這些郵輪就按照戰前設計的進行航母化的改裝,有的在建郵輪甚至直接中途改變建造計劃,直接改造成為了航母。

比如,日本的飛鷹號和隼鷹號航母,就是從1939年開工建造的兩艘郵輪在建造過程中就直接改造而來的。飛鷹級航母的排水量達到24000噸,戰鬥性能達到飛龍級正規航母的水平,可以攜帶48架戰機和10架備用戰機。其中隼鷹號還擊沉了美軍大黃蜂號航母,是日本機動艦隊取得的最後一個航母戰果。

此外,日本還將3艘新田丸級客輪和1艘阿根廷丸號郵輪改裝成了大鷹、衝鷹、雲鷹、海鷹號等四艘護航航母。有趣的是,還有一艘德國客輪沙恩霍斯特號在戰爭爆發後滯留在日本,日本將其買下後改裝為神鷹號航母。

這些沒有獨立艦島的平甲板航母主要用於商船隊的反潛護航,在戰爭中這些小航母基本上被美軍擊沉。

所以說,日本人這種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事情幹得多了去了!現在還擺出一副戰爭受害者的面孔,有受害者把客輪改裝成航母去攻擊別人的嗎?

對於近年來的日本軍國主義復甦,我們一定要提起12分的警惕!

相關焦點

  • 二戰太平洋戰場,美國組建航母,日本為什麼卻把賭注下在戰列艦?
    稍微讀過近代歷史的朋友都知道,二戰著名的太平洋戰爭,兩大主角分別是美國和日本。在開打之前,日本花大價錢建造了一艘戰艦,叫做「大和號」。這艘戰艦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戰列艦,排水量達到7萬噸,比現在一般航空母艦還要多;船的裝甲也有41釐米,可以抵禦當時大多數的炮彈和魚雷攻擊,被冠以「不沉的大和號」。
  • 二戰時代日本的最好航母,大鳳還是赤城?
    【話說軍世】在二戰時代,日本相比老牌歐洲海軍強國,作為新型的海軍國家,尤其是在海軍假日期間放開手腳發展航母,在二戰初期,利用偷襲的戰術優勢,充分發揮了航母優勢,曾讓美軍困擾許久,那麼,二戰中日本最好的航母是哪一艘呢?
  • 二戰知名戰艦雲集暴風戰艦 各國戰艦命名大爆料
    二戰中,海戰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盟軍和德國在大西洋,和日本在太平洋等區域進行了海上的殊死較量,由此使得許多海戰名垂史冊,同時也造就了一批揚威二戰的著名戰艦。作為一款再現二戰經典戰役的3D海戰手遊,《暴風戰艦》無論是在歷史戰役還是戰艦設計的還原度上都做足了功夫,讓玩家一上手就能體驗到無與倫比的海戰代入感。 名稱作為戰艦最顯著的標識之一,當然也是非常考究的一部分了。今次《暴風戰艦》就帶大家一同來了解一下二戰各國的戰艦命名,十分有趣噢。
  • 二戰時期航母白菜價麼?為什麼日本能夠拿出來那麼多航母?
    美國和英國在二戰時期本來是想實施一系列措施來限制日本當時發展海軍,想要阻止日本建設巨艦和大炮的軍事戰備,可沒想到的是,日本竟然獨闢蹊徑,在多重包圍下,開始大力發展航母,提前進入航母時代。當時財政緊張的日本政府只能被迫接受美國的提議,參加了由美國作為主辦方在華盛頓開展的限制海軍軍事裝備的會議,在日方代表和美國代表經歷了三個月的探討後,才終於達成統一意見。▲華盛頓海軍條約加快了日本海軍向航母發展的轉變條約中有重要的三條約定,這三條約定對日本海軍戰艦的建造方向起了決定性的作用。
  • 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容易,而現在建造起來卻這麼難了?
    在時間的不斷流逝中,科技水平不斷得到提升,武器裝備也在不斷地「更新換代」,各種先進的戰機、坦克也被不斷製造出來,但是,在航母建造方面,似乎卻變得更難了,這究竟是什麼原因呢?據統計,在二戰時期,各國擁有的航母數量就十分可觀,美國擁有158艘,日本25艘,義大利3艘,法國兩艘,這麼龐大的數量,使人不禁對現今的航母製造進度提出質疑,為什麼二戰時期建造航母那麼簡單,現在建造起來卻那麼難呢?
  • 看看二戰時日本和英國的造船能力,才知道兩國真不是一個檔次
    文/寂寞的紅酒英國和日本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兩大參戰國。作為當時世界排名前三的兩大海軍強國,英國海軍和日本海軍在二戰中都有不錯的表現。但相比日本海軍,英國海軍的表現比日本海軍差了不少,馬來海戰中,英國海軍更是被日本海軍揍得狼狽不堪。因此,人們普遍認為日本海軍比英國海軍強。
  • 日本「出雲」級即將變身真正航母,未來會對我們產生怎樣的威脅
    前不久,隨著日本採購的美制F-35B艦載機開始到貨,現役的「出雲」級「直升機驅逐艦」已開始進行改造,這意味著二戰結束70多年後,日本即將再度擁有航空母艦。日本國內更有某些所謂軍事專家狂妄聲稱,未來其兩艘「出雲」級航母有能力在半小時內擊沉中國海軍的航母。
  • 湊數的另類航母 二戰時日本聯合艦隊中的異類 伊勢級航空戰列艦
    那麼骨子裡因循守舊的日本人為什麼在二戰期間將好好的主力戰艦改的這樣不倫不類呢?萬事有因有果,舊日本海軍這樣做自然是有他們不得已的苦衷,絕對不是為了給世界艦船發展史上,增添一款特色的混血戰列艦。看到這麼高的艦島,違章建築沒得跑由於大量的改進,讓扶桑級後續兩艘軍艦的建造和前兩艘的狀態不太一樣了。所以,後兩艘於1918年竣工的戰列艦就被舊日本海軍命名為伊勢級。
  • 日本航母技術曾經有多強?美國攻堅6年,才造出相抗衡的航母
    提起二戰太平洋戰場上的航空母艦,很多人首先會想到「企業」號。的確,作為一艘功勳卓著的戰艦,「企業」號是為數不多的能夠從二戰開戰一直活到戰後的美軍航母,其為美海軍打贏了多場重要戰役,其中包括擊毀日軍四艘航母的中途島海戰。
  • 二戰英國航母的表現如何?壓制德意海軍,曾派遣艦隊遠赴太平洋
    在談論二戰時的航母中,大家討論的大多都是美國和日本兩國的航母。而作為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英國,卻常被軍迷們忽略,其實英國的航母參加戰鬥也不少。本文就來談一談,二戰時期英國航母部隊在二戰中的表現,及其具體實力。
  • 一戰時期造航母,從戰列艦上起飛飛機,二戰前英國航母的探索之路
    二戰時期主要使用航母作戰的有三個國家,分別是:美國、英國和日本,其中航母數量從多到少排序也是如此。三個重視航母的國家,在二戰前爆發前都準備了一些航母,準備在戰時用於戰爭。而在這其中,世界上第一個擁有航母的國家卻經常被廣大軍迷所忽略。本文就來講一講英國有關航母進行的嘗試,以及在二戰前英國所擁有的航母數量。
  • 大洋徵服者探索二戰最強航母之一馬爾他級航母
    《大洋徵服者》中擁有數百搜各類戰艦、航母。其中二戰有一艘航母,雖然未建成,但根據資料來看應當是當時最強的航母之一,那就是馬爾他級航母。馬爾他級航母是英國在二戰期間計劃建造的主力航母,雖然嚴格來講馬爾他級屬於概念艦,但是在當時作為英國主力,如果它能量產製造,綜合能力其實並不比中途島差,所以在遊戲中再次還原,也算了圓了當年的一個夢。那麼今天我就來跟大家探索一下馬爾他級航母。
  • 太平洋上的「灰色幽靈」,《戰艦世界》中最強的8級航母
    1933年,排水量13800噸的CV-4遊騎兵號航空母艦入役,原航母過苛的濃縮設計弱點顯露無遺。1933年,羅斯福的"以工代賑"造福了美國海軍。1936年,CV-5、CV-6兩艘中型航空母艦下水,CV-6就是著名的企業號航空母艦。之後的1939年,最後的小型航空母艦CV-7也下水了。
  • 美媒評五艘「最差航母」 二戰日本「加賀」號上榜
    當今世界許多強大的海軍一開始是通過改建的方式獲得航母,這種做法取得了一些成功,但是失敗更多。還有一些海軍通過不斷試驗逐漸造出航母。前不久,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下水,日本則考慮把出雲艦改造為航母。在這種情況下,回顧一下航母建造史上一些最糟糕的失敗是值得的。
  • 二戰日本有多達25艘航母,其中十艘專業航母是怎麼被逐一消滅的?
    一戰後日本為了稱霸亞洲,逐步建立起一支規模龐大的聯合艦隊,這支艦隊不僅包含了數量眾多的戰列艦,還有為數不少的新式航空母艦,整個二戰中日本總共有25艘航母,如此龐大的數量即便是今天也是一支可怕的力量。這些航母中有10艘為專業級航母,是日本海軍航母的主力,那麼這些航母都是如何被一艘一艘的擊沉的呢?
  • 日本二戰時期的航母為啥數量這麼多?難道航母都是白菜價?
    目前全球航母數量最多的也就是美國了,高達11艘在役。而我們知道在二戰時期的各國航母數量更是誇張,比如日本就建造了二十五艘航母,而美國竟然建造了一百多艘,就跟我們現在建造軍艦下餃子一樣。相比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在航母建造費用如此高昂的情況下為何日本能夠建造這麼多數量的航母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大人時代變了,現代航母和二戰航母可不一樣
    距離2021年還有12天,在瀏覽視頻時翻看一些視頻下方的評論,但即便到2020年的今天,仍然有不少人認為日本可輕易建造航母,其原因就是認為二戰時期就有大量建造航母的經驗,甚至說二戰時期日本建造的信濃號航母滿載排水量高達6.8萬多噸,比現在中國國產「山東號」航母的噸位還要大。
  • 二戰笑話:最短命的航母,建造時偷工減料,第一次出海被潛艇擊沉
    (美國就是美國的意思,在日本是貶義詞,更進一步的貶義詞是米畜)所以日本人才會千方百計地造大船,造航母。於是,日本鬼子不僅加快了航母的建造速度,還把目光盯上了尚未完工的大和級戰列艦信濃3號的船體。因為是大和號的第三艘,船體足夠大,如果改造一下,很容易成為正規航母。當然,如果不是,主炮呢?如果野船被擊沉,我相信日本會完成它。
  • 人類史上最大戰列艦大和號,不用航母可以單挑同時代任何戰艦麼?
    同時,根據軍令部的設計要求,大和級的無線電發送能力非常強大,達500海裡,通訊能力比其他軍艦更為出色,而且艦上配備著優秀的通訊班,在整個太平洋戰爭中,擔任的基本都是類似美國海軍指揮艦的角色。但話又說回來,這一角色完全可以以通訊能力強大的水雷戰隊指揮艦(輕巡洋艦)擔任,二戰末期大澱號輕巡洋艦成為聯合艦隊旗艦,就是個有力的明證。
  • 戲說二戰:吳港的祥瑞雪風,友軍戰艦無一生還,被拆也要祥瑞日本
    如果說二戰中,日本什麼軍艦最出名?剛入坑的軍迷們大概會說是某個戰列艦,或是某個航母。但是老資歷的軍迷卻會告訴你,最出名的是雪風號驅逐艦。 這不僅僅因為它是日本海軍最後的尊嚴,也是因為它傳奇的故事。作為日本海軍三大祥瑞之首的雪風號,它到底有怎麼樣的故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