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視野丨長沙夜消費:有龍蝦燒烤,更有文化大餐

2021-01-09 新湖南

夜消費:有龍蝦燒烤,更有文化大餐

——湖南暑期旅遊熱點掃描之四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記者 黃婷婷 孟姣燕

小龍蝦、燒烤、臭豆腐、酒吧……提起「不夜城」長沙的夜間消費,如果還只能想到這幾種玩法,那您可能OUT(過時)了。

這座新晉網紅城市,不只有舌尖上的美食,更準備了豐盛的文化大餐,向遊客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夜間休閒選項,讓遊客在吃飽喝足的同時,還能打包帶走一份富有文化氣息的「湘味」。

夜間文化產品日漸豐富

8月30日晚10時,長沙城南德思勤書店依然有不少人靜坐閱讀。

「朋友們去冬瓜山吃燒烤,我卻想來書店感受夜讀氛圍。」從益陽來長沙旅遊的陳鑫告訴記者,他對長沙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慕名已久,終於「打卡」成功。

這個暑期,有不少遊客,和陳鑫一樣,選擇在長沙來一場「文化之旅」。

樂之書店在夜間6時至9時推出電影沙龍、繪本故事會、讀書會等活動,今年累計為書店帶來216萬元的消費額,佔營業收入比重32%。

長沙音樂廳和梅溪湖大劇院為滿足市民和遊客需求,在暑期推出「八喜·打開藝術之門」系列演出;長沙交響樂團舉辦「長沙之夜」室外交響音樂會;濱江文化園聯合市屬院團推出「我和我的祖國·夏之戀」長沙藝術惠民系列晚會,吸引了8000多名市民和遊客觀看。

白天排起長龍的博物館,到了夜間依然魅力無限。美團門票大數據顯示,上半年長沙地區博物館以及展覽館的夜間遊玩產品消費量,同比增長4倍,其中95後消費佔比超40%。

5月,長沙博物館和簡牘博物館舉行「博物館之夜」活動,讓遊客瞬間穿越回古老的長沙城;長沙梅溪湖璀璨星空藝術館備受年輕消費群體的青睞。

一家24小時的書店、一場音樂現場、一個夜間的博物館……逐漸成為遊客嚮往一座城市的理由。閱讀、電影、音樂、美食、創意設計、藝術、展覽……長沙給遊客提供的夜生活選項越來越豐富。

據長沙市文旅廣電局統計,截至2018年底,長沙市共有文化市場經營單位2249家,實現年營業收入15.9億元、營業利潤總額1.56億元。其中,長沙擁有電影院106家,長沙音樂廳、梅溪湖大劇院等演出場所26家。

夜間消費文化味更濃了

如果在深夜路過海信廣場的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看到一大堆人為吃小龍蝦在等座位,不要驚訝,這體現的是一座「吃貨」城市對全國「吃貨」們的巨大號召力。

但長沙吸引他們的絕不僅僅是美食。

走進文和友老長沙龍蝦館,錯亂拉扯的電線、簡易搭建的樓梯、富有年代感的美發廳、照相館、檳榔攤……這些精心設計的布景,無一不展現著復古的老長沙市井風貌。對外地遊客來說,在吃小龍蝦滿足口腹之慾的同時,能一併感受老長沙的氛圍。

「每天晚上6時到12時人氣最旺,2018年文和友吸引外地客人達370萬人次。」湖南文和友集團的董事長助理李明月介紹,「我們將把文和友海信廣場旗艦店,擴大改造成一個擁有街邊老字號、照相館、夜間美術館、劇場等多種業態的文旅集聚區。」

長沙的夜市瀰漫著濃厚的文化氛圍。

吃著傳統非遺小吃,看一場膾炙人口的《劉海砍樵》花鼓戲,在湖南雨花非遺夜市體味湖湘文化的精髓,邊吃邊玩,好不自在。

長沙的夜景受到越來越多遊客的追捧。乘船暢遊湘江、瀏陽河,成為遊客了解長沙的熱門之選。龍驤集團開通了橘子洲西至漁人碼頭往返、長沙縣陶公廟至橘子洲西碼頭往返兩條夜遊總航線,將橘子洲、漁人碼頭、「三館一廳」等城市地標串聯起來,深受遊客喜愛。

完善配套設施,滿足夜消費訴求

「長沙的夜生活很豐富。」到了凌晨1時,益陽來長沙旅遊的陳鑫合上書本,走出長沙德思勤書店。他略有些失望地告訴記者,「美中不足的是夜間沒有公交車了。」

今年8月,長沙市文化旅遊廣電局發布《長沙文化旅遊行業夜間經濟發展情況報告》,其中提到,長沙要發展夜間經濟,在配套設施方面還面臨諸多問題。

夜間交通供給不足。長沙地鐵夜間運營結束時間基本在23時,晚於上海(次日1時)和北京(24時)部分線路;公交車方面,長沙目前尚未開通一條24小時運營的公交線路,相比之下,成都已開通了12條。

夜間常態化監管缺失。由於公安、文化、城管、環保、食安等行政執法隊伍作息時間均在白天,夜間的監管缺乏常態化保障,夜間經濟產生的「副產品」,如治安風險、違規經營、光汙染、噪音、垃圾、違章停放等尚未得到有效處置。

《報告》中還提出,隨著90後、00後等年輕消費群體逐漸崛起,個性化、主題化正成為夜間文化消費的主流;與此同時,長沙傳統文化娛樂行業,正處在迭代升級的陣痛。

據統計,過去深受人們歡迎的「長沙歌廳」,由最多的300餘家減少到目前的2家,解放西路酒吧由最多的20餘家減少到9家,琴島、紅太陽兩家演藝場所每晚的觀演人次下降了70%,KTV包廂開房率不到50%。很顯然,一些曾經看上去非常紅火的流行文化,已風光不再。

「啤酒烤串購物唱歌」,已不再能滿足夜間文化消費訴求。摸準人們的消費脈搏,不斷挖掘和展現夜間經濟的文化魅力,或許才是吸引客人的關鍵。

相關焦點

  • 夜消費:有龍蝦燒烤,更有文化大餐——湖南暑期旅遊熱點掃描之四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婷婷 孟姣燕 小龍蝦、燒烤、臭豆腐、酒吧……提起「不夜城」長沙的夜間消費,如果還只能想到這幾種玩法,那您可能OUT(過時)了。 這座新晉網紅城市,不只有舌尖上的美食,更準備了豐盛的文化大餐,向遊客提供了更為豐富的夜間休閒選項,讓遊客在吃飽喝足的同時,還能打包帶走一份富有文化氣息的「湘味」。 夜間文化產品日漸豐富 8月30日晚10時,長沙城南德思勤書店依然有不少人靜坐閱讀。 「朋友們去冬瓜山吃燒烤,我卻想來書店感受夜讀氛圍。」
  • 網紅長沙,催生夜經濟更火
    解放西路酒吧一條街,是長沙夜經濟發展的一個縮影。 其實,長沙發展夜經濟有基礎、有條件。長沙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嚴冬期短,暑熱期長,白天熱晚間涼,人們歷來喜歡夜生活。 在經濟匱乏年代,一到晚上,不少當地人喜歡端上一杯茶,坐到湘江邊,東南西北侃大山。
  • 長沙夜生活到底有多豐富?探尋星城「夜經濟」的密碼
    近年來,長沙成了國內外遊客爭相駐足的旅遊的網紅城市,除了長沙的歷史文脈、文化底蘊、旅遊風景吸引之外,長沙的「夜經濟」也成了帶動消費市場紅紅火火的重頭戲。長沙,一座名副其實的不夜之城。夜生活,便是這座城最熱鬧的壓軸大戲,是這座城市的人們夜間娛樂休閒的終點站。
  • 洞察長沙「夜經濟」丨浪漫夜遊讓你愛上「夜長沙」
    在長沙音樂廳聽一場酣暢淋漓的交響樂,讓靈魂在音樂的海洋裡安放一會;坐著湘江遊輪,把長沙的山、水、洲、城一覽無餘;或是融入解放西密集的人流之中,點上一杯雞尾酒,感受這座城市的喧囂…… 長沙的「夜遊經濟」特色十足,將夜間活動鏈條拉長,留住了更多遊客的腳步,擦亮了星城的文化「成色」。從各大演藝、水上遊樂到旅遊景點,這些都正在成為夜經濟裡亮眼的一份子。
  • 文化消費點亮夜間經濟 夜經濟仍有發展空間
    文化成夜間經濟核心要素北京最文化、上海最小資、成都最休閒、長沙最娛樂……因為不同的文化基因和城市底蘊,全國各大城市的夜間文化生活各具特色,尤其是那些文化活動和元素,使城市的夜晚格外靈動起來。火爆的餐飲美食、勁爆的演藝娛樂、各具特色的文旅活動成為城市亮麗的風景線。夜間經濟形態豐富多元,城市空間既可以熱鬧喧囂,也可以安靜淡然。
  • 錦繡瀟湘 文博雲展丨網紅長沙,造就火爆夜經濟
    網紅長沙,火爆夜經濟照亮了城市。超級文和友外排隊的人群,梅溪湖畔閃亮的芙蓉花,解放西路的嗨歌勁舞,冬瓜山大快朵頤的燒烤……構成了這座城市生動的另一面,長沙因此名列中國十大夜經濟影響力城市前三。近日,2020中國城市夜間經濟發展峰會上發布的《長沙城市夜經濟數據分析報告》顯示,長沙夜間消費佔全天消費比重過半,達到52.6%。緣起夜間文化「基因」長沙夜經濟並非一夜而紅, 而是源於其多年來豐富的夜間文化娛樂「基因」。
  • 崑山「夜經濟」,有味更有戲
    更重要的是,崑山還因地制宜,讓文化與景點疊加、文明與繁榮同行,摸索出更多接地氣、惠民生的精細化舉措,讓「夜經濟」釋放出更暖人心的「煙火氣」,「姑蘇八點半 共享夜崑山」的「夜經濟」品牌也越叫越響。  夜市回歸,城市「煙火氣」再次升騰  入夜,散布在大街小巷的飲食攤熱鬧起來,自然也少不了黃河路。
  • 新華聯:點亮城市「夜經濟」激活消費「新引擎」
    中新網8月21日電 為了響應國家大力發展「夜經濟」的號召,新華聯集團旗下各大景區及地產項目結合自身特色,深挖優勢資源,豐富消費業態,精心策劃了多姿多彩的夜間休閒娛樂活動,努力打造更多讓遊客和市民「嗨起來」「記得住」「傳口碑」的好去處,激發「夜幕下的消費潛能」,使「夜經濟」成為提振消費的「新引擎」。
  • 鄭州「夜市經濟」發力,燒烤蝦尾跑贏星級大餐
    然而,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相比與普通的餐飲品類,夜市經濟趁著「夏季紅利」明顯發力,就連許多星級酒店也開始在啤酒花園、燒烤花園上下功夫,而且,與往年高端酒店中「實力擔當」的大餐相比,以燒烤蝦尾為代表的夜市經濟明顯恢復得更好。佔盡「天時」,夜市經濟恢復良好
  • 「七gai」夜正央:從美食節透視雨花夜經濟消費活力
    「七gai」夜正央:從美食節透視雨花夜經濟消費活力 2020-12-22 19: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燒烤+音樂+啤酒」燃爆濱海夜經濟
    為提振濱海夜經濟,從6月5日晚起,濰坊濱海旅遊集團旗下文昌湖築夢廣場大食代的環湖平臺上,「夜晚音樂燒烤趴」開始火爆進行。>發展夜間旅遊,是打造「夜經濟」的重要一環。相對於白天的景區觀光,夜間旅遊的休閒性,更便於遊客感知濱海的城市文化和體驗風土人情。以前經常能聽到來濱海的外地遊客抱怨:濱海沒有夜生活,一到晚上,街上見不著幾個人影兒。而現在,濱海的夜晚開始成為白晝的精彩延續。
  • 龍蝦!龍蝦!去新斯科舍吃龍蝦大餐
    如果聖誕節去新斯科舍省,你會發現當地人的聖誕大餐可不是烤火雞,而是烤龍蝦!沒錯,龍蝦幾乎是這裡最重要的「土特產」。據說,每年全世界消費中幾乎一半的大西洋硬殼龍蝦都產自新斯科舍省,而你所熟悉的波士頓龍蝦,實際上就是加拿大新斯科舍龍蝦。
  • 美容美髮入局夜消費 長沙人越夜越「美麗」
    夜經濟是雙循環的重要一環,是促進消費的新動力,經濟增長的新風口,在城市競爭新賽道上,夜經濟已成衡量一座城市的時尚度、美譽度和繁華度的指標。為何長沙「夜經濟」會表現如此亮眼?「著力打造24小時城市」並非口號,近年來,從夜名片的打造到夜經濟帶的布局,長沙可謂不遺餘力,立足山水洲城的特色優勢,大力推動夜間經濟快速發展。
  • 越夜越精彩!長沙夜生活指數排名全國第五
    近年來,隨著城市發展和需求升級,長沙也在豐富夜經濟產品,轉型升級夜間購物、餐飲、旅遊、綜藝演出、影劇觀賞、教育培訓、體育健身、醫療保健、休閒娛樂等九大夜經濟業態,著力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彰顯文化特色的夜市品牌。 長沙不夜城24小時不打烊 越夜越美麗,越夜越精彩。
  • 長沙人多愛吃夜宵?看到外賣小哥的工資自閉了……
    「吃」是長沙夜經濟的重要板塊,長沙美食產業的新業態又為「吃」提供了更多可能性。長沙的夜在變,長沙的夜宵也在變。對食客們來說,也許只是品類從臭豆腐、麻油豬血、涼菜擴大到燒烤、小龍蝦、火鍋;對夜宵產業的從業者來說,已然是一派新的業態和新的市場。
  • 紅谷灘夜經濟主題消費季暨南昌融創文旅城 美食文化節即將開幕
    紅谷灘夜經濟主題消費季暨南昌融創文旅城美食文化節將於7月18日開幕,活動由南昌市商務局、紅谷灘區政府共同主辦,是紅谷灘新區加快營造更加豐富的夜間消費場景,滿足南昌市民多元化消費需求,打造成涵蓋商業、樂園、餐飲、住宿等多業態的夜經濟產業集群的創新舉措。
  • 奎文區:打造文化路-民生街-新華路夜經濟帶 帶旺城市「煙火氣」
    今年以來,奎文區結合優越區位優勢,重點打造了文化路-民生街-新華路夜經濟帶,鼓勵消費業態多元化發展,進一步提升夜間經濟對全區消費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晚上8點,文化路-民生街迎來了一天最繁忙的時刻。據悉,文化路-民生街路段夜間人流量較大,消費需求大,發展夜經濟基礎好,明確打造區域後,廣文街道成立夜經濟工作專班,對34家門店進行多次實地調研、意願徵求、溝通協調工作,最終確定12家餐飲門店,6家酒吧、KTV、洗浴足道等娛樂場所符合夜經濟業態要求。
  • 長沙夜經濟數據分析報告:五一商圈人氣最旺 奶茶最受關注
    組委會供圖)晚上10點,只是餐飲「夜經濟」的開始,在這個時點,美團上仍有近一半的長沙餐飲商家在線營業;零點過後,五一商圈依舊人流如織……網紅長沙,越「夜」越美麗,夜經濟已然成為長沙的又一靚麗名片。向2.0時代邁進,長沙發展夜經濟的空間廣闊具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長沙夜間消費佔全天消費的52.6%。總體來說,今年上半年長沙夜娛等消費勢頭旺盛,夜遊等消費上升空間較大。
  • 長沙夜經濟持續升溫 超半數外賣商家營業至22點後
    長沙夜經濟持續升溫:女生比男生更愛夜食 超半數外賣商家營業至22點後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8月21日訊(記者 黃利飛 通訊員 黃雪娛)在今天舉行的「新餐飲中國行2020暨長沙外賣食品安全、夜食經濟發展研討會
  • 會營銷,有煙火氣,「網紅」長沙的表與裡
    喝茶顏悅色,吃文和友龍蝦,已然成了遊客到長沙的必點套餐。但『網紅』長沙不一樣,它是由多種因素形成的,是有歷史積累的。」湖南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謝玉華認為,作為湘楚文化的發源地,長沙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文化,但又不拘泥、不固守,而是放下身段,熱情寬容地擁抱變化,引領潮流。「這種包容性和多樣性,讓長沙有了爆火的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