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超財經原創作品
從來沒有一個企業家像董明珠這樣出圈,也從來沒有一個職業經理人像董明珠這樣和一個企業聯繫的這麼緊密。
雖然前兩款格力手機的銷量均已「撲街」,但第三款以「大松」為品牌的5G手機仍然悄悄發售。12月13日,格力官網上顯示,兩款售價分別為2699元和2999元的大松5G手機,分別有90人和74人購買。
慘澹的銷售量雖然已經提前宣告了這款產品的失敗,但是作為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企業家」,被稱為「董小姐」的董明珠應該不會把這次擴張視為終點,接下來類似開機畫面是董明珠本人的產品應該仍然會層出不窮。
畢竟,能夠造出一部好手機或者造出一臺好電動車可能是董明珠作為一個「人民藝術家」證明自己專業能力的最後的倔強。
01 董小姐出圈記
2000年,時任格力電器副總經理的董明珠的自傳《棋行天下》出版,這本書讓她開始以一個勵志故事的主角進入大眾視野。
「1954年,董明珠出生於江蘇南京一個普通人家,1990年,36歲的董明珠辭去在南京的工作,南下珠海到了格力公司做了一名基層業務員。靠著勤奮和非凡的管理能力,董明珠一步步進入管理層,直到擔任格力電器的董事長並帶領格力成功躋身世界500強」。
從今天的標準來看,這本書和今天流行的網絡爽文並無二致,本質上也是一部主角打怪升級終成大器的作品,只不過這部自傳以格力電器為背景,以所謂「商戰」中一件件跌宕起伏的故事線索來襯託董小姐的「主角光環」。
書中所描寫的經典故事,無論是為立規矩與王牌經銷商一刀兩斷、判斷天氣將熱而頂住壓力堅持不降價最後大獲全勝、因原則問題與哥哥鬧翻再不往來等故事雖然與其他成功勵志學書籍中所講故事不同,但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
2000年左右,中國開始融入世界貿易格局中,大眾對於商業英雄的崇拜情緒日益旺盛,除了張朝陽、李彥宏等出身名校的「知識英雄」以外,大眾更需要那些出身草根,起於浮萍的成功者作為偶像。
1999年,曾任微軟中國公司總經理的吳士宏出版的自傳《逆風飛揚》一出版就引起了追捧,吳士宏一時間風頭無兩;董明珠的這本《棋行天下》出版時間恰在吳士宏走紅之後一年,雖然不知道董明珠是否受了吳士宏的影響,但實際上,兩本書中展現的非此即彼的商業邏輯、標籤化的人物、戲劇化的故事和無處不在的雞湯名言使得它們被當成虛構小說來看可能更為合適。
與吳士宏相比,「民族企業」的標籤顯然對董明珠更為有利。2003年,根據《棋行天下》改編的電視劇《行棋無悔》在央視播出,借著電視劇的熱度以及那些年國產空調行業快速崛起的事實都催生了董明珠的走紅和出圈。無論是大牌的國家級媒體、還是財經媒體、行業媒體或女性媒體,都成了董明珠展示的舞臺,她的經典故事和頻出的「金句」經過媒體一次次渲染傳播,又再次加深了董明珠的大眾形象。
02 她發的飆都被媒體拍了下來
但無論如何,人民群眾需要故事,特別需要這種膾炙人口的故事——主角出身草根、內外交困、機緣巧合,絕處逢生、過關斬獎,最後終成大器修成正果。充滿著《棋行天下》中的這種跌宕起伏的故事和激動人心的勵志金句,實在太符合大眾對於成功和逆襲的定義了。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購買格式空調的消費者都會隨產品獲贈兩件禮品:其中一本是董明珠所著的自傳體小說《棋行天下》,另一件就是電視劇《行棋無悔》碟片。
2006年,隨著入選CCTV中國經濟年度人物,董明珠開始成為公眾人物。無論是在2004年代表格力對如日中天的國美電器說不,還是在後來被人熟知的與雷軍的「10億賭約」,以及近年來多次接受魯豫的跟拍採訪,甚至不時通過參加綜藝節目保持曝光量。董明很好地詮釋了什麼是對於輿情熱點的洞悉。
在董明珠公眾形象,「女強人」和敢於說不是其重要的形象塑造。
在百度上搜索「董明珠 當場發飆」有794000個結果,涉及到對員工的發飆、對供應商的發飆、對股東的發飆、甚至對領導的發飆。
發飆的原因不一而足,有些是由於認為遭受了不公正待遇或評價而發飆,而有些則是由於員工一點小的工作失誤而在大庭廣眾之下發飆,無論事情大小,這些當場發飆無一例外都有記者在場。從發飆的形式來看,無一不是鐵青著臉當眾責罵,無論是斥責的語言還是形式都似乎在刻意營造一種易於在鏡頭面前表現的「女王發怒」的形象,這種戲劇化的鏡頭不僅更利於播出效果,也顯然更有利於被人分享和津津樂道。
實際上,企業的管理者風格雖然不同,但當面斥責員工或者故意在外人面前斥責員工的管理方法無論如何應該算不上是一個合格的管理動作。當這些情節偶爾出現時像是一場意外,但屢屢出現類似場景,使人不得不懷疑這些是一場事先彩排好的情節。
當然,如果從傳播的角度來講,這些鏡頭當然是有利於傳播的,斥責員工的行為能使受眾更容易外在化地感受董明珠「女強人」形象。這些與流傳甚廣的董明珠語錄一樣容易傳播:「我從來就沒有失誤過,我從不認錯,我永遠是對的!」、「不能堅持原則的人,一定是有私心的。我沒有一點私心,所以我能堅持原則」。
無論是在大眾面前「鐵娘子」形象的塑造還是在公開場合對競爭對手口無遮攔的打擊,包括她頻出的金句都使得她的形象得以在多種形式下被廣泛地流傳。
03 人民藝術家的修養
成為媒體名人後的董明珠開始榮譽加身,2003年開始,董明珠連續當選全國人大代表,並多被各種媒體評為「優秀女企業家」、「年度經濟人物」、「全球優秀女性企業家」等榮譽稱號。
說是挾輿論以令格力可能有些誇張,但實際上這種公眾形象的塑造另一種程度上也為董明珠在格力提供了決策的話語權。
2012年,當格力集團原董事長朱江洪退休後,當上格力集團董事長的董明珠與格力集團背後的珠海市國資委矛盾開始激化。在某電視臺節目接受採訪時,董明珠利用媒體公開怒懟珠海國資市:「格力遇到困難的時候讓我們自己解決。遇到利益的時候手就伸的很長」,因此「我隨時準備跟他們鬥,一定要堅持原則……要被政府左右,可能我們早就被擊垮了」。
隨後,由珠海國資委提名的格力集團副總裁在股東大會選舉中落選董事,一年後,這位副總裁被媒體曝出在當地一家豪華會所公款消費,被停職反省並免去在格力集團擔任的一切職務黯然離場。
隨後,雖然珠海國資委可能對董明珠存有不滿,但最終也只是在2016年10月宣布免去董明珠格力集團董事長職務,作為上市的格力電器董事長仍然由董明珠擔任。這一在2019年隨著格力電器大股東格力集團對其所持股權的轉讓導致股權更為分散,從而使得沒有股東可以再控制上市公司的重大經營決策。
從這兩次人事變動的過程中不難發現,董明珠之所以能百戰百勝,除了有眾多中小股東的支持以及業績做支撐外,她本人與格力的捆綁讓她成為了網紅,這在輿論上為自己贏得了優勢。這種情況已經發展到了在外人看來董明珠就是格力,而從董明珠的種種表現來看她在格力也有足夠的話語權。
04 董小姐一定要留下點什麼
從2000年出書開始算起,對於董明珠來說,能持續在輿論風口20年而不倒確實是有其個人素質,但是隨著退休時間越來越近,董小姐越來越迫切地在業務能力上而非表演能力上來證明自己。
這其中有對公司負責的態度,實際上也有急於在企業內部證明自己能力的需求。
2018年6月30日,在一次公開活動上被問及如何看待「沒有董明珠就沒有格力」的說法時,平素低調的格力原董事長朱江洪明確表達了反對,「在1994年以前,她是業務員,1997年她當副總、2001年左右當老總,不存在她是創始人的說法」,「(雖然)很難堵住她的嘴巴,但事實就是事實」。
董明珠一直要締造一個真正屬於她自己的產品,無論是做智能生活電器還是投資珠海銀隆做電動車、再加上最近在手機行業裡的屢敗屢戰,這一切對於董小姐來卞只有一個目的,做出有明確董明珠個人印記的產品證明自己的價值。
但是從格力開始多元化嘗試以來,向冰箱、洗衣機、智能家電等行業進軍收效甚微;做手機潰敗;收購珠海銀隆準備向電動車行業進軍失敗;做晶片失敗!更要命的是,格力電器的營收也開始下滑:2020年上半年,格力電器營業收入695.02億元,同比下降28.57%;淨利潤63.62億元,同比下降53.73%。多元化轉型沒有成功,被腰斬的淨利潤看起來更加讓人觸目驚心!
在知乎上有網友對董明珠評價道「董明珠並不是一名真正意義上的企業家,在瀏覽了那麼多關於她的視頻之後,越來越覺得可笑和滑稽:要一年的時間造出製造原子筆頭的設備,要兩年時間造出世界頂級的數控工具機,要格力手機超過蘋果成為世界第一的手機,還有什麼只有格力空調才能滿足中東土豪們的要求。我不知道,一個如此缺乏專業常識和企業戰略眼光的企業家能夠走多遠,但我知道當我站在一艘前人為我打造的航空母艦之上,一時半刻,無論我怎麼吹牛,都是翻不了船的。董明珠的定位,仍然停留在一個營銷經理的位置,始終沒有提升到企業家的層級,是不具備掌控格力這艘航空母艦的能力的。」知乎「怪盜基德」
曾經在央視鏡頭下怒懟雷軍立下10億賭局,並炮轟美的和小米的合作是「兩個騙子在一起」的董明珠,如今再看自己5年前所說的,「小米做手機,分分鐘超過小米」的「豪言壯語」會做何感想呢?
更重要的是,董明珠之所以能夠樹立女強人的人設,最根本的原因是她具備的創造利潤和奇蹟的本領,而如今面對競爭對手不斷發展,只會打嘴仗罵競爭對手的董明珠,靠什麼來維護她賴以成名的形象呢?
董小姐,人民的藝術家,且行且珍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