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崩潰,都是從借錢開始的。"
這是電影《飛馳人生》的臺詞,非常扎心,說出了借錢的真實寫照。尤其是借錢給朋友,有去無回討要無門,真的讓人寒透心。
大約10年前,有位相處多年的好友找到我,說暫時資金緊張,讓我給她周轉20萬塊錢,當時她開了幾個網吧,平時為人也不錯,所以我就給湊了15萬給她。
結果到了約定時間她說沒有錢還,自己目前正在談一個項目,還有資金缺口,問我能不能再幫幫忙。我說已經沒有錢能再借給她了,之前那些都是跟親朋好友湊的。
她說:"那我用你的名字做一下貸款,做的不多,就5萬塊錢,利息我來付。這個項目做下來,我就把之前的借款和這次貸款一起還上。"
當時老公不同意,他告誡我"就怕這錢也是肉包子打狗"。但我認為大家都是朋友,她不可能這麼對我,於是軟磨硬泡,經過我再三要求,老公終於勉強答應了。
沒想到一語成讖,朋友的銀行貸款利息只支付了三個月,就再也找不到她人了,銀行每天都跟我催款。
我打她電話不接,發她信息不回,再打她乾脆關機,等我找到她家裡才知道,她和她老公外面欠了幾百萬,拋下一對兒女給了年邁的婆婆,夫妻倆早已跑路了。
那時他們留下來的有一輛車和幾個網吧,有人開走了她的車,有很多人去她網吧拉電腦。礙於多年交情我沒好意思做什麼。
直到所有東西都被大家瓜分,沒瓜分到的也去法院把她起訴了,我始終相信她會回來給我一個交代的。然而事實很打臉,直到現在她都音訊全無。
日本有句諺語:借錢陪笑臉,還錢似閻羅。
有太多人在借錢前後兩副面孔,借錢時俯首哈腰;要求還錢時,卻想著"這是我憑自己本事借的錢,為什麼要還?"因此,借錢成了觀察一個人人品的最佳利器。
三毛曾經說過,與朋友之間不要有金錢來往,因為借錢是十分考驗友誼的。果不其然,有時候借錢給朋友,將以失去友情作為利息。
向朋友借錢是有抵押的,抵押品的名字是信任。一個人在借出錢的時候,同時也借出了自己的信任。只有錢悉數歸還,信任也才會回來,反之就失了人品和情誼。
點擊播放 GIF 0.3M
當然,錢不是絕對不能借,只是借錢務必看人品。
對方真的人品好,借出去的錢對方一旦還不起,自己可以承擔,那就無所謂;如果對方人品糟糕,或者借錢的數額巨大,一旦損失了自己根本承擔不起,還是算了吧。
借給朋友的15萬,是我跟親朋好友湊起來的。她跑路了辜負了我不要緊,我不能背信棄義辜負別人。至於用我名字做的5萬元貸款加利息,也一分錢都不能少給銀行。
一下子背負了20萬外債,我原本還算平靜的生活,一下子就混亂起來,也因此明白了什麼叫"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難"。
我出身生意世家自小家境優渥,大學畢業後沒有進企業工作,而是下海做起生意。
也許是頭腦靈活,也許是運氣好,我的生意做得順風順水,也賺了點錢。但我平時沒事喜歡出去旅遊,又愛亂花錢,因此也沒有什麼積蓄。
不過每次朋友有困難向我借錢,我也都竭盡所能,自認平時人緣還是很好的。
不過10年前的20萬在小縣城不是小數目,朋友跑路的消息一傳開,20萬債務一背上身,我身邊立刻從高朋滿座,變成了門可羅雀。
除了之前借錢給我親朋,隔三差五過來試探我什麼時候能還錢,平日關係親密的朋友,包括我幫過的那些,大多都對我避之唯恐不及。
那些日子的狀況,正如羅洪先《醒世歌》中所寫的一模一樣:
錦上添花天下有,雪中送炭世間無;
時來易得金千兩,運去難佘酒一壺;
堪嘆眼前親族友,誰人肯濟急時無?
當然,也正是這種特殊時刻,才能感受到雪中送炭的珍貴。
有一個老同學,不聲不響送來兩萬塊錢,跟我說什麼時候有什麼時候還,沒有就拉倒。還有一位平時來往很少的朋友,沒事就請我吃飯,每次都安慰我"財去人安樂"......
真的很感謝,那段時間所有給予我溫暖的人,那種感激能記一輩子。
借錢見人心,還錢見人品。
不是所有人都是好人,也不是所有人都值得託付真心,要先學會分辨,然後再去信任。
即使信任了也不要盲目借錢,要弄清楚對方借錢的目的。有些人並不壞,但如果自己深陷泥潭無法自拔,窟窿捅的巨大,好人也就變孬了。
好人和壞人,有時候就是一念間,朋友和仇人,有時候就是一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