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議案保障新移民享受與歐盟公民同等權益
歐洲委員會2007年10月23日於布魯塞爾通過了兩項有關經濟移民的立法議案,提出設立歐盟新居留證計劃。該計劃推出了與美國的永久居留證「綠卡」相競爭的「藍卡」,旨在使歐洲對高技術移民更具吸引力,並且加強對合法居住和工作的移民的保護。歐盟駐華使館官員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面對人口的老齡化和經濟的快速變化,歐盟「越來越需要有專業技術的勞力」
在布魯塞爾的南邊火車站周圍,聚集、居住著很多來自北非的移民,他們在此居住、經商,過著簡單而又忙碌的生活。
本報記者 劉愛君
兩項議案歐盟與美加搶人才歐洲委員會10月23日於布魯塞爾通過了兩項重要議案。第一項議案的目的是為具有高級資格的移民建立一項框架指令,即創造歐盟「藍卡」制度。第二項議案的目的是建立單一居住和工作許可證的單一申請程序以及一套通用的關於第三國勞工在成員國合法居住的權利體系。
歐洲委員會主席若澤·曼努埃爾·巴羅佐強調:「進入歐洲的勞工移民提高我們的競爭能力並且刺激我們的經濟增長;同時有助於解決隨著老齡化加劇而產生的人口問題。這尤其體現在高技術勞動者身上。通過此項歐盟藍卡的議案,我們發出清晰的信息:歐盟歡迎高技術勞動者!同時我們正在提出的另一項提議的目的是為合法居住在歐盟地區的第三國人民建立一套權利體系。這一體系將會保護非歐盟公民免受在勞動力市場的不公平競爭並且推動移民更好地融入我們的社會。」
在議案通過之後,本報記者第一時間與歐盟駐華使館取得了聯繫,該使館有關人士向記者介紹了議案出臺的有關背景。該負責人士表示,巨大的人才缺口成為歐盟推出「藍卡」制度的重要原因。在過去的3年時間裡,歐盟的領導者們一直試圖扭轉這一局面。綠卡是到美國的工作移民的敲門磚,而歐盟「藍卡」的設立,將有利於減少無序移民,同時確保歐洲能夠有選擇性的吸引那些適合自身經濟和社會發展的移民。
歐洲委員會副主席,負責自由、安全和司法事務的弗蘭科·弗拉蒂尼表示:「歐洲吸引高技術人才的能力實際上體現了歐盟在國際上的力量。我們希望歐洲能夠成為與移民優選國澳大利亞、加拿大和美國齊名的移民目的地。我們不得不改變高技術人才對歐洲勞動力市場的看法,目前他們要面對不一致的準入手續。如果不能做到這一點,歐洲將會繼續只接收具有低等和中等技術的勞動者。改變這種趨勢需要全新的想法和全新的工具。我們同時也將使發展中國家的人才流失達到最小化。」
據資料顯示,美加兩國與歐盟相比,接待的移民層次差異懸殊。來自地中海、中東和北非的持有大學文憑的半數移民都定居在加拿大和美國。而歐盟接待的這些地區的移民中,85%都沒有高等學歷。統計數字顯示,在移民高級專業人才中,只有5%的人願意前往歐洲,而選擇去美國的則為55%;反之,低技能甚至非法移民85%身在歐洲,而在美國的只有5%。截至2006年元月,歐盟計有1850萬合法移民,約佔歐盟總人口的近4%。
高技術移民準入依共同標準據了解,歐盟「藍卡」,一方面採用歐盟旗幟的顏色藍色,同時也比照美國的永久居留證「綠卡」而得名。「藍卡」作為歐盟頒發的一種工作和居留許可證,有效期為兩年,可申請延期。經過初期階段的工作後,「藍卡」持有者可以在某些條件下到歐盟另一成員國去工作,並將可以累積在不同國家的居留時間,以獲得長期定居身份。
歐盟駐華使館有關人士介紹,在歐盟統一制訂的標準之內,27個成員國可按實際情況決定發放數量和工作領域。持有該卡者將享有很多優惠,比如可以優先獲得家庭團聚籤證;滿兩年以後,可選擇到歐盟其他國家工作;享受與歐盟成員國公民同等的社會保障和勞動條件,並同時提供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便利等。
該項議案並不涉及準入的權利。它完全是依照需求產生的,在確定準入人數的問題上,全部遵循了共同體優先原則和成員國的權限。由於不同成員國的勞動力市場有不同需求,這個議案的共同體系具有靈活性,並以幾個關鍵問題為中心。例如,它提出了一種建立在共同標準基礎上的快速追蹤程序,將建立一個明確的吸收青年專業人才的計劃。該計劃將賦予第三國的公民根據新系統準入歐盟時的一系列權利。
根據議案的內容,歐盟對於技術人才的接受條件應以「共同標準」為基礎,即持勞工合同、有技術專長、薪酬明顯高於最低工資。同時,為了避免在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非洲,出現人才流失的負面效應,新系統提倡設定合理的準入標準,限制或禁止歐盟成員國向已經遭受嚴重人才流失的發展中國家進行積極的移民徵入,並且禁止任何為迂迴他國的移民提供便利的措施。
簡化申請給予公民待遇
歐盟駐華使館有關人士介紹,此次通過的第二項議案具有橫向性質,旨在簡化歐盟國家的潛在移民在工作和居住方面的申請程序。此外,它的目的是建立一套共同的權利體系,使已經獲得準入且已經在成員國合法工作的第三國公民具有與歐盟公民相當的基本社會經濟權利。然而它並不會改變勞工移民的準入條件,這些準入條件是由成員國制定的。
事實上,此次通過的議案包括兩個緊密相連的部分,因此,這一議案為申請者們提供了「一站式」的體系。第一項議案建立了一種單一的申請程序,旨在為僱主和移民雙方簡化並加快程序的進行,並建立一些保障措施(提供申請所需資料的信息,強制提供拒絕批准的原因,以及對申請在90天內作出決定)。第二項議案解決了,一旦申請被批准,申請移民者將收到一個「單一許可」,該許可將賦予他(她)在規定期限內居住和工作的權利:在實踐中,居住許可上將載有進入勞動力市場的信息。
歐盟駐華使館有關人士表示,為了感謝合法移民勞動者對歐盟經濟的貢獻,更有力地幫助他們融入歐洲社會,這一議案試圖保障移民們具有和成員國公民平等的基本社會經濟權利,特別是在工作環境和報酬、教育、工會權力以及社會保險等方面的權利。
據報導,歐盟計劃在未來20年間從亞、非、拉地區吸納2000萬高級專業技術人才。如果能在今年12月份的歐盟首腦會議上得到批准,這一議案最早將於2009年實施。
人才缺口促多國修改移民法據一份調查資料顯示,儘管最近一段時期,歐洲人口有小幅增長,已達4.9億,但歐洲總人口將在未來的一段時間持續減少。到2050年,歐洲將有三分之一的人口超過65歲,勞動力和技能匱乏將成為突出問題。經調查顯示,到2025年,歐洲人口將出現明顯的下降趨勢,而適齡工作者的減少將會在2011年就顯現出來。
有分析人士指出,儘管這只是預測和平均數字,但其中的警示作用不容忽視,且適齡勞動者人口的減少已經在一些成員國,例如德國、匈牙利、義大利和拉脫維亞等國表現出來,僅德國一國,工程師、電腦編程師和其他科學人才的匱缺每年就使國家少賺185億歐元。其他一些成員國,例如愛爾蘭將會在2035年出現類似問題。對此,歐洲阿達姆斯聯合律師事務所北京辦事處代表、法國律師戴達維表示,人口問題給歐盟所帶來的挑戰和對勞動力市場的影響不會對每一個成員國都相同,但它是一個普遍的趨勢。
戴達維律師分析認為,為了應對歐盟人口老齡化現象,歐盟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有選擇性的吸引所需勞工,以解決專門人才匱乏問題。」但他同時表示,歐盟委員會在這個問題上態度謹慎,因為成員國的就業市場情況不盡相同,有權各自獨立決定接納的移民人數。
有分析指出,由於這類決策需要27國一致同意,每個國家又都堅決維繫自己的管轄權限,這意味著要打談判持久戰。但總的趨勢是歐盟成員國目前已經意識到引進國外人才的重要性,且多個歐盟成員國相繼通過了法案,招徠發展中國家的精英。
英國政府最新公布的報告指出,外國移民去年為英國創造了60億英鎊的經濟利益,是帶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英國政府為吸引國外技術人才,推出了5級移民計分制制度,即所有有意移民英國的非歐洲區人士將被劃分為5級,包括高技術人士、技術工人、低技術人員、學生及臨時工人;同時在資格、工作經驗、語言能力及年齡4個方面作評分對移民進行篩選。
法國則在新移民法中設立了一種「能力與才幹」居留證,有望專門為經過法國政府挑選的科學家、計算機專家、藝術家等「高等人才」頒發居留證。
戴達維律師指出,由於歐洲的歷史和文化等原因,歐洲國家過去曾一度不願承認需要移民,但非法移民現象普遍存在,由於長期以來移民層次不高、選擇性不強,導致了諸多社會問題,因此,從這些國家紛紛調整移民法律或政策,以及歐盟推出「藍卡」的措施來看,歐洲正在逐步完善自身的移民政策,「當然,這些政策不能簡單用放寬或收緊來評價」戴達維強調,這些政策是因人而異的,應當說,政策將給予越來越多的高素質外國人通過合法的程序進入歐洲成為可能。
新聞連結
德國11月開放勞動市場據德國媒體報導,在德國,幾乎沒有哪個行業不抱怨缺乏專業人才。但那些受過專業訓練的人才,許多都跳過德國去愛爾蘭、英國和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尋找工作機會。這種現象如今得到了德國聯邦政府的關注。德國決定從今年11月1號開始,向來自12個歐盟新成員國的機械製造和電氣工程師開放勞動市場。
紐倫堡勞動市場和職業研究所的一份最新研究報告認為,德國在不斷流失專業人才。有些行業的專業人才供給連勉強夠用都算不上,而某些行業卻表現出供過於求。由於人口結構的變化和工程專業學生人數的下降,德國企業認為人才的前景黯淡。
但是德國政府不希望人才的缺乏影響德國經濟繁榮。
在德國聯邦議院的國家預算辯論中,聯邦勞動部長弗蘭茨·明特費林許諾,將採取迅速具體的措施。首先,向來自12個歐盟新成員國的機械製造和電氣工程師敞開大門。他們可以在德國勞動市場上受到同等待遇,自由流動。第二,外國留學生在德國完成學業後,有一年時間在德國尋找就業機會,然後留在這裡工作。
雖然,至今外國留學生也有一年的時限,可以在德國找工作,但是他們在勞動市場上受歧視。具體說來,根據法律,工作崗位應該優先錄取德國人,外國人只能被招不到德國人的崗位錄取。以後,勞動崗位對所有人一視同仁,而且這個政策會在未來幾年內涉及其他行業。今年8月底在梅澤堡召開的閉門會議上,德國聯邦政府就已決定,向普通外國專業人才大幅度開放德國勞動市場。對這個決定明特費林說:「我們需要提前兩年進行評估,看看應該開放到什麼程度、可以開放到什麼程度以及向哪些人開放。他們來了,不再是我們從前說的客籍勞工,幹三年又走了。不是,他們是能融入並且應該被納入德國社會的人。他們在勞動市場上自由流動直到安定下來,並不需要他們一來就找到工作。」
法國年底推出「能力與才華卡」據法國媒體報導,法國移民部長奧爾特弗近日在接受法國媒體記者採訪時表示,2006年7月的「有選擇移民法」設立的「能力與才華卡」將在2007年底之前對某些移民適用。
將實施的「能力與才華卡」有效期3年,可以延長1次。通過這種卡,法國可以接納符合需要的移民。奧爾特弗指出,徵求行業和工會代表意見之後,將「以法令的形式確定經濟移民可以享有的職業和區域優先權。」他強調,目前法國每年發放92000份家庭團聚居留證,而經濟移民居留證的數量只有11000份。未來將有望實現50%經濟移民、50%家庭團聚的目標,他還認為「亞洲可以成為我們新移民政策的試驗室。」
葡萄牙將推新移民法執行規範葡萄牙新移民法執行規範在11月正式出臺。規定了需符合三大條件的移民方可辦理合法身份:
第一,具備有效的勞工合同,或是經由工會、在移民事務諮詢委員會中有席次的組織或是勞工稽查局確認有工作的證明;
第二,是合法進入葡萄牙並且一直是合法停留在葡萄牙;
第三,有在葡萄牙社會保險制度內登記,並交稅且沒有拖欠費用等。
據了解,目前部分葡萄牙移民早已準備好了自己的勞工合同和稅單。部分移民已經開始通過網上登記,正在等待移民局的通知。
據報導,目前在葡萄牙境內的非法移民總數超過20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