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巴分治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為克什米爾大打出手,一直到今天這裡仍然是世界上著名的火藥桶,幾乎是一點就著。但其實印度實際控制的克什米爾地區,將近一半的土地屬於拉達克,而拉達克在歷史上是藏族的傳統居住區,是中國的一部分。
那麼曾經屬於中國一部分的拉達克,是如何被印度實際控制的?
拉達克位於克什米爾東南部,是喀喇崑崙山和喜馬拉雅山之間的一個峽谷地帶。從地理上就可以看出,拉達克在歷史上與西藏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公元七世紀,吐蕃王松贊幹布擴張到了拉達克,在這裡設置了象雄總管,將拉達克掌控在吐蕃王朝之下。隨著吐蕃的內亂,各地的領主開始擁兵自重,拉達克也一樣,建立了拉達克王國,甚至一度非常輝煌。
當蒙古人勢力從北方草原崛起,包括拉達克在內的整個阿里地區和西藏一起,被納入了中國的版圖。元朝時期曾派駐軍隊維護驛路交通,甚至對當地進行了人口普查。
到了清朝前期,清政府加強對西藏的管轄,派遣駐藏大臣,監督西藏地區行政。後來統治北印度的莫臥兒帝國曾侵入拉達克,迫使其成為藩屬。
十八世紀中葉,莫臥兒帝國開始衰落,印度北方陷入了混亂局面,各個王公稱霸一方,也給了英國人機會。
到了近代,尤其是英國人向印度殖民開始,拉達克再起波瀾。
就在拉達克的周邊還存在著數個王國,都是一些很小的國家,其中包括了錫克、查謨、克什米爾等。在19世紀初,錫克王國聯合屬國查謨王國奪取了原屬阿富汗的克什米爾王國,還侵佔了拉達克的納姆加爾王國。之後繼續入侵西藏,與清軍發生了衝突,雙方互有勝負,隨後查謨王國與西藏地方籤訂了停火協議。
但西藏不僅沒有把拉達克要回來,還失去了對拉達克的實際控制,僅維持了拉達克照舊「年貢」的虛名。
不過需要說明的是西藏地方也並沒有放棄對拉達克的權屬,協議籤字的雙方代表也並沒有得到各自中央政府的批准,只能說是停戰協議,不是嚴格的劃分邊界的條約。
英國人牢固地控制了印度後,開始向北發展,通過英錫戰爭,控制了錫克王國,自然地拉達克也落入英國之手。
在為英國實際掌控後,英方強迫拉達克停止向清廷朝貢,並希望通過與清政府談判,把拉達克的歸屬合法化。但是當時的道光雖然在南京條約上簽了字,可對於西藏,有明確的指示,那就是維持西藏、拉達克舊界,不與英方劃界。
清政府不同意,英國人就繞開了清政府自己單方面劃定了查謨-克什米爾土邦的東界,並將拉達克劃入克什米爾版圖。
然而清政府卻並沒有承認過被侵佔的拉達克屬於外國。只不過八旗兵就沒有什麼戰鬥力了,即使去了也無濟於事,更何況大清對於邊疆向來都是非常大方的。
但印度人卻認可了這種英國單方面的非法的劃界,並以此成為了印度對於拉達克地區提出主權要求的基礎。
印巴分治後,關於克什米爾的歸屬有點模稜兩可,這給了兩國機會,為了得到克什米爾,雙方大打出手,瓜分了這裡,印度控制了拉達克。
但即使如此,印度還不滿足,還企圖侵佔中國領土阿克賽欽,甚至不惜發動戰爭,直到今天中印邊界問題仍懸而未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