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一段關於江西南昌「山寨長城」的視頻走紅網絡,引發熱議。北京青年報記者搜索發現,所謂「山寨長城」實為南昌溪霞怪石嶺生態公園景區觀光長廊景點。據景區負責人介紹,2012年景區開始籌劃建設該長廊,「當時是因為隔壁一個景區發生火災把林子燒沒了,所以就想建一個防火隔離帶,把長廊和長城相結合」。負責人透露,長廊全長4.83公裡,建設耗時五六年之久,花費1億元以上。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長城志》總編輯董耀會認為,所謂「山寨長城」本質上相當於一個大型長城形象工藝品,「如果能讓更多人感受到『長城』的建築魅力,也是一件好事」。
「山寨長城」引發爭議
由於一段題為「南昌投資1億元建山寨長城」的視頻,南昌溪霞怪石嶺生態公園景區觀光長廊進入大眾視野。視頻顯示,所謂「山寨長城」盤踞在青山之嶺,與北京八達嶺長城外觀極為相似。視頻走紅後,很快引發討論。有網友認為,長城之所以聞名全國不僅是因為規模宏偉,更是因為背後的歷史底蘊,一味模仿似乎並沒有意義;但也有聲音認為,如果能夠拉動當地旅遊,重現長城景觀並無不妥。除此之外,還有網友擔心,在山嶺建設「山寨長城」會不會破壞當地生態環境?
基於種種爭論,9月8日,北青報記者聯繫了溪霞怪石嶺生態公園景區。據景區負責人陳奎介紹,觀光長廊全長4.83公裡,最寬處達6米,「2012年開始建,由於工程難度比較大,建了五六年才真正全線貫通」。
景區:參考了八達嶺長城
陳奎透露,當初之所以選擇以類似長城的形象修建觀光長廊,是考慮到防火需求和景區的美觀性,「當時我們附近一個景區因為發生森林火災,對山林破壞比較大,所以就想建一個防火隔離帶。正好領導剛剛去了一次北京八達嶺長城,於是就想到是不是可以把長廊和長城相結合。」他介紹,決定仿建長城後,景區邀請了專業設計團隊,基於景區山勢設計了長廊全貌,「原料、工人都是選的我們本地的,從某些角度看起來確實比較像八達嶺長城」。
對於觀光長廊被稱為「山寨長城」,陳奎說:「大家怎麼叫我們確實也管不了,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只是希望能夠給遊客帶來更好的觀光體驗,希望我們的長廊也能成為『百年工程』。」
陳奎告訴北青報記者,景區全部投資4億多元,其中觀光長廊耗資1億元以上,「全憑景區收入的話,肯定是很難收回成本的。但景區建成後,對當地的餐飲、旅遊行業還是有不錯的帶動效果,也算是達到了我們的初衷」。他介紹說,公司領導就是南昌本地人,對於怪石嶺景區的期待原本就是希望建成一個生態公園,「所以今年開始我們的售票方案也做了調整,以前是單次門票50元,現在是50元全年不限次遊玩」。陳奎告訴北青報記者,因為景區距離南昌市區較近,遊人數量尚可。至於長廊會不會破壞生態環境,他表示:「開工前都做過相關申報,手續齊全。」
專家:應該允許景區有一定的發揮空間
對於「山寨長城」引發的種種討論,中國長城學會副會長、《長城志》總編輯董耀會表示:「我覺得是個好事,無論是不是模仿,至少說明了大家對於長城的認可和熱愛。」
董耀會表示,之前有過「重建長城、以舊充新」的情況,對於長城的歷史脈絡可能造成幹擾甚至破壞,問題比較多。但南昌歷史上並沒有長城,景區所建長廊也沒有宣稱是長城遺蹟,所以並沒有這方面的問題。「南昌這個『山寨長城』其實更類似於大家買一個長城形象工藝品放在家裡,我們因為喜歡才會購買,因為喜歡才會擺放在顯眼的位置。所謂的『山寨長城』,不過是一個更大的工藝品,放在山上、大地上而已。而且『山寨長城』還有大家所不了解的實用效果,如果發生火災,那這個隔離帶的作用還是挺重要的。」董耀會說,網友對於長城的保護、重視是件好事,但也應該允許景區有一定的發揮空間,「能讓更多人感受到『長城』的建築魅力也挺好,希望他們能利用這個建築做一些長城文化的傳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