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安市萬佛湖景區:萬佛湖位於安徽省六安市舒城縣萬佛湖鎮境內,是淠史杭灌區的重要組成部分,總面積299平方千米,湖面50平方千米,湖岸周邊205千米,庫容9.03億立方米。
萬佛湖集山、水、泉、石、崖、池、洞、林、花及水利設施,文化遺址於一體。境內有地文景觀類6種,水域風光類4種,生物景觀類4種,古蹟與建築類25種,休閒知健身類9種,購物類3種。
2007年,萬佛湖榮獲全國環境優美鎮和全省最佳旅遊鄉鎮光榮稱號;2010年,被確定為安徽省世博會重點推介的旅遊景點之一;2012年,萬佛湖獲全省十佳旅遊景區稱號;2016年,萬佛湖成功晉升國家5A級景區。
萬佛湖環湖皆山,有人工土壩、萬佛石林、摩崖石刻、幽谷新月、文家墩和龍王樹新石器遺址、梅山曉煙、龍柏山道、左慈釣臺和觀音洞、人頭馬、翠竹嶺、白鷺洲以及梅嶺電站、溢洪道、牛角衝進水閘等幾十處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萬佛湖集山、水、泉、石、崖、池、洞、林、花及水利設施,文化遺址於一體。旅遊資源基本類型達51種,其中:地文景觀類6種,水域風光類4種,生物景觀類4種,古蹟與建築類25種,休閒知健身類9種,購物類3種。
六安市天堂寨旅遊景區:天堂寨(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是大別山第二高峰。位於安徽省金寨縣與湖北省羅田縣交界的地區,有「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植物的王國、花的海洋」的美稱。
天堂寨所處的大別山,是中國南北水系的分水嶺,山北水往北流注入淮河,山南水往南流注入長江。所以在天堂寨峰頂北可望中原,南可眺荊楚,巍巍群山盡收眼底。海拔1729米的天堂頂有一口天塘,塘水不溢不涸,俗稱「瑤池」。
景區總面積120平方公裡,境內千米以上的高峰25座,天堂寨最高峰為大別山主峰之一,系江淮分水嶺,常年平均降雨量1350毫米,溼度85%,年均氣溫12.6度,水質為地表一級衛生飲用水。其間,雄關漫道,崇山峻岭,茂林修竹,龍潭飛瀑,奇松怪石頗多,古稱「吳楚東南第一關」,氣勢雄偉壯觀。
金寨縣紅軍廣場景區:紅軍廣場,位於安徽省金寨縣城區中心,佔地面積25萬平方米。將塔、館、堂、碑、墓園、廣場融於一體。
紅軍廣場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國防教育基地。
東石筍景區:東石筍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毛坦廠鎮境內,是省政府正式批准建設的國家4A風景區,距省城合肥110km,距六安市區58km,距舒城縣城46km,距霍山縣城25km,與萬佛湖、大華山、南嶽山、天堂寨一線串珠,處於皖西旅遊黃金線上。
景區山水相映,四季長青,最高峰海拔760多米,風景秀麗,環境清幽及奇花異草、奇峰怪石、亭、廊、水榭、寺廟和徽派建築與一體,堪稱旅遊觀光、懷古攬勝中的一絕,被喻為「安徽的九寨溝」。
橫排頭風景區:橫排頭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南20公裡處的蘇家埠,是皖西旅遊區環狀鏈式結構的骨幹級之節點,是一處以水文景觀為特色,以山水風光為依託,集休閒、觀光、度假為一體近郊型的風景區。
風景區東以淠河東岸向東延伸200米為界,南至東西淠河匯合處的兩河口,西至獨山鎮,北至蘇埠鎮,總規劃面積60平方公裡。
旅遊資源主要集中在以橫排頭為核心的周圍,區內景點分布集中頻度較高,有水路,公路及山間小路,將主要景點串成一線。各景點在空間上組合良好,對比鮮明,節奏感強。高聳雄偉的山峰與清亮歡快的小溪,陡峭的絕壁與寬闊的河流,輪廓分明的山脈與曲徑通幽的石道,巍峨的群山與坦蕩的田野,盤旋翱翔的白鷺與蜿蜒曲折的河流,婉轉的畫眉鳴叫與佛號聲聲的廟宇……,山與水,高與低,明與暗,張與池,動與靜,實與虛,大與小,對比強烈,給人以美的享受。
皖西博物館:六安是皋陶後裔的封地,商為六國。春秋時成為楚的屬地,是吳楚百年之爭的古戰場。漢代九江王,淮南王英布,六安王劉長、劉慶均建都於此。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是鄂豫皖革命根據地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工農紅軍的搖籃之一。六安市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現有地面文物1700多處,館藏文物2萬多件,其中一級文物300件。有全國歷史文化名城1座,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0處和縣(市)級文物保護單位338處。境內出土的文物數量多、品種全、級別高,楚大鼎、越王劍、鄂君啟金節等珍貴文物全國罕見,2006年發掘的雙墩一號漢墓更是名震海內外,被評為當年的「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
皖西博物館新館坐落於六安市政務新區市行政中心東側,規劃總用地面積2.7萬㎡,地上3層,地下1層,總建築面積1.2萬㎡。建築設計獨特、結構新穎,以三層主殿為中心,南面為兩層東、西耳房,背面為凹字型兩層後樓。形體採用宮廷加庭院式布局,以漢代建築的演化結合傳統徽派民居院落空間,整體體現漢代建築風格。
皖西博物館展館共有9個展廳,6800平方米,現館藏文物標本近萬件,雖為中型地方史志性綜合博物館,但館藏量居全省博物館第二。它由六安歷史文物精品和皖西革命為基本陳列內容的《走進皖西》和《皖西廬劇藝術》、《皖西民風民俗》、《元亨紀念館》3個專題陳列館組成,相對自成系統,具備文物收藏、保護、展示、教育和研究的功能。「走進皖西」包括「皋陶魂」、「古代英傑」、「紅旗漫捲」三大部分。以青銅文化、陶瓷文化、葬制文化、紅色文化為主題,以文物、文獻、歷史圖片為載體,結合館藏實際,通過場景、模型、數位技術、圖文等多種輔助手段,展示皖西在中華民族文明史、中國革命史中的重要地位和貢獻。專題陳列分為「皖西廬劇藝術陳列」、「皖西民風民俗陳列」、「元亨療馬」。
玉博園:大別山玉博園隸屬安徽省「861」重點項目,六安市重點招商引資項目,是華東地區最大玉石交易基地,國家級玉文化體驗度假區。總佔地面積880畝,投資25億元。項目立足金寨,輻射華東乃至全國,將建設成具有區域影響力的宜商、宜遊、宜居玉石文化博覽園,打造集玉石加工、交易、展覽、酒店、劇院、觀光、健康養生及餐飲於一體的國家4A級玉文化體驗度假區。
六安夢幻海洋大世界:六安海洋大世界是六安市第一家海洋大世界,由安徽浙東集團與浙江嘉兆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聯合打造的安徽體量最大的海洋館,佔地10000平方米,總投資1億元。坐落於浙東商貿城C區,解放路與大別山路交匯處,是大型的、現代化的、先進的海洋生物科普館,集觀賞、科普教育、休閒娛樂和商務會展為一體的海洋生物館。
海洋館內包含海底觀光隧道,向廣大消費者展示水族生物;海洋生物表演區,每周定期更新海洋動物表演;海洋知識科普區,為了加強消費者對海洋生物的了解,館內配備了專業的知識解說與科普片播放;同時館內還將銷售海洋產品,以及其他附帶價值服務。
六安市大別山風情園:大別山風情谷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這裡是大別山脈最幽靜、最清新的生態靈境。每天,伴隨著朝陽的 升起,藍天微露,白雲飄渺,蒼翠的森林到處瀰漫著清新的空氣,百鳥歡唱,悅耳怡情。無論是陽光普照還是細雨綿綿,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情調。陽光下,穿越叢林,或盡情奔跑或悠 閒漫步,忘卻城市的喧囂,忘卻生活的煩惱,眼前的一切都是美好;細雨中,或撐一把小傘,或任由雨滴灑落,那水面上淡淡的漣漪,那樹葉上滑落的水珠,所有的塵埃都被洗淨,所有的焦 灼都被沉澱。
景區範圍內散落著山澗裂谷、崖洞奇石、泥棺洞屋,被譽為安徽「九寨溝」。四季更替,風情谷向遊人展示著不同 的風格。春來芳草萋萋,花香鳥語。夏至生機勃勃,蔥翠欲滴。秋日桂花飄香,紅葉盡染。冬季寒梅傲立,冰雪晶瑩。青翠的山林中,瀑布、河流、沙灘,連綴成一串串宛若從天而降的珍珠 ,蓮香廊、神秘裂谷、石窟名居、幽魂迷谷、金絲楠木林、太平寨巖居遺址、雲臺峰、奇石天門井、花戲樓等自然景觀和歷史遺蹟給人們留下無限的遐思。
懸崖神韭菜、石窟古民居遺址、獨 特的地質奇觀、神秘懸崖泥棺、古城牆遺址、懸崖千年木樁被稱為風情谷六大奇蹟。神秘裂谷,體現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陡峭絕壁被從中一分為二,幽長的峽谷從絕壁之下蜿蜒而過,這是 地貌的神奇之處,也是自然的饋贈。石窟名居,是風情谷與大別山石窟風景區旅遊功能相輔相成,巧妙融合的寫照。在風情谷中,欣賞獨具一格的石窟,感受鄉土風情。
大別山石窟風景區:大別山石窟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南部山區,距六安城區約35公裡,皖西大裂谷風景區與此接壤。
景區方圓25平方公裡(核心景區面積15平方公裡),奇峰秀水,植被茂密,古蹟眾多,傳說神奇。 大別山石窟景區是皖西第一巖洞敞巖。距今已有一億六千萬年的歷史!一踏入大別山石窟景區,隨處可見遠處一座山的山體表面凹凸不平、滿目蒼夷,大別山石窟景區大大小小的石窟難以數計,最小的石窟只可容納一個兒童彎曲著身子,最大的可同時容納數千人。
大別山主峰景區:大別山主峰景區(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地質公園)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是以大別山主峰白馬尖為核心景點。
大別山脈橫跨鄂豫皖三省,呈東南往西北走向,長270千米,是長江、淮河的分水嶺。
整個景區涵蓋四大景點白馬尖、龍井峽、四望堡、別山湖以及大別山莊度假村、面積達340平方公裡。已對外開放的景點有白馬尖、別山湖、龍井峽以及海拔950米的大別山莊度假村。
皖西大裂谷風景區:皖西大裂谷位於六安市金安區張店鎮境內,距六安市40公裡,距省城合肥約100公裡,縣道六毛路穿境而過。地處大別山的北麓,是山前盆地裂谷。
皖西大裂谷集峽谷地貌和洞穴景觀於一體,裂谷長約1500米,寬數十米、高十餘米,谷坡陡峭,多在80度左右,最陡處四座直立,谷深數十米、高百餘米,為一陡立的「V」字形谷,大別山區所罕見。裂谷是由流水沿斷裂構造長期侵蝕下切所形成的,其西側洞穴也是因流水沿巖石構造軟弱部位選擇性溶蝕所致。
山勢奇峻多姿,原生植被豐富,種類繁多;空氣清新宜人,生態環境極其優良,山、林、泉、洞、瀑、湖、潭、峽、坑、縫一應俱全,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其中三道閘驚險刺激,一閘更比一閘難,想要穿越裂谷,得費一番力氣。還有一線天、大王井、雄起巖等景點,值得遊覽。
此地原名避王巖,源於明末清初農民起義軍首領張獻忠,在六安地區流動作戰的史實和民間傳說。除此之外,當年劉鄧挺進大別山時,最重要的一次戰役—張家店戰役,就發生在此地。現仍保存有許多革命遺蹟,可供遊客參觀憑弔,是大別山紅色旅遊不可或缺的亮點之一。
臨淮崗景區:臨淮崗景區,是依託淮河最大的水利樞紐工程興建的國家4A級旅遊景區。目前景區主要有以下景點組成:(一)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主要建築物有主壩、南副壩、北副壩,三壩總長為76.51公裡,有「世界第一壩」之稱;主壩上有城西湖船閘、臨淮崗船閘、12孔深孔閘、49孔淺孔閘、14孔姜塘湖進洪閘等五座大型建築物,一線串珠,雄偉壯觀,氣勢磅礴,如天河倒掛,長虹臥波,堪稱人間奇觀。(二)豐碑廣場。內有治淮豐碑、石徑、松林、柳林、花圃、停車場等。
(三)農民公園。內有遊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星級廁所、景觀亭、觀魚池、松林等。(四)柳編大市場。由柳編工藝品加工車間、柳編工藝品展示大廳、倉庫等組成。(五)淮河風情園。慶發集團擬投資2.6億元,建設5個功能不同,風格各異的島嶼,打造休閒養生、科普、娛樂勝地。(六)田園度假村。由種植園、養殖園、垂柳園、垂釣中心以及餐飲、住宿等部分構成。
金寨縣梅山水庫景區:梅山水庫位於鄂、豫、皖三省交界處的大別山腹地、淮河支流史河上遊,坐落於有「紅軍故鄉、將軍搖籃」之譽的安徽省金寨縣縣城南端。它位於史河上遊,壩址在安徽省金寨縣梅山鎮大小梅山之間。北距史河入淮口130 km,是一座以防洪、灌溉為主,兼有發電等綜合效益的大型水利水電工程。
梅山水庫坐落在史河上遊梅山城區,是淮河流域重點工程,是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的當時世界上最高的連拱壩,壩高88.24米,全長443.5米。大壩雄偉壯觀,氣勢磅礴,猶如長虹臥波橫跨在高峽平湖之中。 由梅山水庫興建而形成的人工湖,湖水碧透,微波蕩漾,庫區沿岸風景秀麗,名勝眾多,天鵝島、九王寨、青蛙石、水上兵馬俑、梳妝檯等景點,形象各異,栩栩如生,讓遊人流連忘返,嘆為觀止。 登壩遠眺:連綿青山、無際鮮花、碧綠茶園、如茵綠毯、盡收眼底。
南嶽山景區:素有「皖西名山」之稱的南嶽山位於霍山縣城以南2.5公裡處,海拔405米。嶽頂面積約1815平方米,相傳山名為漢武帝登禮時所封。今廟宇西門尚有「漢帝勒封」四個大字。。山體南北長約2000米,東西長約3000米,南坡陡峭,北坡平緩,山巔東西兩側均向南延伸。南嶽山原名天柱山,亦名霍山,又名衡山,近代又稱之為小南嶽。
南嶽山四面眾山拱衛,一峰突起,如住擎天,故又名天柱山。晚唐詩人皮日休漫遊皖西時,曾寫下著名的《南獄賦》,稱「北與地角,勢與天就」,「有水如脈,有石如骨,空洞如腹,有峪如節」,對山水洞石作了細緻的描繪。山頂原嶽祠、萬卷堂等古建築。萬卷堂;相傳是宋代狀元焦氏.兄弟中考前的讀書處,至今遺址尚存,現有16間磚木結構的小瓦廟,系1937年重修。正殿是-著名書法家幹信任先生題寫的「小南嶽」匾額。祠旁有一水池,口方丈許,池水清冽,俗稱「南嶽天池」,舊為「霍山八景」之首。相傳池下有一泉眼,與東海相通,有一龍臥於池中,後不翼而飛。曾有古詩描述:「南嶽峰頂水接天,、芙蓉倒插浸塞蓮,不知漢武賜封后,能潤山前幾畝田」。山南峭壁處,有大小兩個風洞,扶石躡足而上,可至洞口,大洞可容數千人坐臥其間,小洞外狹內寬,中如曲房復室,借光深入,可達數重。
洞的西北上方,有旗杆夾、白虎巖、試心巖等怪石林立。其中試心巖伸出約三米,下臨深淵,十分險峻。傳說心懷邪念者,畏懼登臨。有詩日:「風洞浮嵐萬壑低,誠心巖上色猶迷,蒼松綠翠埋唐褐,野草荒丘失漢泥」。山北夾谷中有一石洞,有降如富,舊稱「石窗洞」。傳說漢末左元放隱居於此。洞旁有深潭,名曰龍漱。古詩云:「封禪猶存臨嶽題,前山排急浪,一徑懾力梯。龍去池方靜,風高古洞迷,忽疑左元放,尚在此中樓」。生動地描繪了南嶽山的自然景色與人文景觀。山之東坡有百步階,拾階而上,登上峰頂。只見東、南、西三面群山連綿,無邊無際;向北眺望,清水如綠,曲折東流;霍山古城、新城盡收眼底。身臨其境,耳聽山泉叮咚,眼望西邊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銅鑼寨景區:銅鑼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霍山縣西南部的上土市鎮銅鑼寨村,地處大別山腹地,距縣城68公裡。省道318線和209線交叉貫穿其境,風景區總面積九十二平方公裡,主峰海拔1096米。銅鑼寨是因公元前122年漢武帝巡視衡山國(今霍山縣)夢見一輪明月化作銅鑼落於此山而得名。銅鑼寨風景區內奇松、怪石、雲海、溫泉、險谷、幽潭、飛瀑、翠湖、古廟、珍禽、異獸應有盡有,素有「江北黃山」之美譽.
龍井溝景區:龍井溝風景區,位於六安市裕安區獨山境內,距市區40分鐘車程,是集休閒、健身於一體的生態景區。 景區規劃建設26平方公裡,六大版塊。先期開發運營「虎頭潭」景區:「皖西第一漂」、「六安第一索」、「觀音洞」、「國防長廊」、 「虎頭映月」、「筆架山觀景」,此處,青山綠水、農家情濃、碧波粼粼水映月、遊魚戲水伴舟行。 龍井溝景區近期已開發運營:「石佛聽禪」、「黃巢點將」、「龍井飛瀑」、「將軍試劍」、「王母仙床」、「搖影橋」、「問津曲棧」、「龍井湖」、「飛龍瀑」、「中霖茶韻」等景觀,濃縮呈現了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的所有地質特徵。植被、峰、崖、峽、洞、潭、瀑自然景觀,堪稱皖西碧玉。
尚待開發的「黃巢尖」景區,蜿蜒連綿的峻山險峰中「議事廳」、「打鼓尖」、「上馬石」無處不流傳著農民領袖黃巢傳奇故事。「萬畝竹海」景區濃鬱漫霧,其中唐朝古剎「西峰寺」經歷幾朝歷史磨化,仍散發著獨特的佛教文化,為後人賜福求安。「通天河」景區,峽谷映水、峭壁指天,此處探險、獵奇,讓人心跳。
九公寨景區:AAAA級九公寨景區是六安古八景之一,譽為「蓮花佛國妙高臺,皖西靈山九公寨」。九公寨四周環山,孤峰峭立如高聳盛開蓮花,山下東西淠河交匯,疊浪翻花蔚為壯觀。有山峰、絕壁、石崖、山谷山景和瀑布、山湖、溝渠、深潭水景,有高峰寺、迎門寺、隆興寺、元通寺、望江寺、土地廟、五昌廟等,鳥鳴山澗,林木交秀,歷來為六安著名道場。
九公寨的得名來自於民間傳說。相傳距今1500多年的南朝「梁」(公元502至557年)皇帝梁武帝蕭衍,看中九公寨這個地方,在此修行建廟。當時人煙稀少,建材全由山下九人(即九公)供給。山野之人,史籍沒有記下他的名字。後人只是從他們的長相特徵上,分別稱他們為美髯公、皓眉公、垂耳公、披髮公、闊吻公、秀目公、正鼻公、長臂公、蹇足公。他們的勞作非常辛苦,其中「蹇足公」之所以是跛腿,是運山石時被砸壞的,年深月久,九人皆年老力衰了。廟宇建成的那一天,九人快行至山頂時,忽然風雨大作,霹靂震天,九人立即升天,凡體化作石人。後人為紀念九公,將建成的廟宇命名的「九公禪院」(後改稱為「高峰寺」)。「九石如人」,九公寨便由此得名。
九公寨山峰之雄,絕壁之險,石崖之奇,山谷之幽,令遊人讚嘆不已;大河之壯,山湖之碧,小溪之清,深潭之澄,令人心馳神往;白鷺戲水,畫眉鳴幽,林木交秀,花草爭榮、令人如痴如醉。可以說,九公寨集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於一體,匯山體秀色與山域風情於一身,熔雄險奇幽與精巧玲瓏於一爐。九公大小兩峰、西施槓、八道嶺等大小九道山脈構成「九山如龍」之勢。主峰海拔雖僅高349米,但由於山體的巖性構成特殊,使得它孤峰峭立,陡崖突兀,山谷深邃,洞穴幽森,「是一座歷史名山,「九公聳秀」是著名的六安古八景之一,此山又是佛教名山,九公聖境自古為眾多信徒所景仰,香火不斷。 目前六安九公寨景區已升為國家4A級旅遊景區。
悠然南山度假區:悠然南山度假區是興茂集團安徽興茂置業有限公司斥資35億元按照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標準打造的集旅遊休閒度假、省小球訓練基地、生態農業觀光、高端商務活動、景觀地產等為一體的生態旅遊度假景區,是安徽省861重點工程之一。
項目由六舒路、六毛路、南山大道、南揚路四條市政主幹道圍合而成,總佔地面積約2800畝,其中包括1800畝18洞國際標準錦標賽級高爾夫球場,200畝左右湖面景觀、建成後整個度假區將是近3000戶高端人士的居住地。項目秉承「生態、運動、健康、尊貴」的理念擬用5年時間把度假區全面建設成為集運動休閒、生態觀光、休閒度假、商務會議、農業產業化、高端居住為一體的休閒度假目的地和集散地。
燕子河大峽谷景區:燕子河大峽谷(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位於安徽省六安市金寨縣境內,由著名書畫家啟功先生題字。與華東最後一片原始森林天堂寨 毗鄰,峽谷奇峽綿延,以險崖、奇石、幽谷、秀水而著稱。
峽谷長度約4800米的步道遊覽空間,集中分布著鬼斧神工、險不可攀的天坑絕景;深不可知、天設地造的「仙人洞」,如雪似煙若霧似水、變幻無窮的神韻瀑布;天然奇石、石紋、石穴千姿百態,色彩斑斕,無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造化;奇峽異灘,大大小小的潭、池、湖、島,奇觀勝景,令人驚嘆不已,恍若步入人間仙境;飛瀑流泉,古樹名木,猶如置身桃花源中;青山秀水,藍天白雲,春夏秋冬,各顯風韻,是令人神往的綠色旅遊佳境。
燕子河大峽谷位於大別山紅色革命老區--全國著名將軍縣金寨縣的燕子河鎮境內,與華東最後一 片原始森林、國家級森林公園天堂寨風景區相連,全長約4800米。河谷最高峰海拔568米,最低處 海拔約350米,河谷最深處約218米。
景區內奇石怪潭、險峰絕壁、陡崖飛瀑、雲霧飄渺、原始原貌;茂林修竹、清靜幽雅、風光旖旎。春夏鳥語花香,萬紫千紅盡收眼底;青山綠水,五光十色 滿人間。秋冬花黃樹赤,層林盡染一片紅;銀裝素裹,冰潔如鏡漫山白。四季景色各異,實為罕 見,堪稱人間仙境。
佛子嶺景區:佛子嶺景區距霍山縣城15公裡,主要景點有:佛子嶺水庫、臥大佛、大林竹海、九龍寺、六萬寨、濱河景觀帶、睡美人等。是安徽省首批風景名勝區,是大別山國家地質公園主要園區之一,是全省最早的外事參觀點,也是《安徽省「十一五」旅遊發展規劃》中大別山旅遊項目中的重要建設內容,在全國乃至世界享有較高的知名度。
佛子嶺水庫氣勢宏偉,馳名遐邇,是自然景觀與能工巧匠智慧凝結構成的景物。高峽出平湖,雄偉的佛子嶺大壩如「長龍臥波」矗立在萬山聳翠之間。春天青山綠水,杜鵑爛漫;夏天河風拂面,清涼爽心;秋天煙鎖霧罩,紅楓似火;冬天群山逶迤,銀妝素裹。四季美景令你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是國家級水利風景區、省級風景名勝區和安徽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佛子嶺水庫為多目標開發的大型山谷水庫。樞紐工程包括大壩、輸水管、溢洪道、發電廠四個部分。連拱壩由20垛、21拱和兩端接岸重力壩組成。水庫控制流域面積1840平方公裡,佔淠河全流域的27.5%,總庫容5億立方米,多年平均年發電量1.24億千瓦時。灌溉耕地面積300萬畝(含磨子潭水庫)。水庫以防洪、灌溉、發電為主結合改善航運和發展水產養殖業,是新中國成立後最早興建的根治淮河水患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我國自行設計和施工建成的我國從未有過的、高度技術性的第一座鋼筋混凝土連拱壩。水庫建成以來,充分發揮了它的綜合利用效益,起到了變水患為水利的作用。
響洪甸水庫景區:國家級水利風景區——響洪甸水庫景區,坐落在六安市金寨縣境內,距離合肥市120公裡,距離六安市60公裡。
風景區毗鄰紅石谷國家地質公園、六安瓜片生態觀光茶園,是六安茶谷的核心區。紅石谷自古以「28峰、18巖、72洞、36怪石、12道瀑布」著稱。景區內山峰環立、茶園鋪鄰、紅石群集、秀水潺潺、瀑布飛流、古洞穴深藏其中。其中千古名山齊雲山,六安瓜片發源地蝙蝠洞以及千古奇洞雷公洞,火山運動遺留齊雲石窟,紅石群代表景觀紅石魂、河馬戲水、蓮花石、紅石絕景紅石板河、以及大龍潭、天和瀑布等景觀星羅棋布。新興的響洪甸景區已成為一座集生態旅遊、水上觀光、茶文化體驗為一體的新興旅遊勝地,是大別山旅遊的又一顆璀璨明珠。
與景區配套的響洪甸水利賓館,環境優雅寧靜。硬體按三星級標準配置,擁有高、中檔客房80間,室內設施齊全,配有寬帶網絡連接,有大、小會議室2個,龍世界餐飲樓可容納200多人同時就餐,停車場、遊泳池、遊客接待中心一應俱全。是旅客觀光、會議、商務洽談、休閒度假的理想場所。
小南京鄉村旅遊扶貧示範區:寨縣小南京村位於梅山鎮西北的城郊結合部,東與六安市葉集實驗區接壤,北與河南省固始縣毗鄰,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近年來,該村藉助村企、村校共建平臺,通過政府引導,群眾參與,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業。通過幾年建設,如今一個自然古樸、整潔優雅、宜居宜遊、產業配套、市場相通、富裕和諧的生態農業觀光村展現在我們面前。全洲基本呈南北走向的長條形,狀若青梅,亦被稱為梅子洲。島內盛產葡萄,由南京市政府主辦每年舉辦葡萄節。被評為國家AAAA級景區。
六安萬佛山景區:萬佛山位於安徽省舒城縣西南,舒城、潛山、嶽西三縣交匯處,距合肥140公裡,距舒城萬佛湖景區60公裡,總面積50平方公裡。森林覆蓋率95%,負氧離子含量高,是國家級旅遊區、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及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峰老佛頂海拔1539米,為舒(城)、桐(城)、潛(山)眾山之祖,南與天柱山(1485米)遙相對峙。
萬佛山的歷史文化蘊含厚重,悠久的歷史和革命鬥爭的遺蹟構成了萬佛山豐富的人文景觀。景區內除留有九華佛祖休息的「喬覺洞」,位於老佛頂上的「諸佛寺」,還有位於八鬥林區的紅軍醫院遺址,以及在抗日戰爭中英勇獻身的九烈士墓和平田烈士公墓等。萬佛山旅遊區有清新的空氣、美麗的瀑布、漂亮的花朵、清脆的鳥鳴、純樸的山民,還有豐厚的文化歷史,是旅遊觀光、休閒度假的好去處。
風景區內有老佛頂、天門峰、雙劍峰、神駝峰、美女峰、丹頂峰、四方尖、三天門等。大小三十六座山峰,以及神駝石、虎豹石、鸚鵡石、獅子石、刀背石、豬頭石等,神形兼備,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無不讓遊客驚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獨山革命舊址群:獨山革命舊址群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全國罕見、安徽唯一完整保存著蘇維埃時期集黨、政、軍、文化、教育、司法、經濟於一體的縣級機構舊址,是研究中共黨史、開展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基地。
獨山紅軍時期革命舊址群由9處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組成,即蘇維埃俱樂部、暴動指揮部、赤衛軍指揮部、中共六安縣委和少共六安縣委、保衛局、蘇維埃政府、革命法庭、經濟合作社、列寧小學舊址,皆為清末民初木結構建築,灰磚牆體,小青瓦屋面,風火山牆,飛簷翹角,花格門窗,前後宅四合院,具有徽派建築風格和大別山區古民居特色。
悠然藍溪度假區:悠然藍溪位於安徽省六安市皖西大道(東部新城),是安徽省「861」工程,安徽省政府重點扶持和省旅指委重點調度的文化旅遊項目,是2014年安徽省十大旅遊項目,按國家4A級景區建設,是安徽省文化產業重點項目,中國三大養生度假名鎮之一國。該項目由中國百強房企重慶興茂集團傾情打造。
項目佔地3240畝,總建築面積300萬方,總投資80億元。 「中華禮源,大德藍溪」。小鎮以六安皋陶「五禮」文化為主線,以千畝「壽」湖、新中式建築風格、華東最大水世界、文化名景等為載體,形成美輪美奐的人間仙境,讓人陶醉其間,流連忘返。小鎮分為文化體驗、康體養生、運動拓展、商務會議、民俗風情、度假居住六大功能版塊。塑造中國新型文化旅遊度假典範,中國休閒度假目的地。
六安市金寨龍津溪地景區:龍津溪地位於金寨縣全軍鄉西北部梁山、前龍兩村境內,距金寨縣城18公裡,景區面積約2210公頃,全長8.5公裡,按照「一線、二橋、三潭、六瀑、九亭」布局。景區峰迴路轉幽長秀麗,大小瀑布散見全程,自然形成風潭、雨潭、虹潭,總稱龍潭,並留下打龍潭等神奇美麗的傳說。沿途奇石秀峰,有令牌石、仙印石、仙女峰、仙人洞、南天門和饅頭寨等景觀。
進入龍津溪地景區,一下就感覺到神清氣爽,這裡到處都是竹的海洋,這裡的竹挺拔蒼翠、堅韌不拔、典雅高潔、婀娜多姿,天然形成了一幅幅壯美的詩畫。漫遊在竹海裡,深幽絕塵空氣飄香,神清氣爽胸懷敞開;漫遊在竹海中,笑聲在竹浪間跳躍;漫遊在竹海處,人世間的喧譁浮躁拋諸腦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