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山風景名勝區:黃山: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世界地質公園,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全國文明風景旅遊區示範點,中華十大名山,天下第一奇山。黃山位於安徽省南部黃山市境內,有72峰,主峰蓮花峰海拔1864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黃山是安徽旅遊的標誌,是中國十大風景名勝唯一的山嶽風光。
黃山原名「黟山」,因峰巖青黑,遙望蒼黛而名。後因傳說軒轅黃帝曾在此煉丹,故改名為「黃山」。黃山代表景觀有「五絕三瀑」,五絕: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龍瀑。黃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熱情友好的象徵,承載著擁抱世界的東方禮儀文化。
明朝旅行家徐霞客登臨黃山時讚嘆:「薄海內外之名山,無如徽之黃山。登黃山,天下無山,觀止矣!」被後人引申為「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
黃山經歷了造山運動和地殼抬升,以及冰川和自然風化作用,才形成其峰林結構。黃山有七十二峰,素有「三十六大峰,三十六小峰」之稱,主峰蓮花峰海拔高達1864.8米,與光明頂、天都峰並稱三大黃山主峰,為36大峰之一。
黃山山體主要由燕山期花崗巖構成,垂直節理髮育,侵蝕切割強烈,斷裂和裂隙交錯,長期受水溶蝕,形成花崗巖洞穴與孔道。全山有嶺30處、巖22處、洞7處、關2處。黃山的第四紀冰川遺蹟主要分布在前山的東南部。
黃山集八億年地質史於一身,融峰林地貌、冰川遺蹟於一體,兼有花崗巖造型石、花崗巖洞室、泉潭溪瀑等豐富而典型的地質景觀。前山巖體節理稀疏,多球狀風化;後山巖體節理稠密,多柱狀風化,山體峻峭,形成了「前山雄偉、後山秀麗」的地貌特徵。
安徽皖南古村落—西遞、宏村:南古村落位於安徽省黟縣東,以西遞村、宏村為代表。 西遞、宏村古民居村落位於中國東部安徽省黟縣境內的黃山風景區。西遞村面積近13公頃,已有950多年的歷史,現有十四世紀到十九世紀的祠堂3幢、牌樓1座,古民居224幢。西遞村至今完好地保存著典型的明清古村落風格,有&34;之稱。宏村始建於公元1131年,現存明、清古建築137幢。 是中國封建社會後期文化的典型代表——徽州文化的載體,集中體現了工藝精湛的徽派民居特色。
2000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中國皖南古村落西遞村、宏村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2001年,皖南古村落成為第五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2011年,皖南古村落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西遞是安徽省南部黟縣東南西遞鎮的一個村莊。西遞始建於公元11世紀的宋朝的元祐(宋哲宗)年間,由於河水向西流經這個村莊,原來稱為「西川」。因在村西古有驛站,稱「鋪遞所」,故而得名「西遞」,素有「桃花源裡人家」之稱。西遞始祖為唐昭宗李曄之子,因遭變亂,逃匿民間,改為胡姓,西遞屬以血緣關係為紐帶的胡氏聚居村落。胡家從1465年起開始經商,他們經商成功,大興土木,建房、修祠、鋪路、架橋。
宏村位於中國安徽省南部的黃山腳下,是一座有著大量明清時期歷史建築的古村落。村中還構建了完善的水系和頗具特色的「牛」形布局,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該村始建於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最初叫作弘村,是汪氏家族的聚居地。明永樂年間,汪氏族長請風水先生勘定環境,重新布局了建築,並引水入村。清代中期,村中再次進行大規模的興建,並為避乾隆帝「弘曆」之諱,而更名為「宏村」。村內依然留存了大量明清時期的古建築,其中明代建築1幢,清代建築102幢,民國時期建築34幢,大都保存完好,是徽州民居的典型代表。
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 :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北依黃山,南接千島湖,面積 9.5平方公裡,是一個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遊區。
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的主要旅遊景點有徽州古城、牌坊群·鮑家花園、潛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景區。2014年12月,黃山市古徽州文化旅遊區獲得「國家AAAAA級旅遊景區」榮譽稱號。
古徽州文化旅遊區位於徽文化發祥地安徽省黃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鮑家花園、唐模、潛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區組成,北依黃山,南接千島湖,新安江緩緩流過,兩千年的歷史積澱,這裡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彰顯著古城、古村、古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氣質。
5個具有差異化的景區打包創建,匯聚了徽州古村落、古城、官署、民居、牌坊、徽派園林和風水文化等古徽州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呈現了中華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有力促進徽文化的傳承。
南屏景區:南屏村位於安徽省黟縣西南,是一座有千年歷史、規模宏大的古村落,因《菊豆》、《臥虎藏龍》等多部著名影片在此拍攝,被稱為中國影視村。
南屏村有近三百多座明清古建築,村中有36眼井,72條巷,從村頭到村尾二百多米的一條中軸線上,至今保留這八個大小祠堂,這種祠堂群在全省也是僅此一家。自元朝末年葉姓從祁門白馬山遷來後,村莊迅速擴展,明代已形成葉、程、李三大宗族齊聚分治的格局。特別是清代中葉以後,由於三大姓之間的相互攀比,競爭進取,促使南屏村步入鼎盛時期。全村一千多人丁,卻有36眼水井,72條古巷,300多幢明清古民居。且村中至今仍保存有相當規模的宗祠、支祠和家祠,被遊客譽為「中國古祠堂建築博物館」。
南屏村的古私塾園林和古民居建築也比比皆是。位於村莊上首的「半春園」,又名「梅園」,建於清光緒年間,是村中富商葉自璋為子女讀書而營造的私塾庭院。園內有三大間書屋及半月形的庭院,還有對聯曰:「靜樂可忘軒冕貴,清遊端勝綺羅塵」。
因清代著名散文家、桐城派代表人物姚鼐的《西園記》而遐邇聞名的「西園」,坐落在葉氏宗祠前,始建於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佔地近1公頃,內設牡丹園、梅竹園、山水園、松柏園四大部分,是當時村人葉君華為孩子們讀書養性而修建的。惜西園現已毀壞,今只留下石雕「西園」兩字大門額緊及西園溪、西園橋及古樟等遺蹟。村中還有「培闌書屋」、「陪玉山房」、「梅園家塾」等。
賽金花景區:賽金花故居景區在黃山和西遞、宏村之間,修繕過程中運用了徽州傳統的造園手法,其疊山、理水、建築、植物與蘇州、揚州等江南園林相比,有著很多不同之處。它集徽文化的諸多元素賽金花故居
與黟縣世外桃源般的自然美景於一體,因地制宜,巧於構造,將自然美景裁剪入園,是人工山水園與自然山水園的完美組合,具有極高旅遊觀賞價值。園中主要景色包括:梨花伴月、雙橋截春、靜寄弄魚、遠風聳逸、環碧秀色等,從人物、歷史、文化、旅遊角度來看,是一筆寶貴財富。
巧於因借,通過女兒牆、漏窗,將園外山容樹色、田園風光之美收覽無遺,讓人領略到人工山水園與世外桃源般自然美景的完美結合。園內亭臺樓榭、假山池橋、曲徑漏窗、修竹古樟與傍水而建的直廊、曲廊、爬坡廊一同勾勒出一幅醉人的江南山水畫。園中一處疊石假山——聳逸峰、其峰、巒、洞、壑、澗、泉相映成趣,疊制技法巧妙,構造獨具匠心。登峰頂,歸園全景盡收眼底。放眼望去,可見遠處青山、近處田野、周邊的古民居村落與整個景區溶為一體,自然協調。
太平湖風景區:平湖風景區地處黃山市黃山區西北部,介於黃山、九華山之間,是安徽省實施「兩山一湖」(黃山、九華山、太平湖)旅遊發展戰略的重要內容。太平湖風景區總面積312.9平方公裡,水域面積88.6平方公裡,最大蓄水量為24億立方米。太平湖風景區先後獲得中國最美的地方、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國家溼地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區、中國熱點湖泊旅遊勝地、安徽省文明旅遊景區等稱號,太平湖鎮被評為中國環境優美鄉鎮和安徽省最佳旅遊鄉鎮。
整個太平湖共分為共幸、廣陽、黃荊、龍門、三門等五大景區,主要景點有:西山觀魚、平龍山採茶、三峽水趣、桂林小景、鱷魚戲水、蘑菇松、眉毛峰及樵山神仙洞等自然景區核心鏡的白鷺洲樂園、黃金島植物園、猴島、鹿島、蛇島及金盆灣旅遊度假區。
廣陽景區:共幸開發區是太平湖旅遊接待中心。出共幸灣不遠,即是廣陽景區。廣陽景區湖面寬廣,山水相映,綠如翡翠。景區內樹綠水綠,碧藍純淨;湖岸山舍村舍倒映水中,猶如水中樓閣,自然水墨畫。新建的太平湖大橋即在湖區西側。黃荊景區:為太平湖的精華景區。景區青山綠水相映,群島錯落有致,星羅棋布,嫵媚嬌柔。有鹿島、猴島、蛇島、鱷魚池、黃金島等景點。且能在此品嘗到太平湖的各種水鮮,給您的旅程添一份野趣。
三門景區:三門景區「水似綠羅帶,山如碧玉簪」,且有「平湖三峽」等景觀。景區山環水繞。遊船鬥折蛇行,十有「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景區麻川河一帶即是當年皖南新四軍後勤機關的駐地。樵山神仙洞:位於太平湖東岸,全長3200米,為石灰巖溶洞。洞呈S形,有南北兩個洞口,分前後中三部份。現已開發100多個景點。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齊雲山風景名勝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休寧縣城西約15公裡處。齊雲山風景名勝區面積110公裡,自然保護區面積150公裡,由齊雲、白嶽、歧山、萬壽等9座山峰組成。共分月華街、雲巖湖、樓上樓三個景區。有奇峰36座,怪巖44處,幽洞18個,飛泉洞27條,池潭14方,亭臺16座,碑銘石刻537處,石坊3個,石橋5座,庵堂祠廟33處。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集丹霞地貌、摩崖石刻、道教文化、山光水色為一體的低山山嶽風景區。東西綿亙16公裡,南北相距6.9公裡,最高峰海拔585米,山勢呈彎月形,分為五個遊覽區。
齊雲山風景名勝區,是一處以道教文化和丹霞地貌為特色的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 1994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國家級風景名勝區, 2005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2006年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新徽天地•醉溫泉:黃山醉溫泉坐落在安徽省黃山市屯溪區花山區,緊鄰「山水畫廊」之稱的新安江畔。醉溫泉屬偏矽酸多元複合型溫泉,富含偏矽酸、鉀、鈉、鎂、溴、鋰、鉄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具有水質好、水量多的特點,出水溫度44.4度,水質中性溫和。可促進人體血液循環,活化細胞組織,快速消除疲勞,並有效預防疾病,從而達到保健、美容的效果,此外,對治療肌膚色素沉著、風溼及類風溼、關節炎、神經衰弱等有特殊功效。
打鼓嶺景區:打鼓嶺是黃山山脈自東向西延伸的餘脈,與棠棣嶺、殷溪嶺、方家嶺等同為新安江和青弋江的分水嶺。山上的景色秀麗,主要看瀑布和大片的竹林,據說因為瀑布在山谷中發出的迴響像鼓聲,所以名打鼓嶺。
打鼓嶺山下有塊大草坪,是專門用來給遊客露營的,帶好炊具、食材還可以在草坪上燒烤。景區入口和山下還有段距離,可以坐觀光車,往返15元,也可以步行。從山腳到山頂不需要爬太多的路,整個行程中有三道瀑布比較重要,一瀑好似少女粉頰上一縷劉海,秀麗拘謹;二瀑好似仙女甩袖;三瀑則若壯士懸鼓掄槌,瀉入潭中發出震天巨響。打鼓嶺的制高點小嶺頭上建有擁翠亭,亭中有一面大鼓。
新安江山水畫廊:新安江山水畫廊風景區位於安徽省黃山市歙縣深渡鎮,全長約百裡,景區以中國獨特的徽文化與自然風光、古村落的結合著稱。兩岸生態環境呈現「高山林、中山茶、低山果、水中魚」立體生態格局,徽派古民居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素有「東方多瑙河之稱」的新安江穿行而過。一年四季,景色各異,似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故稱之為新安江百裡畫廊。
景區途經歙縣、雄村、桃花壩(或漁粱)、浦口、南源口、坑口、樟潭、棉潭、月潭至深渡鎮。沿途景點有九砂民居、三潭枇杷園、綿潭徽戲、漁鷹捕魚、漳潭千年古樟、徽州十裡紅妝館等。
2007年,新安江山水畫廊被評定的4A級風景名勝區,2010年,「新安江山水畫廊」被黃山市政法委授予「平安景區」稱號。
翡翠谷:翡翠谷,暱稱「情人谷」,位於黃山風景區南大門湯口鎮山岔村,緊靠205國道和合銅黃高速公路。峽谷長達6華裡,分布著一百多個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彩池。彩池隨周圍景色變幻、太陽角度及光線明暗的不同,或晶明或翠綠,變化萬千,絢麗多彩,宛如一顆顆翡翠灑滿谷中,故名翡翠谷。 在獲奧斯卡四項大獎的影片《臥虎藏龍》中,竹稍打鬥、池邊愛戀、飛瀑踏波等鏡頭都拍攝於翡翠谷。
翡翠谷是黃山腳下最長的一道峽谷,縱深約20公裡,谷中之溪名為「碧玉溪」,源自煉丹、始信、天女諸峰。翡翠谷中怪巖聳立,流水潺潺,氣勢非凡。谷中分布著一百多個形態各異、大小不同的彩池,池水晶瑩碧透、池底礫石豔麗、水深石怪、彩池周圍景色秀美,加上太陽光角度不同、光線明暗不同,或晶明、或翠綠,變化多端,絢麗多彩,像一顆顆彩色的翡翠散滿谷中,故名翡翠谷。
豐樂湖景區:樂湖景區---位於黃山山脈東部,自溫泉景區桃花溪始綿延至黃山峰外第一峰,全長28公裡,精華部分7.5公裡,於70年代築大壩於黃山南大門,高峽出平湖,由此形成華東地區最高、可觀光遊覽的人工水庫景區,上遊如高山峽谷,山巒疊嶂、波光輕盈,綠水如碧,下遊則漁歌帆影、極具生活氣息,乘坐帆船,於豐樂湖中,蜿蜒行遊於黃山東部峽谷之中,有三峽之俊秀、千島湖之清麗、西湖之嫵媚、洞庭之煙波,被譽為&34;。豐樂湖猶如一顆祖母綠鑲嵌在黃山群峰之中,為黃山作為自然、文化雙遺產憑添上神奇色彩!
豐樂湖景區的上遊碼頭,是全國十大名茶-黃山毛峰的正宗產地洽舍、富溪,這裡離黃山大門僅20分鐘車程,下遊碼頭只需10分鐘車程即可至正在申報中的世界遺產地---擁有兩處國保,歷史文化稱冠於徽州大地的八卦迷村--呈坎、江南園林的故鄉--唐模、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潛口民宅等知名景點,構建了真正的名山、秀水、古徽州之旅。
豐樂湖景區全長約15華裡的水路,水色碧綠,流淌在鳥語花香的山谷中,輕舟揚帆的旅途,早春遍野的映山紅、春夏中勤勞純樸採茶女、秋日片片紅葉和冬日那環繞水面的紫花帶。依山傍路而建、富有農家生活氣息的小村莊,水面上那滿布的漁具,遊客無不心曠神怡。船在水中行,兩岸青山夾峙,中天白雲悠悠,只覺&34;。
九龍瀑:九龍瀑——黃山第一大瀑,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中國黃山的主要自然景觀之一。全長600米,落差300米,一瀑九折,一折一潭,形成九瀑九潭的壯麗奇觀。景區內物種豐富,有黃山天然植物園之稱;人文資源薈萃,留有黃山勝境坊、乾隆御道、梅林書屋等文化景觀。
黃山龍源九龍瀑景區大門位於龍源谷口,大門匾額「九龍瀑」,外面系著名作詞家喬羽書,裡面為原安徽省旅遊局局長張脈賢書。「龍源大門」位於景區大門內谷口。位於大門前,可望峽谷頂端之天都峰,巍峨壯美。源中之溪,名龍溪,源出煉丹、蓮花、玉屏、天都諸峰。
黃山九龍瀑,以奇取勝。一奇,瀑布長600米,瀑九折,形成九瀑九潭,瀑潭雙勝;二奇,地質結構奇特,冰川遺蹟神秘;三奇,黃山之峰石松雲水諸奇在九龍瀑景區兼而有之,別具風採,綜合比較,為天下第一奇瀑。九瀑九潭又各有特色。
黎陽in巷:黎陽in巷 是國家級AAAA景區。依託豐富的黃山旅遊資源,設計規劃的大型旅遊綜合體,景區主要有三條街區構成,分別是濱江酒吧休閒街區、特色美食街區及徽文化體驗街區(黎陽老街);項目採用「保護、移植、創新」手法,以實現「升級黃山旅遊」。
千年古鎮,時尚新生。黎陽in巷以古今碰撞的建築語言為特色,街區目前保留九棟較為完好的徽派老宅,更有晴空、夜色、雲海、流光為遊者搭建360度的意境時空,處處皆是美輪美奐的天然布景。街區品牌老字號商家林立,眾多非遺大師爭相入駐,徽州特色美食匯聚在此,咖啡酒吧品牌商家一應俱全,使得國內外遊者在黃山不僅有景可觀,同時有樂可享,成為時尚文化旅遊街區。
歷溪景區:溪古村座落於安徽省黃山市祁門縣境內,為國家級AAAA景區牯牛降的南大門,是牯牛降原始大峽谷的最佳入口處,經此可以直接到達牯牛降主峰,登牯牛降主峰「牯牛大崗」,海拔1727.6米,似牯牛頂天,匯雄、奇、險、秀、幽、妙於一身,琦麗風光,冠絕江南。尤為神奇的是秋高氣爽之時,峰頂常有碩大的圓弧狀七色光環浮現,隨風漂浮濡動,此稱「佛光」,是為牯牛降景觀一絕。登臨絕頂,南望黃山諸峰盡收眼底,北眺長江如練群山連綿,是觀雲瀑、賞佛光的最佳勝地。
歷溪村歷史悠久,人傑地靈、風光秀麗、村中古木林立,植物豐茂、水源充沛、民風古樸,眾多人文景點如:鎮南祠、合一堂、王典墓、舜溪橋、明清古民居,如大珠小珠散落村中。參天錯落的千年古樹林是華東地區迄今保存最為完整的原始古樹群,與川流不息的舜溪河映帶左右,環抱古村,置身疑為桃源易地。
古村與牯牛降大峽谷接鄰,峽谷總長十五公裡,為華東之最,直接主峰核心景區。峽谷內原始風貌保存完好,牯牛降景區是黃山山脈的延續,其風光不但包含了黃山清奇秀麗的景觀,更具有古樸蒼茫的原始生態的特點。峽谷內沿途溪流縱橫、雲霧縈繞、鳥語花香。千年古松、珍花異草、琳琅滿目比比皆是,景觀豐富令人目不暇接。登主峰可一領眾山之冠,賞日出、戲雲海、仿佛天上人間。
黃山虎林園:黃山虎林園坐落於美麗的安徽黃山腳下,距黃山北大門僅五公裡,合銅黃高速甘棠站下高速十分鐘車程即可到達,獨特的區位優勢和旅遊資源優勢,是獨一無二的。黃山虎林園是由淮南浩磊商貿有限公司和黃山星水灣集團公司聯合投資建成,全稱「黃山宏浩置業有限公司黃山虎林園」,於2010年4月22日正式對外營業,佔地約500畝,是集特種養殖、旅遊觀光、特色餐飲、旅遊購物、休閒體驗於一體的綜合性、新業態旅遊開發項目。
芙蓉谷:芙蓉谷暱稱春谷,位於黃山北大門。芙蓉谷距城區10公裡,它是黃山北麓一道神秘的大峽谷,也是世界名山黃山的主要景觀之一。 峽谷上至黃山北海和西海,下至黃碧潭,全長10公裡。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羅列,原始森林茂密,其中眾多形態各異的池潭碧如翡翠,波光閃爍,斑斕紛呈,令遊人流連忘返。
芙蓉谷的峽谷,縱深4公裡,群峰嵯峨,原始森林茂密。谷中有許多碩大如星的冰川潭礫交錯溪中。每隔數米、數十米遠便有一彩色池潭。池潭直徑10米左右,深約5—6米。波光麗影、斑斕紛呈,嬌豔如盛開的芙蓉。潭中或有巨石,半露水面,形似奇禽異獸。有的池潭邊還有小瀑垂懸,流玉飛珠,飄霧香甜醉人。池潭均為巨礫環抱,石上片片凹凸冰川磨麵,恰似片片花瓣,與池中麗水相映襯,構成一幅幅美妙的水景幻境。芙蓉谷中這樣的池潭大小有100多個。其中長徑在15米以上的有24個,構成美妙的水景幻境神話世界,充滿著青春神韻。芙蓉谷的水源出自芙蓉峰白馬源、散花塢谷溪、丹霞溪和九龍溪。芙蓉溪暱稱春江,春江花月,春情脈脈。
由於芙蓉谷相距黃山北大門索道下站很近,當地群眾和政府已聯合修建成一條蹬山石道連接公路至索道站,進入峽谷途中,又相繼建起一些亭臺和小橋。到訪黃山的各地遊客紛紛到此觀光探奇。谷中群峰嵯峨,怪石羅列,原始森林茂密,最奇特的則是翡翠池群。遊芙蓉谷,從太平出發,向南沿甘芙高速公路行十公裡即至谷口,交通很方便。沿谷中觀景石道上行五公裡,可至松谷登山索道站,乘索道可直升黃山山頂。這條旅遊線路,是黃山北大門最美的登山旅遊路線。
新安江濱水旅遊景區:新安江濱水旅遊景區泛指從黃山市區到花山謎窟的長約10公裡的新安江,在景區範圍內,遊客遊覽的其實主要是黃山市區內的那段新安江,可以坐遊船、自駕、或者徒步遊覽。
坐遊船的話在濱江東路的屯溪碼頭上船,船自東向西行駛,經世紀廣場,到達水利樞紐(黃山市臨江花卉市場附近),再返回屯溪碼頭。寧靜的新安江水與遠處秀麗的青山構成了不錯的風景,至於徽州照壁、湖邊古村、屯浦歸帆廣場、林廊清影長廊等沿途景點,都是現代的仿古建築。晚上坐遊船,可以看到新安江畔的夜景。
自駕的話順著華山路(屯溪老街附近)-濱江西路-濱江中路-濱江東路,可以輕鬆遊覽完整新安江在黃山市區的段落。若選擇徒步,沿著上述自駕路線走,將近有10公裡路,如果想要輕鬆一點,建議遊覽下市區西邊屯溪老街那的橫江、率水、新安江三江匯流處,以及市區東邊遊船行經的路線即可。
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位於安徽省黃山市徽州區巖寺后街蔭山巷7號,佔地約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近2000平方米。皖南巖寺地區南方八省紅軍遊擊隊集中地舊址,位於巖寺鎮蔭山巷的金家大院,豐樂河從大院前流過。大院白牆黑瓦,是一組清末徽派古民居建築群,包括四幢三間兩層的磚木結構樓房,及前後院落。在老宅子內部開放式的展廳裡你可以了解到新四軍將領的事跡,還可以參觀葉挺、項英住處。
新建的巖寺新四軍軍部舊址紀念館則介紹了新四軍在巖寺集結抗日的歷史,立著些新四軍塑像。軍部機關及其下屬機構衛士排、軍需處、參謀處等設在軍部附近的百姓家中,機要科及電臺設在軍部以東百餘米的洪橋。洪橋始建於明成化五年(公元1469年),是一座結構精巧的廊橋,當年葉挺將軍常在橋廊與群眾促膝談心。從軍部舊址到洪橋的路上會經過一座明代的「進士第」牌樓,牌樓上的磚雕很精美。如果你對新四軍感興趣,還可以到文峰塔和點將臺看一下,沿著濱河南路一直往東走1公裡多即到。明代文峰塔位於豐樂河畔,文峰塔南面有一座鳳山臺,葉挺、陳毅等曾登臺閱兵,所以又稱「點將臺」。
花山謎窟風景名勝區:風景區位於黃山市中心城區(屯溪)篁墩至歙縣雄村之間新安江兩岸,是以新安江為紐帶,連接花山、雄村兩大景區,呈啞鈴狀形態的風景名勝區。風景區距中心城區火車站12公裡,距飛機場20公裡,整體規劃面積為81平方公裡。
花山謎窟風景區旅遊資源十分豐富,它集青山、綠水、田園景致、千年謎窟、奇峰怪石、摩崖石刻、石窟、廟宇、古建築等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之大成,是一個內容豐富、品味高,適宜各層次遊客觀賞的綜合景區。
景區以石窟特色為品牌,現已探明的石窟有36處,其宏大壯闊、玄妙奇巧的石窟景象在全國實為罕見,其規模之恢弘,氣勢之壯觀,獨具特色,國內罕見,令人嘆為觀止,堪稱中華一絕。至於這些洞窟源於何時?如何形成?數以百萬方石料倒去了何處?如何開採和運輸?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
黃山市祥源祁紅產業文化博覽園:祥源祁紅產業文化博覽園是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位於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黃山市祁門縣。祥源祁紅產業文化博覽園由以「旅遊目的地建造者」為使命的祥源控股集團投資建設,位於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的黃山市祁門縣,祥源茶業負責運營、維護。
博覽園由祁紅非遺技藝制茶中心、祁紅示範工廠、祁紅博物館和中國茶葉奇種園四個部分組成,具備非遺傳習、示範工廠、文化博覽、研學觀光和科普基地等五大主體功能,擁有七個第一:世界第一條全自動工夫紅茶流水生產線、中國第一家祁紅專業博物館、第一家祁紅博士後工作站、第一個祁門紅茶研究會、第一批祁紅非遺技藝傳習基地、第一個祁紅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和祁紅第一家安徽省新興戰略產業企業,是業內領先的集生態茶園觀光、現代化祁紅加工觀摩、祁紅非遺技藝手工制茶體驗、祁門紅茶專業博物館遊覽及祁紅品飲鑑賞為一體的全景式沉浸式的祁紅體驗中心,被譽為中國茶文化旅遊新地標。
屏山景區:屏山村地處黟城東北約4公裡的屏風山和吉陽山的山麓。吉陽溪九曲十彎,穿村而過,兩岸石磅不時飛來村婦浣洗的錘聲,蓄水石磅白花飛濺;青磚灰瓦的民居祠堂和前店後鋪的商鋪夾岸而建;十餘座各具特色的石橋橫跨溪上,構成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特有的風韻。屏山又稱長寧裡、舒村,聚族而居的舒氏相傳有1100多年歷史。村中至今完好保存著光裕堂、成宜堂等祠堂八座其中舒慶餘堂是大陸目前極為少見的明代建築祠堂。屏山村風尊義重文,詩禮傳家,人才輩出。
明朝萬曆進士舒榮都因剛正不阿,魏忠賢被害,平反後敕建九簷門樓及「望重柏臺」牌坊。清末進士舒期笏的孫女舒繡文因為成功主演《一江春不向東流》等名牌,被譽為人民表演藝術家,其故居「黍谷堂」近年已開發為旅遊景點。屏山北面是「三女食桃、化鯉成仙」的三姑峰,村口有「沉湖殉情,化為鴛鴦」的長寧湖諸勝跡,其神話傳說充分反映眾千百年來對美好生活及忠貞愛情不懈追求的理想。屏山是進步思想的傳播和黟縣0地下黨組織最早的活動地區之一。
東黃山度假區: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坐落於環境優美寧靜的黃山風景區東大門,距黃山景區南大門入口處22公裡,交通處於205國道於103省道的交匯點,由上海心族實業總公司投資,隸屬於光明食品集團。度假區內設有心族之旅酒店、東黃山國際青年旅舍、東黃山拓展營、健康中心、球類管理中心、東黃山農林公園等。在2007安徽旅遊風採金榜大評選活動中,上海市黃山茶林場獲得安徽旅遊十大投資項目;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獲得安徽旅遊十大度假基地,東黃山旅遊度假區佔地面積約280萬平方米。
度假區內自然、人文歷史資源豐富,注重旅遊文化品牌的打造,主要圍繞以海派文化、知青文化和茶文化三大文化為中心。景區建成知心小鎮海派風情區、農耕文化景區、知青部落懷舊景區。度假區的中遠期目標將結合國內外觀光旅遊、休閒度假旅遊、歷史文化旅遊及生態旅遊的發展趨勢和東黃山旅遊度假區區域範圍內旅遊業發展的實際,按照國家AAAAA級旅遊區標準,建設國際健康休養度假園區、東黃山休閒度假區、戶外運動發展區,並完善知青部落景區的建設。
上海市黃山茶林場(東黃山旅遊度假區)現隸屬上海市光明食品集團領導下獨立經營的國營企業。它的前身是安徽省公安廳於1955年建立的一個勞動農場,始稱安徽省地方國營黃山茶林場,於1965年10月份正式移交給上海市經營,成立上海市黃山茶林場。1965年12月建立中共上海市黃山茶林場黨委會。黃山茶林場現有山場土地面積為4666畝,其中茶園498畝,林地1485畝;職工180餘人。場所屬單位有心族之旅酒店、國際青年旅舍、黨政辦公室、醫院、學校、社區居委會、派出所、勞動人事部、產業部、工程部、物業辦以及東橋、黃龍、麻川三個農業連隊。周圍有上海市創辦的5家療養院和各大自然旅遊景點。
雄村景區:雄村地屬於全國歷史文化名城——歙縣,是一座教育發達、人才輩出的古村落。景區位於安徽歙縣城郊,距離黃山50公裡。被譽為「新安第一島,徽州最雄村」。雄村,古名洪村,元末曹姓家族遷入此地,取《曹全碑》中「枝分葉布,所在為雄」句,改名為雄村,距今已有800多年的久遠歷史。雄村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鍾靈毓秀。
黃山雄村景區雄村在徽州五千多個古村落中是最有歷史文化的,號稱「徽州最雄村」。黃山雄村景區青山環抱,竹林掩翳,清碧新安江水傍村流淌,是一塊鍾靈毓秀、風光旖旎的風水寶地。黃山雄村景區古蹟眾多,底蘊深厚。「四世一品」、竹山書院、慈光庵、中美合作所遺址、小南海星巖寺等歷史文化遺存,詮釋了徽文化的真諦,涵括了儒道釋精髓。
古城巖風景區:古城巖,座落在休寧縣萬安鎮東側,雖是低低的一面山巒,卻以眾多的古蹟遺址、悠久的歷史傳承和「壽山旭日」的奇特景觀而聞名於世。在今人眼裡,古城巖簡直化成了徽州歷史、徽州風情、徽州傳奇的一個文化符號。
古城巖景區內建有從全縣各地原汁原味遷移而來的古牌坊、古民居、古祠堂、古廟、古門樓、古牌樓等,這些古建築與古城巖原有的「汪王故宮」、「朱元璋避難洞」、「練心石」、「半亭」、「方竹叢」等遺址及氣勢宏偉的萬壽塔和諧布局,互為映襯,歷史文化與自然山水完美融合,充分顯示了古徽州古樸雋逸的風貌,加之景區內特設了精彩趣味的石雕、木雕、墨坊、羅盤製作等遊客參與節目及具有濃鬱地方特色的民間藝術表演,更讓遊客如痴如醉,宛如走進了遙遠的明清社會。
牯牛降觀音堂景區:牯牛降距祁門縣城65公裡,總面積6700公頃,主峰海拔1728米,為皖南三大高峰之一。1988年被國務院批准為我省第一個國家級以森林生態系統為主的綜合性自然保護區,是華東大的自然保護區。2004年被國土資源部列入國家地質公園。保存著較為完整的天然植被,生物資源極其豐富,被譽為「亞熱帶邊緣的綠色自然博物館」和「珍稀物種的天然基因庫」。先後被評為黃山市十大景區、安徽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和全國青少年科學考察探險基地。
黃山市黃山浦溪生態遊園景區:浦溪河是黃山四大水系之一,發源於黃山光明頂和北海諸峰,流經耿城、大橋、民主,到太平湖,長度14.6公裡,流域面積27.9平方公裡。繞城而過的浦溪河,沿溪曲水環流,古樹參天蔥蘢,有幽靜的山灣,婉蜒的溪河、秀美的灘林,景色迷人,盛產黃山玉石,兩岸現存有大量人文古蹟,是黃山區的母親河。
河產業發展引導:重點發展「夜色經濟」,打造「濱水度假休閒的世外桃源」。以「觀光度假與服務、文化展示與創意、娛樂與生活消費、生態休閒與養生」四大主題度假休閒項目為引擎,帶動生態休閒、養生度假、商務旅行三大主題功能線路,各主題間既有明確的目標遊客定位,項目之間又存在互補支撐關係,最終將形成高效、複合的城市型休閒度假產業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