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唯一一個受到天子守夜待遇的大臣!

2020-12-21 極樂文典

1.康熙愧對周培公

周培公在康熙時期立下了不世之功平察哈爾、討王輔臣、徵吳三桂。因為他漢臣的身份以及他手握20萬熊兵,康熙把他安置在變天雪地的邊疆整整11年,這使得南方人周培公因水土不服重病不起,直至死去。康熙坦言把周培公「流放」就是為了監視他,康熙說到此處深感慚愧。而周培公卻表示理解,康熙更是沒有無「顏」以對了!在兩人推心置腹的交談後當晚周培公逝世!康熙痛心疾首下旨停朝一次,為周培公守夜!

2.兩人既是君臣,又是朋友

康熙與周培公一見如故,《康熙王朝》講康熙與周培公茶館會晤交談,康熙被周培公那「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骨氣以及之前把得之不易的舉薦信當做狀紙的性情大為讚賞;在茶館中周培公認出了康熙,。可見,周培公天資聰穎,目光如炬,且超強的分析能力。另外,周培公是帝事伍次友所舉薦,可以說他和康熙是「同門師兄弟」了,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3.深表哀思竨念之情

康熙對周培公的突然去世感到惋惜,對他的忠心由衷的讚嘆, 對發配周培公到盛京有所愧疚的,於是決定為他守靈。康熙此舉彰顯了自己的氣度,表明有功必賞;也堵住了眾臣之口;也趁機推行了「滿漢一家」政策。守靈之後訓誡群臣,以周培公為榜樣,團結一心為大清做事。

周培公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在康熙準備上晚朝,令兩個太監抬著沉重的大軸畫捲來到正大光明殿上,被以為只是一幅山水畫,沒想到畫展開時,當時的場景,可以說是完全震撼到了康熙,他沒想到周培公窮11年之力,畫出了大清當時最全最仔細的地圖。

相關焦點

  • 在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唯一一個受到天子守夜待遇的大臣!
    1.康熙愧對周培公周培公在康熙時期立下了不世之功平察哈爾、討王輔臣、徵吳三桂。因為他漢臣的身份以及他手握20萬熊兵,康熙把他安置在變天雪地的邊疆整整11年,這使得南方人周培公因水土不服重病不起,直至死去。
  • 《康熙王朝》中的周培公真的是「盛京將軍」?他一輩子也不可能!
    在電視劇中《康熙王朝》中,周培公是康熙身邊的重要謀臣,曾多次立下功勳。因朝廷滿族大臣排擠,後被康熙拋棄,在冰天雪地的盛京賦閒了十年,在盛京將軍任上鬱鬱而終。那麼歷史上的周培公真的是這樣嗎?他真的做過盛京將軍嗎?
  • 康熙王朝:康熙為什麼要為周培公守靈?
    在康熙王朝中,有這麼一個人物,他大破察哈爾、降伏王輔臣、大敗吳三桂,最後卻被皇帝和大臣打壓,他就是我們今天的主人公——周培公。說起周培公,在康熙王朝中給許多人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攻打察哈爾王之前,周培公軍中立威,康熙看後說到:朕相信周培公一定能打勝仗。周培公也沒有辜負皇帝的期望,不僅打敗了察哈爾王,而且在此後還降伏了王輔臣,擊敗吳三桂,為大清的穩定立下了汗馬功勞。
  • 歷史上的李光地、周培公、姚啟聖與《康熙王朝》中的形象一樣嗎?
    其實電視劇《康熙王朝》也包括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康熙大帝》中的這三位歷史人物都是被藝術加工了,歷史上的這三位人物其實與電視劇中都不大相同,下面就來對比一下歷史上這三位人物的事跡和電視劇中的事跡。黃錫袞率軍出徵時帶上了周培公做參謀,於是周培公得以參與平定三藩之亂。後來王輔臣勢力比較強盛,康熙擔心黃錫袞一個人應付不來,於是派黃錫袞去主要剿滅企圖與西北聯結的耿精忠部,又派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10萬大軍重兵圍剿王輔臣。
  • 《康熙王朝》周培公:秀才滅反賊,書生拜大將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執政前期的重要謀臣。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謂是國士無雙,文能眼觀天下,指點江山,武能運籌帷幄,剿賊平叛。可劇中周培公從剛剛一出現,就是一副落魄書生的模樣,怎麼看都不像帶兵打仗的沙場將領,常言道:論才宰相籠中物,殺敵書生紙上兵。
  • 《康熙王朝》中,周培公發現蠟燭沒有捻,從何判斷是太監作亂?
    中國的古代,存在這這樣的一個群體,他們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所以被我們稱之為太監。不知道從什麼朝代開始,太監就一直存在,這個群體啊,他們在中國歷史上發揮的作用,說小了,那是一點用都沒有,說大了呢,改朝換代一點都不為過。
  • 《康熙王朝》中最得力的三位助手,周培公很慘,姚啟聖很搞笑
    作為一部非常經典的歷史電視劇,《康熙王朝》將愛新覺羅玄燁61年波瀾壯闊執政生涯都非常生動的展現出來。從少年即位、除鰲拜,到平定三藩,收復臺灣,康熙皇帝的身邊也是匯聚了一大批的人才,他們之中的每一位都堪稱是治國良才,非常受到康熙的器重。
  • 《康熙王朝》證明題:求證周培公繪製的中國地圖根本不存在!
    《康熙王朝》是一部非常經典的電視劇,在21世紀的頭幾年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康熙熱,其火熱程度不亞於後面大紅大紫的《亮劍》。康熙王朝然而這部以歷史劇標榜的清朝戲,卻又很多不符合史實的地方, 導致了後面越來越過的詬病。其中對於漢臣周培公的戲份太重,以至於失去了歷史本來的面目。
  • 《康熙王朝》周培公暗示冊立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言聽計從了?
    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在周培公的暗示之下確立了原配孝誠仁皇后赫舍裡氏所生的兒子胤礽為太子,那麼聰明果斷的康熙為什麼會在這種國本問題上聽從一個漢臣周培公的提議呢?康熙立胤礽為太子時所處的大背景局勢其實按電視劇中的情節來看,周培公當時只是剛剛來到康熙身邊,還並沒有得到重用,但康熙卻偏偏在這時刻對這個剛到身邊的漢臣周培公言聽計從,這不是康熙沒有主見,這是因為周培公當時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十分到位,所以康熙很果斷的當即冊立了胤礽為太子。周培公是如何給康熙分析的局勢利害關係呢?其實周培公只是根據當時康熙所處環境而陳述。
  • 《康熙王朝》中,為什麼周培公見蠟燭都沒捻,就知道太監要作亂?
    周培公何等聰明,培公雖是窮人家出生,但古人說得好:寒門多出貴子。周培公便是一個很明顯的例子,至於大清最難的一段日子我認為是康熙皇帝剷除三藩時,康熙皇帝當時就要自己挺不住想要退位,要不是孝莊太后勸諫康熙一定要堅持下來,或許大清也就沒有康乾盛世。
  • 周培公暗示康熙立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康熙為何瞬間言聽計從了?
    這段歷史在《康熙王朝》中也有提到過,當時皇后赫舍裡氏難產命危,周培公便暗示康熙立襁褓中的胤礽為太子,而康熙聽聞後,略有沉思便應了下來,立胤礽為太子。眾所周知,立太子乃是涉及國本的大事,且清朝又不像明朝那般,定了必須要嫡長子為太子的規矩,他們更多的是通過競爭得出繼承人的人選。那麼康熙為什麼會聽周培公一個漢臣之言,急於立一個剛出生的嬰兒為太子呢?我認為有三點原因:第一,因為康熙皇帝和仁孝皇后感情甚篤。
  • 《康熙王朝》周培公被康熙貶駐盛京十分悽慘,為何臨死要獻皇圖?
    在電視劇裡《康熙王朝》裡,最讓人同情惋惜的角色就是周培公。他出身寒門,心懷天下,為康熙皇帝立下了不少功勞,無奈他是漢人的身份,康熙皇帝為了平衡朝中滿族勢力,只能將周培公外放盛京,最後卻落得個孤獨終老的下場。儘管被康熙冷落,但他沒有怨恨什麼,他理解康熙的良苦用心。
  • 歷史上的李光地、周培公、姚啟聖與《康熙王朝》中的形象一樣嗎?
    其實電視劇《康熙王朝》也包括二月河先生的原著《康熙大帝》中的這三位歷史人物都是被藝術加工了,歷史上的這三位人物其實與電視劇中都不大相同,下面就來對比一下歷史上這三位人物的事跡和電視劇中的事跡。黃錫袞率軍出徵時帶上了周培公做參謀,於是周培公得以參與平定三藩之亂。後來王輔臣勢力比較強盛,康熙擔心黃錫袞一個人應付不來,於是派黃錫袞去主要剿滅企圖與西北聯結的耿精忠部,又派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率10萬大軍重兵圍剿王輔臣。
  • 《康熙王朝》電視劇中周培公客死他鄉,這是真的嗎?
    《康熙王朝》是一部火爆全國的大型歷史電視連續劇,改編自著名作家二月河的小說《康熙大帝》,拍攝自2001年,全劇共50集,其背景故事以康熙即位至康熙駕崩之間的61年為主要時間線,講述康熙一朝發生的故事。該劇在當時曾創下13%的收視率,可見其受歡迎程度,至今仍被稱為最好看的歷史正劇之一。
  • 《康熙王朝》裡最可惜的男人—周培公
    1與康熙的註定相遇康熙因為年紀最大、在位執政時間最長被稱為「千古一帝」,要知道連秦皇漢武都沒有解鎖這個榮譽稱號呢。可見不管是什麼人生成就,都比不上活得長久。作為一個成功的帝王,必然對不起很多人。最令我嘆惋的就是周培公了,看得我昂昂的哭,眼淚還只能自己擦。康熙8歲登基,14歲親政,在位61年,除了始終侍奉在他左右的索額圖、明珠,前有伍次友魏東亭,中有周培公姚啟聖,後有李光地張廷玉。他們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歷史使命,達到了康熙所期望的作用。禍國的,在天牢裡頤養;害民的,在西湖畔垂釣。
  • 康熙王朝:康熙為什麼會重用養馬的姚啟聖?
    在《康熙王朝》中,康熙一生功績彪炳,這與他知人善任有很大關係。而他任用姚啟聖收復臺灣,更堪稱神來之筆。姚啟聖在未被康熙發現之前,只是三裡河馬場的一個管馬的九品官,且已風燭殘年。如果沒有特殊情況,他極有可能會在這個九品官的任上終老一生。
  • 《康熙王朝》周培公:秀才滅反賊,書生拜大將
    周培公是湖北荊門人,名昌,字培公,是康熙執政前期的重要謀臣。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周培公可謂是國士無雙,文能眼觀天下,指點江山,武能運籌帷幄,剿賊平叛。可劇中周培公從剛剛一出現,就是一副落魄書生的模樣,怎麼看都不像帶兵打仗的沙場將領,常言道:論才宰相籠中物,殺敵書生紙上兵。
  • 康熙王朝:周培公大起大落為哪般?他的罪誰了?姚啟聖是他舉薦?
    周培公是歷史上真實存在的人物,二月河小說《康熙大帝》以及電視劇《康熙王朝》對周培公的經歷做了相當大的改編,把歷史上本來是三藩之亂時撫遠大將軍圖海麾下幕僚的周培公,拍成了康熙欽命的撫遠大將軍,圖海反而成為了他的助手,總之,周培公的人生在電視劇中,已經變得面目全非。
  • 電視劇《康熙王朝》,奠定康熙盛世的周培公和姚啟聖誰的功勞大
    在電視劇《康熙王朝》中,康熙皇帝一生的兩件大事:平三藩,收臺灣,分別是在周培公和姚啟聖的輔佐下完成的,正是他們的智慧與才華奠定了康熙王朝的盛世。周培公使得康熙帝坐穩了江山,姚啟聖使得康熙帝擴大了疆土。本來周培公經伍次友推薦,仕途可以平步青雲,順風順水,但倔強的周培公雖窮且乞食,但仍要靠自己的能力求取功名,將象徵著升官發財的舉薦信給民女寫成了狀子。彰顯了周培公的筆墨風骨,書生本色,在滿清的爺文化中,如一股清流,他沒有一絲的奴顏與諂媚,卻是族之根本,國之棟梁。
  • 《康熙王朝》裡周培公送給康熙的大清地圖是怎麼畫出來的?
    2001年上映的《康熙王朝》豆瓣評分9.1分,被稱為編劇不給力靠演員演技撐起來的大劇。主要講述的是康熙皇帝傳奇的一生。    在這部劇中,出現了兩個對於康熙掌權生涯來說非常重要的人物。一個是漢臣周培公,另一個是經周培公舉薦的姚啟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