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林則徐,很少有人不知道,他不僅主持了「虎門銷煙」,還因為編纂《四洲志》被視為「睜眼看世界」第一人。同治年間,英國杜莎夫人蠟像館就為他塑造了蠟像,林則徐是杜莎夫人蠟像館進駐的第一個中國人,這樣的國際影響力,在當時的中國也是首屈一指的。林則徐不僅自己是個傳奇,他的家族更是英傑輩出,幾乎能串起半部近代史。
林則徐祖籍福建候官,他的妻子叫鄭淑卿,林則徐一生宦海浮沉,四處漂泊,廣東、甘肅、陝西、新疆都有他的足跡,鄭淑卿則風雨同擔,一直陪伴在他的身邊,兩人一共生有四子四女,其中兒子林秋柏和女兒林金鸞幼年早夭,只有三子三女長大成人。這六名子女的命運卻各不相同。
三子皆從政,成就有區別
長子林汝舟,生於1814年,這一年林則徐29歲,擔任翰林院的庶吉士,正是青春有為的時候。林則徐只中過鄉試的舉人,但是他的長子林汝舟天生聰敏過人,24歲就高中進士。然而,功名雖坦蕩,宦途卻坎坷。林則徐因為力主禁菸一度被革職,後來又被派遣到邊疆,受到牽連,林汝舟也一直沒能提升,直到4多歲的時候,才晉升為翰林院侍講。
林汝舟這一支人丁並不興旺,後代也較為平淡,但是在六代孫中有一名叫做林鴻漢的後人,他出生於1941年,退休前一直是中學校長,退休後他義務從事禁毒宣傳工作,沿著先祖林則徐的足跡走遍大江南北去宣講禁毒,因此,在2005年被公安部評為「全國十大民間禁毒人士」,這也算得上家族精神的傳承了。
次子林聰彝是林則徐三個兒子中成就最高的一位。林聰彝出生的時候,林則徐已經39歲,處在江蘇按察使任上,對於這個孩子的出生,林則徐欣喜異常。林聰彝剛剛成年,林則徐就被發配新疆,作為沒有官職的兒子,他不能像哥哥一樣留京,就隨任前往新疆。
等林則徐從新疆回來,又輾轉山西、雲貴等地做官,林聰彝就一直侍奉左右。林則徐病逝後,林聰彝為父守孝三年,孝期結束,在父親生前好友左宗棠等人的幫扶下,林聰彝先後擔任閩浙總督糧臺提調官、浙江衢州知府等職務。
虎父無犬子,林聰彝任職表現矚目,很快就被提拔為浙江按察使。太平天國起義時,他協助左宗棠鎮壓起義,做出很大貢獻。太平軍被趕跑後,林聰彝臨危受命在福州治理水患,因為過於操勞,病死在任上,享年55歲。
在兄弟三人中,林聰彝的子嗣是最多的,他的五個兒子全部是舉人,孫輩中,有兩個舉人,一名進士,還有三人遠赴日本留學。留學日本的三個孫子中有一人叫林恩溥,他當時去的是日本東京帝國大學,畢業後曾擔任福建省建設廳長,也算是不遜色於其祖父。
三子林拱樞只比次子小三歲,所以兩人的成長道路比較相似。林則徐去世後,林拱樞受朝廷優待,先後擔任兵科掌印給事中,京畿道、山西道、河南道監察御史等職。林拱樞的子輩和孫輩均有功名,至少也是舉人。
林拱樞的孫子林步隨經歷值得玩味,他本來是翰林院的翰林,清政府被推翻後,林步隨緊跟潮流進入北洋政府工作,先後擔任國務院秘書長、銓敘局副局長等職。
北伐戰爭後,林步隨對北洋政府逐漸失望,他決定棄官從商,把十多萬大洋的身家全部投入到實業中,可惜軍閥混戰、世道動蕩,他的實業被糟蹋得血本無歸,晚景頗為悽涼。
林則徐的後裔目前已經延續七代,在福建是個繁榮昌盛的大家族,後世子孫大多生活順遂,事業有成,值得提及的還有林則徐的第五代孫林墨卿,他從燕京大學畢業後就投身於革命事業,因為英語好,他長期擔任翻譯,「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這句話就是林墨卿翻譯的。建國後,他從事外交工作,出任我國駐聯合國大使,是現代外交史上的風雲人物。
虎父無犬女,巾幗上戰場
林則徐有三個女兒,這三個女兒也不同凡響。長女林塵譚,嫁給道光年間進士劉齊銜,官拜河南布政使,這個女婿職位比林則徐的三個兒子都高。
他們的三子劉崇傑是巴黎和會代表團的委員,曾擔任中華民國駐西班牙、德國、奧地利等國的公使,一生奉獻給外交事業。孫子劉崇樂是赫赫有名的昆蟲學家,被評為中國科學院首批院士。
次女林普晴嫁給了晚清名臣沈葆楨,沈葆楨任廣信知府時,遭遇太平軍的圍攻,林普晴不畏犧牲親自登上城牆指揮防禦,還寫下血書爭取救援,廣信之圍解開後,她深受地方群眾的愛戴,被稱讚「一生大節昭昭,挽狂瀾於既倒」。
三女林金鑾嫁給了秀才鄭葆中,生活得較為平淡。
都說君子之澤,三世而衰,五世而斬,但是,林則徐的後人已綿延至七世仍有傑出人才的出現,可見家世傳承與家風息息相關。有了這樣一身正氣兩袖清風的先祖,子孫後代受遺教,不用揚鞭自奮蹄,也不會出現欺世盜名之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