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水:規劃打造南繁椰林小鎮,將科研功能與旅遊功能合二為一 讓百姓共享南繁建設成果

2021-02-14 陵水政府網

「3個月就趕上過去一年的收入了!」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村民王秋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已經種了20餘年水稻的他,原來每年收入約1萬元;而現在幫一家南繁企業種水稻種子,每月就有3000餘元的工資。不僅如此,王秋應把家裡的4畝水田出租給這家企業,每月都能領到2700元的流轉費。

 

地處南繁核心區的陵水,擁有著典型的熱帶種植條件,在科研育種、應急種子生產、制種繁種、種子純度鑑定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於南繁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今陵水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與王秋應一樣,改變觀念,加入到南繁生產中。在此背景下,陵水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將在保證南繁基地核心功能和科研實驗有序推進的同時,增加科普教育、科技展示、農事體驗、南繁文化等新功能,將科研功能與旅遊功能合二為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繁椰林小鎮已形成「一園三區一館」的功能結構規劃布局,即努力打造具備種業科技創新功能、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功能的南繁科技創新園;具備雜交水稻、果蔬、花卉苗木等農作物材料加代育種制種等生產功能的南繁育種生產展示區、南繁新品種示範推廣區;依託60多年南繁科研開拓精神,傳承展示南繁文化,布局農旅融合發展區和南繁論壇會館。

 

據陵水南繁種業管理局負責人萬學閃透露,農旅融合發展區規劃為以農耕體驗、果蔬採摘、田園風光欣賞、熱帶園林鑑賞、民宿民俗村莊等為主的農業休閒功能;南繁論壇會館則在承辦南繁論壇和國際種業學術交流活動的同時,還將展示南繁科研歷程和陵水當地黎族民俗歌舞等文化。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萬學閃表示,南繁椰林小鎮將據此打造為一個結合國家南繁規劃、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旅融合發展平臺。

 

「不但要為科研單位和企業搭建一個集良種繁育、新品種培育和高新育種技術研發等多個功能於一身的科研服務平臺,還要營造一個帶有南繁文化的特色旅遊景區。」萬學閃說。

 

據陵水縣副縣長黃聰介紹,目前陵水全縣納入規劃的南繁育種基地共有8萬畝,匯集了全國100多家科研單位。該縣將利用這一優勢,促進農業結構調優,培養「新農民」。

 

未來,陵水將在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工作順利發展的同時,努力將南繁椰林小鎮建設建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生態環保、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多元化農旅融合特色小鎮,讓當地百姓共享南繁建設成果。

相關焦點

  • 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讓南繁建設與農民利益實現共贏
    王老漢告訴記者,「過去對於農民來說,種菜還是搞南繁也許是個大問題,但等到椰林小鎮規劃落地之後,大家就不用發愁了!」王老漢所說的規劃其實是陵水縣正在推進的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如何在保證南繁用地、保障南繁育種核心功能快速發展的同時,穩步地刺激地方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
  • 海墾控股將推進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建設 打造「南繁矽谷」
    南海網記者了解到,海墾控股集團將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推動產業和園區骨幹項目落地,全面啟動「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和「共享海南農莊」建設。  海墾控股集團將繼續推進天然橡膠基地建設,鞏固提升200萬畝核心膠園,支持海膠集團圍繞天然橡膠全產業鏈掌控更多優質資源,保障國家天然橡膠供給安全。推進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建設,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南繁矽谷」。
  • 中國金茂加速打造三亞南繁科技城 金茂灣亮相
    像30年前投身浦東新區開發大潮,建設金茂大廈一般,在三亞崖州灣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金茂不僅想當見證者,更想當深度參與者。2020年12月5日,以「為城市新生」為主題的中國金茂城市運營三亞金茂灣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
  • 網媒記者參觀南繁研究院 驚嘆熱帶農業高科技
    視頻地址  南海網三亞4月24日消息(南海網記者劉麗萍 馬偉元)三亞是熱帶濱海旅遊城市,也是熱帶高效農業大市。4月24日,「美麗中國·幸福海南——慶祝海南建省25周年•全國百家網絡媒體看海南」大型採訪活動百餘名記者、編輯,走進三亞市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通過參觀了解熱帶農業的科研生產活動。
  • 丹麥奧爾堡大學、北京華凱世紀等入駐南繁科技城!
    這些項目將聚焦科研育種、人工智慧、檢測技術、高新技術等領域進行深度探索及開發,聚焦平臺載體建設,提升產業動能轉換,優化產業結構,助推海南自貿港的穩步建設。廣州區域公司副總經理金茂三亞總經理李嶸(左三)參加籤約儀式目前,三亞南繁科技城已經吸引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及企業單位:中國科學院海南種子創新研究院、三亞南繁種業科技眾創中心等項目已動工;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都將在南繁科技城設立分院
  • 歷久彌珍的南繁精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2010年1月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考察南繁基地國家雜優中心三亞基地時曾讚揚:南繁基地,對中國農業在育種上做了很多貢獻。南繁科研的領軍人物如袁隆平、吳明珠、李登海等,50多年如一日,不計報酬,無私貢獻,其實這種精神,是一種很高尚的精神,為國家為民族負責的精神。
  • 8所高校入駐三亞崖州灣科教城,為國家海洋、南繁、熱帶農業等事業...
    」等機構,開展碩博層次人才培養,促進高水平科研成果轉化。這些高校的進駐,為國家海洋、南繁、熱帶農業等產業建設儲備了重要力量。築暖巢引金鳳制度設施不斷完善「4·13」以來,我省不斷深化教育改革開放,鼓勵和支持教育部門和有關院校採取「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積極推動對外合作辦學。
  • 南繁基地:首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南繁基地:首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南繁基地是我國最大的農業科技試驗平臺,全國70%以上的主要農作物新品種通過南繁獲得,每年有來自29個省(區、市)的700多家單位和企業7000多名科研人員在海南從事南繁工作
  • 全國首個魚類南繁基地在廣州南沙開工
    南方日報訊 (記者/柳時強 通訊員/廖繼立)1月8日,種源技術攻關「第一槍」在廣州南沙打響,我國首個以魚類為主的南繁基地——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項目用地規模約8000畝,項目建成後預計年孵化水產苗種400億尾。
  •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2018-12-08 17:04
  • 海南鄉村振興戰略提出:建設三亞國際種業貿易中心
    南繁科技城建設南繁國家實驗室、國際南繁種業關鍵技術中心、智慧財產權和信息服務中心、國際學術交流和培訓中心、總部基地、國家種子進出口檢驗檢疫中心、國家南繁博物館、數據中心、國際種子交易中心和倉儲物流中心等項目,打造「產、學、研」一體化的南繁國際合作平臺。
  • 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
    淡水魚類南沙(南繁)育種中心在廣州市南沙區漁業產業園開工2021-01-11 10: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雜誌        瀏覽量: 362 次 我要評論 種業,被視作農業「晶片」。剛剛結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抓好八項重點任務,其中第五項是解決好種子和耕地問題。保障糧食安全,關鍵在於落實藏糧於地、藏糧於技戰略。
  • 廣東清遠劉燦洪:鱖魚適宜「南繁北養」
    廣東清遠劉燦洪:鱖魚適宜「南繁北養」2013-08-13 15:07: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海洋與漁業  劉燦洪經過調研走訪,提出了鱖魚「南繁北養」設想,並開始付諸行動。  &nbsp  鱖魚適宜「南繁北養」  劉燦洪近年來到過丹東等地走訪了解,他發現北方地區受制於當地氣候環境,無法繁育鱖魚苗但卻適合養殖,而且在養殖過程中基本上不用藥物。  「斑鱖(一種鴨綠江野生鱖魚品種)在當地養得很好,出口韓國十分暢銷。」
  • 微視頻|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一碗白米飯送到嘴邊 你也許不會想到  這些稻米的種子八成來自海南  初冬 南繁的季節又到了南繁育種更育人  從雜交水稻、高產玉米到抗蟲害的棉花  一個又一個農業奇蹟在這片溫暖的土地上被創造  從袁隆平、李登海到郭三堆  一位又一位的科學家在這片沃土上締造著民族種業的神話
  • 南國都市報數字報-三亞南繁培育出8個南瓜新品種
    這是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以下簡稱三亞南繁)新育種的南瓜之一———金絲攪瓜,它的瓜瓤如粉絲,味道十分爽口。近日,三亞南繁培育出8個品種的新品種南瓜,每種都各具特色。「這些南瓜都是優中選優的成果,耗時6年才培育出來的。」三亞南繁的特聘專家林德佩說,目前還在育種更多的南瓜,並準備在全省餐飲業內推廣。
  • 創建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 打造首個茶樹資源「南繁基地」 僑鄉...
    當前,消費結構加快升級,發展方式加快轉變,僑鄉茶產業正以「保護生態、注重質量、做響品牌、著力創新」為引領,積極創建省級茶葉現代農業產業園,打造首個茶樹資源「南繁基地」,發展「茶葉+」多元化精深加工茶產業,讓僑鄉茶香飄四海。不斷融合創新近年來,我市高度重視茶產業發展。
  • 菲而森LED植物燈獲「南繁」育種實驗基地認可
    「南繁「育種是農作物育種事業的關鍵環節之一,對提高育種效率、縮短新品種選育周期具有重要意義。中科院東北地理與生態研究所,是中國科學院設在東北地區的綜合性地理學、農學、生態學、環境科學與技術研究機構和人才培養基地,研究所重點開展農業生態、溼地生態、遙感與地理信息系統、環境科學與技術、區域發展等學科領域的研究,近年來,在Nature、Science、PNAS等國際著名學術刊物上發表有關中國低碳城市戰略、中國糧食需求解決途徑與挑戰、大豆光周期調控開花研究等成果。
  • 為海南加快打造走向世界的中國種業「矽谷」建言...
    戴景瑞、胡培松、鄒學校等三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和20多名國內外種業專家就海南如何構建科技創新體系,助力建設南繁矽谷打造創新高地等方面,發表意見和建議並對海南發展種業建設南繁矽谷提出了自己的期望。中國工程院院士 戴景瑞:自貿港的建設對南繁事業是一個很大的促進,更加提升研發的水平,為國家糧食的安全添磚加瓦。
  • 規劃來了!大陽山南將打造近2.4平方公裡國際教育社區
    規劃之於城市建設如同構思之於畫板,要想在畫板上描摹出精美迷人的圖畫,動筆前應縝密構思、謀篇布局。高新區政府在城鄉建設規劃上亦是如此。高新區政府堅持「先規劃後建設」的原則,深刻踐行 「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