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個月就趕上過去一年的收入了!」近日,陵水黎族自治縣椰林鎮村民王秋應樂呵呵地告訴記者,已經種了20餘年水稻的他,原來每年收入約1萬元;而現在幫一家南繁企業種水稻種子,每月就有3000餘元的工資。不僅如此,王秋應把家裡的4畝水田出租給這家企業,每月都能領到2700元的流轉費。
地處南繁核心區的陵水,擁有著典型的熱帶種植條件,在科研育種、應急種子生產、制種繁種、種子純度鑑定等方面都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得益於南繁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今陵水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與王秋應一樣,改變觀念,加入到南繁生產中。在此背景下,陵水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將在保證南繁基地核心功能和科研實驗有序推進的同時,增加科普教育、科技展示、農事體驗、南繁文化等新功能,將科研功能與旅遊功能合二為一。
記者了解到,目前南繁椰林小鎮已形成「一園三區一館」的功能結構規劃布局,即努力打造具備種業科技創新功能、管理服務體制機制創新功能的南繁科技創新園;具備雜交水稻、果蔬、花卉苗木等農作物材料加代育種制種等生產功能的南繁育種生產展示區、南繁新品種示範推廣區;依託60多年南繁科研開拓精神,傳承展示南繁文化,布局農旅融合發展區和南繁論壇會館。
據陵水南繁種業管理局負責人萬學閃透露,農旅融合發展區規劃為以農耕體驗、果蔬採摘、田園風光欣賞、熱帶園林鑑賞、民宿民俗村莊等為主的農業休閒功能;南繁論壇會館則在承辦南繁論壇和國際種業學術交流活動的同時,還將展示南繁科研歷程和陵水當地黎族民俗歌舞等文化。
省第七次黨代會提出,統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萬學閃表示,南繁椰林小鎮將據此打造為一個結合國家南繁規劃、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旅融合發展平臺。
「不但要為科研單位和企業搭建一個集良種繁育、新品種培育和高新育種技術研發等多個功能於一身的科研服務平臺,還要營造一個帶有南繁文化的特色旅遊景區。」萬學閃說。
據陵水縣副縣長黃聰介紹,目前陵水全縣納入規劃的南繁育種基地共有8萬畝,匯集了全國100多家科研單位。該縣將利用這一優勢,促進農業結構調優,培養「新農民」。
未來,陵水將在推進南繁科研育種工作順利發展的同時,努力將南繁椰林小鎮建設建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生態環保、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多元化農旅融合特色小鎮,讓當地百姓共享南繁建設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