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讓南繁建設與農民利益實現共贏

2021-02-14 現代種業

「這些年陵水南繁發展得非常快,南繁基地面積不斷增加,很多原本種蔬菜的土地,也被用於南繁了。」在陵水縣椰林鎮勤豐村生活了一輩子的王老漢,將家裡8畝地中的4畝多水田流轉給了海南廣陵高科實業有限公司用於水稻制種和科研育種。除了是南繁基地核心區之一,陵水縣還是瓜菜水果生產大縣,其中聞名全國的陵水聖女果畝均效益過萬元。手裡的土地交給南繁基地還是用來種瓜菜水果,這對於很多陵水農民是個值得權衡的大問題。

因為地處核心區,王老漢每畝地每年2700元的流轉費用比海南南繁用地的平均流轉費用高出1/3,此外他管理制種田每個月還能領取3000多元工資。「制種田和親本繁育田如果管理得好、產量高還有獎勵,總的算下來,一年能收入五六萬元。」王老漢告訴記者,「過去對於農民來說,種菜還是搞南繁也許是個大問題,但等到椰林小鎮規劃落地之後,大家就不用發愁了!」

王老漢所說的規劃其實是陵水縣正在推進的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如何在保證南繁用地、保障南繁育種核心功能快速發展的同時,穩步地刺激地方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是我們一直以來關注的焦點。」陵水縣副縣長黃聰說,「制定和出臺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的目的,就是為了在保證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功能不變的基礎上,通過協同村莊改造和南繁基地改建,增加科普教育、科技展示、農事體驗、南繁文化等新功能,從而將南繁基地的科研功能與海南的特色旅遊功能合二為一。通過大力發展南繁產業小鎮,帶動鄉村遊和新農村建設。」

我國南繁育種起始於上世紀50年代中期,時至今日已經超過一個甲子。如今,每年有來自29個省(市、區)700多個企業和科研單位的5000多名科研人員在冬季奔赴海南,圍繞30餘種作物開展加代繁育和科研育種工作。據統計,全國農業生產上超過70%的農作物新品種經過南繁加代繁育。海南南繁基地已經成為我國種業乃至農業基石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隨著陵水縣冬季瓜菜種植面積的擴大和比較效益的提高,以及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南繁用地形勢嚴峻。      

  

 「土地租期較短導致南繁用地不穩定;大部分南繁單位的科研、生產、生活配套設施不完善;南繁單位數量多、分布散、監管難度大等問題,是目前困擾南繁基地發展的癥結。」陵水縣農委主任高曉飛告訴記者,「椰林小鎮將被打造為一個結合國家南繁規劃、田園綜合體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農旅融合發展平臺。既要為科研單位、高校和種子企業搭建一個集良種繁育、新品種培育、種質資源搜集交流開發利用和高新育種技術研發等多個功能於一身的科研服務平臺,更要面向全國乃至世界遊客營造一個帶有南繁文化的特色旅遊景區。椰林小鎮規劃以滿足南繁育種研發功能為先導,同時挖掘文化內涵,注重提高項目參與體驗性,加快創意發展,建設南繁論壇永久性會址,國際水稻品種展示中心,南繁科普館等標誌性景點。在滿足南繁科研育種核心區功能的基礎上,重點打造農業科技科普教育基地與展示基地。建成集農業生產、農耕體驗、文化娛樂、教育展示、生態環保、產品加工銷售於一體的多元化農旅融合特色小鎮。積極倡導『回歸自然、認識農業、怡情生活、生態環保』的發展理念。依託區域自然、人文、景觀資源,融合南繁精神、南繁文化、種業科普等要素,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打造示範全國的高效高值農業產業綜合體。」

將旅遊的元素引入南繁基地建設,過多的遊客和人流往來是否會影響育種研發呢?湖南省農作物種子南繁中心負責人徐新明對此持樂觀態度,他告訴記者:「我認為椰林小鎮的規劃特別好,海南是國際旅遊島,而南繁工作也離不開海南,依託本地旅遊優勢和南繁特色發展地方經濟,把旅遊元素引入南繁發展中是個非常好的想法。」

    

自從今年奔赴陵水縣負責南繁工作以來,徐新明只有兩周時間離島回家,半年多來一直在忙著搭建湖南省的南繁育種平臺。「我們的目標是在核心區整合2000畝試驗地,目前已流轉了1350畝。」徐新明坦言,「椰林小鎮規劃落地之後,科研用地就更加固定了,配套的林渠路電設施也將更加完備,而且科研人員的生活環境將更好。南繁基地就更能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了,這樣科研機構就能更好地運行了。」

(本文選自《農民日報》2017年7月3日 01版)

相關焦點

  • 陵水:規劃打造南繁椰林小鎮,將科研功能與旅遊功能合二為一 讓百姓共享南繁建設成果
    得益於南繁建設的不斷推進,如今陵水有越來越多的農民與王秋應一樣,改變觀念,加入到南繁生產中。在此背景下,陵水正在加快推進國家南繁(陵水)椰林小鎮規劃,將在保證南繁基地核心功能和科研實驗有序推進的同時,增加科普教育、科技展示、農事體驗、南繁文化等新功能,將科研功能與旅遊功能合二為一。
  • 我國「南繁矽谷」蓄力後或將拔地而起
    由國家南繁領導小組辦公室、農民日報社、海南省農業廳、海南省商務廳和海南省陵水黎族自治縣政府共同主辦的2018中國(陵水)南繁論壇暨南繁成果交易會30-31日在海南省陵水縣舉行,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任劉天金在論壇上表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重點是產業興旺,種業必須大力推進全國農作物品種的大更新、大換代,大力推進種子供給結構的優化,大力提升種子供給質量,扛起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質量興農和、綠色興農中的開路先鋒重任
  • 探訪海南陵水南繁核心區:科研人員「拎包育種」
    每年秋冬,一批種業科研人員如同候鳥,從中國大陸各地奔赴溫暖的海南島,進行南繁育制種工作。記者近日探訪陵水南繁核心區,發現隨著軟硬體設施的建設提升,昔日住茅草屋的科研人員,如今可以「拎包育種」。陵水地處北緯18度附近,空氣溼度、自然光熱非常適合在冬春季節加代育種水稻。圖為農民在南繁稻田插秧。 ( 圖片來源:餘指雲攝)南繁是指每年冬春季節,人們利用中國南方特別是海南島南部地區氣候溫暖的優勢條件,將農作物育種材料在南方再種植一季或兩季的育種、制種活動。
  • 南繁,中國育種「加速器」
    本報記者王瑜繆翼登上北京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三亞南濱農場基地的宿舍樓頂,以此為中心環視360度,玉米研究中心、登海種業、鶴壁農科院、登海良玉、中國農業科學院、中國農業大學等玉米育種單位的南繁基地依次進入眼帘。3月初,這裡的玉米已經進入了收穫期,不少穿著白大褂的育種人員頂著30多攝氏度的高溫在材料地的海洋中穿梭。
  • 參會嘉賓共話「南繁矽谷」建設發展
    12月18日,在2020海南自貿港與熱帶農業峰會「『南繁矽谷』建設發展探討」主題圓桌對話現場,與會嘉賓圍繞如何實現南繁「五化」目標、海南如何更好地推進南繁成果轉化、如何做大做強「南繁矽谷」等問題展開了熱烈討論。與會專家表示,打造「南繁矽谷」是國家立足海南資源和區位優勢,推進種業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大舉措,對加快農業科技創新、促進現代農業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 海墾控股將推進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建設 打造「南繁矽谷」
    南海網記者了解到,海墾控股集團將深入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全力推動產業和園區骨幹項目落地,全面啟動「美麗海南百鎮千村」和「共享海南農莊」建設。  海墾控股集團將繼續推進天然橡膠基地建設,鞏固提升200萬畝核心膠園,支持海膠集團圍繞天然橡膠全產業鏈掌控更多優質資源,保障國家天然橡膠供給安全。推進南繁生物育種專區建設,打造集科研、生產、銷售、科技交流、成果轉化為一體的「南繁矽谷」。
  • 南繁育種基地培育「南苗北種」新業態
    這是三亞南繁基地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鄒學校院士團隊合作培育生產的辣椒種苗,將用於支援湖南春耕,可提前一個月供應市場。這也是我省確保20多萬畝南繁育種基地、為全國春耕夏種提供優質種子的生動體現。據三亞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南繁育種基地是我國寶貴的農業科研平臺,是國家南繁矽谷。
  • 網媒記者參觀南繁研究院 驚嘆熱帶農業高科技
    近半個世紀以來,每年到南繁季節,全國有20多個省(市、區)的500多家科研生產單位、高等院校、民營科技企業的農業專家、學者3000-5000人云集到我省的三亞、樂東、陵水等市縣,開展南繁工作。  南繁為農業結構調整提供物質技術基礎  有資料顯示,南繁作物主要以糧食作物為主,1970年,袁隆平先生的助手馮克珊、李必湖在海南省三亞市南紅農場,發現了野生稻花粉敗育型雄性不育株(簡稱「野敗」),袁先生利用這株「野敗」,1973年在南繁基地成功實現了雜交水稻的三系配套,1976年成果在全國範圍大面積推廣。
  • 丹麥奧爾堡大學、北京華凱世紀等入駐南繁科技城!
    這些項目將聚焦科研育種、人工智慧、檢測技術、高新技術等領域進行深度探索及開發,聚焦平臺載體建設,提升產業動能轉換,優化產業結構,助推海南自貿港的穩步建設。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 入駐南繁科技城在儀式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南繁科技城有限公司、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與三亞大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四方合作協議,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南繁科技城。三亞大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是長沙利誠種業有限公司控股的新註冊公司,也是此次院士工作站的載體企業。
  • 丹麥奧爾堡大學、北京華凱世紀等入駐南繁科技城!
    這些項目將聚焦科研育種、人工智慧、檢測技術、高新技術等領域進行深度探索及開發,聚焦平臺載體建設,提升產業動能轉換,優化產業結構,助推海南自貿港的穩步建設。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 入駐南繁科技城在儀式上,三亞崖州灣科技城管理局、南繁科技城有限公司、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與三亞大粒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籤署四方合作協議,非洲科學院賈銀鎖院士工作站正式入駐南繁科技城。
  • 歷久彌珍的南繁精神 - 海南日報數字報刊
    文\範南虹  「南繁精神,是時代的財富,怎麼弘揚都不為過。」每一次採訪三亞南繁科技院院長李勁松,他都會反覆地說到南繁精神,他說這是無數農業科技工作者,經歷半個多世紀風雨,共同創造出來的精神財富。  2010年1月17日下午,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委員劉延東在考察南繁基地國家雜優中心三亞基地時曾讚揚:南繁基地,對中國農業在育種上做了很多貢獻。南繁科研的領軍人物如袁隆平、吳明珠、李登海等,50多年如一日,不計報酬,無私貢獻,其實這種精神,是一種很高尚的精神,為國家為民族負責的精神。
  • 張曉軍到海墾南繁產業集團督導項目建設
    張曉軍到海墾南繁產業集團督導項目建設11月16日,海墾集團副總經理張曉軍到海墾南繁產業集團,開展2020年重點工作專項督導,並召開謀劃2021年重點工作專題會。張曉軍一行到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施工現場,查看項目建設進度,並與項目施工單位相關負責人深入探討項目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現場進行協調解決。張曉軍一行在國家南繁生物育種專區督導項目建設。
  •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總書記寄語的南繁矽谷在哪裡 中國新華新聞電視網 2018-12-08 17:04
  • 中國金茂加速打造三亞南繁科技城 金茂灣亮相
    像30年前投身浦東新區開發大潮,建設金茂大廈一般,在三亞崖州灣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金茂不僅想當見證者,更想當深度參與者。2020年12月5日,以「為城市新生」為主題的中國金茂城市運營三亞金茂灣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
  • 中國金茂加速打造三亞南繁科技城 金茂灣亮相
    像30年前投身浦東新區開發大潮,建設金茂大廈一般,在三亞崖州灣崛起的過程中,中國金茂不僅想當見證者,更想當深度參與者。2020年12月5日,以「為城市新生」為主題的中國金茂城市運營三亞金茂灣發布會在北京水立方舉行。
  • 借國家南繁基地之利 唱中國文化自信之歌 華德榜三亞宣講會舉辦
    借國家南繁基地之利 唱中國文化自信之歌 華德榜三亞宣講會成功舉辦 三亞訊:7月11日,在海口市社科聯、三亞市社科聯指導下,由華德榜海南分院主辦,海口市誠信文化研究會、海南省翻譯學會、海南省愛心家庭研究會、三亞市營養學會和三亞南繁科學技術研究院聯合承辦的華德榜海南宣講會首次走進美麗的三亞。
  • 推動高質量發展 書寫陵水新篇章
    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建設工地,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施工。武昊 攝在國家南繁科研育種基地(安馬洋)配套服務區項目建設工地,施工人員正在加緊施工。武昊 攝春華秋實,萬象更新。自2018年4月13日以來,陵水在海南自貿區(港)建設的進程中蹄疾步穩,一步一個腳印走得紮實:清水灣旅遊度假區創建4A景區,國家批覆創建陵水海洋經濟創新發展示範區,省委、省政府批准建設陵水黎安國際教育創新試驗區,國家批覆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省政府同意陵水建設清水灣遊艇產業小鎮……全省布局25個重點產業園區,陵水佔4個,數量位列全省第三。
  • 推進南繁成果轉化,助力海南自貿(區)港、鄉村振興建設
    分類:B 瓊農議字〔2020〕118號 對政協海南省第七屆委員會第三次會議第0337號提案的答覆 戴揚委員:您提出的「推進南繁成果轉化,助力海南自貿(區)港、鄉村振興建設」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南繁基地建設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先導性重點項目之一,南繁成果轉化是南繁基地建設的重點方向。南繁成果就地轉化,特別是以產業化品牌化戰略層面轉化,是一個系統工程,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農業農村廳等有關部門多舉措合力推進南繁成果轉化。一、省財政資金支持南繁產業發展。
  • 南繁基地:首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新模式
    為提高種子、種苗、農作物等植物生物安全監管水平,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南繁基地首創「植物檢疫全國聯巡聯檢、輪流值守、直派駐守」新模式,強化植物檢疫監管力量,打造具有海南特色的全流程、全方位、無死角的生物安全防控體系。
  • 陵水:用產業夯實特色小鎮裡子
    在陵水現代農業示範基地,藉助新科技打造的品種讓人眼花繚亂,嘆為觀止。陵水英州鎮是中國南繁育種的重要基地之一。2015年,陵水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在此投入使用。隨後,以該基地為依託之一,陵水瞄準網際網路技術,啟動了英州網際網路種業小鎮建設。按照相關規劃,英州鎮網際網路種業小鎮以南繁育種科研核心區、水產原產場、畜禽良種場為基礎,現代農業示範基地為依託,利用網際網路提升陵水種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