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0日上午在北京銀行APP預約,下午去了直接就能兌換。柬埔寨是美元和瑞爾都能使用。整錢用美元,零錢用瑞爾。一定要準備一些零碎的美元,不然真有可能被找一大堆瑞爾。
1月23日凌晨2:00 我收到了武漢出發去北海道客人的微信,告訴我武漢決定當天10:00封城。民航局同時發布1月24日所有國內航空公司機票免費取消。一時間整個旅遊圈都炸了。這一刻起,意味著前面幾個月的工作今天官方正式宣布:全部作廢。
記錄這次出去玩的體驗,記錄更多的是心裡的承受能力。
我們是1月24日的航班,小張兩個人開始打退堂鼓了。當時我的分析的是:疫情數據很撲朔迷離,但肯定是境外要比國內安全很多。他們2個有些慌,在猶豫。我規劃了大半年的旅遊計劃,必須要出發。索性就機場見吧,如果到了就一起出發,如果沒到那就獨自流浪。
2020年1月24日機場我們能見面嗎
幸運的是早上到了機場,3個人陸續出現了。
今天的機場不像春節,客流量稀稀拉拉的。集合之後簡單喝了點東西就開始排隊安檢。從北京到金邊最划算的一趟就是深圳轉機的航班。到了深圳就可以換上夏裝了。小張家在中山市,他在深圳和我們匯合。
只有我抽菸,我直接買了4條。免稅店價格155,比外面便宜了35比較划算。飛機上需要填寫2張卡,一張是入境卡,另外一張是申報單。入境之後出境卡就被我扔到一邊了。實際上2張都有用,一張需要交給入境處,另外一張交給離境的地方。但是又好像是3張卡。哈哈,反正到時候空姐給的小卡片不要扔就好了。
出了機場司機還沒到。金邊的用車一天要1000多塊,在吳哥包車3天才不到1000塊。而且金邊的司機不會中文也不會英文完全得靠著客服交流。司機遲到一會也能理解。和我大首都機場比起來這裡反倒是人不少。但是不少人都帶著口罩,其實這會我已經意識到了疫情開始影響全球了。不過不會很快,所以玩上8天再回國也是安全的。
到了酒店之後很快辦理了入住,小張說有些餓要下樓找找吃的。我們兩個開始壓馬路。網絡裡的金邊很不安全,一路提心弔膽。小張是那種比較粗放的廣東人。可能和我理解的廣東人有偏差。走了幾條街沒有一家便利店。路邊不少小吃攤大約類似於幾年前國內不少城市晚上的小吃,比如炒河粉之類的。隨便點了2個問了下小雪也要吃。忘記多少錢了,反正是給了他20美金找了我一大堆美金+瑞爾。
2020年1月25日蹲在景區門口「撒錢」
酒店早餐很簡單,但是風景還算不錯。原本就是打算過度一晚,所以也沒有定太好的酒店。
這個城市到處都能看到中國漢字,但是說中文的真不多。不少的中國商人都來這裡投資房地產。金邊的物價也是高,1美金起。買個打火機花了我1.5美金,折合人民幣相當於10塊錢了。戒菸還是有好處的。
我們在金邊停留的時間很短,只住一晚,然後第二天在金邊玩上一整天就出發去吳哥。第二天實際上我也沒玩啥,一直在拿著手機忙活訂單退訂。第一站是金邊皇宮,我沒進去,但是小夥伴拍的照片確實十分的震撼。
百度百科:公元1434年柬埔寨國王蓬黑阿·亞特遷都金邊後,即在金邊修建了王宮。從此,王宮就成了金邊的標誌,成了統治柬埔寨的權力中心。現今的王宮是由法國工程師設計建築的,始建於19世紀末,曾於20世紀初擴建。王宮周圍繞以黃牆,是國王居住、辦公和會見外賓的地方。
這張是入園處的大門。我也只看到了大門。到了景區我就開始處理退單。為了不讓別人著急,只能是自己辛苦一些,捨棄一些東西。
內部景色
第二站是柬埔寨國家博物館,外觀依舊延續的是高棉風格。百度百科:金邊國家博物館建於1913年,館內收藏有4-10世紀、吳哥王朝等時期的手工藝品及雕刻藝術品,數幅法國攝影師拍攝的吳哥照片,以及很多吳哥窟雕塑的真品。在前往吳哥窟之前先來做做功課會很有幫助。去國內的博物館,也是外行看熱鬧,但是我還是喜歡逛。哈哈,看不懂也喜歡。博物館內有講解機,3美金一臺,跟著講解機聽也可以的。出了博物館之後,就前往塔山寺。在去塔山寺的路上司機推薦了吃午餐的地方。有點像國內的宴會廳。挺大,但是價格很實惠。反正一頓飯大約就是8美金左右吧。一個主食+一杯飲料。降降溫、解解暑。繼續出發。
天氣太熱,本來就說不去中央市場了,司機雖然說當地說,但還是拼命的和我們介紹「中央市場到啦,你們要下去逛逛嗎。」 哈哈!聽是聽不懂。四個人連蒙帶猜的,就下車了。
逛街果然是女人的天賦。市場不大,我們也足足的逛了一個多小時吧。小雪一直收集冰箱貼,小桔砍價的功夫不得了。去國外真的要大刀闊斧的砍,不然肯定會吃虧上當。我和小張就是跟班的。
來東南亞之後我一直不理解,為什麼芒果、菠蘿可以沾著辣椒吃。就像大學的時候景德鎮的蘿蔔吃了放糖的豆腐腦;南方的室友從來不吃炒餅。
每次下車的時候,司機會比劃比劃,大致意思就是:一會你們逛完了,到這裡給我打電話,我再過來接你們。
我原本以為金邊要好好逛一逛,所以航班定的是21:30的,後來航班取消,航空公司自動給我們安排到了18:30的一班。接下來就前往塔山寺。
百度百科:塔山寺建於14世紀,原名金邊寺,也是金邊地名的起源。寺內有大量高棉風格浮雕。山門上有兩座矮塔,而山路兩口各有一尊七頭那迦蛇神像,扶手上則有不少吳哥式雕塑。如果想遠眺金邊市區,可以登上山頂的一座高塔,讓金邊進入你的眼底。
馬蜂窩:塔山的傳說,相傳14世紀一名叫「奔」的女子拾到一尊因發大水順湄公河漂流至此的佛像,築小山上、修廟供奉,並逐漸發展成繁華的城鎮。15世紀國家的首都由吳哥遷到此地,正式命名為「百囊奔」,意為「奔夫人之山」,當地華僑稱為「金邊」。
來金邊,肯定要到塔山寺,就類似於去北京要去故宮。我理解的塔山寺更像是加都的猴廟。這裡香火很旺,又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寺廟。歷史只能從眼前熙熙攘攘的人流、虔誠的身影去感受。
金邊的天空很藍,是那種很深邃的藍。即使是東京也需要暴風雨之後才有的藍。
(每一個數字,都是一個鮮活的生命)
(學校操場,變成了刑場)
(教室變成了刑場)
(牆上有許多逝者的面孔,原本沒有打算拍。但是大家都發現了其實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十分畏懼,更多的人眼神很堅定、很憎惡、很勇敢;也有可能並不是所有的照片都是執行前拍攝的)(19:17的金邊機場;看,星星)
搭乘柬埔寨內陸段航班,千萬不要帶著登機箱進客艙。箱子絕對是進不去的。飛機十分的小,在空中十分的顛簸,基本上不要考慮上廁所啦。所以登機之前上一次廁所很重要。在預定吳哥3日包車的時候會贈送接送機。吳哥的旅遊業要發達很多,這裡不少當地人會努力學習外國語言,從事旅遊業,爭取做一個導遊,這樣會有一個很不錯的收入。接我們的司機是中文司機,但是話很少。交流是沒問題的。酒店我選在了6號公路。從機場到酒店也就10多分鐘,很方便。2020年1月26日跳躍在古墓之上
「怎奈何炎夏如秋日一樣悽涼」。這是我在2014年看攻略的時候看到的一句話。歷史上記載:1432年被暹羅阿瑜陀耶王朝(Ayuthaya)入侵,棄城逃往森林,從此吳哥窟便於世上消失了五百年;19世紀後期,法國考古學家Henri Mouhot發掘出埋沒在森林中將近五百年的吳哥王朝都城。
做吳哥的攻略很複雜。了解柬埔寨的文化、了解每座寺廟的歷史。我到現在開始寫攻略,都是簡單掃了幾眼,沒有仔細研讀過。
第一天,我們請了一個中文導遊,給我們講解。但是吧,外國人說中文真的是很差。而且走路太快了。後來,我就自己玩自己的了。2月算是赤道地區最好的天氣了,但是也非常熱,其實這種天氣也沒啥必要把每個地方都走到了。抓住重點遊覽就好了。比如高棉的微笑、古墓麗影取景地,是必須要看的。
下面的地圖是概念地圖,很清晰的介紹了吳哥的大小圈。下面的表格是我計劃的最飽和行程,當然肯定不會全部走完。有側重點的遊玩。
(吳哥三日遊+每個景點的看點)
(此圖來自網絡,如有冒犯,聯繫公眾號刪除)
還記得高棉微笑嗎?是真的微笑。網上最火的就是一個女孩,甜甜的朝著高棉微笑的頭像打卡拍照。越是落後的地方,越是能近距離的接觸這些名勝古蹟。我們腳下的每一寸臺階都已千年。隨著經濟的發展,當地也在積極的修復一些遺址古蹟。我們來的時候,已經不能登上臺階和高棉的微笑合影了。
(大吳哥-通王城-巴戎寺)
遠遠的看過去,是微笑嗎?在笑什麼?
(大吳哥-通王城-巴戎寺)
我把這張圖做了一下簡單的處理,原本不清晰的微笑更加朦朧了。拍這張圖太難,找不到合適的角度。又和導遊剛剛磨合,導遊走太快,所以沒來得及好好找地方拍照。
(大吳哥-通王城-巴戎寺)
吳哥分為大吳哥和小吳哥。大吳哥在內圈,小吳哥在外圈。大吳哥又叫通王城。巴戎寺是大吳哥的中心位置。巴戎寺最出名的是高棉的微笑。還有一個就是壁畫。上面記錄了古代戰爭、百姓之生活、洞里薩湖風光等。我總認為考古出圖最有價值的就是文字、書畫。(大吳哥-通王城-巴戎寺)
再從遠處看一眼,匆匆告別。
(大吳哥-通王城-空中宮殿)
從巴戎寺出來,沿著路走大約5分鐘就能到空中宮殿。我要秀一下當時這枚有錢也買不到的KN95口罩。每年雙十一、雙十二的時候我都會去3M旗艦店囤一些口罩。因為北京的霧霾,我冬天正常上下班都是帶著的。這麼熱的天,再配上這個口罩。太熱了。
(王宮遺址保護修復項目)
從空中宮殿前往戰象平臺的路上看到了《王宮遺址保護修復項目》指示牌。柬埔寨經濟落後,對於古遺址的保護能力很差,不得不接受國際的援助。不少國家會分到一個地區。所以,隨著修復工作的加速,越來越多的地方會限制進入。當然也會有一些國家的修複比破壞還嚴重。比如某個國家,後面我會提到。
這扇門連結著空中宮殿和戰象平臺。
(大吳哥-通王城-戰象平臺)
抵達戰象平臺就算是通王城走完了,一個字:熱。
午餐之前司機開車在我們來了這裡,司機想再繼續講一講,但是沒人願意聽了,我仔細想了半天,但是記不起這是哪裡。這裡人很少,出來玩,總得留張紀念照。
這個餐廳很簡單,典型的法國和高棉風味,柬埔寨的飯就是7美金起,感覺和帝都、魔都價格不相上下。柬埔寨這麼熱,理應是萬物生長的國家,意想不到的是這裡啥都需要進口。帶我們的導遊說自己平時都捨不得出去吃一頓飯。
(小吳哥-豆蔻寺)
豆蔻寺,寺廟如同名字。拋開歷史的久遠,這座寺廟保存的很完好,周邊幾乎沒有什麼植被。婷婷少女,豆蔻年華。
出了豆蔻寺,就是今日的重點:小吳哥(也叫吳哥寺)。小吳哥是看日出最好的地方,因為塔前的一池水和太陽剛好從塔的後面出來,五彩斑斕。廣義的吳哥窟指的是整個吳哥的建築群,狹義的小吳哥就是指吳哥寺。這裡也作為柬埔寨的標誌,被印到了國旗上面。
小吳哥很大,如果深度遊玩,熟知歷史,遊玩半天時間都不夠。這裡除了一些主體建築人多些,還有一些側殿、院落無人問津。
還有一些超級原始的走廊,裡面沒有燈、灰塵遍地。散落在角落的雕像。更顯得這裡無比真貴。
(小吳哥)
(小吳哥)
(小吳哥)
(小吳哥)
出了小吳哥之後,出發前往巴肯山。巴肯山是在吳哥窟西北1.5公裡處的一座小山,高約70米,是附近唯一的制高點。山的西邊是開闊的西池,東南方叢林中是吳哥窟,從巴肯山頂可以居高臨下俯瞰吳哥窟。上面也有小姐姐在拍照。(巴肯山)
每天限流300人觀賞日落。導遊也一直在幫我們計算著時間。上去之後太陽還是蠻大的,沒有廁所。經過一段時間的等待之後就要去搶佔C位。拍攝美景最刻苦的還是攝影老師,這些老師的段位就是大法師,好比是畢業典禮,我們穿著學士服,只有院長穿著大紅袍。太陽從很大,到橙黃色,到鴨蛋黃。真的很美,很值得。吳哥的空氣總是瀰漫著一絲土味,加上赤道的炎熱,難免有些煩躁。2020年的夏天,今年來的早了一些。(巴肯山)
日落之後,先回酒店洗個澡才有心情吃東西。暹粒的路修的一般,我們去的時候是冬季,天乾物燥、塵土飛揚。酒店我選在了6號公路,距離酒吧街、老市場可以選擇突突車,要價3美金。可以還價到2美金。
(酒吧街)
雖然燈紅酒綠,但不會紙醉金迷。
2020年1月27日日落的盡頭是日出
小吳哥的日出十分著名,基本上來吳哥的人都會前往小吳哥看日出。日出時間是在6:50左右,大約需要5:00起床出發,去吳哥寺前的蓮花池搶佔位置。最佳的位置是左側的蓮池。但是我們去的時候蓮池在修一些東西。視野並不是很好。不過東南亞2月份的天氣給這次日出加分了。可以用絢麗來講。真的很漂亮。
從吳哥寺返回車裡的過程中會經過一個河,這裡的橋是浮橋。太陽剛升起來,湖面上飄著水汽近處有一些睡蓮。柬埔寨人還是很有情趣的。那伽是吳哥窟寺廟中另一個到處可見的元素符號。那伽是多頭蛇神,有三頭、五頭、七頭、九頭之分。前面說了那麼多,全都是鋪墊,整個吳哥旅行,我最期待是「大樹根」。古墓麗影的取景地【塔布隆寺】。整座寺廟被密密麻麻的樹木包圍,糾纏千年,如同神靈與大自然激烈博鬥過的現場。2020年1月28日崩密列
寫不出來了,自己去看去感受吧。實在去不了,自己點下面這個視頻觀看吧。
2020年1月29日假日海島
別的地方我可能不會再去,西哈努庫這個海島真的值得再來。
從暹粒到西哈努克有兩種交通方式,第一種是飛機,第二種是夜間巴士。我們選擇了夜間巴士,基本上是睡一覺就到了。從巴士停車場到去海島的碼頭直接做個突突車好像是花了2美金。
說遠不遠,說近不近,坐了足足有30多分鐘的船才到了高龍撒冷島。島上酒店其實並不是很多,我們選擇了一家樹屋。第一排沒能訂到,定的的第二排兩層木屋。二樓可以直接看到大海。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疫情,好多人臨時取消了機票。酒店門前是私人沙灘,完全開放式的格局,沙子超級軟,人超級少,幾乎每天都是我們幾個承包了這塊海灘。
每天的事情就是睡到中午,吃飯。
中午太陽比較大, 回房間再去補個午覺。下午會遊泳,酒店也有許多的玩水的設備。整個海灘除了幾個老外的小孩,再也見不到其他人。
晚上吃飯、喝酒、吹吹牛逼,也挺好的。
差不多就寫到這裡了,寫寫停停,很懶散的一年,就這麼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我一直以為所謂的經濟蕭條。其實很多人已經轉移戰場進入了下一個996忙碌。封閉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己麻木著自己,停滯著不敢向前。不過探索到了新的旅行模式愛上戶外。再後來看到了一句話:I’m tired of waiting someone else to do it for me . 人啊,總要一直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