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艾瑞諮詢發布《2017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及用戶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共享經濟強調人人參與,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這一新的經濟形態正衝擊著傳統價值觀和消費理念。報告闡述了出行、金融、空間、充電寶、閒置交易、物流、醫療、技能、知識/教育、自媒體等十大典型共享場景的發展現狀。其中,tutorabc作為共享知識/教育的代表被重點提及。
報告指出,知識/教育共享分為隱性知識模式、顯性教育模式和興趣(經驗)知識模式三類,分別以在行、知乎、tutorabc等平臺為代表。顯性教育模式在傳統授課模式上進行革新,利用外教的閒置時間,提供在線一對一輔導或者遠程課程分享,解決師資供求不平衡問題。
早在2004年成立之初,tutorabc就採用了共享經濟模式。tutorabc在全球範圍內招募英語外教,他們多是兼職,本職工作迥異,有外教、律師、白領、退休醫生、記者等,利用工作閒暇,取得TESOL或TEFL認證後,應聘成為tutorabc的外教。目前,tutorabc在全世界80多個國家、100多座城市,擁有15000多位外教,可以24小時為學員提供英語教學服務。
外教利用自己的閒置時間在tutorabc平臺上,獲得額外的收入;對於另外一端的學員來說,他們不僅可以學到地道的英語,還能在多元的全球化語言環境中學習與自己相關的專業知識。雙贏的共享經濟模式在教育領域也得到了很好的實踐。
除了正常的教學收入,tutorabc的外教還有四種收入來源,每一個外教都可以按照自己最擅長的方式,高效利用資源,獲得個人價值的最大化。
第一種是製作教材。一個授課外教不教書的時候可以做教材,或者有的外教英文很好但缺乏教學技巧,也可做教材。tutorabc有一個50頁的教材製作手冊,如果外教有興趣參與教材製作,tutorabc會提供8個小時的培訓。
培訓細緻到每個教材PPT的每一頁要寫什麼,某頁要講哪幾個單詞,問學員哪幾個問題,花幾分鐘等。通過tutorabc測試才能成為合格的教材提供者。教材也會評分,分數越高的教材使用率越高。而每份教材除了給外教支付第一筆費用之外,之後每次被使用,這個教材的提供者都會拿到分成。
第二種是Demo teacher,教體驗課。體驗課外教除了正常的教學收入,如果有學員成交,還會有另外提成。
第三種是教大會堂課,即大班課。tutorabc的大班課通常只有10%的頂尖外教才有教授的資格,同時課酬也更高。
第四種是優秀師資轉介紹。tutorabc50%以上的外教來自於原有外教的介紹。
在這樣的共享經濟模式下,外教有各式各樣的角色扮演。「我覺得共享經濟一個重要的點就是有才能的人能有多角度、多元化的收入方式。」tutorabc董事長兼CEO楊正大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