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享經濟規範發展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中心發布的《2020共享經濟標準化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已達3.28萬億元,標準化發展成為共享經濟的主流。(來源:新華網)
智觀:
近幾年,依託政策紅利、技術創新、市場需求等優勢,共享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成為近年來市場發展最快、模式最成熟、滲透範圍最廣的新興領域之一。同時,基於共享平臺發展起來的新興業態越來越多,無論是行業認可度、還是消費者認知度都在穩步提高。即使面對新冠疫情的衝擊,主打降本增效的共享經濟也能大放異彩,行業企業正在經歷著一場全方位的「變形」。
據國家信息中心分享經濟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報告(2020)》顯示:初步估算,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市場交易規模約為32828億元,同比增長11.6%,增速較上年出現大幅下降。共享經濟的發展模式正在從追求規模和速度的粗放模式,向更加注重發展質量和效率的集約模式轉型。自2017年以來,共享經濟風口紅利期降溫,行業進入洗牌期。資本市場開始出手謹慎,淘汰掉一大波披著共享外衣的投機項目,大浪淘沙過後留存的平臺企業,不再瘋狂「燒錢」補貼消費者、爭奪市場。經歷幾年探索,共享經濟市場逐漸歸於理性,企業從盲目追求擴張求量,到降本增效、以解決用戶痛點出發求質,邁入更為成熟的深耕階段。
同時,在經歷了2019年的行業調整期,共享經濟已經走出了「非標化」,走入了標準化的發展道路上。2020年5月,我國成立了全國共享經濟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正式開啟共享經濟規範化、標準化的進程。標準化將為共享經濟的「升級換代」提供重要支撐。標準化的發展,能夠避免共享經濟的行業熱度產生的無序問題,規範市場準入、行業生態和服務要求,也能夠推動全行業共同建立一個健康的生態。Airbnb、哈囉、街電等共享經濟的頭部企業,也已開始了建設行業生態的努力。如今,Airbnb正在推動此前宣布的社區保障措施升級進一步落實,優化服務、細化標準;哈囉試水全新的人車交互模式,加之北鬥高精定位的應用,以科技創新服務標準化;聚美街電在福建進一步打造全場景布局,推動品質服務標準化。衝破迷霧、走出亂象的共享經濟企業都在主動探索標準化發展,找到了一條「向外的路」。
站在新的歷史發展起點之上,國家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對共享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的目標和要求,如何更好地以供需雙方短期資源轉讓的方式,讓人們以最少的成本獲得更多資源使用的機會,已經成為了擺在我國共享經濟發展面前的一項重要任務。而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不斷發展,以及共享經濟發展的規範化、法治化,共享經濟將為消費者提供越來越多的公平享有社會資源的機會,同時對於國家的經濟發展也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