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構預測稱,2025年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將超萬億。2018年始,隨著資本關注、網際網路咖啡崛起、瑞幸、星巴克等巨頭加速布局,中國咖啡市場已開始進入爆發期。
2017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相比之下,中國咖啡消費的增速則高達15%,2017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規模超過1000億元。
與美國、韓國、日本這樣的咖啡消耗大國相比,中國咖啡消耗量年平均增長率達到26.59%,中國市場對咖啡的需求遠沒到飽和的階段。
中國咖啡市場開始活躍起來,除了瑞幸咖啡的崛起和迅猛發展,還出現了很多新鮮的「時髦物」,比如,契合網際網路經濟發展特徵的共享咖啡機,除了新潮,也滿足了咖啡愛好者對快速、便利,獲取一杯濃香現磨咖啡的需求。
人們對咖啡的消費熱潮,也會帶來一個問題。一次性杯子消耗量激增,帶來的環境問題也日漸凸顯。
據 CNN 一項數據,每年全球這種杯子的使用量約有 6000 億個,其中絕大部分都沒有被回收。上海實施垃圾分類後,扔一杯沒喝完的奶茶都要分為 4 個步驟,那有沒有既環保又便利的做法呢?
一家叫做 CupClub 的英國公司推出了世界第一個杯子循環回收系統,模式和現在的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有點類似。消費者在咖啡店打包飲料帶走後,可以在喝完後將杯子放回最近的回收點。
CupClub 對咖啡店的外賣杯子進行了重新設計,杯子和蓋子採用了可回收的低密度聚丙烯,顏色為純白,大小和形狀和市面上的一次性杯子基本相同。
跟共享單車一樣,為了追蹤和定位這些杯子,每個杯子都內置一個 RFID 標籤晶片。用戶也可以通過一個 app 尋找最近的歸還點,當然顧客想要將這些杯子「據為己有」,需要支付 3 美元。
不過跟共享單車不一樣的是, CupClub 提供的「共享杯子」需要和各大咖啡店合作才有機會被使用,不太可能獨立運營。就像星巴克曾推出過「自帶咖啡杯可減價」的策略,但真的會自帶咖啡杯去星巴克的消費者寥寥無幾。
而 CupClub 希望希望聯合多個品牌建立一個共享咖啡杯組織,當你在星巴克買完咖啡後,在路上喝完之後還想喝一杯瑞幸咖啡,你就可以將杯子放入瑞幸的回收箱。
不過這種「共享咖啡杯」也不可能直接二次利用, CupClub 需要每天到各個咖啡店回收這些喝過的杯子,用工業洗碗機進行清洗後,再重新投放到咖啡店, CupClub 並未透露這套系統的成本是多少。
如果你走進美國科羅拉多州博爾德的 Boxcar 咖啡烘焙店,你可以通過一個APP來獲得一個可重複使用的、隔熱的不鏽鋼咖啡杯。
他們正在建立一個共享咖啡杯的網絡——有點像共享單車——你可以在咖啡廳登記獲得這些杯子,然後在一些涼亭歸還。
這個方案的設計初衷是要替代那些每年被扔進垃圾填埋場的數以十億計的紙杯子,同時,這家初創公司認為這樣做會比讓人們從家裡帶杯子容易得多。
消費者們可以通過一個APP來參與到這個免費的系統裡。(如果有人沒有在五天之內歸還咖啡杯,他就會受到罰款。)
在他們使用咖啡杯的同時,他們會收到相關的報告來顯示他們已經協助減少多少垃圾產出、降低了多少碳足跡、節約了多少水。
這種容器很容易擺放,也很容易保存。Vessel 會在自己的商業設施內清洗這些杯子,並對它們進行追蹤,好維持每個咖啡廳的存貨量。
公司還會給咖啡廳反饋環境報告。
但要把這個項目擴展到更大的連鎖品牌會比較難,因為像星巴克一類的公司花在紙杯上的錢其實很少,而這種杯子相較而言就顯得比較貴了。
Vessel 的創始人 Dagny Tucker 說,支持循環經濟並不一定得是一種犧牲,我們的杯子是經過高度設計的,它看起來很優雅……我們眼中未來的循環經濟是美麗的,是更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