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缺乏「共享」的名稱

2020-12-25 倪雲華

共享經濟,因為Uber、Airbnb等公司在全球範圍的大行其道,以及為許多人熟知。對於許多人來說,知道Uber、滴滴這樣的業務模式是共享經濟的業務模式,但是如果你問,什麼是共享經濟,也許許多人並不能回答出來。在國內,我們稱之為共享經濟的模式,在國外的英文名是「Sharing Economy」,但其實,除了Sharing Economy之外,在國外,因為側重點不同,共享經濟還有許多其他的名字,並沒有一個Sharing的名稱。下面,我們一起來一一解讀。

1.       協同消費(Collaborative Consumption

這是早期對於共享經濟模式的叫法,這種叫法更側重於消費領域,是指對於某一商品或服務的使用不局限與某一個個人,而是一群人共同使用,其成本可以通過這一群人的消費來進行分攤。

2.       點對點經濟(P2P Economy

在國內,點對點(P2P)是特指網際網路金融的一種模式。而在國外,P2P則覆蓋更廣泛的商業範圍,這種定義是指那些建立在個體與個體之間的商業行為,個體之間通過第三方的平臺以租、售、借或者分享的方式與他人進行物品或服務的商業交換,而不是與某個生產銷售商品或服務的機構組織發生交易,實現端到端的信息直接溝通、交易,打破中間環節和中介服務。

3.       網格經濟(The Mesh

Mesh的原意是一種網絡形式,Mesh網絡是指「無線網格網絡」,是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向下一代網絡演進的過程中,無線是一個不可缺的技術。無線mesh是一個動態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任意的兩個設備均可以保持無線互聯。最早用Mesh來定義共享經濟這種模式的是在2010年,麗薩•甘斯基(Lisa Gansky)在她的書籍《網格經濟,為什麼未來的商業是共享》(The Mesh, Why The Future of Business is Sharing)中提出。這種定義強調,人們通過網絡數位技術去接觸使用到他們需要的商品或者服務,同時強調網際網路社交媒體在連接人與人之間的價值,如臉書(Facebook)和推特(Twitter)等公司。

4.       零工經濟(The Gig Economy

Gig原指任何一種工作,職業,任務,在這裡被賦予新意。這種定義描述了共享經濟的一種工作僱傭模式,即共享經濟模式下,通過平臺提供了更為彈性和靈活的工作模式,人們不再長期受僱於某一組織或機構,他們只在某一時間段提供某種特定的商品或者服務。美國的The Daily Beast網站在2009年1月12日刊登的文章《零工經濟》一文中首次提出這種使用方式。而今年美國大選期間,民主黨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也以「零工經濟」來泛指共享經濟模式。

5.       使用經濟(Access economy

這一提法來自於傑裡米•裡夫金(Jeremy Rifkin)的書《使用時代》(The Age of Access)。關注共享經濟的最重要的一個特點,即使用權優於擁有權。未來對於許多物品和資產,人們不追求一定要擁有它,而是考慮使用的過程。比如我不一定需要擁有一個DVD影碟,我只是需要觀看影片的那1-2個小時,我不需要一直擁有它,只需要它的使用價值。

6.       按需經濟(On Demand Economy

按需經濟是近期提出的一個概念。這一概念從滿足人們的需求出發,核心是指,人們所需要的產品和服務能夠通過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技術快速獲取,並達到最有效。比如,當我們需要一部車從甲地到乙地的時候,我們希望離我們最近的那一部能夠滿足我們的旅程需求的車輛能快速來到我們面前。而這一切對於信息的溝通速度和效率,以及通過大數據的供需匹配的要求很高。

可以說直到今天,作為一個新的經濟模式,全球範圍對於共享經濟的定義仍沒有完全統一的叫法,大家對於共享經濟的內涵、邊界和模式仍處於探索當中,也許在未來,人們還會有對於這一模式的新的叫法。為了統一起見,從不同稱呼在媒體上出現的頻次數據出發(如下圖所示),在本書中我們用共享經濟(Sharing Economy)來泛指這一新興的經濟模式。而其含義是指:人們通過一個第三方的網際網路或移動網際網路的技術平臺,將閒置的或者盈餘的商品、服務、經驗等以有償或者無償的方式提供給需求者。共享經濟強調提高資源的使用效率,突出「使用權」而非「擁有權」,強調開放、去中心化的組織形式。

相關焦點

  • 又一家共享汽車"EZZY"倒了 共享經濟開始退潮?
    供需失衡,這加劇了EZZY的合規風險:今年6月,據報導,EZZY提供的共享汽車缺乏機動車行駛證,會導致用戶用車觸犯《道路交通安全法》。對此,付強曾回應稱,因新車數量不足,平臺不得已地將部分展示用車投入市場。  其次,調度能力不強。
  • 福州大學共享餐廳受歡迎 校園經濟開啟共享模式
    校園經濟該怎樣開啟共享模式?東南網10月16日訊(本網記者 張立慶 通訊員 鄭旭)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共享經濟產品層出不窮,只需打開手機掃碼,簡單幾步操作,就可以輕鬆獲得物件的使用權。隨著共享經濟的發展,這些共享經濟產品不僅出現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在大學校園中也頻現身影。
  • 從共享單車,聊聊「共享經濟」的發展
    聊到共享經濟,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共享單車。也是由於共享單車的普及,我們真正開始接觸「共享」二字。本義上的共享經濟,就是將閒置的物品使用權,暫時藉由他人使用,並由此支付相應的報酬。通過將社會閒置的資源進行整合,讓資源發揮最大的作用。
  • 共享單車、共享雨傘、共享辦公室……巴西人們也玩起了共享經濟
    央視記者廖軍華:毫無疑問,共享經濟在方便人們的生活及提高資源利用率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作用。2018年,巴西人也開始漸漸接受並習慣這種消費模式。從街頭的共享單車到共享雨傘,再到我現在所在的這樣一個共享雨傘,共享經濟已經成為巴西人生活當中密不可分的重要組成部分。
  • 艾瑞發布共享經濟報告 tutorabc成共享教育代表
    近日,艾瑞諮詢發布《2017中國共享經濟行業及用戶研究報告》,報告指出,共享經濟強調人人參與,使用權和所有權分離,優化資源配置,提高利用效率。這一新的經濟形態正衝擊著傳統價值觀和消費理念。報告闡述了出行、金融、空間、充電寶、閒置交易、物流、醫療、技能、知識/教育、自媒體等十大典型共享場景的發展現狀。其中,tutorabc作為共享知識/教育的代表被重點提及。
  •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時間:2018-01-26 18:18   來源:川北在線原創(guangyuanol.cn)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在最近這一年國內掀起了一股共享經濟的熱潮,隨著共享單車的出現其它共享產品猶如雨後春筍一樣一一冒出,但是共享經濟真的給人們帶來了方便嗎? 去年共享單車的出現確實給一些城市帶來了方便,符合國家的低碳、環保,但隨著全國各地的大量投   共享經濟真的利大於弊嗎?
  • 日媒:中國共享單車挺進日本 共享經濟再接受考驗
    據日媒報導,摩拜單車於本月23日在日本札幌市正式啟動共享單車服務,這是繼新加坡、英國和義大利之後摩拜單車進駐的又一海外市場。面對不同的法律法規、交通狀況及思維方式,以單車為首的中國共享經濟模式正在接受國際化的考驗。
  • 「智觀·共享經濟」共享住宿 名副其實的資源共享
    11月17日,在上海舉行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共享經濟規範發展論壇」上,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展中心發布的《2020共享經濟標準化發展報告》顯示,2019年我國共享經濟交易規模已達3.28萬億元,標準化發展成為共享經濟的主流。
  • 共享經濟新賽道,悠享匯共享按摩枕與您一起利益共贏!
    共享經濟新賽道,悠享匯共享按摩枕與您一起利益共贏!共享經濟是伴隨著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等各類信息通信技術而興起的新經濟形態,符合「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發展理念的要求,共享作為一種讓資源更合理配置的新型模式,也成為近幾年推動商業創新的重要關鍵詞。
  • 共享單車的興衰,是否意味著,共享經濟強弩之末?
    作為一種全新的資源模式,共享經濟與傳統的經濟模式具有很大的不同。「網際網路+」背景下,共享經濟利用資源共享的方式將閒散的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了商業模式的另一種創新。
  • 共享經濟體系下:共享酒店究竟是什麼?
    摘要——共享經濟前《21 世紀商業評論》主編吳伯凡這樣定義共享經濟:將冗餘所有權轉讓出來,讓別人擁有臨時性的使用權,從而為供給方和需求方同時創造價值,是謂共享經濟。2015年10月,「分享經濟」一詞首次因國家層面進入公眾視野。同年12月,在第二次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的開幕式致辭中,特別強調了「共享經濟」的重要性。至此,「共享經濟」時代來臨,一幅欣欣向榮的商業藍圖被描繪出來。
  • 共享經濟的純正血統 久久共享酒店來了
    久久共享酒店告訴你,什麼是共享共享經濟,閒置商品的臨時使用權被所有者轉讓,從而為供給方和需求方同時創造價值,這就是共享經濟。「閒置」這個詞很重要,共享經濟就應該是利用了被閒置的資源,提高了整個社會的商品使用率。久久共享酒店恰好就是這麼定義自己的:用網際網路思維,盤活酒店空置資源;住客共享時間累積,分享快樂每分每秒!久久共享酒店連接閒置商品所有者(酒店)和使用者(住店客人)。
  • 什麼叫共享經濟?
    共享 就是我的雨傘就是你的雨傘,這叫共享雨傘!共享 就是我的農莊就是你的農莊,這叫共享農莊!共享 就是我的飯店就是你的飯店,這叫共享飯店!(如:美團外賣,有一家餐館是美團的嗎?)共享 就是我的酒店就是你的酒店,這叫共享酒店!共享 就是我的汽車就是你的汽車,這叫共享汽車!(如:滴滴打車,有一輛是滴滴平臺的嗎?)
  • 共享汽車與共享單車同命運,共享經濟到底給我們帶來的是什麼?
    近幾年共享經濟這個詞紅遍中國大江南北,共享經濟給我們著實帶來了許多的便利。沒過多久,共享經濟就像病毒一樣瘋狂地侵蝕著每條街道每個角落,隨之一系列問題接踵而來,從最開始供不應求,人們紛紛把單車請到自家據為己有,到單車泛濫,人行道被佔據,公共休閒場所被佔據
  • 「共享睡眠艙」被叫停 變味兒的共享經濟本質是什麼
    共享還是營銷?共享雨傘、紙巾、書店紛紛上線  從共享單車帶火了共享經濟之後,不僅是「共享睡眠艙」,共享KTV、共享按摩椅、共享雨傘等多個打著「共享經濟」旗號的產品出現在了大眾視野中。網友稱,共享經濟發展到現在變味兒不少,感覺什麼東西都能共享。
  • 共享充電寶共享睡眠艙共享籃球……只披共享經濟外衣,泡沫遲早破滅
    曾在北京、上海等多個大城市出現的共享睡眠艙一度奪人眼球,卻也迅速被叫停……從共享單車到共享充電寶,從共享籃球到共享雨傘……在這個什麼產品都可以被貼上「共享經濟」標籤的火熱時代,這條共享經濟之路到底該如何走,又通向何方?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共享汽車理想...
    開篇話近幾年,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小到共享充電寶。不可否認,許多共享產品在經歷了快速爆發期後,出現困境陸續倒下,但是依然還有人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不斷摸索前行。
  • 探訪青島共享經濟:共享單車敗退後,共享電動車又來了!
    開篇話近幾年,共享經濟已經滲透到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大到共享汽車、共享電單車,小到共享充電寶。不可否認,許多共享產品在經歷了快速爆發期後,出現困境陸續倒下,但是依然還有人站在共享經濟的風口下,不斷摸索前行。
  • 共享經濟新風口-酒店共享烘乾衣架
    共享經濟在中國的土壤上迅速生長,我們切切實實地感受到「共享」下的便利生活與創富人生如今,共享經濟已滲透到從消費到生產的各產業環節,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而且,如今社會想要壟斷某行業是不太現實的想法,我們需要做的是精分用戶畫像、深耕用戶需求、抓住用戶痛點,做出產品的特色。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辦公空間、共享健身房…還有一個容易被人遺忘的領域——酒店業,也開始颳起了共享風。
  • 共享單車:發展共享經濟 推動綠色出行
    共享單車:發展共享經濟 推動綠色出行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不知從何時起「共享」的生活方式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而最早進入大眾視野的共享單車更是滿地開花,各種品牌層出不窮。這兩年共享單車被推向資本市場的風口,僅用兩年時間就將市場催熟。當「摩拜被美團收購」佔據新聞頭條,共享單車的未來成為熱議話題。但是這並不影響市民的出行,騎車出行的低碳生活還在繼續,它已真的成了我們平常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