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發展共享經濟 推動綠色出行
共享單車、共享汽車、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不知從何時起「共享」的生活方式已經滲透到人們的生活之中,而最早進入大眾視野的共享單車更是滿地開花,各種品牌層出不窮。這兩年共享單車被推向資本市場的風口,僅用兩年時間就將市場催熟。當「摩拜被美團收購」佔據新聞頭條,共享單車的未來成為熱議話題。但是這並不影響市民的出行,騎車出行的低碳生活還在繼續,它已真的成了我們平常生活的一部分。
共享單車就像是一個剛誕生的生命,充滿了人們美好的期待和祝願,我們相信共享單車的可行,因為它客觀上方便著人們的生活,促進著人們的進步,我們有理由相信,同時也有資格去接受這樣一種經濟形式。
印度有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城市群。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了全球空氣汙染最為嚴重的500個城市,印度有98個城市名列榜上。在汙染最嚴重的30個城市中,印度佔據了14席。伴隨印度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國民對可持續發展理念認識更加深刻,對自行車帶來的環境效益也開始重視。
所以,推動交通模式向可持續和環保的方向轉型,能夠幫助印度走出當前的困境。在短途出行方面,儘量提高共享單車的使用率,有效減少駕車出行,既可以提升短途出行效率,有效降低城市擁堵係數,也可以控制空氣汙染造成的危害,提升城市環保指標。自進入印度市場以來,Carryme動感單車已經減少50萬噸碳排放。
看到Carryme在哥印拜陀、浦那等城市取得的成果後,也引起了印度其他地區關注,相信Carryme在逐步深化共享單車「印度模式」的探索之後,必然會加速在印度市場的布局速度。基於龐大的人口基數和城市數量,以及潛在的海量需求,相信印度市場極有可能成為Carryme海外市場中的巨大增量市場。
在全球新一輪產業革命面前,越來越多的印度企業主動擔當起技術貢獻者和驅動者的角色,引領著新時代的到來。歷經過去一年的高速發展,共享單車已成為聯接各種出行方式的交通基礎設施之一。共享單車將公交、地鐵、私家車等有機聯接,不僅滿足「最後一公裡」需求,更讓不同出行方式融會貫通。政府、企業與個人共同構建「共享單車+公共運輸」綠色出行模式,「新出行」時代已經到來,距今為止,共享單車行業已經在城市出行、環境改善以及社會資源配製等多方面起到了顯著的成效,其中在綠色出行、環境改善等方面的表現尤為突出。
Carryme動感單車已經成為在汽車、公交、地鐵以外的第四大交通工具。作為公共運輸的補充,共享單車已經在眾多場景釋放了低碳信號。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加入到這個隊伍中,藍天正在逐漸回歸城市。
森林是綠的,大地是綠的,天空是綠的,小草是綠的,荷葉是綠的……世界萬物都散發出「綠」的氣息,而低碳生活就是我們要建立的綠生活,只要我們去行動,就可以接近低碳生活,達到低碳生活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