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水調歌頭》蘇軾
發布/Z來源/唯壹漢語中秋節不是中國所獨有的,周邊的東南亞國家也有這個習俗,只不過他們國家的叫法和習俗會有所不同,我們一起看看外國人都是怎麼過中秋節的吧。
泰國
在泰國,中秋節又稱「祁月節」,泰國華人素有拜月習俗。八月十五,節日之夜,各家各戶,男女老少都要參拜月亮。人們在大方桌前端坐祈禱,互相祝福。每年中秋之夜月亮升起之後,人們拿出月餅、水果、堅果、蓮藕等供奉月神。按照慣例,一般先由男性供奉,然後由女性供奉。不僅是月餅,甜餅、雲片糕等圓形糕點都可以拿來供奉。據泰國傳說,中秋節時,八仙會帶著壽桃到月宮給觀音祝壽。所以也有擺「壽桃」,拜」八仙「的習俗。
緬甸
緬甸人的中秋節是「光明節」。在8月的「月圓日」大張燈火,慶祝「光明節」的光臨。節日之夜,萬家燈火,亮若白晝,到處是「不夜城鄉」。天上皓月,地上明燈,照耀緬甸一片光明。緬王每年親自主持慶祝活動。國王還要在衛隊和文武百官的簇擁下,出宮觀燈並舉行盛大施捨。各地還要通宵達旦放電影、演話劇、跳舞唱歌,佛塔內還有大規模的布施齋飯等活動。
韓國
在韓國,中秋節叫「秋夕」 ,不僅是慶祝豐收和感恩的節日,也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人們對這一天的重視程度甚至超過了春節。最受歡迎的節日禮物是親手製作的米糕,據說米糕裡還含有誠心、愛心和孝心的含義,最能表達中秋一家團圓的氣氛。
老師們在給外國人普及中國傳統節日中秋節的習俗時,可以分組討論他們自己國家有沒有類似的節日,有什麼樣的習俗。還可以配合歌曲、視頻等進行講授,繼而學習相關的習俗、詞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