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處壓力大的職場,總有一些愛抱怨的人,習慣把別人當接收負能量的的垃圾桶。
「祥林嫂」式的隊友,最容易使人心情變糟糕,本來加班已經很累了,大家都想早點完成任務,但總有人憤憤不平,咒罵抱怨,激起周圍人的情緒,使得想完成工作的人也變成消極怠工。
科學家通過研究發現,我們的大腦裡有一種鏡像神經元,它可以感知周圍的環境和別人的情緒,比如我們看到別人打哈欠,自己也會打哈欠,別人大笑,自己也會跟著笑。同樣的,抱怨和負能量這種情緒,也很容易被傳染。
我的前同事,當年畢業不久,順利地進入一家在當地還算不錯的公司。
公司裡有幾位大姐,沒事總會坐在一起議論公司裡大大小小的事,前同事當時沒有職場上的經驗,雖然隱約感覺老在背後討論公司人和事不太好,但還是和她們常常呆在一起。
「故事」聽多了,前同事幹身上也有了大姐們的「影子」。
有一次,公司舉辦了一場活動,領導讓她整理髮票,在周五之前去財務那報銷。
本來是挺簡單的一個任務,但由於工作作風散漫,沒把事情放在心上,偶爾有空刷刷淘寶,一周就過去了。
周一早上開會,老闆聽說她工作沒完成,在和部門領導討論她這一年來的表現後,
被人事部調去了邊緣部門。
後來,前同事辭職了,在經歷了找工作的艱辛後,才明白受大姐們負能量的影響,讓她在職場中走了多大彎路。
遠離負能量的人,做一個不抱怨的人,不然,輕則會影響你的人際關係,重則會讓你丟了工作。
一.愛抱怨的人往往能力不足,且容不得他人比自己優秀
表妹說,自己剛上班的時候也遇到一群組團抱怨的同事。
她們辦公室資歷比較老一些的人,在直屬領導分配任務的時候,不但當面挑三揀四,背後說三道四,而且特別討厭她們年輕人充滿幹勁的樣子,每次領導一走,轉身就開始挖苦表現最積極的同事。
「呦,小李PPT做的蠻好的,年輕人精力旺盛,我們的也幫著做吧?」
「小張是領導的親戚吧,剛來兩個月就轉正了。」
這種惡意揣測、拉人下水的行為,也確實打擊了幾個年輕人。
有些人,自己在泥潭裡無法自拔,就使勁力氣要把向上爬的人也拉回泥潭裡。
墨子曰:
「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所入者變,其色亦變;五入必而已則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也!」
因此,面對負能量的環境,我們要有辨別真相的能力,明白別人的用心,遠離居心叵測的人,跳出泥潭。
二.負能量者自帶「病毒」,會感染周邊的人
日本的四大經營之聖之一:稻盛和夫,第一份工作是在一家發不起工資的陶瓷廠工作。
工作了三個月,其他人都離開了,連小賣部的老闆都說:「你們大學生,呆在這個破地方有什麼前途啊!」
但他迫於無奈,只能留在那裡。在他最後一個同事也離開後,他心想不能再這樣下去了,於是給自己定了一個規則:
「絕對不抱怨,就是認真工作。」
自此,他在面對工作中的任何困境時,都絕對不抱怨,從而讓一個瀕臨破產的小廠起死回生。
不抱怨,認真工作的信條,讓稻盛和夫從第一份工作做到了後來的世界500強老總。
之前那麼多同事在一起都沒有做出業績的稻盛和夫,在大家都走後,一個人做出的成績挽救了陶瓷廠,可見團隊中的負能量對人的影響有多大。
負能量的人,一般沒有什麼能力,在團隊中除了抱怨,別無他法。他們的世界裡滿是沮喪、失望、冷漠、嫉妒、煩惱與仇恨,並且負能量場反而會越聚越大,影響整個團隊的士氣,成為害群之馬。
就像前同事公司裡大姐們的忠告:「多幹多出錯。」
表面上是「為你好」,實則只是想將你拖下水,人多好渾水摸魚,唯恐公司不垮,天下不亂。
三.面對職場上的負能量,高情商的人應該學會這四招
和朋友曉曉周末約飯的時候,看她愁眉苦臉,以為她遇上了什麼大事。
酒過三巡才知道,原來是她工作上有一位同事,遇到任何問題都先用消極的思維方式思考一遍,然後就會說這個方案不行,那個方案執行不了,當你讓他拿出一套可執行的方案時,他又說自己做不了主,總之,只要曉曉和他分到一個團隊執行任務,總是在最後期限才能完成。
聽完,我就問曉曉:
「在工作中,我們遇到不給力的同事,這是我們不能掌控的部分,那麼,你自己能掌控哪部分呢?」
曉曉說:
「只能讓自己不生氣,幹好我自己的本職工作。」
我說:「很好,既然你已經明白這個道理,那麼在今後的工作中,儘量遠離你這位消極的同事,如果不幸被分到一個團隊完成任務,你不但要做好自己的工作,還要積極的去分擔你同事的那部分,你做的越多,你在職場中的能力提升就越快。同時,這也是為了加快你們團隊完成任務的進度,不讓他拖後腿。」
曉曉聽完後立刻倒酒,舉杯說道:「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啊。」
之後,曉曉把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不斷學習、參加培訓,和同事的關係也處的很好。
半年後,曉曉不出意外的「被」加薪且升職。
每個公司都會有幾個愛抱怨的同事,如果我們不是老闆,不是領導,沒有決定他人命運的能力,那麼我們就要學會獨善其身。
1.對他們的情緒表示理解,認同他們的感覺。
有的事情,在你看來沒有生氣的必要,但當同事向你抱怨這件事的時候,要適當的對他們的情緒表示理解。
你不生氣,不代表別人也不生氣,也不代表這種情緒的存在是不應該的。
當你認同他們的感覺,改變談話氛圍,給予適當的情感支持,你會發現事情似乎沒有那麼糟糕,你的同事也並非面目可憎。
2.遠離愛抱怨的人,不要做負能量的人。
防止自己感染這種負能量的「病毒」。
當你發現改變不了同事愛抱怨的習慣時,要選擇遠離她,不要受她影響。
我們不能改變別人的思維方式,但我們可以選擇遠離愛抱怨的人。生活已經如此忙碌和疲憊,我們為什麼還要浪費自己寶貴的時間,聽別人絮絮叨叨的吐槽雞毛蒜皮的的事情?
《不抱怨的人生》一書中就寫到:
「抱怨是成功的天敵,抱怨是快樂的剋星,抱怨是弱者的標籤,抱怨是人生的毒藥,如果你想收穫幸福、充實的人生,那就必須趕走抱怨。」
在任何環境下,首先自己養成不抱怨的習慣,其次遠離經常說「你不行、不可能、糟糕透了」的抱怨人士。
3.多和積極的人相處。
積極的人像太陽,走到哪裡哪裡亮,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樣。
積極的人善於從正面看待人和事,遇到困難也是先尋找解決方案,而不是推卸責任,和積極的人在一起相處久了,自己的心態,看問題的角度也會發生變化。
在職場中,多和積極的人在一起做事,讓鏡像神經元的理論來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提高團隊士氣。
4.提高能力,專注自己的工作。
在職場上,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最應該做的事情。
我們沒有權利決定他人的命運,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命運。
如果運氣不好,在職場遭遇坎坷,也要想辦法提高自己的能力,爭取跳出泥潭。工作本身就是一種修行,鍛鍊人性,磨礪心智。
李誕在《十三邀》中說過:
「酷就是做好手頭的事情,沒有那麼多虛頭巴腦的情緒。敬業愛崗這個詞不是屬於中年人的,它應該屬於每一個人。」
就像曉曉被升值加薪一樣,這個世界不會虧待認真工作的人。
來源:魚堂主主創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