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江西星子縣改名廬山縣 城市改名能否改"命"

2020-12-17 環球網

(原標題:「老子縣」「夜郎市」,改地名能否改「命」?)

繼「江西星子縣以廬山為名設為縣級市」後,黃山市是否該復名「徽州」又在民間引發了一場大討論。

政知局(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近日,人民日報編輯、作家李輝以「文化傳承」的名義,呼籲黃山市復名「徽州」,得到了部分民眾的贊同,不過,也有人以「勞民傷財」表示反對。黃山市首任市長也回應稱「考慮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現在是改回來的時候了」,黃山市民政部門也表示「將深入調研,儘早提出建議」。

有人說,城市改名這事更像一場周期性討論,稍有風聲,新名舊名便逐個再被審視一番。不過這背後寄託的,總是民眾希望家鄉更好的夙願。改名能否改「命」,夙願是否得償?

為沾景區的光而更名

轄區內有風景名勝,無異於背著一塊金字招牌。一些城市因此希望借力發展,便向國務院申請將城市名字改為景區名字。幾十年來,的確不乏改名後即「改命」的成功案例。

經常被援引為經典案例的是湖南省大庸市更名為張家界市。

政知局(ID:bqzhengzhiju)獲知,大庸市原是湖南湘西武陵山區一個不知名的閉塞的小縣城。1994年4月更名張家界市後開闢了機場、連通了火車,知名度也迅速飆升。

類似的還有四川灌縣改名為都江堰市、福建省崇安縣更名為武夷山市、南坪縣改為九寨溝縣等。城市競爭力的確噌噌上漲。

取個好名成就景區發展

除了上述改為與景區同名的城市外,還有的縣市是相中某個響亮的新名字,而新名字確實有如廣告語一般具有吸引力,最典型的當屬香格裡拉。

香格裡拉在中國是一個被「搶註」的地名。在此之前,它只是英國小說家詹姆斯·希爾頓於1933年發布的長篇小說《消失的地平線》中虛構的地名,書中描述的香格裡拉位於喜馬拉雅山脈西端一個神秘祥和的山谷,很多地方都認為自己才是書中那個世外桃源的原型,很快從中嗅到了商機,最後2002年國務院將香格裡拉批給了最早提出的中甸縣。

這些年的商業運作使這個高海拔景區聲名大噪,原本情況很差的交通如今也大有改善。政知局(ID:bqzhengzhiju)的一位東歐友人,在華的唯一一次離京出遊目的地就選擇了雲南的香格裡拉,可謂慕「名」而往。

改名未改「命」的也不是沒有

然而,近來被熱炒的黃山市貌似未達預期,這也是一部分人支持其名字改回徽州的原因。

李輝撰文寫道,徽州改名黃山後,黃山景區旅遊人數1984年是36.9萬,1985年是46萬,1988年是54.4萬。也就是說,黃山景區遊客的多少,與所在地是叫黃山還是叫徽州,變化不是很大。

與黃山相鄰有個九華山,位於安徽省池州市青陽縣境內,池州和青陽也並未因為九華山的名氣響亮而改名「九華山市」或者「九華山縣」,但九華山的旅遊收入不但沒有因此而受影響,反而把黃山遠遠甩在了後面。顯然,徽州改名黃山,並沒有帶來黃山旅遊經濟的超常規發展,李輝覺得,黃山如今的發展變化與當初改不改名字沒什麼關係,反倒是留下了「可惜從此無徽州」的缺憾。

為城市尋根溯源而更名

像黃山市一樣,希望「尋根」的景區城市還有剛剛更名的播州。已經頗有名氣的貴州省遵義縣於今年初獲得國務院批覆,同意改設播州區。

「播州一詞有著近千年歷史,具有豐富厚重的人文底蘊和文化內涵。」新華社援引遵義市歷史文化研究會理事劉永書的話介紹,唐朝貞觀十三年,史書上第一次出現播州之名,一直到明萬曆二十八年實行改土歸流後才結束使用,播州這一地名前後存在了960多年。

劉永書說,2013年,他還向時任縣委書記闡釋過為何要以播州命名的歷史淵源。無論從保護歷史文化,還是從今天開發遵義文化旅遊產業方面考慮,都應該從行政建制方面保留「播州」這一名稱,進而發生了相關的改名。

在政知局(ID:bqzhengzhiju)看來,言之成理的改名並無不可,但如果希望通過改名進而改「命」,並且成為風尚,那必然不是個好現象。

人民日報海外版6月13日報導稱,一些地方出現了借傳統文化、借依傍古人等進行「復古改名」的現象。例如鹿邑縣欲改為「老子縣」、水城縣欲改為「夜郎市」,琅琊山「會峰閣」則在古裝電視劇《琅琊榜》熱播後悄然更名「琅琊閣」,一些地方更是為了「西門慶故裡」之名爭得面紅耳赤。陷入改名即改「命」的怪邏輯。

為捋順區劃與管理改名

相比之下,江西省廬山市的更名除了借力景區發展城市外,更具有充足的理由。

5月30日,江西省廬山市正式成立。此次廬山改名涉及將原廬山區更名為九江市濂溪區;原星子縣被撤銷,其下的蓼花鎮也更名為星子鎮等。

說起為何要改名,九江市提供的一份數據顯示,設市前的廬山現行管理體制存在諸多弊端,此前圍繞著一座山有廬山管理局、廬山區、星子縣、九江縣四家單位分割管理,管理面積分別佔景區面積的33.8%、28.6%、33.1%和4.5%。

「一山四治」的結果,就是涉山單位各管各塊、政出多門。存在各涉山單位各管各塊,各類業主競相殺價、惡性競爭的情況。

之所以使用廬山市作為行政區劃名稱,主要因為廬山能夠提高當地的社會影響力,「廬山」名稱使用了2000多年,作為行政區劃的專名使用由來已久。在行政區劃調整後,廬山核心景區都坐落在新設的廬山市境內,指位功能上也不會出現混淆。

設立後的廬山市擁有人口26.79萬,面積734.1平方公裡,基本把廬山山體的管理劃歸一個行政區劃主體管轄,解決廬山多頭管理等問題。

更個名得重新刻多少章?

在我國,更改地名是件極其嚴肅的事情,據政知局(ID:bqzhengzhiju)了解,各地更名事宜必須報由國務院批覆。有的地方醞釀數十年才有結果或者仍然未有結果。一般而言,「可改可不改的和當地群眾不同意改的地名,不更改。」

1986年1月23日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地名管理條例》規定:地名管理應當從我國地名的歷史和現狀出發,保持地名的相對穩定。必須命名和更名時,應當按照本條例規定的原則和審批權限報經批准。未經批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擅自決定。

專家也認為,一般適宜於更名的城市是新興而又文化底蘊不深、現有城市名稱無法表現自身文化底蘊並需要重新包裝的城市。

姑且不論更名是否能夠改「命」,僅僅是付出的行政成本也是巨大的。

2004年,甘肅省天水市「秦城區」更名為「秦州區」,「北道區」更名為「麥積區」,當時有記者採訪了天水最大的一家專業刻字社,得知更名前後,他們一共刻了2000多枚印章,其中400枚是入網管理的原子印章。僅僅重刻這些印章,就要花去14萬元。

沒生活在改過名的城市的小夥伴可能並不了解,除了經費開支外,更改地名還會給市民帶來諸多不便。查閱「中國襄陽政府網站」上的「網絡問政」欄目,可以看到市民在襄樊改名襄陽後,遇到重新辦理各種證件的各類問題。

所以,對於改名這件事情國務院總是慎之又慎。況且,對於地方而言,改名不一定能夠改「命」,結局如何,還得看實打實做出的事兒。

來源:政知局

相關焦點

  • 江西不該改名的城市,改名前深藏底蘊,改名後很接地氣
    我國是一個幅員遼闊的國家,總共有34個省級行政單位,江西是我國旅遊大省,省內旅遊景點眾多。在江西有一座城市改名十分失敗,改名前深藏底蘊,改名後很接地氣,它就是廬山市。廬山市是江西省九江市代管城市,緊鄰廬山和鄱陽湖,面積僅913平方公裡,為縣級市,廬山市原名星子縣,這個名字十分好聽,星子縣名源於五代十國時期,當時因湖中有「落星石」,故將此地稱之為「星子縣」,這個名字十分詩意,給人以流星划過天空的畫面感,想像力十足,堪稱深藏底蘊。
  • 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從星子縣到廬山市,如今已成為知名旅遊城市
    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從星子縣到廬山市,如今已成為著名的旅遊城市。無論是對人還是對物,都是相當重要的存在,對某些城市來說,這是非常重要的,對城市來說,最重要的就是名字,沒有名字,城市就不存在了,像江西省這樣的城市,設市更名後,名副其實,距設市僅4年,這裡又是哪裡?這就是江西省廬山市,你覺得這很有名嗎?而廬山市是江西省第二個縣級市,以風景名勝命名,原名星子縣。
  • 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從星子縣到廬山市,如今已成為知名旅遊城市
    90後旅行,只為遇見:#90後旅行#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從星子縣到廬山市,如今已成為知名旅遊城市名字,不論是對於人還是對於物體又或者是對於一些城市來說都是相當關鍵的存在,而一個城市,最關鍵的就是名字,沒有名字,這個城市就不復存在了,而在江西省就有這樣一個城市,這裡設市改名後全球知名,距設市已經4年的時間,這裡是哪裡呢?這裡就是江西省的廬山市,是不是感到十分的出名呢?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算是改名失敗嗎?
    黃山風景區每年的遊客量在國內景點中一直算是翹楚,但對於之前的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網上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難道改名為「黃山市」真的不好嗎?,為了大力推廣旅遊業的發展改名的。湖南的張家界、雲南的香格裡拉、四川的九寨溝,這些景點目前在國內的人氣都很旺,原名叫什麼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改名後成為國內著名景點,這是事實。所以很多地方為了能推動景點的客流量,帶動當地發展,也效仿改名了。最近幾年的江西星子縣,改名為廬山市,當地最有名的景點廬山風景區我們都熟悉。
  • 改名不改「命」,神奇網站58同城能否生下「白天鵝」?
    改名容易改「命」難?改名似乎已經成為了58的慣例,也成為58想要認真發展某一業務之前的徵兆。早在2018年,58到家便將旗下58速運改為快狗打車,而這次58到家改名為天鵝到家更像是「早有預謀」。此前陳小華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改名意味著用戶定位更加精準,更加聚焦家庭生活服務。
  • 沉淪中的拉夏貝爾,改名能否改「命」?
    是命?還是運?拉夏貝爾的過去1998年創立的拉夏貝爾,一開始是一家定位於大眾消費市場的多品牌直營快時尚服裝企業。關鍵詞為「多品牌」、「直營」、「快」。這或可歸咎為「命」。然而,電商的發展並非剛剛起步,事實上在2017年其業績的巔峰之時,電商也已經進入成熟期,未及時依形勢而變可能是該公司淪為今日之變的一個原因。從其A股招股書可以看到,籌資用途大部分用於零售網絡擴展建設項目(佔近八成),包括三年內新建3000個零售網點,其餘則用於新零售信息系統項目。孰重孰輕一目了然。
  • 中國城市改名後,張家界發大財!黃山哭瞎了眼!
    中國城市改名後,張家界發大財!黃山哭瞎了眼! 中國疆域廣闊,城市眾多 很多城市都經歷過改名
  • 黔西縣擬改水西市,為何改名成為笑談
    貴州畢節下轄的黔西縣擬撤縣設市改名為水西市。撤縣設市,是中國城市化進程的一個縮影,大家已經習慣了。只是黔西縣改名為水西市,人們似乎頗不以為然。黔西者,地處黔之西,含義指向很明確。水西是什麼意思呢?貴州的地名,最有意思的是六盤水市。
  • 雲南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名前無人問津,改名後車水馬龍
    在如今這個時代,改名前的那樣成為一個平凡的行為,為了改名字也不太重視,但是中國城市改名的現象經常出現,例如江蘇南京,在歷史上早上的古都,多,一邊法、江寧、水,那麼日的「曾用名」,這幾十年來,我國許多城市都改了名字,下面介紹的城市,無疑是中國改名前後變化最大,改名最成功的城市,它從一個無人的城市,成為聞名中外的旅遊名城,這一行為不僅帶來了城市地位、知名度的提升,
  • 福建「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是不為人知的山城,改後家喻戶曉
    改名對一個城市來說,並不是很陌生的事,自古以來,就有很多城市改了名字。我們從改了名字的城市中,可以發現有的城市名字改不並不是那麼成功,有時因為改名字反而不如以前那麼有知名度了,但是也有一些城市改了名字之後非常成功,從默默無聞變成了家喻戶曉,今天我們就來說一說福建「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前是不為人知的山城,改後家喻戶曉,這座城市就是武夷山。
  • 臺灣流行改名為哪般?
    然而,改名可不是一件簡單的私事,它涉及戶籍管理、身份認證、能否溯及既往等問題。如果處置程序不當,或許又會發生「怎麼證明我媽是我媽」的尷尬。那麼,該如何讓改名這件私事辦得更順暢?頻頻改名究竟好不好?相關社會管理又該如何跟進呢?
  • 和平精英沒有改名卡怎麼改名 和平精英沒有改名卡改名字方法
    和平精英沒有改名卡怎麼改名呢?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和平精英沒有改名卡改名字方法哦!想知道的小夥伴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 荷蘭改名了?改的到底是什麼?
    //荷蘭改名了?不,改的只是國家徽標//近日,一則「荷蘭改名」的消息引發國內媒體熱議,不少中文媒體引用美國媒體報導稱,荷蘭將更名為尼德蘭。事實上,荷蘭並不是改名,而是將採用新的國家徽標。
  • 城市若依舊,費力改名又如何?
    目前醞釀改名的城市為數不少,例如河北石家莊市想改成正定市或西柏坡市,河南新鄭市想改為軒轅市,湖南新晃侗族自治縣與貴州水城縣都想改為夜郎市,另外有人建議湖南耒陽市改名蔡倫市,西安市改名長安市等。(1月29日 《新京報》)  以襄樊更名為標誌,一股城市改名的熱潮正在蔓延。人們不禁要問:如此眾多的城市改名,果真都是深思熟慮的科學決策,抑或是急功近利的炒作衝動?
  • 中國「最不該改名」的城市,改名已有31年,如今想改回原名
    為了趕上黃山市的發展步伐,黃山市在建設自己的城市形象上下了不少功夫,為此,黃山市把自己的名字改了,這座城市原本被稱為徽州,但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它的名字,黃山市改名是因為黃山在市內。也許有人會覺得奇怪,這個改名真的有效果嗎?
  • 四川改名「最成功」的城市,改名前默默無聞,改名後聞名天下
    四川是我國著名的旅遊大省,省內景點眾多,四川省內也有很多的旅遊城市,最著名的要數成都了,近年來,成都借著移動網際網路的東風,進一步打造城市知名度,使成都成為我國著名的旅遊城市,其實,除了成都,四川還有很多旅遊城市,其中有一座城市改名最為成功,改名前它默默無聞,改名後名震天下,它就是都江堰市
  • 安徽改名「最成功」3座城市,改之前「土」掉渣,改之後高大上
    城市改名是非常正常的事情,很多城市都有改名的現象,改名後和改名前差不多,但改名後取得了很大的成功,今天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安徽改名最成功的3座城市,改之前土到掉渣,改之後瞬間高大上!銅陵:銅陵市,又名定陵、義安,安徽省銅陵市,被稱為「中國古銅都、現代銅基地」,銅陵在改名前被稱為「銅官山」,到了1958年,「陵」取代了「官山」的名稱。銅陵是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因銅得名、以銅而興,素有「中國古銅都,當代銅基地」之稱。採冶銅的歷史始於商周,盛於漢唐,延綿3500餘年。
  • 成年人改名需要改身份證嗎?
    成年人改名的也越發地多了起來,現在這個時代的社會工作壓力比任何一個年代都大。所以,很多想通過改名這個辦法來提高自己的運勢。其實縱觀歷史,為了事業更好,生活得更順的人而改名的大有人在。有偉人,也有明星,以及我們聽到的好多的名人的名字,都是後來改的藝名,或者說工作名,早已不是原來的名字啦。從歷史經驗看,改名應該還是有一定促進效果的。
  • 中國改名失敗的城市,改名前是世界第一大城,如今卻是四線城市
    一般人出去旅遊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名勝古蹟,或者是風景優美的地方,而還有一些人則是被城市自身的一些文化所吸引,比如古時候朝代延續至今的城市啊,但是有一些城市,雖然是在古時候,就有,很多人也都非常熟悉,但就因為了改了名,一下子就生疏掉了。
  • 這座與廬山同名的城市,是江西最年輕的縣級市,你知道是哪嗎
    不過,在江西也有這麼一個小城與廬山同名,這個小城市很年輕,是2016年才改名的,你知道的是哪嗎?廬山市為江西省九江市下轄縣級市,廬山市原名叫星子縣,940平方公裡,人30來萬,是一個不出名的小城,你沒有聽說過吧?2016年5月,國家撤銷星子縣,設立縣級廬山市,廬山市屬於江西省直轄,由九江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