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名人代言的效應一直以來都是很紅火,這句詩讓黃山的風頭蓋過了五嶽。黃山風景區每年的遊客量在國內景點中一直算是翹楚,但對於之前的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網上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難道改名為「黃山市」真的不好嗎?
黃山美景
01改名的不止黃山一個
改名的地方太多了,特別是當地有特色旅遊產業的,為了大力推廣旅遊業的發展改名的。湖南的張家界、雲南的香格裡拉、四川的九寨溝,這些景點目前在國內的人氣都很旺,原名叫什麼大部分人都不知道,但改名後成為國內著名景點,這是事實。
所以很多地方為了能推動景點的客流量,帶動當地發展,也效仿改名了。最近幾年的江西星子縣,改名為廬山市,當地最有名的景點廬山風景區我們都熟悉。得益於李白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蘇軾的「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最高層」,上過小學的都知道。
由此可見,廬山景點在一千多年前就很出名了。廬山再怎麼的出名,可星子縣卻沒多少人知道,改為廬山市之後,一看這個地名就想到廬山景區。
徽州建築風格
02為什麼黃山的改名會引起爭議?
安徽省名來源於安慶和徽州兩地的首字,而徽州地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其「徽學」與「藏學」、「敦煌學」並稱為地方三大顯學,相對而言,徽學的應用更為廣泛。這也是在網上引起爭議的主要原因,認為徽州的文化底蘊特別深厚,改名為「黃山市」之後,很多遊客只知道欣賞風景,而忽略了其內涵文化,不利於徽州文化的傳播。
另外徽州這個地名沿用的太久了,將近千年,而且還是國內城市中少有的帝王用自己諡號命名的。徽州原名為歙州,北宋書畫皇帝宋徽宗用自己的諡號改名的。
徽州牌樓
03改名不能算是失敗
當年改名的初衷也是為了推動當地旅遊業的發展,如今旅遊業已經成為了當地的支柱產業,發展得比較成功,改名無疑是起到了一定的推廣作用。
至於說不利於徽州文化的傳播是有點牽強的,因為稍微有點文化素養都會知道徽州。每年都有很多高校建築、美術、人文專業的學生過來寫生、調研。黃山的美景再驚豔也掩蓋不了徽學的博大,相反客流量的增多還會有利於徽學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