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2020-08-05 顏柳青

簡介:中國人對名字是非常重視的,我們經常說人如其名,但是在很多時候地也如其名。中甸縣原本一直是一個不出名的小縣城,但是自從改名香格裡拉以後,景點越來越火爆,為當地帶來了一筆不菲的旅遊收入。香格裡拉、九寨溝這些旅遊景點陸續走紅以後,地方開始重視名字文化,就連西安都一直拿長安來打廣告。今天筆者就給大家細數幾個改名失敗的城市,其中黃山改名徽州,國務院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這是沒文化的表現。

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徽州改名黃山

徽州名字被改為黃山是無數人心中的痛,當初為了突出黃山的旅遊資源,用黃山山名取代了徽州地名,成了行政區劃史上的一大敗筆。這個並不是我個人觀點,是很多人都認可的,徽州改名真是太可惜了。原國務院副總理萬裡都曾公開點名批評,說把徽州改為黃山是缺乏文化的表現、是沒有歷史知識的表現。

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你以為徽州只是一個地名嗎?徽州代表的是幾百年積攢的徽派文化。安徽中的徽就是徽州,現在徽州地名都沒了,安徽還能叫安徽嗎?安黃山??曾不止一次有人會提出疑問,徽州地名難道真的不如黃山?黃山有旅遊資源,徽州難道就沒有?徽商、徽州宗族、徽州建築、徽州篆刻、徽州民俗、徽州工藝等等,難道還不如一個黃山?

長安改名西安

很多人認為長安改名西安也是有點失敗的,因為引以為傲的歷史沉澱、文化積累的載體都是長安地名。古代王朝紛紛建都於長安,盛唐時期的詩人紛紛為長安作詞作賦,他們稱的可都是長安。正所謂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這膾炙人口的詩說的是長安花,而不是西安花。以未央宮、長樂宮、大興城、大明宮勾勒出的情節是長安情節,無數詩詞讚譽的是長安。西安的名字確實不算失敗,但可惜西安取代的是長安,兩者相比自然就知道誰遜色三分。應了那句話,不是你不好,而是有比你更好的。

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朝歌改名淇縣

《封神榜》我想大家都看過吧,你們印象最深刻的是什麼?是不是富麗堂皇的朝歌?很遺憾,朝歌的地名並沒有保存下來。曾經有著輝煌歷史的朝歌被改名為淇縣,「朝歌夜弦五十裡,八百諸侯朝靈山」的繁華景象我們也只能從書中窺測三分。在當今行政區劃固定後,很少有地區再申請改名,黃山是一例,淇縣也是其中一員。淇縣不斷申請改回朝歌的名字,通過旅遊經濟來帶動地區發展,但可惜未果。

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陳倉改名寶雞

陳倉改名為寶雞也是一個失敗典型,最初這塊地叫岐山,就是周朝的龍興之地。秦朝建立後,自然不會用岐山的名字,所以就特意設置了陳倉縣,用陳倉蓋住了岐山。著名典故「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讓陳倉的名字耳熟能詳,但遺憾的是唐朝時期因為有石雞打鳴,所以改名為寶雞。石雞打鳴的故事一看就是瞎扯,但封建統治者為了大書盛世景象,將其描繪成祥瑞,真是可笑。

細數改名失敗的城市,黃山改徽州,副總理萬裡點名批評沒文化

汝南改名駐馬店

駐馬店原名汝南,網友們比較熟悉的就是汝南袁紹了。但是汝南歷史非常悠久,因為地處中原中心,所以有「豫州之腹地,天下之最中」的稱呼。2004年,駐馬店市召集了一批專家,搞了一個「天中文化研討會」,申請把駐馬店改為天中市。好傢夥,不改名則矣,一改名就驚天動地啊。當然了,這個提案根本就沒過,而且有生之年也可能看不到這個提案通過。

相關焦點

  • 我也來說說徽州改名
    徽州改成了黃山,我個人認為不僅根本沒必要,而且是最大的敗筆。記得當時,國務院副總理萬裡也曾經評論說:徽州改成了黃山是沒文化的表現!徽州改成了黃山對我們婺源人來說更是心底永遠的痛!本來從徽州這個偉大的母體中被剝離出來就已經是傷痕累累了,現如今就連徽州這個母體都被改名了,想想都悲傷啊!
  •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改後的名字很俗氣,失去了內涵
    大家好,請看新學期的內容,受傳統文化的影響,我們中國人對名字非常重視,甚至認為名字的好壞決定了一個人的命運,人們總是竭盡全力,給剛出生的孩子取最好的名字,名字是不僅是人,也有地方,中國人的觀念中,地方改變名字的地方可以發展得更好,所以,也有幾個地方,改名後的發展甚至還不及改名之前,
  • 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算是改名失敗嗎?
    「五嶽歸來不看山,黃山歸來不看嶽」,名人代言的效應一直以來都是很紅火,這句詩讓黃山的風頭蓋過了五嶽。黃山風景區每年的遊客量在國內景點中一直算是翹楚,但對於之前的徽州改名為黃山市,網上一直有爭議的聲音,難道改名為「黃山市」真的不好嗎?
  • 中國改名失敗的城市,十三朝古都首當其衝
    但在歷史的發展中,有很多地方的地名因為各種原因被修改了,有些城市的名字改地很失敗,大家知道有哪些改名失敗的城市呢?首當其衝的是十三朝古都西安了。西安古稱長安,取「長治久安」之意,西安有著3100年建城史,1100多年建都史,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歷史上有13個朝代在這裡建都。西安之稱始於明朝,大將軍徐達進兵奉元路,明朝改奉元路為西安府。
  • 安徽改名頗受爭議的城市,有說改的成功也有說改的失敗,這是為何
    事實上,國內也有許多城市存在著這樣的情況,由於某些原因,一些城市選擇了更名,以便更好地發展。比如長安改稱西安,盛京改稱瀋陽,大庸改稱張家界,蘭陵改稱棗莊等。安徽也有一個城市改了名字,但自更名後,爭議就一直不斷,有人說它更名很成功,也有人質疑它更名很失敗,這是為什麼呢?安徽共有16個地級市,城市名稱基本上都有了很大的變化,其中合肥就是其中之一。
  • 改名 「黃山」還是「徽州」 有多重要?
    △徽派建築徽學專家、安徽文史館研究員方利山表示,徽州作為古地名,大家都盼望它能夠恢復過來,使得徽州文化有個安身立命之所。打「黃山品牌」 設黃山市撤徽州據了解,當年,為了將黃山旅遊的牌子打出去,安徽省把原黃山管理處,改為安徽省黃山管理局,直屬省政府領導。
  • 媒體:江西星子縣改名廬山縣 城市改名能否改"命"
    政知局(ID:bqzhengzhiju)注意到,近日,人民日報編輯、作家李輝以「文化傳承」的名義,呼籲黃山市復名「徽州」,得到了部分民眾的贊同,不過,也有人以「勞民傷財」表示反對。黃山市首任市長也回應稱「考慮到文化的正本清源,現在是改回來的時候了」,黃山市民政部門也表示「將深入調研,儘早提出建議」。
  • 各省改名最失敗的城市,黃山市上榜,山東省才是最亮眼的!
    中國境內城市名稱一般是伴隨著歷史進程而改變的,很多城市有時因為發展的偏向不同,或者是際遇變化大而改名,我國現在有數百座城市,只有極少數城市從設立到現在從未更名的,而大多數的城市則是一遍又一遍地更改。今天我們就來細數一下各省內有哪些城市改名後,知名度大不如從前的,其中改名最失敗的是哪座城市?
  • 改名「失敗」的5個城市,不再霸氣無比,當地人:還不如不改
    在我國,大大小小的城市有663個,除了自身發展不一樣外,名字也是大家調侃的地方。其中改名的城市數不勝數,有的效果一般,有的卻知名天下。而改過名字的也有很多,自古以來一直就是一件麻煩事,有的城市改名後充滿爭議,甚至讓人很多不理解,比如這5個改名「失敗」的城市,改名後不再霸氣無比,當地人:還不如不改1、河南駐馬店駐馬店也是河南一個小有名氣的城市,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是軒轅黃帝夫人嫘祖的故鄉。
  • 從徽州到黃山——區劃變遷及改名全過程
    在中國現代區劃史上,將景點名改為地名的地區其實不少。,地級單位改名的其實只有三個,即徽州地區、大庸市和錦西市。改名的局限性筆者認為,80年代的徽州改名黃山存在以下幾點問題:其一,調整程度太大,延續1000多年的太平和800多年的徽州名稱在短短五六年內相繼更名,過程較為倉促;
  • 因山改名的城市:黃山雖名聲響亮,但到現在仍有很多人想改回原名
    大家應該都知道,城市名字可以說是一個城市最直接的象徵,也是一個城市歷史文化底蘊的體現,為了保留城市原本古韻古香的氣質,很少會有城市改名,但也會有一些城市別出心裁,為了樹立城市的新形象,促進城市的新發展,選擇了改變市名,當然,這也無可厚非,但是如果改名後並沒有很好的促進城市發展,甚至名氣都遠不如從前,那確實是讓人有些苦惱了。
  • 中國城市改名後,張家界發大財!黃山哭瞎了眼!
    中國城市改名後,張家界發大財!黃山哭瞎了眼! 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改名最失敗和最成功的城市排名
  • 黃山能恢復徽州之名嗎?
    國內改名的城市不少,如張家界、黃山、香格裡拉等,基本上都是為了發展旅遊而改名。這些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歷史文化底蘊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有些城市就想改回古名,有成功的,如襄樊改為襄陽。當然,也有呼聲很高但一直沒能成功的,如由徽州改名而來的黃山市。
  • 中國改名最失敗的5座城市:原本高大尚,改完讓人想流淚
    城市的名字也有其特殊的意義,不同的歷史文化,地理等等都可以通過地名得到體現,當然一些地方也會因為一些原因將之前的地名進行更改,這事有好有壞,改名是為了讓城市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但是也有不少城市因為改名而遭人「嫌棄」的,好端端的名字為什麼就改了了,今天就來盤點五大讓人遺憾的改名城市。
  • 黃山人為何想恢復徽州之名?
    國內改名的城市不少,如張家界、黃山、香格裡拉等,基本上都是為了發展旅遊而改名。這些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歷史文化底蘊對一個城市的重要性,有些城市就想改回古名,有成功的,如襄樊改為襄陽。當然,也有呼聲很高但一直沒能成功的,如由徽州改名而來的黃山市。
  • 城市復名:從「黃山」到「徽州」可以兩全其美
    一個城市的復名,無疑要歸於對文化的傳承,日前,人民日報刊發題為《地名是我們回家的路》一文時提及,地名承載豐富的文化信息,接續千百年的情感傳承,「是一條回家的路」,「像『徽州』這樣重要的歷史地名,不妨考慮恢復。」一時引起熱議。「一生痴絕處,無夢到徽州」。《人民日報》最近刊文評「徽州」被「黃山」替代,呼籲重要歷史地名不妨考慮恢復。
  • 中國3個改名最失敗城市,一座名字太土,第三個令人惋惜
    地名是一種對地方歷史文化的傳承與認同,然而隨著版圖的更替、經濟文化遷移等多種因素,許多地方的古今地名發生了很大的改變。有的改名很好,原本無人問津的小地方,一躍成為大城市。有的兜兜轉轉,最後又改回了最初的名字。
  •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原名古樸有內涵,新地名被說俗不可耐
    我國改名最「失敗」的城市:原名古樸有內涵,新地名被說俗不可耐我們國家的小夥伴們對於名字都非常重視,尤其是每個小朋友的名字,基本上都是寄託了家長們的期望,人們總覺得一個好的名字,可以讓人們的生活順風順水,非常重要。
  • 徽州為什麼要改名為黃山?
    就名稱而言,「黃山」較之「徽州」也不算多土。傳說軒轅黃帝在此地煉丹得道,故後人將黟山改名為黃山。如此說來,黃山這個名字還挺大氣的。如果說黃山名字土,難道像張家界把「乾坤柱」改成「哈利路亞山」就洋氣了嗎...
  • 4個改名非常失敗的城市,改名後當地人都氣哭了,網友:土到地心
    4個改名非常失敗的城市,改名後當地人都氣哭了,網友:土到地心城市名字,是一個城市的名牌,代表著一個城市的排面,於是有些城市就試圖通過改名,來獲得更多的關注度。而有些城市則改名之後,變得更加默默無聞,而且有的城市名字則變得更加難聽,今天我們就一起盤點一下,哪4個城市把名字越改越難聽。石家莊石家莊改名之前叫「石門」,後來改成了一個小村子的名稱,可以說是最沒有特色、最不像省會城市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