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與彪馬背後的服飾代工之王

2020-12-12 礪石商業評論

礪石導言: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李寧……為何無數的大牌對申洲國際情有獨鍾?金融危機、貿易戰、成本優勢告急的危機情況下,作為服裝代工企業的申洲國際為什麼都渡過了難關,實現了企業的逆勢成長?

金梅、王雅威 | 文

說到申洲國際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申洲),也許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作為服裝行業的老大,它生產的產品我們每個人的衣櫃中幾乎都不止一件,我們在商場買的運動休閒品牌服裝近一半都出自該公司。2018年末,這個成立僅僅三十年的代工企業,卻衝進千億市值俱樂部,股票價格破百,這和我們印象中的血汗代工廠好像有點不一樣。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十年間申洲國際的股價漲幅達到85倍,超過了騰訊。如果以2008年的最低價格計算,過去十年,申洲國際漲幅超過100倍。申洲現在的市值是1565億港幣居中國行業首位,作為一個OEM企業,申洲國際打破了代工廠不賺錢的行業認知。

申洲國際自創立之初就是個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公司,早期公司產品幾乎全部出口日本,而後一步步打開歐美市場。優衣庫、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李寧……為何無數的大牌對申洲情有獨鍾?金融危機、貿易戰、成本優勢告急的危機情況下,申洲為什麼都渡過了難關,實現了企業的逆勢成長?

1

從中國到日本:領先行業的認知與布局

成衣製造行業產品用戶口味變化快,同時又得保證大規模出貨,很多品牌傾向於將資源集中於銷售端,而將加工環節外包,「代工生產」模式應運而生,化妝品、消費電子行業也具有類似的特徵。代工廠主要依靠規模和技術建立護城河,臺積電的先進位程技術,以及申洲國際的面料研發能力,是代工行業中非常有代表性的典範。

由於接近原材料產地、有相對低廉的人工成本和政策支持,亞洲成為了全球主要的服裝製造基地,中國是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很多早期的代工廠就這樣產生了。但早期的代工廠規模較小,行業集中度也比較低。隨著近些年行業整合的作用,下遊品牌的整合能力、規模越來越大的時候,代工廠的集中度也逐漸提升。

申洲國際成立於上世紀80年代末,當時經濟薄弱的寧波北侖區政府為了解決本地就業問題,引上海國企、澳大利亞僑胞共同投資,於1988年籌建寧波申洲織造有限公司,這就是申洲國際的前身。1990年,馬建榮的父親馬寶興被申洲國際引入擔任副總經理。13歲就到上海紡織廠做了「童工」一路升為副廠長,並去日本學習過的馬寶興,可謂紡織行業的專家。

但出師不利的馬寶興人到了申洲,資金卻遲遲不到位,馬寶興千方百計從中國銀行貸出了300萬,讓申洲織造真正啟動了。因為針織工序短、成本低、應用範圍廣,申洲將公司主營業務定於針織行業,90年代申洲確立了公司的發展路線:搞面料研發,走中高端路線。

1992年,申洲開始專注於中高端品牌的代工業務,並開始實現盈利。當時中國紡織品的出口主要依託外貿公司,品質低且競爭同質化,去過日本的馬寶興決定到日本試一試。當時日本紡織業已經處在繁榮階段,服裝各項指標都遠遠超過國內標準,就這樣,申洲走上了「國際化道路」。申洲通過對日本嬰兒製衣行業的分析和把握,開始慢慢撬開日本市場。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申洲國際卻迎來了重大轉折——管理層收購。三方股東把股份轉讓給馬寶興一家。同樣從學徒做起,在廠裡待了近20年馬寶興之子馬建榮持股46.62%,開始掌管申洲國際。他做的第一件事,是花3000萬建汙水處理廠。而今,汙染排放情況已經是品牌商選擇供應商的重要考量標準。也是在1997年,申洲在短短20天內如期交付了優衣庫35萬件加急訂單,拿下了與優衣庫長期合作的機會,自此,申洲的面料研發優勢也逐漸得到發揮和強化。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申洲國際在日本市場的業務不斷增加,與優衣庫、伊都錦、伊藤洋華堂及日本賽施麗公司等日本知名服裝品牌和零售商建立了業務關係。由於合作緊密,馬建榮和柳井正還成了很投緣的朋友,有機會還會在一起打高爾夫。2001年,申洲國際創國內針織行業銷售收入、利稅總額、利潤總額三項第一,彼時日本市場佔其銷售額的九成多。

2

從日本到世界:不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

2002年,申洲開始探索運動服飾業務,為日後的轉型做準備。2004年,申洲開始多元嘗試,展開賽道轉型的初步試水,企圖從休閒服裝代工向利潤更高的運動服裝代工轉變。同時,申洲國際開始有意加大歐美市場的銷售力度,避免依賴日本單一市場造成的業務風險。

2005年,申洲在香港上市,募資9億多港幣進行設備升級,進一步強化自身的競爭力。如今,憑藉高端的設備,上至200萬件下至4000件的訂單,從接單到交貨,申洲國際可以控制在15天以內。儘管國家逐步放開了中國市場出口配額,為申洲進軍歐美市場提供了政策春風,但為了規避歐美對中國產品進口配額,申洲開始在柬埔寨設廠,申洲的野心可見一斑。

伴著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春風,2007年申洲的業務多元化初顯成效,申洲運動服裝訂單激增,休閒服裝銷售額首次出現下降。正是這一年,申洲拿到Nike、Adidas、彪馬等客戶,建立Nike、Adidas專用廠。比賽類別運動服裝較快增加,提高了申洲高端產品的佔比,公司收入翻番。而且,申洲的內衣業務也逐漸有了規模。

2008年的亞洲金融危機為行業帶來了災難性的打擊,服裝業開始向東南亞、印度等勞動力價格更低的地方轉移,由於附加值較低、汙染嚴重,國內也不再鼓勵服裝行業。在經濟周期低谷,申洲卻篤定的擴建產能。申洲在寧波新建織造工業園,在安慶、衢州建設製衣生產基地,逆市搶佔市場份額。到2009年,申洲出口銷售額已經位居全國第一。

2011年,Nike選擇臺灣製造商豐泰生產Flyknit鞋面,但買來的150臺Flyknit生產機器只能專機專用,Flyknit技術推廣存在不確定性,2012年豐泰放棄了這一業務。申洲國際大膽地抓住機會,購入2000臺設備,承擔了Flyknit的訂單。此技術是Nike公司歷史上巨大的面料飛躍,申洲在Nike Flyknit的總體訂單中佔比逐步達到70%,成為其近年來業績推升的巨大動力。

2013-2014年,由於下遊服裝零售行業回暖,外部環境改善和申洲行業地位的鞏固,將申洲推向了更廣闊的市場。於是申洲在越南設立面料生產基地,進一步增強產能,加速海外擴張步伐。申洲逐漸成為代工領域的優質企業,資本市場對申洲的信心,從申洲直線飆升的股價中就可洞見。

2015年,下遊運動品牌服裝的市場熱度進一步提升,申洲的技術研發能力和規模效應的優勢逐漸上升,公司的市場份額不斷擴大,申洲開啟了發展的加速器。申洲成為了眾多國際一線品牌的核心供應商及品牌合作方,真正佔據了OEM的行業龍頭地位。2016年,越南面料工廠二期以及成衣工廠建成投產,海外產能佔比逐步提高,同一年申洲成為Nike、Adidas的全球第一大服飾類供應商。2018年,越南面料工廠產能繼續提升,在柬埔寨和越南新建成衣工廠的布局,使申洲的業務版圖不斷發展壯大。

而今的申洲,業務多元化,對單一品類和市場的依賴程度較低。申洲做為中國最大的針織垂直化服裝製造商和出口商,產能分布於中國、柬埔寨以及越南,是耐克、優衣庫、阿迪達斯以及彪馬服裝品牌的第一大供應商,分別佔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彪馬服裝採購量的12%、14%、30%以及14%。

從產品品類角度看,申洲2018年三大品類收入佔比為運動服飾68.14%,休閒服裝24.66%,內衣服裝6.34%和其他針織品0.9%。而從區域市場來看,國際銷售佔營業額的69.87%。其中,日本佔15.45%,美國、歐洲等佔33.65%,中國市場佔30.13%,在全球市場上擁有較強的競爭力與知名度。

這個創立了三十年的企業,儘管已經取得了非常驕人的成績,但其業務線卻非常的清晰。三十年專注於服裝代工賽道,通過設備的升級,不斷提升效率,通過海內外的持續投入,開發模塊化生產,做成全球龍頭。

3

創新與管理:申洲護城河

出身於針織廠的申洲可以在眾多OEM企業中脫穎而出,不得不歸功於其在上遊面料加工領域的布局。由於對中高端面料的研發,使申洲在1997年的時候拿下了優衣庫的訂單,並保持了多年的緊密合作。因此,科技和研發的重要性,申洲深諳其道。

申洲從早期的休閒服裝代工向利潤更高的運動服裝代工轉變,這一轉變之所以能成功,和申洲高端面料的研發能力也是密不可分的。強調功能性的運動產品,款式相對較少,對面料質量、功能性的要求更高,起單量大。這就要求供應商具有先進的製衣技術,同時具備技術研發能力和規模實力。能夠幫助客戶開發、生產高附加值產品的企業,必然更能得到品牌商的青睞。

嚴謹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體系、高效的管理模式、勤勉的員工隊伍,這些基本功在申洲的發展中,已經被不斷的夯實。因此申洲聚集了非常強大的核心客戶群,其服務的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都是行業頭部的運動品牌。申洲的前五大客戶在其銷售中的佔比非常穩定,基本維持在80%-85%區間。

同時申洲還與主要原料供應商建立新原料的信息分享機制,與客戶交流市場消費需求,抓住用戶消費思維,增強對於市場趨勢的前沿跟蹤,提高產品研發效率。

申洲建築面積逾6000平方米的國內一流的面料實驗室,使其擁有優越的面料研發能力。而且申洲研發的所有面料全部為內部使用,這成為了申洲的一條同行無法逾越的護城河。

在上市之前,申洲國際堅持將年利潤的60%以上投入技術改造。上市之後,申洲國際每年研發投入約為年營收的2%,並持續進行技術改進和設備投入以提升生產效率。此外,公司還建設有較為完善的研發體系,成立技術中心等創新團體,引入國內外優秀工程人才,加強研發團隊建設。截至2017年底,擁有246件專利,其中新材料面料專利90件,生產設備工藝改造專利156件。

除了強大的技術和研發能力,對於OEM企業來說,時間同樣是有生命高度的意義的。申洲作為垂直一體化針織製造商,集織布、染整、印繡花、裁剪與縫製、包裝及物流五個完整工序於一身的代工廠,由於生產環節的無縫銜接,具有非常快速的供應鏈反應能力。

而且,申洲在世界各地設有辦事處,能在每季開始前與主要客戶舉行業務會議,從而制訂下一季度的生產與銷售計劃。企業再配合客戶的特殊設計、面料要求、預算,研發製作相應的面料並生產成衣,完成國際大品牌的定製化和品質化需求。這種模式讓企業和客戶之間溝通的效率得到極大的提高,也大大縮短了供應鏈的反應時間。

通過設計(縮短產品前導時間和新品投放周期)、生產(生產工序集中在一個工業區,降低時間和物流成本;建立主要客戶專用工廠,一站式完成從開發到生產的所有環節)、物流包裝這樣的一體化產業鏈,可以有效提高生產效率、縮短供貨周期,規避產業鏈上的不確定因素帶來的風險,保證交貨的及時性,提高產品競爭力。強大的供應鏈體系足以支持產品周期短至15-20天的快單。將各個環節都握在手中的申洲,在協同性極大提升的同時,也將全部利潤留在了公司內部。

在成本控制和規模優勢保持上,申洲的海外擴張之路同樣值得學習。隨著東南亞國家與更多的發達國家達成自由貿易協定,東南亞的成本優勢更加強勁,紡織產業由中國轉移至東南亞國家的趨勢更加明顯。因此,申洲國際轉變市場動向,將生產轉移至東南亞地區,很好的為公司提升了利潤空間,也進一步拉大了企業的規模優勢。同時,在海外產能布局的過程中,在固廢處理、能源節約方面有相應的措施,並且注重節能減排能力的建設,為申洲的進一步發展掃清障礙。

4

結語

受經濟增速放緩影響,全球消費需求相對乏力,中美貿易摩擦給未來出口形勢帶來較大不確定性,而且企業製造成本繼續上漲,國內的紡織服裝行業承受著市場和成本的雙重壓力。將雞蛋裝在不同的籃子裡的申洲,通過全球化和多元化的業務布局,成功規避了很多市場危機。

中國+東南亞的產能布局,增強產能優勢,減少勞動力成本的同時,也規避了貿易政策等對業務造成的風險。多元的客戶構成和業務構成,使企業可以多條腿走路。持續創新的研發創新力,垂直一體化的業務使申洲具有快速的產業鏈反應能力、效益集合優勢,減少了對市場的依賴,這些都成為了申洲深深的護城河,從而奠定了申洲無可撼動的行業霸主地位。

所以,2008年的金融危機;2015年歐盟取消中國GSP待遇,削弱了中國市場的歐盟市場價格競爭力;2017年中美貿易戰的打響再一次對紡織服裝業造成衝擊,申洲不但都挺過去了,還一次次在艱難的環境當中逆勢上升。2018年申洲又達到了新高度:營收數額為209.5億元,利潤為66.1億元。

在代工企業的發展策略中,總是會有建立自主品牌的聲音,以培養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但「一輩子做精一件事」,是馬建榮的經營理念,他說目前申洲國際做自主品牌並不急於一時,要先站穩當前市場再完善自身。申洲要堅持創新不斷提升自身的生產水平和能力,在提高產品附加值和盈利能力的同時,通過環保設計、減少面料使用、減低生產排放,使公司成為可持續發展的經營者。

申洲已經達到了今天的體量,但依然在致力於自身的不斷升級,在優秀的路上追求卓越,這樣的企業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相關焦點

  • 穿過阿迪、耐克、彪馬,你卻不知道背後的代工之王
    然而,有這麼一家服飾代工企業,毛利潤率為31.6%,淨利潤率21.4%,相比中國最賺錢的公司之一騰訊,2018年毛利潤率30%,淨利潤率26%。盈利能力直逼騰訊,它是如何做到的?01.巨頭背後的隱形冠軍相信許多人都穿過耐克、阿迪達斯、彪馬或者優衣庫品牌的服飾,要是稍微注意一下吊牌,你就會發現有家企業的名字經常出現:寧波申洲針織有限公司。
  • 中國服裝界的「富士康」,在耐克、阿迪背後,靠代工淨賺51億
    正如在手機組裝領域有富士康那樣的代工巨頭一樣,在其他代工領域,國內也不乏一些為世界知名品牌代工的巨頭。在中國服裝界便有這樣一個類似「富士康」般的存在,它就是已經在服裝行業深耕數十年的申洲國際。而身處耐克、阿迪背後的它,在2019年僅是靠代工便淨賺51億。
  • 連耐克、阿迪、優衣庫都離不開它
    公司目前市值是1360億,在國內服裝企業裡排名第一,超越安踏、李寧(212億)、海瀾之家。它是名副其實得「代工之王」,也是耐克、阿迪、優衣庫、彪馬的最大供應商。目前,申洲的三大客戶是耐克、阿迪達斯和優衣庫,佔比分別是24%、21%、23%。
  • 2018全球最具價值的服飾品牌TOP50排行榜:耐克強勢佔榜
    據榜單顯示:進入2018全球最有價值的50個服飾品牌排行榜前十品牌分別為:耐克、H&M、Zara、阿迪達斯、愛馬仕、路易威登、卡地亞、古馳、優衣庫和勞力士。其中,耐克以280.3億美元的品牌價值位列榜首,耐克品牌價值較上年下降了12%,但仍能蟬聯第一。緊隨其後的是快時尚品牌H&M和Zara,依舊名列第二、三位。
  • 服裝行業的「富士康」,馬建榮的工廠為耐克、優衣庫品牌代工?
    而現實生活中確實有這樣一位老闆,他不但肯為員工花錢,更是在細微之處打動著員工的心。他知道很多人因為春節買票困難,不得不放棄回家團圓的機會,而很多人可能一年只有一次回家的機會,這也成了他們最遺憾的事。所以他決定包車送員工回家過年,每年200輛車,平均花1500萬元。
  • 阿迪達斯為何是三道槓?原來與彪馬是親兄弟,創始人之間相愛相殺
    隨著眼下,人們對於身體健康越來越重視,體育運動服裝也成為了服飾類銷售的一個大頭,許多人在購買衣物時,本著舒適、健康的大前提,都會優先選擇體育運動服飾,目前國內有李寧、安踏、匹克等多家知名運動品牌,國際上更是擁有阿迪達斯、耐克、彪馬、銳步等著名企業,不過從市場佔有份額情況來看,目前依舊是阿迪達斯與耐克兩家企業佔據主要位置,兩家企業不僅在運動方面涉足深遠
  • 耐克、彪馬大舉進軍瑜伽市場,露露檸檬能保住主陣地嗎?
    作為重身心平衡,少競爭意識的運動形式,瑜伽這一運動與其他體育運動有所區分,這也讓露露檸檬的產品線與耐克、阿迪達斯、彪馬等運動品牌有明顯不同。然而自疫情以來,運動品牌們的思路明顯有所轉變,在露露檸檬轉戰線上發力居家健身的同時,耐克和彪馬也相繼開通瑜伽產品線,有搶佔瑜伽市場之勢。原本是兩個運動市場的不同產品,戰火就此拉開。
  • 阿迪達斯和耐克中國代工廠裕元鞋廠罷工
    阿迪達斯和耐克中國代工廠裕元鞋廠罷工 2014-04-21 10:06:44 來源:FashionMag.com中文網 裕元鞋廠的部分廠區從本周初開始就停工
  • 阿迪VS耐克 誰才是運動服飾之王?
    目前,在中國市場上,耐克和阿迪達斯長期佔據著運動服飾行業龍頭地位,在產業鏈、產品、品牌營銷等方面巨門核心優勢,並不斷創新引領行業發展。那麼耐克和阿迪達斯,誰才是中國市場上運動鞋服品牌之王呢?ROUND1 比市場:耐克勝近年來,耐克和阿迪達斯佔據著中國運動服飾行業市場份額的前兩位。2019年二者市佔率延續了提升的趨勢,耐克市佔率排名第一,達到22.9%,阿迪達斯市佔率排名第二,為20.4%。所以,從市場角度來看,耐克市場份額領先於阿迪達斯。
  • 窮耐克富阿迪,銳步彪馬靠邊站
    就個人看法,耐克品牌成立於1972年,阿迪呢成立於1949年,就歷史悠久程度阿迪確實有優勢,但耐克呢雖然起步比阿迪要晚,但成名後推出了一系列吊炸天的鞋款,實力圈粉,而且經常和一些潮牌聯名,可謂一鞋難求,不管在籃球足球界都能獨當一面。耐克喜歡玩科技,但有情懷和信仰的人是不會在意那穿上去跑快1秒的。
  • 申洲國際的別樣代工模式
    抓住全球紡織產業鏈向中國轉移的歷史機遇,公司上世紀90年代不僅積極承接日本高端服裝品牌的代工訂單,還前瞻性地布局布料研發,並構建了世界一流水平的染整工藝生產流程,打造垂直一體化生產模式。2005年上市當年,其躋身耐克、阿迪達斯、PUMA等全球巨頭運動品牌供應商名單,及時搭上增長更快、利潤更高的運動服裝賽道,獲得了比合作品牌商更快的增長。
  • 11年雙11:從傑克瓊斯、七匹狼到耐克、優衣庫,你都追過啥品牌?
    最終的榜單裡,過10億元的品牌共有15個,其中服飾品牌有4個,分別為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和南極人。過10億是什麼概念呢?以這幾個品牌的產品均價來計算,當天24小時的售貨量均在百萬件以上。從2009年到2019年,十一年間,天貓雙11服飾銷售榜的排名幾經轉換,從潮極一時的傑克瓊斯、真維斯、七匹狼變成了耐克、阿迪達斯和優衣庫。流行服飾變化的背後,是時代情緒和社會文化的更迭。
  • 彪馬VS阿迪、耐克,親兄弟間的較量,你更看好誰?
    但針對國內市場而言,為什麼彪馬沒有阿迪、耐克那麼火呢?在運動品牌中,Puma和Adidas、Nike都處於上遊,其中阿迪達斯與耐克在國內收穫了一大波粉絲,儘管很多運動愛好者將兩者來進行比較,卻也難分伯仲。而彪馬比阿迪、耐克晚一步進入中國市場,儘管蕾哈娜讓其成功逆襲,但是在國內的受歡迎度始終遜色幾分。
  • 賽場之外,阿迪達斯與彪馬的相親相愛與相互傷害
    就西方大國而言,阿迪達斯、彪馬、耐克、銳步等品牌之間的競爭同樣激烈,甚至有種你死我活的感覺。 今天,就為大家扒一扒因奧運會崛起的兩大體育品牌阿迪達斯與彪馬之間的故事,這也是《兄弟之爭:阿迪與彪馬的歷史》的故事線。   首先糾正一個誤區,阿迪與彪馬不是美國的體育品牌,儘管彪馬的名字與Logo都是原產美洲的美洲獅。
  • 除了馬雲,浙江還有一位馬姓首富,靠服裝代工賺得700億身家
    主要以代工(OEM)及委託設計(ODM)相結合的方式,為客戶製造運動服、休閒服、內衣等針織品,客戶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彪馬、優衣庫等。  32歲時他正式接手申洲國際,上任不久就遇到嚴峻挑戰,優衣庫要求在20天內完成35萬件衣服。馬建榮帶領全廠員工加班加點,順利完成這份加急訂單,由此也贏得優衣庫的信任,雙方建立了長期合作。  進入21世紀,他敏銳地發現中國運動消費市場存在巨大潛力,於是開始調轉船頭,進軍運動服裝市場,先後與耐克、阿迪達斯、彪馬、迪卡儂等國際大牌,以及安踏、李寧、特步等國產品牌合作。
  • 同為國際一線大牌,為啥大街上穿彪馬的人要比耐克阿迪少?
    眾所周知,彪馬,阿迪達斯,耐克作為國際上的知名運動品牌,它們在國際上的地位都是屬於上遊的。有時彪馬推出一些設計感較強的衣物鞋子時,它的火爆程度甚至會高過耐克和阿迪。雖然在國外三個品牌的受歡迎程度是相差無幾的,但是在國內的市場,彪馬和耐克阿迪之間還是有差距的,畢竟耐克阿迪進入中國比較早,但為什麼大街上穿彪馬的人沒有耐克阿迪多呢?
  • 百麗、彪馬和阿迪達斯等重拳打假維護品牌
    、阿迪達斯、耐克佔有相當大的市場份額,但是「樹大招風」,品牌鞋被仿冒的機率也最大,被商家假冒其產品成為知名鞋類品牌必須面對和忍受的一個事實。  據「彪馬」公司提供給法院的資料顯示,「彪馬」早在1978年就在中國註冊了「PUMA」商標、「豹形圖案」商標和「PUMA及豹圖形」商標,並在中國大量使用。由於「彪馬」品牌的成功和深受消費者喜愛,一些「山寨版」的「彪馬」產品蜂擁而出。
  • 阿迪達斯以銳步品牌贊助德甲 海勒不看好彪馬
    國際在線消息:在收購美國體育品牌銳步之後,阿迪達斯已經準備向耐克發起挑戰。阿迪達斯總裁赫伯特·海勒上周末表示,它將繼續實行節約計劃,並有可能以銳步的名義贊助一家德國足球甲級俱樂部,以加強銳步品牌在歐洲市場的地位。
  • 品牌資訊:耐克、安踏、阿迪、李寧、斯凱奇、安德瑪、彪馬、探路者
    (第一財經網) ———— 資訊3———— 復星旗下高端內衣Wolford和阿迪達斯聯手 合作開發無縫、功能型服裝 奧地利高端內衣品牌Wolford近日宣布,已與運動服飾巨頭阿迪達斯籤署合作協議
  • 樂活時尚|足球巨星內馬爾棄耐克而代言彪馬 能雙贏嗎
    據悉,內馬爾在社交網站照片牆(Instagram)上宣布正式成為運動品牌彪馬的代言人。內馬爾與耐克合作已有15年之久,在此期間內馬爾表現相當優異,為何此時選擇轉投彪馬懷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彪馬今年上半年業績下滑嚴重,內馬爾的到來能助其挽回業績嗎? 據悉,雖然此次贊助金額尚未透露,但業內普遍猜測彪馬會下「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