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遙遠清貧的茶山

2021-02-19 沐御野生茶


       2013年初冬的雲南,也是這樣的晴空萬裡,那時我已經是個非常自足的板材物流老闆, 愜意地過著悠閒的昆明生活,當時的我也許是在麻將桌上或是泡在溫泉桑拿裡。

  一個偶然的機會,我到合伙人中儲糧雲南公司副總的老家,青山綠水的雲南龍陵南邊去玩,邂逅了那片雲南怒江之畔、高黎貢山餘脈、位於中緬邊境海拔1800-2200米的茶山。奇怪的是當地的茶農在毀壞那裡的古茶園,準備種植溫州商人和縣政府聯合開發的石斛。

        在被石斛大面積種植吞噬的村寨、田野、山坡,那些瀕臨滅亡的寂寞茶樹,仍然頑強在野山的風中生長,顯得有些悲涼。雲南非主產茶區的茶葉,就像被愛情遺忘的角落。那年冬季,成為了我投資茶廠的艱辛長路的起點。


        離開安逸的生活,像戒菸、戒麻將一般地痛苦。投身茶道的初期,對於一個見慣俗世繁華的人來說,就是鳳凰涅槃的故事。記得當時每天喝過的各地茶葉泡過的水,都夠我洗茶浴了,就差把自己喝成一棵茶樹。從那時候開始茶葉就像我的朋友,在人生時光的那一瞬間相遇、相知、相伴,隱盡鉛華,褪去青澀,內蘊一腔芳華。


       2014年,我們開始了漫漫的制茶之路,沒有經驗,從當地最原始的做法、工藝開始。 艱辛的販茶之路從 闖碼頭天津、走西口太原、下南洋深圳開始,就差沒在自己頭上插一根草,在廣州擺個地攤、或沿成都大街叫賣了,行到水窮處,唯有茶相依。

  初賣茶,客戶是不管價格的,會拿其喝過最好的茶葉與你相比。這個年代稍有社會地位的人,誰沒有收到過別人送的茶?茶喝得多了,大家嘴就叼了,就會覺得自己懂茶了。我的很多親戚、朋友、同學(尤其在雲南的),也是開口山頭古樹,閉口價格年份,茶謠漫天,連我都迷離了。

  2015年5月我就像個初出茅廬的雛兒,帶著野生玫瑰紅茶出現在北京國際茶展,馬連道的中茶公司的資深經銷專家說,你的茶葉如果不是雲南六大茶山的知名茶,永遠只能做宮女,別想著當貴妃。當時羞得我直後悔沒讀《甄嬛傳》。

  跋涉的步履叫蹣跚,白眼的天空下一片茫然,賺了2個億,一個叫失意,一個叫回憶。客觀、理性、學習、積累、提高、完善,時光磨掉了稜角,只能用茶溫暖靈魂,在漫漫的賣茶路上我只能選個名字叫用心。


       如今我已經是第三次穿越北回歸線走遍雲南茶區了,也到過祖國很多的著名茶葉產區。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每一處山水的背後都是故事,每一片茶園都茶香四溢。我的計程器記錄了我與別人的春天的距離,別人的是用二月的春風剪出來的,我的春天卻是僕僕風塵,滿身泥土和青山的味道。我噠噠的馬蹄是紅塵的過客,卻是茶山的歸人。

  在專家覺得我膚淺 、茶商要我鋪貨、茶粉認為我沒名氣的時光中,在清貧的茶農期待的眼神下,我倔強地生長成雲南怒江畔那棵高高的茶樹。

       2015年,這一片曾經被大品牌低價收購的粗製茶被我們精心做出來了,終於有自己的品牌,遠山無塵,沐露御品,江南,塞外,遇見90度水,遇見驚喜的原生態、零添加的沐御野生茶。


  人生如茶,也人生如匆匆的流水,萬丈紅塵三杯酒,千秋偉業一壺茶!一生是否也會像茶葉,從青澀到芳醇,再到溫潤,回味持久,細水長流。做茶也是做人,在當今到處都是香精,色素,農殘的茶界,茶葉江湖千山萬水,重巒疊嶂,表面一江春水,深處漩渦湧動。

  剛開始賣茶,儘管我是一片無農殘、原生態的茶葉,但也是個懵懂的鄉下農人,跟傳銷似的,人情關係、有限的人脈最近,於是微信好友爆長到兩千;我的板材客戶幾乎人人都在喝我的茶;我在交大三、四十個校友群裡到處竄成了著名的網紅串串。真心感謝過程中的打擊誹謗、鼓勵幫助,這一切都是我們前進的動力。我的人情生意已成長為我心中矢志不變的契約精神!

老師說:茶葉每次從品質到包裝都在進步.說明你在用心,堅持下去!

同學說:我買不了多少,給你的茶寫首詩吧。

板材客戶說:今年送禮用你的茶,包裝要好點哈。

茶山鄉民說:價格不要賣的太高,有點錢回來我們明年再做。

諍友說: 不提高茶葉品質,人脈用盡了,我看你怎麼賣。

做大!做強! 不如做久!


  從2015年初開始,我們陸續到福建安溪、桐木關,廣東英德、汕頭,四川雅安,江蘇蘇州等地參觀、學習,請雲南鳳慶、勐海、福建、廣東等地的師傅分別來做紅茶、普洱、綠茶,甚至嘗試用安化黑茶的工藝來做熟茶。今年的上海茶博會,一個國內專家曾說:"你的野生紅茶已經是國內的最高品味了!"當看到上海經銷商喝到新茶讚許的神態,心中百感交集。

       費盡心力,並非為提高價格,贏得更高利潤。也許我的茶並不一定適合你的口感,但是你的建議就是我們追求完善的動力。茶無上品,適口為佳


        這是一個茶界炒作伴暴富齊飛、漩渦與陷阱共存的社會,  茶農每年在遠山採摘著的,那個真實的春天早已霧霾籠罩。隨波逐流、或獨善其身,是搖擺在每個中國茶人心中的天平。我們也許做不出中國最好的茶葉,只做得出超越自我更好的茶,絕不用農藥化肥(我們的海拔不需要),不加入任何化學添加劑。

  靠譜的人做靠譜的茶葉,給靠譜的你喝!請您別嫌棄!那是來自遠山的厚重、醇樸的味道,像雲南茶農。


        有一條大河,與她的支流,若干個鄉鎮,村落,山寨,這就是滇西密境!  彩雲之南,我的故鄉!我就是那片來自遙遠清貧遠山的茶葉,我就是那個矢志不悔的雲南茶農!


       野山幾片清葉,春水孕育醇香,山霧飄散遠方,沁滌心生甘泉。胸懷虛無之念,千山紅塵潛行,笑談浮生流年,茶入心佛無塵。

                                          ----摘自同學詩


相關焦點

  • 巴達茶山:遙遠邊境「大臻古茶山大全9」
    巴達茶山是一個相對遙遠的地方。看巴達茶山,地圖上可以看出它和其他的勐宋,南糯,布朗山等茶區有相對獨立性,這也造就了其相對獨立生態環境。從勐海出發到巴達大約60公裡,距離也不算近。需要穿過勐混,勐遮鎮兩個重要的壩子。
  • 雲南茶山之旅---青麓古樹茶山基地
    我是大山的孩子,我從大山走出來,因為茶葉我又回到大山的懷抱,大山眷顧著我,我眷戀著大山,今天帶著客戶我們8點出發青麓茶山,我們的第一站是茶馬古道上的長安橋。長安橋志第二站 青麓茶山---永平古樹茶山 遇見600年以上古樹茶樹。
  • 千年書香與清貧的豐碑——懷玉山
    雖然對她神往已久,路途也不遙遠,但由於平時忙於生計,故無緣一睹其神釆。從家裡到懷玉山總共不到一百公裡的路程,所以早上6點多鐘才出發。驅車在九曲迴環有如天路般通往山上的公路,還真考驗人的車技。名篇《清貧》因此而誕生。現這裡建有紅軍抗日先遣隊紀念碑、紀念館,清貧園等一系列紅色愛國教育題材景觀。
  • 行在義烏/茶山上的那幾間破屋,那幾個男人……
    茶樹是一年四季都披戴綠衣裳的,無論什麼時候站在鄉間往遠處一看,總能看見那一排排幽深的墨綠連成的一片片美景,為採茶人醞釀著濃濃的希望。楂林後山的西塢茶園,一個個山頭連綿起伏,一壟壟茶樹整齊排列,濃濃的綠意在山巒間恣意跳躍。
  • 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現代交通發達,無論去地球上任何一個地方,都已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遙遠。遙遠,恰是那種迥異的天氣、自然風光、民風民俗。塞上江南伊犁,從成都直飛過去,也就四個小時。我之所以仍將她視為「遙遠的地方」,是因為每一次都匆匆而過,太多我想留下來細細品味的東西。它就像是我心靈深處藏著的一處神秘寶地,每一次我只能領略它小小的一部分。
  • 古六大茶山之莽枝茶山
    莽枝茶山,位於雲南省西雙版納州勐臘縣,是古六大茶山之一。千年前已有少數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種茶,莽枝山腳的曼賽、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歷史,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園。,又稱江內六大茶山是指:攸樂古茶山,革登古茶山,倚邦古茶山,莽枝古茶山,蠻磚古茶山,慢撒古茶山。
  • 如何劃分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
    雲南擁有豐富的古茶樹資源,雲南古茶樹不僅樹齡大,古茶樹面積大,分布範圍廣而全國聞名的六大茶山就是其典型代表。說到雲南六大茶山,很多茶友都搞不清楚古六大茶山和新六大茶山,古六大茶山與新六大茶山有什麼區別?是怎麼劃分的?今天就六大茶山為茶友一一講解。
  • 在那遙遠的地方,是美麗的新疆
    在那遙遠的地方,有遼闊美麗的新疆。遠方的遠方,有我從未體驗過的生活,那裡的人們按照自己的生活方式生活著,那裡的音樂在呼喚著,與其一生駐足在原地仰望遠方,不如把生命中的某些時光,埋葬在行走遠方的路上。我生長的國度,如此博大如此遼闊,走過蒼茫遼闊的西部大地,你會對此產生更加深切的感受。
  • 古六大茶山之革登茶山
    古六大茶山連成一片,西面是攸樂茶山,中間是革登、莽枝、倚邦、蠻磚茶山,東面是曼撒茶山(屬易武茶區)。革登茶山在倚邦茶山和莽枝茶山之間,面積約150平方公裡,革登為布朗語,意為很高的地方,從地名便知,革登有布朗族居住過。革登茶山在六大茶山中面積最小,面積雖小,但因離孔明山最近,並且有一棵特大的茶王樹,因而在六大茶山中有其特殊的地位和傲人的名氣。
  • 西遊漫記——在那遙遠的地方
    西遊漫記——在那遙遠的地方文/丁波      回西寧的路上,一路草原相隨。「金銀灘」幾個字樣躍入眼帘,老孫要來勁了,說金銀灘上有一個原子城,是我國兩彈研究的最初基地,可以看看。反正是很散漫的行遊,看看就看看。
  • 在那遙遠的地方——青海草原印象
    我的印象中,青海就是西部歌王王洛賓和他的在那遙遠的地方,還有人們臉蛋上的高原紅。青海也是神秘的,藏傳佛教金色的殿宇、飄揚的經幡、喇嘛那赭褐色的厚厚的僧袍因為遙遠、因為荒涼,我國核彈研製的任務落入青海金銀灘,想在五六十年代,這裡是怎樣的荒蕪、寒冷、遙遠與寂寞呀,建設者們在這裡一呆便是三十年
  • 瞿弦和與張筠英誦讀:在那遙遠的地方
    《在那遙遠的地方》作者:李 樺朗讀:張筠英 瞿弦和歌聲:在那遙遠的地方有位好姑娘,那是 1941年的春天,當時在青海西寧工作的王洛賓,被邀請參加一部電影的拍攝工作,女主角是位藏族的姑娘, 叫卓瑪。卓瑪非常漂亮,黑黑的皮膚泛著紅潤 就像山野裡開放的鮮花。拍攝中,王洛賓要和卓瑪同騎一匹馬,奔馳在草原上。馬兒飛快的在草原上奔跑,王洛賓的身子一顛,慌忙之中本能的抱住了卓瑪。
  • 在那遙遠的海邊
    沒等我靠近,遠遠看見一艘艘船似乎漂在半天的雲裡;沒等我完全靠近,你空曠澄澈的靈氣迎面撲來浸潤了我的軀體,那空曠澄澈的藍,藍在天上藍在跳動如瓊漿玉液的海裡,那遠遠的天邊有帆船的影子,有白雲悠悠,有海鷗迴旋,有小山駐足海裡的韻味,更兼有依山傍水的一座座樓房,柔柔的細沙寬闊的海灘和鯽魚過江的美
  • 行者軌跡——古六茶山之「革登古茶山」
    茶山簡介革登茶山位於西雙版納州勐臘縣象明鄉,西連莽枝山,東接倚邦山,南與蠻磚茶山相望,海拔 1300-1950 米,年平均氣溫 18.00℃,年均降水量 821.00 毫米。歷史上現莽枝山及安樂村委會均歸屬於革登茶山。
  • 馬來西亞茶山金馬侖
    無論左看右看,上看下看,金馬侖BOH Tea茶山綠油油的景致都是畫。(新加坡《聯合早報》/梁麗庭 攝)   我們是為了品嘗高原蔬菜及漫步翠綠茶山而到金馬侖度假。從新加坡乘搭巴士去金馬侖,車程約10小時。  Boh Tea茶山  金馬侖位於馬來西亞彭亨州東北部海拔1524公尺,全年氣溫介於15至24攝氏度,適合種植茶葉。
  • 易武屬於「古六茶山」,但「古六茶山」不屬於「易武山」!
    高發倡/文外界茶商把「古六茶山」的茶,都混稱為「易武片區」茶,這是嚴重的混淆、擾亂、欺騙行為!山屬概念和行政管轄都是嚴重錯誤的!雲南「普洱茶」的「古六大茶山」之「六大」,分別是:攸樂、莽枝、革登、倚邦、蠻磚、漫撒(即易武)。其中的「攸樂」屬於景洪市基諾鄉管轄。
  • 古六大茶山之倚邦茶山
    倚邦清乾隆進士檀萃《滇海虞衡志》載,「普茶名重於天下,出普洱所屬六茶山,一曰攸樂、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倚邦古茶山(傣語稱「磨臘」倚邦,即茶井之意)古倚邦茶區海拔差異大,最高點山神廟1950米,最低點磨者河與小黑江交匯處只有565米。倚邦茶區產茶著名的地方有倚邦、曼松、嶍崆、架布、曼拱等。
  • 追尋那遙遠的美麗
    還有那首膾炙人口的草原歌曲«美麗的草原我的家»:「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水清草美我愛它;草原就象綠色的海,氈包就象白蓮花;牧羊姑娘放聲唱,愉快的歌聲滿天涯」當時心中湧動的不僅是對草原風光的幻想,更有對草原放牧生活的迷戀和嚮往。在我心中,草原是由藍天、白雲、綠草、羊群、氈房、構成的自然和諧的神聖世界,是一個遠離塵世、遠離喧囂、看萬馬奔騰,任雲捲雲舒的自由天堂。
  •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
    在普洱產區西雙版納,有十二座古茶山,分別是新六大茶山和舊六大茶山。茶山中古茶園的面積達到上萬畝。茶山上保留的古茶樹,讓西雙版納能生產出質量優良的普洱茶,使得那裡的普洱茶品牌名聲遠播。一般認為,六大茶山是一個重要的產區。不過,六大茶山到底是哪幾座山,大家的版本都不太一樣。六大茶山的名稱來源於少數民族,他們的讀音會被翻譯為不同的版本。六大茶山範圍廣闊,山脈相互連接,很難徹底地把每座山區分出來。最早傳出的劃分方法是,把六大茶山當做是六座山,分別是倚邦山、攸樂山、蠻磚山、莽枝山、革登山、易武山。部分人不認同這個版本,他們傾向於把易武山一分為二,分別是易武山和曼撒山。
  • 江內古六大茶山之倚邦古茶山
    倚邦古茶山,位居勐臘縣象明鄉東部,北接景洪市猛旺鄉南連曼磚茶山、西接革登茶山,明朝隆慶年間,車裡宣慰使把所治區域劃分為12個行政區域稱為「西雙版納」。 倚邦劃為十二版納之一的版納倚邦,因盛產茶葉,又稱「磨臘倚邦」,傣語意為「茶水井」之地,統一管轄當時的六大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