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獲悉,外賣用餐定製平臺「嗎哪私廚」獲得了個人投資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開發和團隊組建。
「嗎哪私廚」成立於2017年2月,主要針對寫字樓的白領用戶提供外賣套餐。聯合創始人張小虎向36氪介紹,平臺以單品為切入點,主推單份14.8元的爆品盒飯套餐。團隊與線下商戶合作,設計好菜單並提前預測下單數量,由商戶在非就餐高峰的空閒時間提前出餐。
為了保證盒飯的品質,「嗎哪私廚」自主研發了一款「巴拿巴」外賣智能設備,可加熱製冷,通過手機驗證碼智能存取。「嗎哪私廚」以3公裡為半徑布點外賣驛站,商戶出餐後把盒飯送到驛站的外賣智能設備裡,等用戶到了飯點下單,外賣配送人員可直接到站點取餐。這樣,從製作到用戶拿到外賣,整個流程可以控制在1小時內。
除了常見的地推形式外,最近「嗎哪私廚」開始嘗試新的獲客方式。「嗎哪私廚」與不擅長線上運營的商戶合作,用他們的資質在餓了麼、美團等外賣平臺開自己的品牌店。團隊通過外賣包裝盒上附二維碼往自己的外賣平臺導流,據悉,轉化率能達60%。
平臺從今年5月開始發餐,只售14.8元的盒飯,一葷兩素。張小虎表示,產品因高性價比很受用戶歡迎,現在日訂單量有3000多單,復購率超70%。
張小虎表示,因平臺定位的用戶群體精準且黏性較強,吸引了很多水果店、便利店主動尋求合作。因此,平臺引進了新的生活品類,從盒飯拓展至水果、生鮮、鮮花、以及超市生活用品等。「嗎哪私廚」在3公裡範圍內,針對每一種品類都選擇1-2家優質商戶進行供貨。用戶下單後,會按品類分流到商戶埠,商戶備貨後,由片區的驛站調度安排第三方以及少量自營團隊進行配送。
在盈利模式上,除了商品加價,還有單品引流後產生的媒介價值,包括飯盒包裝外的單頁、精準的廣告投放等。張小虎認為,「嗎哪私廚」最大的價值在於其創新的模式,提高了整個外賣行業的效率。前期外賣智能設備只鋪設在驛站門店,但未來會像智能快遞櫃一樣鋪在寫字樓,直接在用戶端使用。當鋪設的點足夠多,和行業共享智能櫃將成為公司可預見的利潤來源之一。
根據團隊提供的信息,「嗎哪私廚」目前合作商戶超過60家,在杭州區域開了11家驛站門店,每天流水4萬多,預計明年8月能實現盈虧平衡。「嗎哪私廚」的業務主要集中在杭州和重慶,之後將拓展至北京、上海、鄭州等一二線城市。
團隊目前共有115人,base杭州。創始團隊有16年外賣行業經驗,具有多次傳統餐飲和網際網路外賣創業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