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對莫斯科很失望,購數百億軍火也沒用,收完錢就倒向對手

2020-12-17 大國鑑

近期,印度軍方高調宣布,要調整現有的軍事戰略,將目標從之前主要應對巴基斯坦的威脅,升級為同時打贏雙線戰爭。據悉,這一戰略涉及印度陸海空三軍,其中印陸軍是「重中之重」,總規模高達130萬人的印陸軍面臨重大部署調整。據介紹,為了增強印軍的備戰能力,新德裡方面要求印軍將目前的彈藥儲備量從滿足10天衝突的需求提升到15天,但是儘管如此,外界依然對印軍的作戰能力持懷疑態度。

據俄羅斯塔斯社12月15日報導,印度方面對俄羅斯方面非常失望,雖然購買了幾百億美元的俄制軍火,但是莫斯科「收完錢不辦事」,沒有如印度所願給予力挺,反而還遭到了冷遇,並且徹底倒向了印度的競爭對手。印度軍事專家認為,在莫斯科的眼裡,印度意味著巨大的軍售市場,是俄制武器的重要財源,但是除此之外並不十分重要,相反印度的競爭對手卻得到了俄方的更多重視,因為其實力遠超印度,並且同樣和美國處於對抗關係,和莫斯科站在同一陣線。

印度軍事專家表示,新德裡對於儲備15天的武器彈藥一事已經討論很久,但是印軍的戰略卻面臨嚴峻的挑戰,由於印度國內的國防工業較為落後,因此無法滿足印軍的彈藥供應,甚至被迫將武器裝備送到俄境內的軍工廠進行維護修理。然而,印度和俄羅斯之間的關係卻沒有那麼順利,俄羅斯在近期的印度邊境危機中明顯偏向對手,並無視新德裡方面的呼籲,在需要莫斯科表態的時候,俄方卻保持了沉默,反而指責印度的背後有美國等西方國家「煽風點火」,印度方面認為,俄羅斯已經高度依賴於其「東方合作夥伴」,不再是印度的「忠誠朋友」。

俄軍事專家指出,實際上早在上個世紀60年代,印度軍方就開始制定兩線戰爭的戰略,近期印軍方揚言調整戰略,雖然意義重大但是並不意味著戰爭迫在眉睫,印軍方將趁機補充武器彈藥,並對外對內表達強硬的態度。儘管如此,俄專家認為印度將很難買到大批急需武器,除了軍費限制外,外國武器供應商也面臨疫情衝擊產能下跌,目前只有俄羅斯能滿足印度的軍購需求,是唯一能在短時間向印度提供所需軍火的國家。因此雖然印方對俄態度不滿,但是也只能從俄方高價採購武器。

相關焦點

  • 義大利一下子賣埃及幾十億美元軍火,馬克龍再後悔沒用
    現在的國際形勢緊張,讓軍火生意大為興盛,各大軍火輸出國都是積極的推銷軍火,在這個時候人們可以提現到一個原則:生意場上無朋友!法國與義大利在埃及市場上的競爭已經充分地顯示出了這個問題來。颱風如果論規模的話,埃及是一個堪比印度的大軍火市場。
  • 印度只會當冤大頭軍購?早成軍火出口大國,這樣的對手不能輕視
    在以往的有關印度軍購的文章中,常常將印度描繪成一個只會無腦軍購,或者是貪圖蠅頭小利而被坑錢大把的傻大戶,雖然現實中印度也確實如此。在數次軍購中,無論是戰機、飛彈、航母,還是小到輕武器,甚至是防寒用具上都挨坑。但其實,印度在最近幾年,發展成了世界上為數不多的軍火出口大國。
  • 印度這麼貧窮哪來的如此多的錢買軍火?
    不過如果我們經常關注國際消息就能夠知道,印度在國際軍火市場上經常會以各種天價購買其他國家先進的軍事裝備,這是為什麼呢?印度的窮是我們有目共睹的,他們哪裡來這麼多錢買軍火呢? 實際上印度這種大肆購買軍火的情況每年都會發生,因為在印度看來,軍事實力才是最重要的,只要能夠提升自己的軍事實力,花多少錢都是可以接受的。
  • 印度急向全球搶購軍火,法國、以色列、美國承諾提供
    印度《經濟時報》發表的標題為「拉達克僵局持續之際,盟國承諾向印度提供急需的武器」文章,稱「盟友們紛紛承諾,向印度軍隊提供繼續武器彈藥。法國承諾提供更多陣風戰機、以色列承諾抽調現役防空飛彈出售、美國將發來精確制導炮彈、俄羅斯將提供超過10億美元的武器彈藥」。
  • 眼看印度經濟急速下滑,還送來50億軍火大單
    而印度由於國產武器裝備落後,無法滿足軍事需求,只能向外求購武器裝備,雙方一拍即合,由此達成了數十年的軍貿合作。而隨著印度邊境局勢的不斷緊張,其對武器裝備的需求力度也逐漸加大。面對如此巨大的軍火市場,「利益優先」的美國自然不會放過,直接表示願意對印度出售武器裝備。但對於如今的印度來說,經濟上面臨的難題卻是首當其衝。
  • 莫斯科早已看穿:印度加入西方陣營不僅針對中國,還背棄了俄羅斯
    在很多人眼裡,印度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據《參考消息》12月16日報導,俄羅斯外交部長拉夫羅夫當日的言論已經引發地緣政治震動,他表示,印度正受到西方國家操縱加入「反華遊戲」針對中國,並且還背叛了莫斯科。莫斯科對此表示很失望,拉夫羅夫還說道,印度被拉入西方陣營——諸如美國領導的「印太戰略和四方安全對話」,已經成為「西方國家堅持不懈、咄咄逼人、陰險狡詐的政策的一個目標」。並且在同時,西方國家正在破壞印度與俄羅斯的親密夥伴關係和優先關係。
  • 再次失望!百億訂單交給印度卻被叫停,如今遇難才想起我們
    近幾年來,印度不斷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當中,其中最讓人感到驚訝的就,印度經濟發展速度。據了解,在2018年時,印度GDP總量為185.77萬億盧比,折合美元為27163億,排名世界第七的位置,可以說算是一個經濟大國了。但在人均方面、交通設施以及生活環境上看,它還是排名靠後的國家。
  • 印度再次警醒,軍火出口國和進口國的區別正是印度落後中國的鐵證
    圖為 中國五代機殲-20每一年,歐美國家的著名研究機構和智庫公司都會評估全球各國的大型軍火公司的銷售業績,並以此推算各國的武器出口能力和排名,來分析驗證各國的國防科研實力和武器裝備製造能力著名的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近剛發布了最新的全球25家最大的軍火公司排名。在名單中,有四家中國國有企業。印度專家表示,這是對印度安全機構的又一次警醒。要知道,前十名中的三家公司是中國公司,而印度企業沒有一家企業可以進入榜單。
  • 以色列為何向印度租借飛彈,而不是直接賣給印度?
    而印度阿三的大哥,美國佬更是口花花而已,在闡明了美印兩國從原始人時期開始的理不清剪還亂的傳統友誼之外,美國人只賣給印度一批炮彈,飛彈一發也沒有! 這可讓印度軍方著急上火,大哥,二哥都這麼不給力,他們只能退而求其次,向中東小霸王以色列求助。
  • 眼看「冤大頭」印度在邊境吃虧,這國又送來50億軍火
    作為一個後起之秀,印度一直夢寐以求的就是能夠成為五常中的一員,然後藉此提高國際影響力和國際地位。所以其長期以來不是正在打仗,就是在去打仗的路上。由於軍工自研能力薄弱,缺乏先進的軍事武器裝備,其一度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軍火承包商。
  • 倒計時70天,伊朗武器禁運到期,俄羅斯截胡中國百億軍火大單?
    俄羅斯搶在禁運失效之前,宣稱願意向伊朗出售先進武器。據中東馬斯達爾新聞網7月21日報導,伊朗不顧美國發出的警告,稱有意購買俄羅斯的新式武器。同時,伊朗駐莫斯科大使賈拉利還強調,莫斯科是伊朗在軍事方面優先選擇的夥伴。
  • 為什麼說印度是「軍火大頭」,肯花錢不挑,最關鍵是不會仿製
    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印度作為一個國家存在時間卻並不長,因為長期殖民統治的關係,印度如今始終處於貧窮和落後之中。不過這種印象只存在於印度底層民眾的心中,對於絕大多數印度政客來說,印度是一個大國,所以應該有所匹配的武裝才對頭。
  • 德國對土耳其軍火禁運形成虛設,給夠錢啥都買,如今連面子都不要
    德國認為,賽普勒斯應放棄對土耳其的制裁問題,制裁將加劇土耳其的挑釁,這可能導致談判桌上出現問題,堅持試圖通過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顯然這是讓賽普勒斯以及希臘相當失望的事情,許多國家實際上在推動對土耳其採取強硬政策,包括實施制裁,德國似乎成了唱反調者。
  • 軍火巨頭洛克希德馬丁是私企麼?大到不能倒,它其實是美國的央企
    一家軍火公司的實力到底可以有多強呢?技術上單挑半個地球,一點都不誇張。在一些科幻文學和影視作品中往往有這樣的情節,那就是某家公司實力太過強大,具備和世界多個國家對抗的實力,而這個公司的領導者一時興起,帶著公司的資產就擊敗多個世界國家。
  • 印度:買就買了,能咋地?
    俄制S-400防空飛彈系統乍一看,這與印度好像沒什麼關係。畢竟美國制裁的是土耳其,不是印度。然而,美國制裁的理由是因為土耳其購買了俄羅斯S400防空系統。要知道,因為印度也購買了這一系統,且印度常年與俄羅斯關係密切,是俄軍火的購買大戶。外界很好奇,印度會受到美國同樣的制裁嗎?
  • 高價購買他國戰機,印度真的很有錢?我們都被騙了
    印度作為僅次於我國的第二人口大國,如此巨大的人口數量,也使得印度的經濟發展快速,2018年時,印度經濟體成為世界第七,去年也是一躍而上,憑藉GCP總額拿到第五的寶座,數據顯示,印度確實非常有錢,這也是在購買軍火時動輒幾十億的根本原因。
  • 聽說,莫斯科的夜從不讓人失望
    這張照片是他在國際空間站上飛躍莫斯科上空時拍攝的。圖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數十條道路朝四面八方放射開來,幾條環城道路又將城市核心層層圍繞,猶如「蜘蛛網」般複雜而又呈體系。圖片呈現出一個以中心為樞紐的放射狀形態的繁華大都市。
  • 印度2021年開局不利,三大噩耗接踵而至,讓邊境對手迎來「春天」
    首先就是老朋友俄羅斯對印度的態度來了個180度的大轉變。據「印度快報」報導,已經持續了近20年的印俄高層年度峰會,竟然遭到了莫斯科方面的取消。這自然引起外界的普遍關注。
  • 中東又一盟友倒向俄,美國發出嚴重警告
    近日,俄羅斯駐伊拉克大使馬克西姆·馬克西莫夫在被採訪時候表示,如果阿拉伯國家正式向俄羅斯方面提出購買軍事裝備的要求,那麼莫斯科將準備為伊拉克等中東國家提供最為先進的S-400防空飛彈系統。面對這一威脅,伊拉克軍方看中了俄羅斯生產的S-400飛彈,這是目前國際軍火市場上能夠買到性能最優越的防空系統,甚至要比美國的愛國者要強上不少。S-400也是俄羅斯"軍售外交"最典型的一個例子。
  • 伊朗百億大單送上,俄羅斯軍工機器全力運轉,美國沒脾氣
    世界最大兩個軍火集團就是美國和俄羅斯。買軍火可不是簡單的買軍火,還涉及到站隊問題。由於科技實力的原因,很多小國根本不具備生產裝備的能力。手裡有了F35絕對碾壓步槍手榴彈。所以世界軍火生意一直以來就是一個雙贏的過程。小國得到了保護,大國掙到了外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