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元寫給好友的詩,感情真摯又同病相憐,令人動容,詩中精品

2021-01-09 每天讀文史

每當說到的古詩,我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到唐朝,在那段時間,詩文化可以說是走上了巔峰,誕生出了無數的優秀詩人,讓後是之人望塵莫及,比如說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李白、杜甫、白居易等等。相比於這些留下了無數經典詩作的"高產"詩人,柳宗元為我們留下的作品實在是太少,只有100多首,只不過詩文雖少,但是卻不乏經典,單憑首無人不知的《江雪》,就足以美名流傳。

他出生於一個名門望族,雖然身世顯赫但是卻用心刻苦,在13歲那年便憑一首詩得到皇帝的稱讚,從此成為人人皆知的神童,在21歲那年又高中進士,33歲那年便任職為禮部員外郎。只是命運很喜歡開玩笑,政治上的變故讓之前的一切都成為了泡影,他被貶在外十年。十年後他被召回了京城,可卻再次被貶到了柳州,到了柳州之後,他寫下了一首詩,贈送給了他的4位好友,這4人與他一樣被貶,接下來我們就來欣賞一下這首詩。

《登柳州城樓寄漳汀封連四州》

城上高樓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

驚風亂颭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牆。

嶺樹重遮千裡目,江流曲似九迴腸。

共來百越文身地,猶自音書滯一鄉。

這首詩是他寄給身處於漳、汀、封、連四周的韓泰、韓曄、陳諫、劉禹錫四人,他們有著相同的際遇,因為同一件事情被貶,他將這首詩送給4位身處不同地方的朋友,用來抒發自己不能與朋友相見的思念,表達出了朋友之間的真摯情誼。

這首詩的首聯兩句中,詩人寫到在他到了柳州之後,他登樓遠眺時所見到的場景。除夕古詩的朋友一定都知道,對於古代人們來說,燈籠其實是用來排遣內心苦悶的一種象徵,比如說對人的思念等等,而在這首詩中,作者也是這個意思。只不過在這首詩中,他在燈樓看到那無邊無際的景象之時,他內心的愁思不但沒能得到舒緩,反而變得更加洶湧起來。

頷聯的描寫則是由遠及近,從遠處的景象寫到眼前的景象。一陣風雨過後,池塘裡的荷花早已被狂風吹亂,而暴雨則是洗刷清洗著爬滿薜荔的牆,在這裡所提到的"芙蓉"與"薜荔"其實是坐著用來形容人的高潔的品格的一種象徵,是指自己的那四位好友,而"暴風雨"則是再說政壇上的動蕩。

在頸聯中,詩人再一次將景物拉遠,他舉目遠望,可是視線卻被那層巒疊嶂的群山所遮擋,所以他只能俯首向下望去,看到的是那蜿蜒輾轉的柳江,由此可見他內心的愁緒之身。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理解為無論他是向眼望去還是向下望去,都看不見朋友的身影,於是情不自禁地流露出悲傷。

而在最後一聯中,詩人則是將自己對於有人的那份思念之情表達得淋漓盡致。在他的心中,他認為如果朋友之間離得很遙遠,沒有辦法通訊的話,那還可以理解,可是現如今我們一起來到了這荒涼的地方,卻還是沒有辦法互通音訊,這實在是太悲傷了。

縱觀整首詩,情景交融,其中所蘊含的真摯感情更是令人感到動容,也讓人不禁為他們那份深厚的友誼而感到感動。

相關焦點

  • 杜甫的一首待客詩,感情真摯,帶著濃厚的人情味,讓人欣喜!
    子曰:「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有朋友來自己家做客,總是很令人愉悅的一件事情,畢竟有三兩好友在一起喝酒聊天,總能讓人感到身心舒暢,尤其是在古代,人們大都熱情,喜愛交友,所以當朋友來看望自己時,總是會很高興地接待他們,在濃濃的生活氣息中,體現出的是滿滿的人情味,溫馨而感動。
  • 9首「投贈詩」,你陪我一程,我贈你一首詩
    大家聽過詠物詩、邊塞詩,你聽過「投贈詩」嗎?投贈詩,即作者寫給具體的人的詩歌作品,或者說作者專門賦詩送給某個人。如李白的《贈汪倫》。我們對投贈詩並不陌生,有很多名篇,我們都讀過。在詩中,白居易對劉禹錫被貶謫的遭遇,表示了同情和不平。而劉禹錫贈了這首詩,體現了自己對人生的樂觀和堅韌不拔的意志。
  • 柳宗元與朋友登山遠眺,寫下一首詩,短短4句驚豔了千古!
    自古以來,詩人都很重視想像在詩歌創作中的作用。像岑參的「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劉禹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內一青螺」,杜牧的「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都是想像奇特的千古名句。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便是柳宗元想像最奇特的一首詩。它是柳宗元就任柳州刺史期間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 柳宗元最經典的一首思鄉詩,一不留神就看成割盲腸
    這首詩是唐代大詩人柳宗元寫的,說到柳宗元,很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江雪》,是《漁翁》。這首《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也許知道的並不多,但這並不妨事,相信十二,讀完這首詩,你一定會愛上它的。《與浩初上人同看山寄京華親故》唐·柳宗元海畔尖山似劍鋩,秋來處處割愁腸。
  • 詩詞欣賞:柳宗元最經典的十首詩,一首一個千古名句
    柳宗元,傑出詩人、哲學家、儒學家乃至成就卓著的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與韓愈同為中唐古文運動的領導人物,並稱「韓柳」。在中國文化史上,其詩、文成就均極為傑出,可謂一時難分軒輊。
  • 柳宗元眺望山水,寫下一首很美的詩,讀完卻令人情不自禁的淚流!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零陵春望》,便是柳宗元創作的一首五言律詩。雖然這首詩在柳宗元的詩作中算不上名篇佳作,但是它卻是柳詩思想和藝術特色的集中體現。柳宗元被貶永州司馬期間,曾寄居在瀟水東岸的龍興寺中。龍興寺年久失修,環境荒涼,但好在視界開闊,可眺望遠處的山水。這首詩便是柳宗元春日眺望山水有感而發所作。
  • 韋應物的這首詩只有4句,卻道盡了無窮的思念,令人動容!
    與王維、孟浩然、柳宗元並稱「王孟韋柳」,同為山水田園詩派代表詩人。因出任過蘇州刺史,又有「韋蘇州」之稱。其詩語言簡潔樸素,風格恬淡高遠,多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小編今天要向大家介紹的這首詩,便是韋應物的一首經典詩作《登樓寄王卿》。《登樓寄王卿》是韋應物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主要描寫了韋應物登樓後的所見,表達了韋應物對友人王卿的思念之情。
  • 談談柳宗元的山水小詩——《江雪》
    這首詩大約是柳宗元在永州寫的。永州即今湖南零陵。公 元八○五年,柳宗元被貶到永州去做司馬,在永州前後住了十 年。永州的山水很有名,柳宗元絕大部分描寫山水景物的詩文, 都是在這裡寫的。《江雪》這首詩,具體的寫作年代已不易考證 清楚,可能是公元八○七年寫的。
  • 陶淵明此詩一字一句都改動不得,幾乎不用修辭,樸實深情令人動容
    作為「山水田園詩的鼻祖」和「隱逸詩人之宗」,陶淵明和他的詩文影響了後世不知多少文人雅士。 可以說,陶淵明用自己的詩文為後世所有的讀書人創造了一個心靈家園,成為他們抵抗世俗堅守自我的精神力量源泉。
  • 柳宗元的《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一詩表達了什麼樣的感情
    這首詩帶有著兩種情緒,一是憤懣,二是期望。柳宗元 21 歲考中進士,一路由校書、正字升至中央的郎官。意氣風發的柳宗元積極參與改革,想改變中唐宦官專權、藩鎮割據的政治局面。《柳州城西北隅種柑樹》就是柳宗元倡導發展農、林、牧業,並身體力行的證明。他在刺史府種了兩百株柑樹,春天的時候,他看到「新葉遍城隅」,不禁聯想到日後會結出的柑橘,又聯想到屈原《九章·橘頌》中的:「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之句,提筆寫下了這首種柑詩,表達了自己願意像屈原一樣愛惜象徵高潔的橘樹,不利用手中權力來謀取私利。
  • 三旬已過,半生薄涼,重溫柳宗元的這首詩,心間別有一番孤楚
    陳子昂眼中的孤獨是「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於悲壯蒼涼中感慨自己懷才不遇的悲憤;晏殊眼中的孤獨是「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於蒼茫空闊中感慨戀人難尋的憂傷;李白眼中的孤獨是「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於清幽高闊中感慨孤獨無依的冷寂。而在柳宗元眼中的孤獨是「二十年來萬事同,今朝岐路忽西東」,於伶仃漂泊中感慨半生薄涼的孤楚。
  • 白居易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詩,秋天感懷之作,《琵琶行》聞著垂淚
    而寫於秋天的樂府詩《琵琶行》是一首同病相憐的絕唱,不僅是白居易嘔心瀝血的代表作,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詩,聞著無不動容,暗自垂淚。琵琶行白居易的詩歌有三千餘首,為什麼說樂府詩《琵琶行》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首詩呢?
  • 柳宗元一首非常孤獨的詩,與《江雪》同樣的孤獨!
    柳宗元,唐詩著名的詩人之一,他在散文和詩詞方面,那都是有著很高的造詣,因此,他與韓愈和宋朝的王安石、蘇軾、歐陽修等人,並稱為「唐宋八大家」。相信大部分的朋友對於柳宗元,那都不陌生,他的一首《江雪》可以說是婦孺皆知。
  • 這首詩更接地氣,更令人動容!
    在林語堂的小說《朱門》中,關於「母愛」作者是這樣表述的「父愛是人類文明的產物,而母愛卻是與生俱來的。」毋庸置疑,「母愛」是人類最偉大最真摯的情感。古往今來,讚美和歌頌「母愛」的文學作評浩瀚如繁星,數不勝數。
  • 柳宗元的這首詩,短短20字,便把孤獨寫到了極致,驚豔千古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江雪》,便堪稱是古代描寫孤獨的典範。《江雪》出自於唐代詩人柳宗元之手,是柳宗元謫居永州期間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雖說柳宗元的這首詩,只有短短二十字,但無論是寫景,還是寫人,都透露著一種孤獨感。與前面所說造成孤獨的原因不同,柳宗元主要是一種遺世獨立的孤獨。而這與其清高孤傲的性格不無關係。
  • 柳宗元最冷的一首詩,開篇5個字驚豔世人
    懷才不遇詩作為我國古詩的一個題材,佳作頗多。而今天小編要與大家分享的卻是一首另類的詩,來自柳宗元的《江雪》。柳宗元,字子厚,世稱「柳河東」,他是唐代集文學家、哲學家、散文家和思想家為一身的大成者,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一生作品達600餘首,詞的成就大於詩,但詩作也皆是精品,這首《江雪》就是其代表作。
  • 柳宗元一首很孤獨的詩,比《江雪》更孤獨,很是值得一讀!
    這也正是柳宗元的個性,同時也正是由於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失落,才使得他寫下了千古名篇《江雪》,這首詩相信對於任何一個人來說,那都是非常的熟悉,它年年入選在小學的課本裡。我們都知道《江雪》這首詩,那是一首非常孤獨的詩作,整首詩中,沒有一點生氣,透著一股荒涼,讀來真是令人感傷不已,這也是柳宗元當時的一個心境。
  • 唐代友情詩,那一獨特的詩人感情!
    唐代友情詩,那一獨特的詩人感情!中國古代詩歌中,特別是唐代詩歌中,友情詩佔有相當大的比例。日本漢學家吉川幸次郎先生甚至認為友情詩是「中國詩歌最為重要的主題」。今天,小編將向大家介紹幾篇唐代友情詩。《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岑參邊塞詩的代表作此詩描寫西域八月飛雪的壯麗景色,抒寫塞外送別、雪中送客之情,表現離愁和鄉思,卻充滿奇思異想,並不令人感到傷感。詩中所表現出來的浪漫理想和壯逸情懷使人覺得塞外風雪變成了可玩味欣賞的對象。全詩內涵豐富寬廣,色彩瑰麗浪漫,氣勢渾然磅礴,意境鮮明獨特,具有極強的藝術感染力,堪稱盛世大唐邊塞詩的壓卷之作。
  • 蘇軾的3首詩詞,寫給3任妻子,情感真摯,讀完令人心碎
    但如果白居易的在天之靈能知道蘇軾的愛情故事,他一定再次感動,也會覺得這兩句詩非常適合蘇軾與他的3任妻子。下面要介紹的是蘇軾的3首詩詞,寫給他的3任妻子,情感真摯,讀完令人心碎。蘇軾的結髮之妻叫王弗,她是四川眉州王方之女,26歲就嫁給蘇軾,傳說「幕後聽言」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每當蘇軾讀書時,她便陪伴在側,終日不去;蘇軾偶有遺忘,她便從旁提醒。
  •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赴任途中,詩人想起了先於自己遭貶的好友元稹,於是在這個深秋的夜晚,他借著燈光,細細品讀元稹的詩卷,寫下了這首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