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記茶油鴨」,承載著童年的回憶和家族精神的傳承
這是一個招牌菜打天下的餐館;是一家由一隻鴨開出達6家店的連鎖餐飲企業;這是一個月消費者要吃掉1萬多隻鴨的連鎖餐館。
在湖南株洲,歷經數代傳承,近十多年來的穩步發展壯大,「李記茶油鴨」在株洲已是家喻戶曉,深受人們喜愛。
出身於洞庭湖畔嶽陽縣的李平,是株洲「李記茶油鴨」連鎖餐館掌門人,十多年前來到株洲創辦了「李記茶油鴨」。他接過祖輩「茶油鴨」的製作手藝,通過多年悉心鑽研,不斷的繼承、創新,將祖傳的「茶油鴨」製作技藝得到發揚光大。
美味綻香的「李記茶油鴨」,首先是要鴨好,掌門人李平說。現在養鴨的環境沒有過去那麼好,這是不爭的事實。在這方面,李平確實是動了不少腦筋。首先是建立了自己的優質原材料鴨子的生態放養基地,在鴨的散養方式上成功的引進了生態「稻鴨共養」新模式。養殖基地設於洞庭湖嶽陽縣,水稻種植近7萬畝,其廣闊的稻田面積,為鴨子生態放養提供了優質的生長環境。稻田放養的土鴨,以田間雜草、蟲類、稻穀為食,經過兩年以上周期自然生長成的。做「李記茶油鴨」鴨子的重量都在2.5-3斤左右,這樣就保證了好的食材,才有好的味道。
在烹飪製作上,「李記茶油鴨」不僅堅持選用放養兩年以上生態麻鴨,而且要使用的茶油都來源於湖南衡陽山區,這裡是湖南省的重點優質油茶產區。油茶樹生長於丘陵山區,遠離工業汙染源,從開花、結果到採摘,歷經春夏秋冬四季的雲滋霧養,營養內涵物豐富,榨油的方法也是用古老傳統方法壓榨而成。所以,「李記茶油鴨」使用的茶油也是原汁原味的。
李記茶油鴨,從掌門人李平先生的祖父輩開始,就開始對茶油鴨悉心鑽研,經三代傳承,已經在原有傳統的茶油鴨製作工藝上,進行了傳承和創新,即繼承了很多祖傳製作技藝,也結合了現代的烹飪技藝進行創新,使得茶油溢鴨香,百年傳其味,飄香萬家知!
「李記茶油鴨」好吃的秘籍是:首先是要選用洞庭湖畔稻田生態放養的麻鴨,這樣放養的鴨子活動量大,肉質緊實、鮮美;其次是要堅持選用兩年以上生長周期的選鴨標準;第三是要手工撥毛,這樣健康無危害,並且要當天烹飪當天宰殺;四是採用16種名貴天然香料、中藥材,15道工藝、工序,經家傳方法製作而成。
鴨在湖南人的飲食生活中,是常見的美味佳餚,是具有地域廣泛的代表性地方菜,在湖南自古就有請客吃飯宴請必有「雞、鴨、魚、肉」的傳統習俗。鴨也是人們進補的優良補品,中醫認為,鴨子吃的食物多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鹹,入肺胃腎經,有滋補、養胃生津、補腎、清熱健脾、補血行水等作用。所以,人們喜歡吃鴨,無論是達官貴人,還是平民百姓都喜歡吃鴨,「鴨養生文化」也是湖南飲食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湖南,千百年來流傳著鴨的名菜,家家戶戶會做鴨菜,餐館家家都有鴨菜,但是,此鴨非彼鴨,採用傳承和創新技藝烹飪出的「李記茶油鴨」,獨此一家,譽滿株洲。
「李記茶油鴨」已經成為湖南的一個地方特色品牌。2010年被株洲市烹飪協會評為「最受歡迎的特色飯店」;2014年榮獲年株洲市首屆美食文化節「株洲特色菜」;2015年被湖南省餐飲行業協會評為「湖南特色餐飲門店」;2017年入選中國食品餐飲博覽會之精品湘菜宴;近日,「李記茶油鴨」製作技藝被認定為中華飲食文化遺產加以保護;掌門人李平被授予「中華餐飲文化大師」稱號。
後記:
「守一顆初心,做一個匠人!」
李平說,他小時候是一個放鴨娃,
年少食隨爺爺放鴨,
迎著陽光,
挽起褲腳,
追趕著一群群活潑、健壯的鴨子。
爺爺說,這樣的鴨才是上等好鴨!
李家稻香鴨,必須是洞庭湖的稻養麻鴨,
方能肉質細嫩、緊實,入口肉嫩,回味悠長。
對於我來說,
稻香鴨不僅僅一道菜,
更是寄託著童年的回憶和家族精神的傳承,
李家稻鴨莊,
傳承了三代人稻香鴨,
更正宗,更回味。
關注「湖南食文化」微信公眾號,
業務宣傳推廣熱線:13707484969
「湖南食文化」微信公眾號,
有以下湖南飲食文化傑出品牌
特約刊發:(排名不分先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