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期間,大部分瀋陽人都會返鄉回瀋陽各家墓地祭拜故人,向逝去的故人表達想念之情。那麼我們向逝者祭拜時,黃紙是必不可少的。燒黃紙是瀋陽傳統習俗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燒黃紙的注意事項也很多,除了注意燒黃紙的方法之外,黃紙還必須要寫一些文字。傳統習俗中,在十字路口或者瀋陽墓園中燒掉以後,故人就能接收到。那麼您知道如何在黃紙上寫文書嗎?
一、黃紙上的文書怎麼寫?
上墳祭祖在我國傳統民俗文化中流傳了數千年,一到了清明時節,大家都會返鄉去拜祭自己的祖先,去上墳、掃墓、祭祖,其中燒黃紙就是上墳時必須要做的一件事。黃紙被認為是先人在陰曹地府裡需要用到的「錢幣」,所以後代燒黃紙給祖先,其實就是給去世的親人送錢。主要是為了讓去世的親人在地下生活的舒服,在地下有錢可以打發惡鬼,免受欺負,所以一直以來都有燒黃紙拜祭祖先的習俗。
但是您知道嗎?其實燒黃紙也是一件非常有講究的事情,在傳統習俗上規定黃紙上就必須要寫上一段書文,先人才能夠收到您燒過去的黃紙,黃紙上的文書如何寫,中間的講究也非常多,在傳統的習俗要求中,黃紙上的書文必須要包括燒紙人的姓名、燒紙人的地址、逝者的,逝者在瀋陽墓地的詳細地址、落款時要加上陰曹地府封都城土地轉交幾個字眼,如此才算是一份合格的黃紙文書。
例如:
具疏人某省某縣某鎮某村某某某(自己的名字)為某某某(逝者的輩分,例如爺爺、太公)備紙錢金銀元寶若干,陰曹地府封都城土地轉交某處(逝者墓地的詳細地址)。
二、燒黃紙的講究
除了黃紙上文字的書寫規範有很多注意的問題以外,在給逝者燒紙的時候,同樣也有很多的注意事項,例如燒紙錢時,需要在口中念叨著「某某某(逝者的名字或輩分),今某某某(自己的名字)來拜祭您,給您送錢來啦,您在那好好過,沒錢我在給您燒啊,不要擔心」,這樣燒紙錢祖先更能知曉你的孝心,更能收到這些紙錢,另外也會念著您的孝心,更加保佑您運勢。
另外,燒紙錢時,不宜大聲嬉笑、吵吵鬧鬧,畢竟燒紙錢也是在祭祀祖先,這樣嘻哈打鬧是對去世的先人的大不敬,萬萬不可這樣做;
還有就是,燒紙錢之前,畫一個圈在圈內燒,燒完了之後,記得在圈外也燒一點,這個做法的意思是,給附近沒人管的的孤魂野鬼也燒一點,避免他們擾亂自家先人的安寧。
最後瀋陽陵園網的小編還需提醒您,燒紙錢時也要注意,一定要等紙錢、黃紙燒盡了,才可以離去,一來是為了防止紙錢沒燒盡,被大風吹走了,被其他的孤魂野鬼拾去,導致先人不高興;二來也是為了防止黃紙燃燒時,不小心點燃了旁邊的雜草,引起了火災。所以無論如何,燒黃紙都應該要等黃紙燒盡了,方可從瀋陽墓地或者路口位置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