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當電商主播以火箭的速度崛起後,兩個身影進入了大眾的視野,一個是口紅一哥李佳琦,一個是淘寶帶貨女王薇婭,兩人實打實是直播帶貨界的頭部。
在2019年熱搜榜中,李佳琦可是個大熱門,不僅頻頻上熱搜,他還被稱作直播帶貨界的頭號敬業者,去年關於「李佳琦敬業」這一話題就上過3次熱搜。
不過說起薇婭,或許她的故事跟李佳琦相比不那麼讓人驚訝,但薇婭確實能代表目前淘寶直播的天花板。
看過薇婭直播的人,或許能理解她為什麼會成為行業內的天花板。
她幫袁隆平推廣水稻,1分鐘就賣出86萬斤。
與阿里魚嘗試直播帶貨新模式,5000條牛仔褲1秒被搶斷。幫薛兆豐賣書,65000冊瞬間秒光,後者連稱:「不相信,我真的不相信。」
就在4月1日愚人節,羅永浩首次做直播瘋狂吸金,薇婭直接在淘寶直播賣火箭,原價4500萬,當場優惠500萬,也就是價格4000萬。 這是天文數字。 但沒想到,真的賣出去了。
最近,直播界女王薇婭作客《十三邀》,再次刷新了大眾對帶貨一姐的認知。
和《十三邀》以往任何一場訪談都不同,這次的會面,不在優雅的餐廳,不是漫步閒談,沒有無幹擾環境。整個採訪,許知遠都在候著,只為等薇婭的空檔。
常常說到一半,就出現各種需要她拍板安排的事,只得中斷再開始,她好像一隻高速旋轉的陀螺,快得根本停不下來。她的一切,快到沒有縫隙。
這個1年賺超過20億,全網擁有超過2千萬粉絲的女人,停不下來。
很多人說,薇婭和李佳琦,都是被時代、被算法選中的幸運兒。
但《十三邀》訪談,還原了真相:那些能始終隨風而起,步履不停,跟隨時代腳步持續奔跑的人,才有被選中的可能。
如今主播薇婭的背後,是一張巨大的網絡,牽起了一整條產業鏈。她的公司已有500多人,單是招商團隊,就超過200人。
無論到哪裡出差,薇婭最重要的「行李」,就是她身後的團隊。她一直跑,團隊就必須同樣狂奔。
技術梯隊,負責燈光、攝影設備、調試與過程保障;商務梯隊,負責商家對接,保證物品、物流、後續跟進;直播助播,直播間上連結、做活動、現場場控……
她身處的每個環節,都有精密的流程,像一臺嚴謹運作的機器。環節延伸出去的,不僅僅是琳琅滿目的貨品,更是一條龐大的產業鏈。薇婭說:「我不能退。我退了,整個團隊就散了。」
不僅團隊會散,她哪怕停播一天,身後的工廠也將停產數十天。她更像一臺永動機一樣不停地運轉。
當她被問到「你覺得人生的本質是什麼?」她毫不猶豫地給出兩個字——變化。
在薇婭心中,變化的力量亦沒有性別之分,「不管對於男性還是女性,都不要去害怕、抗拒變化,接受變化、擁抱變化,你會發現,未來、人生是有無限可能的」。
時代發展太快,未來將持續發生怎樣的變化,誰也不知道。有人則說薇婭一夜爆紅,是因為踏著風口的紅利。薇婭卻說:「一夜成名的故事都發生在一千夜之後。」
01
那是2003年,我們還用不上智慧型手機,無線網的概念也剛剛提出,娛樂活動靠電視,聽歌靠複讀機,追星只能買磁帶和貼紙。
那些年,無數少男少女,一邊聽著陳奕迅的《十年》,一邊感慨自己的青春。
年輕人之間最多的共同話題,是剛剛聲名鵲起的周杰倫,總是循環播放著《雙截棍》,他出的那張《葉惠美》專輯,橫掃第15屆金曲獎三大獎項,時至今日,都是許多粉絲心中的巔峰之作。
那年,世上還沒有「薇婭」,有的只是喜歡唱歌的少女黃薇,她與熱愛跳舞的董海鋒相識相戀。
因為那時的董海鋒沒有工作,只是兼職給明星伴舞,是真窮,還不穩定,當時兩人住在北京郊區的平房,生活捉襟見肘,交通費都要盤算,不帶空調的公交車費1塊,帶空調的需要2塊,於是他們倆每天都商量好,如果其中一人不必要外出,那就把錢省下來給另一個人,坐有空調的公交。
對熱戀中情侶來說,這叫同甘共苦,可薇婭的父母看在眼裡,卻是滿滿的心疼,於是強烈反對他們在一起,還告訴薇婭:「你要找個正正經經做生意的。」
董海鋒聽到這話,為了證明自己也能做生意,拿著伴舞攢下的6000元,與薇婭開了第一家小店。因為選址得當,小店第一天的生意就很好。
後來薇婭又想出把搭配好的衣服穿在身上,充當門店模特帶貨,效果非常好,店鋪開張三個月,兩人就存下10萬元。驚得隔壁老闆大呼:「你們簡直就是做女裝生意的天才!」
3個月後,二人合計著,又租下一個檔口,做起女裝批發,接著,又投資建設給了一個小型工廠,自己設計、生產衣服。
他們的生意越滾越大,生活一路向前。
多年後的現在,薇婭被問及當年對自己的期待,她說:「那時候很簡單,只是想讓更多人知道我的店。」
之後的兩年,薇婭的服裝事業依然蒸蒸日上,與此同時,國內選秀節目也發展得如火如荼。命運,將原本毫無瓜葛的兩條線,在這裡進行了交匯。
選秀節目的話題討論度以及社會影響力,空前高漲,《超級女聲》引來了一大波效仿者,數十家電視臺接連推出同類型節目,甚至連以製作娛樂節目見長的臺灣電視圈和香港TVB也紛紛入場,華語流行樂壇,由此進入了選秀時代。
2005年,被稱為綜藝教父的謝孔中,在他所製作的安徽衛視最火爆的綜藝《超級大贏家》中,辦了一場大型選秀活動,名為「超級偶像SUPER IDOL」。
這個從小熱愛唱歌的薇婭,搭著這班車,與一個叫許頌的姑娘組成組合,參加了比賽。她們一路過關斬將,衝到了前三甲。
那時,環球唱片公司三大著名音樂製作人:李玟的音樂總監陳子鴻老師,張韶涵的音樂總監林隆璇老師,以及容祖兒的音樂製作人陳國華老師,三位大神親臨現場,各選一組,親自操刀為其寫歌。
薇婭與許頌,容貌靚麗,聲線溫柔,當時在網上呼聲很高,幾乎沒什麼意外,這長達達半年的比賽,在她們的奪冠聲中,畫上句點。
隨後,薇婭如願籤約全球第一大唱片公司—環球唱片。
當時,環球旗下知名美女藝人許慧欣,以師姐身份前來祝賀,新籤藝人張杰也來捧場獻藝。
同門師兄妹在舞臺上其樂融融,似乎不管從哪個角度看,薇婭的未來星途都是一片敞亮。
那時的她絕對想不到,現在的她會以現在這樣的方式,出現在大眾面前。
在高手雲集的環球唱片,薇婭的能力和資歷,都不足以讓公司為她耗費資源出專輯,那一年多裡,她以藝人身份出任的工作,只有和周杰倫、林俊傑合作的兩支廣告。
其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做雜事,她當過企宣,做過服裝助理,還給當時因《認真的雪》爆火的薛之謙買過衣服。
黃薇把能做的都做了,可最終還是沒有熬到公司給她出專輯。直到後來又經歷了一次在娛樂圈碰壁,她徹底放棄了娛樂圈,放棄了歌手身份。
時至今日,她有了很多話語權,卻很少再對人提起這段短暫的輝煌,甚至連百度百科的個人經歷中,都沒有她逐夢演藝圈的這段歷史。
薇婭在多年後的訪談中坦言:「藝人沒有話語權,你說什麼話,吃什麼東西,穿什麼衣服,都要被安排。」以她的性格,實在適應不了,「太壓抑了」。薇婭從小跟外婆生活,外婆是個雷厲風行的人「70多歲掃地,挑水,特別麻利」,受到外婆的影響,薇婭認為自己骨子裡獨立好強的性格得到了傳承,她喜歡不斷從變化中尋找自己的價值,不允許這樣被動,做了3年明星,她選擇逃離娛樂圈,與相愛多年的董海峰結婚到西安創業。
02
一個人或許會輕易換掉一份工作,卻不會輕易離開一座城。薇婭則是個例外,在她三次至關重要的職業角色轉變中,都伴隨著城市的變遷。
從北京到西安,又從西安到廣州,再從廣州到杭州,四個城市交相輝映的鬥轉星移,見證了她多重身份的轉變,也見證了這十七年來她跌宕起伏卻充滿韌勁的成長之路。
三年後,為應對電商帶來的衝擊,薇婭和老公董海鋒來到了廣州,卻開始了他們人生中最辛苦灰暗的兩年,為了摸清電商玩法他們吃了很多苦頭,2014年雙十一他們虧損600萬,不得不賣掉廣州兩套房才得以周轉。
如同黎明前總會經歷黑暗一般,2016年5月,薇婭接到淘小二的電話,邀請她開直播,薇婭的直播故事就此展開。於是有了兩小時引導成交2.67億元的銷售神話,有了「薇婭的女人」這個別樣的粉絲群體,也有了以一己之力撐起淘寶直播半邊天的劃時代直播現象。
2018年11月,薇婭首創帶貨27億的奇蹟,一戰封神。
15年前和薇婭一起去北京動物園開服裝店,如今已是她老公的董海峰說:「我們經歷過的事,踩過的坑,最後都為主播這個職業做了鋪墊。」
有人問薇婭:這麼黑白顛倒,不停地奔跑,你不覺得苦?她的回答,出奇一致:因為熱愛。
尼採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
對薇婭而言,持續改變與進化,是一種自我需要。不持續奔跑,就是對生命的辜負。
03
一年350天,每天4到7小時,薇婭被稱為最敬業的主播,也由此成為粉絲粘性最強的主播之一。
一次,有個女粉絲在直播中給薇婭留言,說自己在產房一邊生孩子,一邊看直播,還讓她趕緊推薦一些母嬰用品。「她生產時陪伴的不是老公,而是我的直播間,後來第一時間告訴我們生了8斤多的胖小子,整個直播間都在歡呼。」
在薇婭的直播間裡,有為應酬工作喝醉酒求解藥連結的北漂青年,有靠學習直播間裡穿搭變得越來越潮,越來越開朗的老奶奶,還有悄悄問什麼時候會再開」零食節」的7歲小朋友,有時候薇婭覺得,並非是大眾看自己直播,而自己也在看其他人生活,看著他們為生活一點點改變,這個千萬人光顧的直播間,就像一個巨大的浮世繪,把各個職業,年齡層人的故事意義展現出來。
其實對薇婭而言,堅持這份工作並不難,就是熱愛和責任。她很堅定的告訴我們:她喜歡這份工作,喜歡說話和分享,珍惜被粉絲需要和信賴,享受幫粉絲找到想要的東西的滿足感。每次當她受到粉絲們肯定的時候,都會讓她更加堅定要堅持下去。
「薇婭的女人」在她眼中是家人、朋友、也是閨蜜,是相互陪伴、依賴和信任的關係。
薇婭告訴我們,「薇婭的女人」讓她感動的時刻太多了。有一次,薇婭在直播間無意中說到想吃涼皮,有一位西北的粉絲就記在了心裡,她和她的婆婆一起調製湯料,做了一大桶涼皮,在去年「521薇婭粉絲節」帶到現場給薇婭。因為涼皮不能帶上飛機,她還花了650元託運。「我當時拿到這桶涼皮,不僅覺得手上沉甸甸的,心裡更是」。
「像這樣的事情還有很多,很多薇婭的女人每天默默地跟著我開播、下播,一直在靜靜地、溫柔地守護、陪伴著我」。
除此之外,她還代表所有「薇婭的女人們」捐款100萬元用於抗擊病毒。
疫情期間,薇婭用三天時間緊急籌備到30000隻N95口罩、10080份消毒液、100000份即食食品,援助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和湖南省中醫院。
實際上,薇婭一直在進行公益直播項目,力所能及的幫助產品滯銷的農戶,儘管困難重重,卻從未選擇退縮。疫情期間薇婭的行為,也再次讓我們看到她身上極強的社會責任感。
薇婭走到今天,不管初衷是掙錢也好,為名也罷,她都在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其他東西,看到了更深層次的自我價值,找到了熱愛。
從2005年的選秀先鋒,到如今的頂流網紅;從2003年的服裝批發門店,到如今的電商直播巨頭。
不能否認,她是有時代運氣的,但碰壁那幾年,對薇婭來說,是難捱的黑夜,但其實更像積蓄力量,等待春天的寒冬。
這是商業規則,是薇婭的命運,也是無數個隨著時代洪流起伏的普通人的真實寫照,很多人這輩子,都要經歷些不那麼如意,負重前行的日子,熬過去,能見到天亮,沒抗住,自然就消失了。
薇婭並不完美,甚至用了過多營銷手段來維持人設,但不能否認,她很牛,不僅牛在她熬過危機,正如每次一直播完,薇婭就給自己打氣:「我就要拼,就要站起來跑。」一旦選擇了遠方,便不會輕易停下。
猶記那年,薇婭身處人生最低谷,事業滿目瘡痍,家庭吵鬧不休,又賠了不少外債。 但她死也不認輸,咬著牙,一遍遍嘗試新的商機,去麥當勞招商,去星巴克找新品,又首次嘗試賣電影票。 當時很多人覺得薇婭瘋了。
但薇婭只說了一句話:「我就是要讓不可能變為可能。」 這句話,開拓了她的視野。 也成了她直播途中,敢於創造時代奇蹟的,最堅硬的底氣。
從某種程度上,薇婭更是時代女性的顯要縮影。不服輸、不放棄、保持樂觀、向陽而生的態度始終如影隨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