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級鮑魚酥
廣式傳統做法的紅米金沙腸粉造型別致的蜂巢荔芋餃......
吃罷點心,傳統粵菜也請務必試試
無論是港式海鮮、老火靚湯、廣式燒臘
瞬間便能將你拉回粵菜黃金時代的記憶!
星級鮑魚酥
遍嘗眾多粵式早茶,卻在聞到星級鮑魚酥傳來的陣陣香氣時,敗下陣來。
作底的特製撻皮,每一隻都需要嚴格把控在19克左右;填入香菇雞肉餡兒後,師傅會在撻皮的邊緣處仔仔細細刷上蛋液。
而這份酥點的精髓,便是頂部這新鮮的18頭南非鮑魚;淋上秘制鮑汁,便可送入烤箱靜待出爐。
作為主角的鮑魚,脆韌而肥美、鮮嫩而多汁;中間的香菇雞肉餡相當滑嫩;打輔助的港式牛油撻底,口感超像曲奇餅乾,一入口便酥化了我的心肝,委實好吃!
紅米金沙腸粉
喜好粵式茶點的吃客,一定對紅米金沙腸粉不陌生,懂經的人都曉得,這可是道對手藝非常考究的點心!
紅米磨成漿後,用廣式傳統布拉腸的做法製成腸粉,軟糯卻不粘牙,內裡包裹的脆口網皮和新鮮蝦仁,更是豐富了口感;蘸料裡的花生醬頗有意思,你別說,還真般配,口味接近上海人吃冷餛飩時配的花生醬!
黑松露野菌餃
從賣相上就討人歡心的黑松露野菌餃,上桌時便直直往外冒著勾人的菌香,熱氣騰騰的模樣甚是可愛!
外層的水晶糯米皮,厚了口感不好、薄了容易破相。
裡頭的餡料鼓鼓囊囊,被稱為「餐桌上的鑽石」的黑松露自然是主角,配以筍丁、西葫蘆丁、肉丁,用料絲毫不手軟!
趁熱一口咬下,菌香、筍香、肉香瞬時溢滿舌尖;尤其是馥鬱的黑松露香氣,雖是濃烈霸道,卻也和其他配角相輔相成,一個下肚不算過癮,夯完整份才舒坦。
蜂巢荔芋餃
造型獨特的蜂巢荔芋餃,是道非常看功夫的點心。
以芋泥、紫薯、豬肉粒、蘿蔔乾為內餡兒,用熱油炸至金黃酥脆,才有了這毛茸茸的可愛模樣;而且為了不破壞造型,出鍋後的荔芋餃都是師傅徒手放到底託上的!
蛋撻
作為茶點的經典代表,蛋撻很容易看出一家粵式點心的基本功,做成很容易、做好就得看技藝了。
剛烤好的蛋撻實在誘人,熱乎乎的內芯自帶甜甜的香氣、相當滑嫩,金燦燦的撻底有著好聞不膩的黃油香,好吃!傳承至今的傳統粵式好味道再現粵菜黃金年代的美味
砂鍋火瞳雞煲翅
眾所周知,廣粵地區愛喝靚湯,而這份砂鍋火瞳雞煲翅,便是將老師傅的煲湯手藝展現至淋漓。
選用清遠嫩雞煲煮數小時,才有這黃澄澄的鮮美湯底。上桌時,底部還會放置一枚小蠟燭保溫;揭蓋而起,馥鬱的雞油香便四散開來。
完全依靠食材吊出的醇厚湯底,呼嚕呼嚕一碗落胃,可是鮮得眉毛都掉啦;燉至酥軟的雞肉輕易就能脫骨食肉。冬日裡來上這樣一鍋滋補雞湯,暖心又暖胃!
避風塘炒蟹
作為粵菜裡頭的實力硬菜,避風塘炒蟹自然得試一試。
好吃的秘訣就在於這「金沙」,傳統的避風塘做法,以炸過後再煸幹的蒜蓉,加入辣椒、鹽、五香粉等多種香料,這樣炒制而成的蟹才夠入味!
裹滿蒜香的蟹鉗肉,是肉眼可見的肥美,金沙的風味被完全吸收進了炒蟹裡,絲絲肉裡都帶著鮮甜,肉質更是相當緊實!
秘制半肥叉燒
比起上面兩道大菜,私心更偏愛的,卻是這道賣相質樸的蜜汁半肥叉燒。
比起一般只用瘦肉的叉燒,這道半肥叉燒,竟做出了雞肉般的口感,特調醬汁勾勒出恰到好處的鮮甜,一口咬下還有汁水滲出呢!
潮式滷水拼盤
如果你是愛吃滷味的吃貨,不用多猶豫,滷味閉著眼都好吃。
比起本幫紅燒,滷水大腸更顯清爽;牛舌很是入味,鹹香之餘留有回鮮,厚度也很喜人;豆腐雖是唯一的素菜,卻有著不輸給葷食的美味!
手撕脆皮炸乳鴿
一上桌,這道手撕脆皮炸乳鴿,便帶著霸道且不容拒絕的香氣,勾起了饞蟲。
採用古法製作的乳鴿,需要先刷上秘制皮水醃製2小時,經過30分鐘風乾後,以熱油淋制炸熟。
外皮金黃酥脆、鴿肉鮮嫩多汁
腊味煲仔飯
收尾的主食,選擇了經典的腊味煲仔飯。食用前淋上秘制醬料、迅速拌勻,腊味香混合著醬油香,瞬間侵佔了鼻腔。
會吃的老饕一定不會錯過底部的鍋巴,那可是煲仔飯的精華所在,恰到好處的焦香伴著飯香,分分鐘還能再來兩大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