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字子瞻,是四川眉山人。他是北宋時期極具盛名的文學家,在文學領域、書法領域、繪畫領域等很多地方都有著很高的成就與深遠的影響。同時他也是一個美食家,我們現在吃的東坡肘子、東坡肉等食物都是由蘇軾創造出來的。
這首《水調歌頭》寫於中秋時節。中秋節本應該是闔家團圓共賞明月的時候,蘇軾卻與自己的弟弟蘇轍分離,這不禁讓他產生了極深的思鄉之情。於是在丙辰年的中秋,蘇軾酩酊大醉,提筆寫下了這首詞。
詞中寫了明月的皎潔,描繪了一幅圓月懸在天上,親人卻遠在千裡的畫面。但是蘇軾一向豁達。他繼而寫出人的悲歡離合是常有的事情,月亮的圓缺也是常有的事情。這種事情沒有定數,不必強求。結尾寄託了對弟弟蘇轍濃濃的思念之情,渴望人們長長久久不再分離,千裡嬋娟。
這首《念奴嬌》描寫了江水奔騰東流,亂石拍打天空,捲起如雪浪花的豪邁景色。這首詞寫於蘇軾被貶謫的背景下。人到中年寸功未建,他不禁產生了懷才不遇之感。
他來到三國赤壁古戰場,懷古傷今,想到周瑜周公瑾這個時候曾指點江山大破曹操,又迎娶嬌妻,雄姿英發,更對自己的無功表示悲傷。但是最後兩句又體現了他的曠達。人生如夢一般,只灑酒祭月罷了。
這首詞是蘇軾的「轉型之作」。蘇軾正是通過寫這首詞成為了豪放詞派的奠基者。當時蘇軾仕途不順,被貶離京城到密州擔任知州。詞中寫了太守浩浩蕩蕩的打獵景象,描繪出一副豪氣沖天的畫卷。
又自比魏尚,希望有像馮唐那樣的人賞識他,使他可以建功立業。表達了希望像孫權射虎一樣為國效力,擊退西夏的豪情壯志。刻畫了一個滿腔熱血。英勇報國的太守形象。
這首《蝶戀花》描寫了暮春的景色。暮春的杏花已經凋落,滿地落滿殘紅。青青的杏子在樹梢上搖晃。有一隻燕子飛在天空,碧水繞著人家村落搖搖晃晃。微風吹散柳絮,仍留在枝頭的柳絮越來越少。凋零的春景也表達了蘇軾的傷春之情。
下片寫牆裡的姑娘正在蕩鞦韆,而姑娘的笑聲漸行漸遠,導致路過的行人悵然若失,感覺自己的多情被姑娘的無情所傷,於是暗自懊惱。但是淡淡的傷感之中還夾雜著一絲樂觀,稱得上是經典。
這首《江城子》是蘇軾懷念自己的亡妻王弗時所作。此時王弗已經離開他十年了。在這個月夜,蘇軾悵然若失,心中滿是懷念,卻無處傾訴。這個時候的蘇軾已經不再年輕,兩鬢斑白。
他在夢中想起從前妻子對坐梳妝的場景,心中悲慟。字字泣血,表達了蘇軾對妻子濃濃的思念。這首詞也被稱為千古第一悼亡詞。
這首《定風波》更是幾乎盡人皆知。蘇軾在出行道中被雨攔下,但是他並沒有像其他人一樣發出抱怨或嘆息,而是盡情享受在雨中行走的過程。管他何物,我自任平生。
人生啊,也無風雨也無晴。從中可以看出他的從容不迫與豁達樂觀。蘇軾的不俗也能從這首詞中看得淋漓盡致。
蘇軾一家都是大文豪,都有很高的文學影響。「三蘇」都在「唐宋八大家」之中,其文學造詣可見一斑。蘇軾在中國文學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是中國文學史上一顆閃耀的明星。
蘇軾的一生看似灑脫自在,但實際上卻十分悲傷,無人訴說只能將這種情感寄托在詩詞當中。想要了解他的一生,推薦大家這套詞傳全集,其中包括《李清照詞傳》、《蘇軾詞傳》、《辛棄疾詞傳》、《李煜詞傳》、《倉央嘉措詩傳》和《納蘭容若詞傳》。
這套詞傳原價238元,現在活動價,只要79元,點擊下方連結購買。不到一頓飯錢,何樂而不為呢!
三分鐘學歷史總結:蘇軾這六首詞都可以稱得上是經典,千古名作,每首詞都值得一背或深入了解。其中能顯然看出他的曠達胸襟與灑脫性格。而在其悼念亡妻的詞中能看出他的重情重義。在人生遇到挫折時,我們也要記得學習蘇軾的豁達與超然。
或許當我們念出「一蓑煙雨任平生」之時,我們心中的結也就解開了。大家對這六首經典名詞還有什麼新穎的理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