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美妾死後,蘇軾懷念無比,為了讚美小妾的美貌,他寫下人生最難的一首詞,順著讀和倒著讀一字不差,可謂是千古奇詞。
蘇軾是宋代最傑出的詩人、詞人,他不僅有"詩神"之稱,更是有"豪放詞宗"的美譽。蘇軾一生寫下過無數經典的佳作,無論是"一蓑煙雨任平生"或是"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還是"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都堪稱是千古絕唱。
而對中華文化,對中華文字研究透徹的蘇軾,在迴文詩的創作上更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蘇軾一生創作過許多著名的迴文詩,像《菩薩蠻·回文夏閨怨》、《西江月·詠梅》都是迴文詩詞中的巔峰之作。
迴文詩,是中華詩詞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體裁。因為迴文詩一般都以愛情題材居多,所以迴文詩又叫愛情詩、迴環詩。在不破壞詩詞格律、意境美的前提下,使得詩詞中的句子順著讀,反著讀可以,這便是迴文詩最大的特色。
而這種題材的詩詞,需要有豐富的文字儲備,可以說必須對中華文字了解得足夠透徹才行,一般人絕對是做不出迴文詩詞的。當然也有些人說迴文詩是文字遊戲,我想說的是,就算是文字遊戲,也不是一般人能做出來的。
但是對善於詩詞,對於才華、足夠自信的人來說,挑戰迴文詩也是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蘇軾便常有回文佳問世。而迴文詩詞又以其獨特的結構,讀起來盪氣迴腸,妙趣橫生,給人以韻律美的享受。
蘇軾曾作出過一首非常絕妙的迴文詩,詩名為《賞花歸去》。這首詩的回文方式非常獨特,每一句的後四個字便是下一句的開頭四字。先來看看這首詩:
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
"賞花歸去馬如飛酒力微醒時已暮賞花歸。"把它合到一起便是這幾個字的組合,真的是太有意思了。
而蘇軾的迴文詩詞中,我還是最喜歡《西江月·詠梅》,我認為這首詞才是蘇軾迴文詩的巔峰之作。這首詞其實是一首悼亡詞,是蘇軾思念他死去的小妾王朝雲所作。下面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
西江月·詠梅馬趁香微路遠,沙籠月淡煙斜渡。波清澈映妍華。倒綠枝寒鳳掛。掛鳳寒枝綠倒,華妍映徹清波。渡斜煙淡月籠沙。遠路微香趁馬。
王朝雲是西湖的一個名妓,12歲就被蘇軾收下伺候他起居,18歲成為了蘇軾的妾,陪了蘇軾幾十年,不僅僅是妾,更是他心靈上的知己。
蘇軾被貶的時候,妾都被遣散,只有她一心跟著蘇軾,蘇軾到達目的地之後,寫了一首詩,就是專門講述她對於自己非常堅貞的感情。
很不幸的是,在王朝雲34歲的時候生病去世了,去世前王朝雲還拉著他的手安慰他。在這之後他非常的傷心,先後寫下了非常多的詩詞,就是為了來紀念她。
甚至還在她的墳墓上蓋了一個六如亭來懷念她,因為她生的幼子去世後,就一直信佛,所以六如表示這世間的空幻無常。
雖然這首詩一個字都沒有提到王朝雲,但是用梅花來比作她。上片寫了梅花的生長,也就是說她的生活,由遠及近,用七個景物給大家描繪了一幅梅花開放的景象,襯託出梅花開放的動人景色。梅花開了之後,香氣一直伴隨著騎馬的人走了很遠,就連清澈的湖水中都倒映著梅花的影子,在樹枝上有一個么鳳鳥。
整首詩運用了回文的形式,給讀者打造出了一種不一樣的意境,上片主要寫梅花的開放,讓人讀了不禁跟著一起歡喜。結果場面一轉折,下片則是寫梅花盛開過後的凋零,寓意著美好的事物終將會消失,寫的就是王朝雲的去世,讓人心情一轉,又變得十分悲傷。
梅花的美麗倒影在湖水中,再一次渲染了梅花的美麗,結果下一句直接轉折,寫了梅花的掉落,用三個詞把梅花吊爐的環境渲染得非常悽涼,再三個詞,很明顯地寫梅花的凋零就是王朝雲的去世。花香慢慢的變弱,王朝雲也跟著馬一起遠去了,只留下一個非常模糊的背影,使得氛圍非常悽涼,非常落寞。也表現出作者起初對於王朝雲的愛,對於王朝雲的重視,她在作者心中就像是梅花一般的美好存在,結果現在突然去世,就像是梅花凋零一樣讓人感到十分惋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