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
今天跟朋友們分享幾首經典的「迴文詩」:
《菩薩蠻·夏閨怨》
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情景交融,寫閨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下片,以物傳情,以閨中少女嘲笑郎君寫醒後的怨思。此詞用意雖不甚深,詞語自清美可誦。
原文: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香汗薄衫涼,涼衫薄汗香。手紅冰碗藕,藕碗冰紅手。郎笑藕絲長,長絲藕笑郎。
東坡這首回文詞,兩句一組,下句為上句的倒讀,這比起一般迴文詩整首倒讀的作法要容易些,因而對作者思想束縛也少些。這首詞每一句都可倒讀成為下一句,其中意味卻一點不減,夏日閨怨詩被描寫的清涼舒適,淡淡的閨怨,輕鬆活潑。
《春閨》【清】李暘
垂簾畫閣畫簾垂,誰繫懷思懷系誰?影弄花枝花弄影,絲牽柳線柳牽絲。臉波橫淚橫波臉,眉黛濃愁濃黛眉。永夜寒燈寒夜永,期歸夢還夢歸期。
這首迴文詩每一句只有四個字,卻寫成一首七言詩,每一句正讀倒讀都一樣,讓人驚豔作者的高超才華。箇中情感和深思也十分好理解,真是一首優秀的迴文詩。
《菩薩蠻·霧窗寒對遙天暮》【清】納蘭性德
是清朝詞人納蘭性德創作一首詞,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看到霧窗、暮天,花落、鴉啼的景象。下片通過人物形態的轉換,敘說故事。表達作者不追求世俗的心情變化。全詞採用回文手法,一句化為兩句,兩兩成義有韻。清新流暢,運筆自如,技術嫻熟。
原文:霧窗寒對遙天暮,暮天遙對寒窗霧。花落正啼鴉,鴉啼正落花。袖羅垂影瘦,瘦影垂羅袖。風翦一絲紅,紅絲一翦風。
這首詞不僅文字輕巧,所勾勒的是一幅濃墨重彩般霧霾飄忽的冷寂畫面,這讓人十分喜愛。
《記夢回文二首》【宋】蘇軾
原文空花落盡酒傾缸,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活火,龍團小碾鬥晴窗。倒讀窗晴鬥輾小團龍,活火新甌淺焙紅。江漲雪融山上日,漾傾酒盡落花空。
詩中記述的是蘇軾在大雪初晴的時候做夢夢見的景象,記述下來為詩。詩中的「紅焙」「淺甌」等都可想見烹茶時的閒適生活。蘇軾真不愧是大才子,在夢中都能做出千古絕唱的迴文詩。
《兩相思》宋·李禺
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思夫詩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阻路途。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虛。知心幾見曾來往,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首迴文詩妙就妙在,順讀是一首思妻詩,倒讀是一首思夫詩,兩首詩互相映嵌,頗有一種你中有我,有中有你的意味。
《秋月》【清】陳瓊仙
輕舟一泛晚霞殘,潔漢銀蟾玉吐寒。楹倚靜蔭移沼樹,閣涵虛白失霜巒。清琴瀹茗和心洗,韻竹敲詩入夢刊。驚鵲繞枝風葉墜,聲飄桂冷露浸浸。倒讀:浸浸露冷桂飄聲,墜葉風枝繞鵲驚。刊夢入詩敲竹韻,洗心和茗瀹琴清。巒霜失白虛涵閣,樹沼移蔭靜倚楹。寒吐玉蟾銀漢潔,殘霞晚泛一舟輕。
清代詩人陳瓊仙曾以秋天的景物為名創作27首迴文詩,總標題名為《秋宵吟》,其中《秋月》一首,算是首茶詩,它寫詩人於月下泛舟,樹木與山巒在模糊的月光下移動著,詩人品茗彈琴,在竹聲中詩興頗濃。
《虞美人》【清】朱杏孫
正讀: 孤樓倚夢寒燈隔,細雨梧窗逼。冷風珠露撲釵蟲,絡索玉環,圓鬢鳳玲瓏。膚凝薄粉殘妝悄,影對疏欄小。院空蕪綠引香濃,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倒讀: 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綠蕪空院小欄疏,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瓏玲鳳鬢圓環玉,索絡蟲釵撲。露珠風冷逼窗梧,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這首詞正讀倒讀都十分和諧順暢,天衣無縫,可見作者功力。
《梅》 【清】張奕光
香暗繞窗紗,半簾疏影遮。霜枝一挺幹,玉樹幾開花。傍水籠煙薄,隙牆穿月斜。芳梅喜淡雅,永日伴清茶。倒讀:茶清伴日永,雅淡喜梅芳。斜月穿牆隙,薄煙籠水傍。花開幾樹玉,幹挺一枝霜。遮影疏簾半,紗窗繞暗香。
這首詩將梅的形態寫得十分生動,「疏影」「霜枝」「幹挺」形容梅花都生動有趣。有梅花的日子,伴上一杯清茶,這樣的生活,閒適美好。
《茶壺迴文詩》【清】黃伯權
落雪飛芳樹,幽紅雨淡霞。薄月迷香霧,流風舞豔花。【倒讀】花豔舞風流,霧香迷月薄。霞淡雨紅幽,樹芳飛雪落。
這首小小的迴文詩,清新淡雅,意境很美,短短幾句詩,卻似繞梁三日般在腦中迴旋不絕。
其實這首《茶壺迴文詩》不但可以倒讀,而且可以從任意一個字讀起,不管順讀、倒讀,都是一首五言絕句,總共有40種讀法!朋友們,你能讀出幾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