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最絕妙的一首迴文詩,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2020-12-21 騰訊網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古代文人墨客可以說是把文字研究到了極致,吟詩填詞講究格律平仄押韻自不必說,還創造出很多有趣的玩法。比如聯句酬唱、飛花令、行酒令,還有迴文詩、藏頭詩、聯邊詩、繞頭詩、集句詩、隱括詞等等文字遊戲。

玩這些文字遊戲都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學積累,方能做得精巧絕妙,令人讚嘆。其中迴文詩極為考驗作者的文字功底,尤以回文格律詩最難。

所謂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迴文詩最早出現在西晉西晉女詩人蘇伯玉妻之手,其《盤中詩》是公認最早的迴文詩。後有東晉蘇惠的《璇璣圖》使得迴文詩名聲大噪。

到唐代時,迴文詩已然不僅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而是被當作一種詩歌體裁。唐宋很多詩壇名家都寫過迴文詩詞,比如著名的《思夫詩》、蘇東坡的《菩薩蠻·回文四時閨怨》等等。

下面這首寫景的迴文詩,據傳也是蘇東坡所作,可謂是精妙無雙:

題金山寺·回文正讀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浦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海日晴。

遙望四山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這首《題金山寺》是一首七言律詩,正讀倒讀都是寫景,並且正反格律俱都嚴謹,押韻和諧,實為佳作。此詩正讀是描繪自金山寺所見之景,潮生浪卷如雪山傾倒,風平之後江上小舟獨釣,一輪明月倒映江中。

緊接著近景小橋流水古寺松林,進寺登臨遠望,迢迢遠樹、靄靄紅霞、江天一色、紅日破曉。山、水、雲如同一體,靜如碧峰動若翔鷗。整首詩寫從黎明前到天亮後的景色,動靜有致,寫景如抒情,情感頗為輕鬆愜意。而若回文倒讀卻又是另一番意境了:

題金山寺·回文倒讀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山四望遙。

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倒讀之下,時間順序也隨之而變,反而成為從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之景,並且收尾一句「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隨潮」則更偏向於超脫隱逸的情感表達,與正讀時的感情截然不同。

這首《題金山寺》不論正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可謂內容與形式俱佳的上乘之作。只不過這首詩一直以來都存在爭議,至今依然存疑。

這首詩的爭議之處一是版本不同,有兩個版本,所差者在於寥寥兩三字。二則是作者爭議,一說作者為蘇東坡,一說為北宋詩人周知微,還有一說為唐末五代詩人徐夤,很是撲朔迷離。

原來此詩在南宋時期被選錄入《詩人玉屑》和《回文類聚》兩個選集中,《詩人玉屑》注為蘇東坡作;而《回文類聚》注為周知微作,且詩題為《題龜山》。而清代官方編修的《全唐詩》也選錄了這首詩,標註為唐末詩人徐夤所作。

南宋人選編的兩個集子畢竟年代較早,還是有些可信度的。《全唐詩》雖然編修年代晚,但勝在是官方所修,所選錄的詩來源可信度也很高。這就使這首詩的作者一直存疑,爭議數百年不休。不過,民間大多比較認可蘇東坡一說。

每天詩詞獵奇,關注讀書狗子!

相關焦點

  • 蘇東坡最厲害的一首詩, 倒著讀依然是千古絕唱
    蘇東坡毫無疑問的大文豪,在詩詞文這三個方面都有極高的造詣,可以說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在感嘆詩人的偉大之時,也當然少不了漢語的博大精深,漢語是值得我們一生去傳承和理解的,古詩詞的博大,除了傳統的古詩之外,還有一種叫做迴文詩。
  • 王安石最經典的一首詩,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成為宋詩壓卷之作
    王安不僅學識淵博,人品更是一流,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他都是那個時代的翹楚,讀他的文章和詩歌,最是能夠感受到他獨特的才情,還有憂國憂民的家國情懷,這也最為令人感動的一個地方。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這首詩可以說是膾炙人口,也是詠梅詩裡的千古名篇,每一句都充滿了詩意,每一句也都有深意。王安石寫得很巧妙,並沒有議論,完全是通過景色來描寫,從而寫出了完全不同的梅花,正是這樣的一種描寫方式,讓這首詩顯得別具一格,成為了宋詩裡的壓卷之作,千百年來無人能夠超越。
  • 倒著竟然也能讀?3首迴文詩,古代詩人逆天的文字遊戲
    迴文詩是古代詩歌中最神奇的一種體裁,正讀倒讀都能成篇,讀來迴環往復,往往給人綿延無盡、盪氣迴腸之感。迴文詩可不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它自西晉以來就很盛行,經過歷代詩人的創新,它的形式也千姿百態。這首詩寫的是金山寺上所見的月夜江潮美景。順著讀,是月夜泛舟江上,看那江潮滾滾,漁火點點,直到黎明破曉倒著讀,是黎明破曉之時,看那水天一色,晴日紅霞,直至明月初升。
  • 蘇軾最有趣味的一首詩,順著讀是日出,倒著讀是日落,妙不可言!
    唐詩和宋詞,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一顆璀璨的明珠,千百年來,一直散射出它獨有的魅力。這期間朝代更迭,才子輩出,不論是到了明清還是現代,詩詞文化已經融入到了中華兒女的血液之中,成為了我們不可或缺的文學盛宴。歷代雖說湧現出了很多詩詞大咖,但是其中有一個人很特別,他不是帝王將相,卻被後人稱作「千古一帝,千古一相」,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蘇東坡。我們翻看蘇東坡的詩詞,讀上幾首後,就能看出他的性格。沒錯,蘇東坡的性格是豪放豁達的,他總能在人生的低谷中,找到生命的真諦,去迎接新的未來。蘇軾一生經歷過一個大案,就是著名的「烏臺詩案」,從而被貶黃州。
  • 蘇軾做的一首迴文詩,千古一絕,絕大多數人都沒見過
    漢字是世界上最美的文字,沒有之一,因為漢字的修辭手法和古人的詩詞造句實在是太唯美和絕妙了。最有意思的還是迴文詩,如,宋朝李禺的這句,「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正著讀是漫漫孤燈之夜,丈夫回憶妻子,父親回憶兒子。
  • 千古才女蘇小妹,循環往復迴文詩
    在唐宋八大家中,三蘇位列三席,其中蘇軾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然而,今天我要說的是蘇軾的妹妹---蘇小妹。一日,蘇小妹和蘇東坡正在閒聊,收到秦少遊的家書:靜思伊久阻歸期憶別離時聞漏轉。乍一看文句不通,然而聰慧的蘇小妹立刻看出這是迴文詩,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秦少遊的迴文詩拆解如下:靜思伊久阻歸期,久阻歸期憶別離;憶別離時聞漏轉,時聞漏轉靜思伊。
  • 一場春雪引發的唐代迴文詩狂歡
    春雪引發迴文詩狂歡這是唐朝的一個飄雪的春日。一個叫潘孟陽的士子,忽然詩興大發,於是他提筆寫下了一首迴文詩,並一式兩份,分別讓家童去送給他的好友權德輿和張薦。話說權德輿接到童子送來的信札,拆開一看,原來是一首迴文詩,權德輿暗自琢磨,我也算是一個才子,大唐朝未來的宰相啊。我得回他一首。於是權德輿,吩咐童子稍後,他回到書房,稍加思索,提筆寫下了一首詩,交與童子帶回。權德輿得詩是這樣的。
  • 寥寥十六字 一首迴文詩 四句並七言 誰能一眼識
    其字裡行間盡顯悽婉綿麗,屬於古樂府的絕妙之作。《九張機》詞的版本流傳較多,詞作經後人綜合刪減,尚存七首。其餘的大至雅韻集中,就樂府雅調兩篇,摘錄十一首。精粹已盡在其中,不啻可窺全豹。現在讓我們來分別欣賞我所收集這不同版本的《九張機》是如何發聲的:一張機,採桑陌上試春衣。風晴日暖慵無力,桃花枝上,啼鶯言語,不肯放人歸。(意猶未盡)二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織成一段,迴文錦字,將去寄呈伊。
  • 文採飛揚的5首迴文詩,充滿趣味,讓人拍案叫絕
    在詩詞中,迴文詩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字遊戲,歷來受到文人的喜愛。所謂迴文詩,主要是指詞序迴環往復而形成的詩詞。這種詩詞樣式綿延無盡,讀來盪氣迴腸,雖然並沒有多大文學上的意義,卻鍛鍊了詩人們寫詩的才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文採飛揚的5首迴文詩,充滿趣味,讓人拍案叫絕。
  •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詠柳詩,只有四句,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史上最有名的一首詠柳詩,只有四句,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賀知章,是盛唐前期的著名詩人。他一生仕途得意, 官至太子賓客、秘書少監。少時性格開朗、豪放,嗜酒,與李白、張旭等為「飲中八仙」。公元744年,他上表請為道士,求還鄉裡。還鄉後不久即辭世。賀知章詩今存二十首,除祭神樂章、應制詩外,其寫錄、抒懷之作,風格皆如同他的性格,清新瀟灑。這首《詠柳》絕句詩,是最能體現作者這一風格的。
  • 迴文詩雅趣橫生,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
    迴文詩雅趣橫生作者:田大金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多種詩體 。回文是 一種雅趣的詩體 ,係指順讀倒念皆能成句的詩。它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讀之文句通順有韻,詩意明晰,結構完整。有一首《詠春》迴文詩云:花朵幾枝矜傍砌,柳絲千縷細搖風。霞明半嶺西斜日,月上孤村一樹松。此詩描繪了一幅春景圖。如果將這首詩倒過來念,韻味依然:松樹一村孤上月,日斜西嶺半明霞。
  • 歷史上最有趣的迴環詩,僅僅14個字卻能連成七言絕句,妙不可言
    迴環詩,又稱為迴文詩,在眾多詩詞的寫作手法中難度較高,也比較的另類和非主流。在唐代吳兢(jīng)的《樂府古題要解》中記載:「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迴文詩要往復地去讀,才能看到詩的整體面貌。
  • 迴文詩:正讀倒讀都通順,古人智慧了不起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迴環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也稱作「迴環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
  • 六首精妙絕倫的迴文詩,句句有真意,首首回味悠長!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 體裁。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 迴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迴文詩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
  • 李白最狂的一首詩,古今無人能比
    「詩仙」李白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也是浪漫主義詩歌的集大成者。李白的詩飄逸瀟灑,變幻莫測,猶如隨性而為,恣意汪洋,奔放不羈。就連齊名的「詩聖」杜甫都多次稱讚李白:「白也詩無敵」、「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 陸遊最悲闊的一首詞,寫盡了雄壯豪邁,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陸遊中年時曾入蜀從軍,官至寶章閣待制,有過一段軍涯之旅,《謝池春·壯歲從戎》便是其間作品,作為陸遊最悲闊的一首詞,其意境雄壯豪邁,實屬千百年來無人能及的佳作!謝池春·壯歲從戎——陸遊壯歲從戎,曾是氣吞殘虜。陣雲高、狼烽夜舉。朱顏青鬢,擁雕戈西戍。笑儒冠、自來多誤。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今天跟朋友們分享幾首經典的「迴文詩」:《菩薩蠻·夏閨怨》這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創作的一首詞,上片,情景交融,寫閨中少女夏日的生活容貌。
  • 歷史上最狂的一首詩「它」出自李白,霸氣無人超越!
    你最喜歡他的哪句詩詞呢?或者你覺得他的哪首詩寫的最好呢?然後要說起李白詩中最狂的一首詩,就是這首南陵別兒童入京,霸氣無人超越。在這首詩中,我們都知道李白是一個擁有遠大抱負的詩人,和他就空有一身抱負,卻無從施展。
  • 李白意境最闊遠的一首詩,寫盡了雄渾壯觀 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望天門山》是開元十三年李白乘舟行至天門山時有感而作,這首詩李白僅用短短二十八個字,便將天門山的那種意境優美、雄渾壯闊的景象描繪得淋漓盡致,使人恍若置身其中,感嘆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望天門山》這首詩也因其闊遠的意境,雄渾壯觀的景致,故而廣為後世流傳,千百年來無人能及!
  • 史上最著名的一首迴文詩,多數人看了都迷糊,水平夠高才能讀懂!
    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迴文詩,在很多人的印象裡就是正著讀倒著讀皆成詩文,往往是拼揍而成,沒什麼驚豔之處。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因為迴文詩是一門對文學素養要求非常高的學問,其用韻、形式十分嚴苛,若是只為回文而隨意亂用辭意,那誕生的作品必定無色無味、無生無氣,沒有美感。不幸的是現存的迴文詩大多都為此類,所以大家才會對這種詩體有所誤解。創作迴文詩,用「鈎心鬥角」來形容較為貼切,「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要做到情意雙全,尤為難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