迴文詩:正讀倒讀都通順,古人智慧了不起

2020-12-21 中華傳統文化網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迴環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也稱作「迴環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體裁。迴文詩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

漢語是分析型語言,缺乏嚴格意義上的形態變化,這是產生迴文詩的宏觀背景;另外,古漢語沒有標點符號,這讓迴文詩作表現的更加富有文學色彩。對於迴文詩,不僅作者本人具有高超的文字駕馭能力,欣賞者也必須具備相當的底蘊才能領悟其美妙之處。

迴文詩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頗有情趣;它體現了漢語文化的博大精深,蘊含著中華民族的深刻智慧,以及豐厚的人生哲理。一首詩從末尾一字讀至開頭一字,能夠成為另一首新詩,這樣的文字功力十分了得,這般「文才」不是什麼人都敢「賣弄」的。

有人把迴文詩當成一種文字遊戲,認為它完全沒有藝術價值;實際上,這是對迴文詩的誤解。民國年代的學者劉坡公先生在1934年出版的《學詩百法》一書中就指出:「迴文詩反覆成章,鈎心鬥角,不得以小道而輕之。」當代詩人、語文教育家周儀榮先生曾經認為,迴文詩雖無十分重大的藝術價值,但不失為中國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枝奇葩。

據記載詩歌中的回文體在我國晉代就已經形成,而興盛於宋代。它有著「反覆成章」之特點,其種類有很多,如「通體回文」「就句回文」「雙句回文」「本篇回文」「環復回文」「圖形回文」等。其中,尤以「通體回文」最難駕馭,有人把這種形式的迴文詩稱作「倒讀詩」,認為它是迴文詩中的絕品。

例如,宋代大文豪蘇軾(1037—1101)的《題金山寺》就是絕品中的絕品;該詩如下:

《題金山寺》

潮隨暗浪雪山傾,遠捕漁舟釣月明。

橋對寺門松徑小,檻當泉眼石波清。

迢迢綠樹江天曉,靄靄紅霞晚日晴。

遙望四邊雲接水,碧峰千點數鷗輕。

把詩句倒轉來讀也是一首完整的七言律詩:

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

晴日晚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

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

明月釣舟漁捕遠,傾山雪浪暗隨潮。

該詩作者蘇軾稱得上是個「有趣的人」,這並不是說他的人生足夠幸運,而是說他能夠用一種非常豁達的智慧去面對生活中的種種不幸,讓自己的人生顯得精彩,不僅不那麼苦大仇深,而且可愛有趣,《題金山寺》就是這種智慧的產物。

蘇軾被貶出北宋京城開封去杭州的路上,遊覽了鎮江金山寺,並寫下了這首著名的詩歌。他的詩的知名度遠不如他的詞,但這首詩歌的知名度卻很高,主要是因為這首詩很神奇,用了很微妙的「回文」手法;在其妙筆下,正讀的時候是千古絕唱,但倒過來還是千古絕唱。

詩歌正讀時,「江中的潮水一直奔向雪山之巔,遠處的漁夫在明月下垂釣,只見遠處的山上有無數的飛鳥,輕盈地飛翔著」;這是《題金山寺》沿著吟誦的時間所呈現的場景,描寫了金山寺從午夜到清晨的景色,體現了黑暗過去後生命自由飛翔的無盡活力,以及由靜到動的過程。

詩歌倒讀時,「鳥兒都飛走了,只剩下茫茫江波一直連著水邊,普照萬物的太陽也不見了蹤影,只留下明月在靜夜中獨自皎潔」;這是《題金山寺》呈現的真實場景,展現了金山寺從白天到黑夜的景色,體現了生機漸去、萬物歸靜的過程。

《題金山寺》是一首內容與形式俱佳的寫景詩作,正讀倒讀意境不同,可看作兩首詩。如果正讀是月夜景色到江天破曉的話,那麼倒讀則是黎明曉日到漁舟唱晚。由於構思奇特,組織巧妙,整首詩順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境界優美,值得玩味。

這首詩雖然只有56個字,但卻蘊含著非常深刻的哲理,尤其是隨著閱讀和品讀,所描寫的景物和所體現的哲理截然相反,這也正符合了人們生活的本質規律,那一些得到與成長、失去與衰老之間相應的代價,所以這首妙趣橫生和意境深邃的迴文詩也成為了人們心中公認的佳作。

又如,宋代詩人李禺寫了首迴文詩《兩相思》,正讀是思妻,倒讀就變成了思夫,被譽為中國最奇特的詩;該詩如下:

《思妻詩》

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

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

途路陽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孤燈夜守長寥寂,夫憶妻兮父憶兒。

《思夫詩》

兒憶父兮妻憶夫,寂寥長守夜燈孤。

遲回寄雁無音訊,久別離人陽路途。

詩韻和成難下筆,酒杯一酌怕空壺。

知心幾見曾往來,水隔山遙望眼枯。

這首詩名為《兩相思》,男子讀的時候是丈夫在思念妻子的《思妻詩》,女子讀的時候卻成了妻子在思念丈夫的《思夫詩 》。一首詩讀出兩個意思,已經讓人膜拜了,可是,清代文人朱杏孫寫的《虞美人》詞,可正讀、倒讀,調整句子後還能成為一首可正讀、倒讀的七言律詩。

該詞正讀:

孤樓倚夢寒燈隔,

細雨梧窗逼。

冷風珠露撲釵蟲,

絡索玉環圓鬢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悄,影對疏欄小。

院空蕪綠引香濃,

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該詞倒讀:

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

綠蕪空院小欄疏,

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

瓏玲鳳鬢圓環玉,索絡蟲釵撲。

露珠風冷逼窗梧,

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把這首詞倒過來讀後,首句則變成了「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尾句變成了「露珠風冷逼窗梧,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韻腳變了,標點也變了,但仍是一首《虞美人》,整體的詞意和意境都沒有太大的變化,可謂十分高明。有趣的是,該詞調整句子後,成了一首工整的七言律詩。

該詩正讀:

孤樓倚夢寒燈隔,細雨梧窗逼冷風。

珠露撲釵蟲絡索,玉環圓鬢鳳玲瓏。

膚凝薄粉殘妝悄,影對疏欄小院空。

蕪綠引香濃冉冉,近黃昏月映簾紅。

該詩倒讀:

紅簾映月昏黃近,冉冉濃香引綠蕪。

空院小欄疏對影,悄妝殘粉薄凝膚。

瓏玲鳳鬢圓環玉,索絡蟲釵撲露珠。

風冷逼窗梧雨細,隔燈寒夢倚樓孤。

《虞美人》,無論是作詞讀,還是作詩讀,正讀也好,倒讀也罷,句句珠圓玉潤,字字工整穩妥.而且從詩詞的對句,屬性,平仄,韻律看,都是標準的詩詞.找不出什麼毛病來.古人玩文字遊戲,玩到如此爐火純青,練達精妙的程度,實在少見!怎不叫人拍案叫絕!

由上可見,作為中華文化獨有的一朵奇葩,迴文詩讀起來迴環往復,連綿未盡,讓人回味無窮。經典的迴文詩正讀倒讀都極為自然,音順意通,意境優美,真是千古奇觀,實在令人叫絕。讀完它們,不由感嘆,古人的智慧真是了不起,他們的文學造詣深不可測,中華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

最後指出的是,創作迴文詩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學積累,方能做得精巧絕妙,令人讚賞不己!另外,迴文詩在當代已經較為罕見;不過,偶爾讀幾首經典的迴文詩,會令人情趣盎然,給人以美的享受。

作者:吳鎮 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

相關焦點

  • 正讀倒讀均可,甚至一首詩有40種讀法,一起領略迴文詩的魅力!
    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迴環詩",據唐代吳兢《樂府古題要解》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唐代上官儀說,"詩有八對",其七曰"回文對","情新因意得,意得逐情新",用的就是這種措詞方法。
  • 宋代最詭異的一首奇詩,男人必須順著讀,女人一定要倒讀!
    不過,今天我們要來說到的是宋朝的一個小詩人,他在歷史上雖然默默無聞,可但凡說起來有這麼一首詩,人們都會驚嘆於此人的才華,而這首千古第一奇詩,男人一定要順著讀,而女人則要倒著讀。這位詩人就是李禺,說起他的名字大部分人都不熟悉,他有寫過一首迴文詩,這首詩叫《兩相思》,從詩詞中不難發現李禺是個滿腹才氣的詩人。
  • 中華文學總群迴文詩練習
    ,古人在詩、詞、賦、聯上玩膩味之餘又出新招——迴文詩!這首迴文詩只是回文體詩中的一種!迴文詩·星與螢爭輝文/馮清勇星藏草垛草藏螢,垛草藏螢隱閣亭。亭閣隱螢藏草垛,螢藏草垛草藏星。所謂「回文體」,就是順讀倒讀皆成句。
  • 趣味英語:順著讀和倒著讀都一樣的英文回文句
    中文的經典回文句很多, 比如「清水池裡池水清」,「霧鎖山頭山鎖霧」,《萬柳堤即景》也是一首著名的迴文詩:春城一色柳垂新,色柳垂新自愛人。人愛自新垂柳色,新垂柳色一城春。大家把詩倒過來念,意思一模一樣的,是不是對古人的才情佩服至極啊!不同語言的結構有時候驚人地相似,中文的回文句形式英文中也有不少呢。傳說亞當看見夏娃時說的第一句話是:「Madam, I'm Adam."
  • 九首迴文詩,漢字真是太神奇
    迴文詩也稱「迴環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迴文詩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菩薩蠻·夏閨怨》【宋】蘇軾柳庭風靜人眠晝,晝眠人靜風庭柳。
  • 蘇東坡最絕妙的一首迴文詩,千百年來無人能超越
    比如聯句酬唱、飛花令、行酒令,還有迴文詩、藏頭詩、聯邊詩、繞頭詩、集句詩、隱括詞等等文字遊戲。 玩這些文字遊戲都需要很高的文學素養、深厚的文學積累,方能做得精巧絕妙,令人讚嘆。其中迴文詩極為考驗作者的文字功底,尤以回文格律詩最難。 所謂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 古人寫詩還能這樣玩
    古人在創作詩篇的時候,不僅著重詩歌的內涵,有時候更是喜歡腦洞大開,用各種有趣的方式,特別的文體來凸顯自己的寫作技巧,什麼迴文詩、頂針詩、一字詩應有盡有。這不僅可以反映出古人的智慧,更能體現出漢語言的博大精深和魅力。今天,就讓我們來了解一下這些有趣的詩句吧。
  • 倒著竟然也能讀?3首迴文詩,古代詩人逆天的文字遊戲
    迴文詩是古代詩歌中最神奇的一種體裁,正讀倒讀都能成篇,讀來迴環往復,往往給人綿延無盡、盪氣迴腸之感。迴文詩可不僅是一種文字遊戲而已,它自西晉以來就很盛行,經過歷代詩人的創新,它的形式也千姿百態。倒讀:輕鷗數點千峰碧,水接雲邊四望遙。晴日海霞紅靄靄,曉天江樹綠迢迢。清波石眼泉當檻,小徑松門寺對橋。明月釣舟漁浦遠,傾山雪浪暗回潮。這首詩寫的是金山寺上所見的月夜江潮美景。
  • 精妙絕倫的迴文詩,句句有真意
    所謂迴文詩,正讀倒讀都可以!「空花落盡酒傾漾,日上山融雪漲江。紅焙淺甌新火活,龍團小輾鬥晴窗。」蘇東坡的這首詩雖是遊戲之作,卻正讀倒讀皆成章句,深見其遣詞功力。《兩相思》宋·李禺【正讀】《思妻詩》枯眼望遙山隔水,往來曾見幾心知?壺空怕酌一杯酒,筆下難成和韻詩。途路阻人離別久,訊音無雁寄回遲。
  • 千古奇詩竟可正反兩讀:男人正著讀「思妻」,女人倒著讀「思夫」
    一首詩,如果既可以正著讀,又可以倒著讀,並且皆成章句、語義順達,我們便稱之為迴文詩。在《樂府古題要解》中的釋義是:「迴文詩,回復讀之,皆歌而成文也。」一首合格的迴文詩,不僅正讀倒讀都要音順意通,而且必須符合詩詞用韻標準,要求苛刻,創作難度極大,所以歷朝歷代流傳下來的迴文詩大多是牽強附會之作,縱然勉強可以讀通,也絲毫沒有美感。
  • 古代最詭異的一首詩:正著讀倒著讀都很優美,意思卻完全相反
    詩詞乃古人留給我們的一筆寶貴財富,其意義和價值不能用金錢衡量,那些才華迥異的詩人,以極為豐富的想像力和文筆,共同創造了絢麗篇章。一提到古代詩歌,咱們都會情不自禁地想起唐詩,甚至誤以為從唐朝開始才有詩的出現。
  • 迴文詩聽說過 但不知道有這麼多花樣 蘇軾很喜歡玩這種文字遊戲
    迴文詩詞的作品和種類比較多,老街下面按照不同的回文類別簡單說一下:二、通體回文顧名思義,通篇正讀倒讀都可以的方式被稱為通體迴文詩。南北朝時期好多王公貴族都有很深的文化素養,幾乎個個是詩人。"竟陵八友"之一的王融,是永明體詩人中著名詩人之一,他先做了一首《春遊迴文詩》,正讀:枝分柳塞北,葉暗榆關東。垂條逐絮轉,落蕊散花叢。池蓮照曉月,幔錦拂朝風。低吹雜綸羽,薄粉豔妝紅。離情隔遠道,嘆結深閨中 。倒讀:略。
  • 六首精妙絕倫的迴文詩,句句有真意,首首回味悠長!
    迴文詩是我國古典詩歌中一種較為獨特的 體裁。迴文詩,也寫作「愛情詩」「 迴環詩」。它是漢語特有的一種使用詞序迴環往復的修辭方法,文體上稱之為「回文體」。迴文詩充分展示並利用了,漢語以單音節語素為主和以語序為重要語法手段這兩大特點,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
  • 七絕(迴文詩)湖光月色:星星伴月看湖寧
    筆者一首迴文詩《公園夜色》與您分享。七絕《湖光月色》(一)正讀星星伴月看湖寧柳岸親舟靠閣亭屏映炫璇成倒幕泠風拂醉夢驚醒(二)回文醒驚夢醉拂風汵幕倒成璇炫映屏亭閣靠舟親岸柳寧湖看月伴星星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
  • 13首奇妙古詩,寶塔詩、頂針詩、迴文詩……感受古人文字遊戲的精妙!
    迴文詩,顧名思義,就是能夠回還往復,正讀倒讀皆成章句的詩篇。迴文詩讀來迴環往復,綿延無盡,給人以盪氣迴腸,意興盎然的美感。秦觀賞花歸去馬如飛,去馬如飛酒力微。酒力微醒時已暮,醒時已暮賞花歸。古代最奇絕的迴文詩當屬《璇璣圖》。《璇璣圖》是前秦秦州刺史竇滔的妻子蘇若蘭所作。
  • 文採飛揚的5首迴文詩,充滿趣味,讓人拍案叫絕
    在詩詞中,迴文詩作為一種獨特的文字遊戲,歷來受到文人的喜愛。所謂迴文詩,主要是指詞序迴環往復而形成的詩詞。這種詩詞樣式綿延無盡,讀來盪氣迴腸,雖然並沒有多大文學上的意義,卻鍛鍊了詩人們寫詩的才華。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詩詞愛好者。關注我,一起來欣賞文採飛揚的5首迴文詩,充滿趣味,讓人拍案叫絕。
  • 古代最神奇的一首詩,只有20字卻有40種讀法,每種讀法都成一首詩
    中國古代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在漫長的歲月中,古人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為後世的我們留下了不少珍貴的文化寶藏,比如詩詞文化便是如此。在詩詞領域之中,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作者,他們用自己的文筆寫出了不少令人讚嘆的作品。當然,在這些作品之中也出現過一些比較有趣的,比如迴文詩便是如此。
  • 蘇軾做了個美夢,醒來寫組奇詩,初讀平平,倒過來讀才知他的厲害
    這組詩共兩首,初讀平平,歌詠的就是一位佳人。但如果以為僅是這樣,那就太小東坡了。大家把這首詩倒過來讀一次試試,就會發現,它其實是組迴文詩。也就是說,這組詩可以正讀,也可以倒讀,而且兩首讀法敘述的都是同一件事。這樣倒著讀一次,咱們就知道東坡的厲害。
  • 中國最奇特的一首詩,未婚男子可以順著讀,已婚女子卻必須倒著讀
    唐詩和宋詞,無疑是中國文學史上兩顆璀璨的明珠,皇帝們個個愛詩詞,臣子們個個作詩詞,百姓們個個吟詩詞,堪稱奇景,無數優秀作品,詩人、詞人都被我們牢記心中,今天,筆者就給大家帶來一首「千古奇詩」,男人可以順著讀,已婚女人卻必須倒著讀,它就是《兩相思》。
  • 迴文詩雅趣橫生,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
    迴文詩雅趣橫生作者:田大金我國是一個詩的國度,有多種詩體 。回文是 一種雅趣的詩體 ,係指順讀倒念皆能成句的詩。它妙在詩中的與語句,從頭至尾往復迴環,讀之文句通順有韻,詩意明晰,結構完整。倒過來念,仍是一首《詠春》詩。迴文詩始於宋代,大文學家蘇東坡寫有多首迴文詩。其中最著名的是《題金山寺》。公元1071年初,他連續寫了幾篇批評新法的文章,受到誣陷,深感在京任職複雜危險。於是,他自請外放,到杭州任通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