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 《消費主張》)「如何讓食物更加美味、更有營養?」這一直是廚房裡最關心的問題。在現代廚房裡,自動化和智能化為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巨大變化。今天我們將探索廚房裡的新科技,看看美食背後的秘密。
新一代電壓力鍋,讓湯更濃香
明火壓力鍋需要有人看管,還要隨時調節火焰大小;而電壓力鍋在啟動後是可以不用人看管的,但等待時間長、煮湯較清淡,都是老款電壓力鍋存在的缺陷。
那麼,新一代電壓力鍋是否解決了這些難題呢?
銷售人員介紹說,現在的新一代電壓力鍋,採用了IH電磁感應加熱技術,是可以讓湯做得更加濃香。
銷售人員 曾利華:老款電壓力鍋採用的是底盤普通發熱盤,新款電壓力鍋以最新的一個加熱方式,IH(電磁感應加熱技術)電壓力鍋,煲出來的湯不會清湯寡水。
這是一臺老式電壓力鍋,還有一臺新式電壓力鍋。接下來,它們將一起燉煮排骨蓮藕胡蘿蔔湯。
把所有食材都稱量好相同分量,並分成同樣等份,開鍋啟動。僅僅過去了19分鐘,這臺新式電壓力鍋就完成了燉肉。
我們發現,它煮出來的湯確實要比老式電壓力鍋煮的湯更加濃鬱些。
電壓力鍋產品研發工程師 程永康:新產品採用了濃香技術,大概工作一次下來,至少有98次排氣,排氣一次,它就沸騰一次,這樣就讓食材和湯可以充分交融,味道非常香濃可口。而傳統電壓力鍋靠食物自身融合,效果沒有濃香技術好。新款電壓力鍋燉的排骨很輕易就脫骨了,老款的還是沒能脫骨。」
程永康介紹說,通過電磁感應加熱技術,讓壓力不斷變換,在利用排氣閥的「磁懸浮」,相互協作配合,就可以讓鍋內的食材持續沸騰、充分融合,煮出的湯汁更加濃鬱。
電壓力鍋產品研發工程師 程永康:這就是我們產品上的一個閥,傳統的壓力鍋,這個閥排氣的時候上來,不排氣的時候下去,而我們這個壓力鍋,閥會在上面一直維持,好處就是會持續進行沸騰。
炒菜機器人,智能無油煙
炒菜機器人,又可以叫自動炒菜機,在操作界面上有菜譜,只需要根據菜譜放入調料和食材就可以了。
放入油、生抽等調味料,再放入西藍花和蝦仁,蓋上蓋子,炒菜機器人內部有一個可以轉動的杆子,進行自動炒菜,並不需要人來看管。
十幾分鐘後,這道西藍花蝦仁就做好了。我們注意到,整個烹飪過程並沒像傳統炒鍋那樣有油飛濺出來。
炒菜機器人真的會比傳統炒鍋更安全、更令人放心嗎?
李鐵是這臺炒菜機器人的產品項目經理,今天他打算用炒菜機器人和普通家用鐵鍋做一道香辣雞塊,對比一下二者的油煙差別。
鐵鍋在炒雞塊時,產生了大量的油煙,並且隨著鍋內的溫度不斷加熱,熱油也時不時飛濺出來。
但炒菜機器人就顯得「溫柔」了不少,因為有個蓋子,所以並不會有油飛濺出來。炒菜機器人在烹飪時內部有控溫技術,把油溫控制在一個合理範圍,這樣就不會產生太多油煙。但食材中有水汽要散發,所以鍋蓋上面就有一個出熱氣的小孔,在測試過程中看到的煙,就是來自食物中的水汽了。
空氣炸鍋,炸雞不用一滴油
這臺空氣炸鍋操作簡單,製作過程中確實沒有放一滴油,炸出來的雞翅看起來效果不錯,小朋友也吃得很開心。
空氣炸鍋,難道真的是用空氣來替代油炸嗎?
翁文峰是空氣炸鍋產品的研發工程師,他介紹說,這種產品其實是利用食物本身的油脂來製作食物,所以口感非常好。
空氣炸鍋研發工程師 翁文峰:用高達200攝氏度熱空氣包裹起來,形成一個食物自身發熱,因為它只有食物自身的油量,沒有放到油鍋裡面去吸附大量油脂,所以吃起來相對口感比較嫩。
翁文峰用普通的不粘鍋與空氣炸鍋分別製作炸薯條和炸雞翅,普通不粘鍋在製作食材的過程中,需要攪動,還會產生大量油煙;而空氣炸鍋在製作中不需要看管,也沒有產生油煙。
不過翁文峰說,空氣炸鍋也不是完美無缺的。如果做肉類產品效果比較好,比如烤雞翅、烤肉,做蛋糕,但如果要炸薯條,因為食材本身沒有油,所以口感方面會不如用油炸咬起來那麼好,但是吃起來味道非常接近。
新式電飯煲,功能細分更強大
現在的電飯煲,已經不僅僅是把米飯煮熟這麼簡單了,功能也開始變得更加細分。
這是一款最新式的蒸汽電飯煲,它完全顛覆了傳統電飯煲的加熱原理。
電飯煲產品研發人員 胡望軍:通過蒸汽發生器,把水加熱到120攝氏度形成水蒸氣,通過能量棒快速注入到飯煲底部,噴出的水蒸氣給米飯加熱,煮熟米飯。
通過蒸汽加熱米飯,滿足了喜歡吃蒸米飯口感的消費者需求。
除此之外,因為是採用蒸汽原理,這款電飯煲甚至還可以做汽鍋雞。
這款電飯煲,內膽是用玻璃做的,電飯煲產品研發人員秦小軍介紹說,過去所有傳統電飯煲內膽是帶塗層,這個塗層也是絕對安全,但還是有一些寶媽對塗層不太放心,所以他們就開發了一個玻璃內膽,完全無塗層。
但是玻璃的導熱效果並不是很好,用它來做內膽,能把米飯煮熟嗎?
電飯煲產品研發人員 秦小軍:我們在玻璃裡面做了很多凹點,能讓它更好地產生氣泡,在傳熱性相對比較差的情況下,還可以把輔食煮得比較好。
這臺電飯煲叫低糖煲,號稱煮出來的米飯含糖量低,適合那些想要減肥的愛美人士。
電飯煲產品研發人員 秦小軍:這個最核心的就是,我們先用水煮,最後再用水蒸氣蒸它,通過整個加熱控制程序,來控制整個衝刷次數,讓米飯裡的糖分還原糖,儘量衝刷到水裡面去,讓整個米飯在吃的時候,有飽腹感還是,同時能夠吸收的糖分大幅度減少。
在家電銷售區域,銷售人員介紹說,現在賣得最好的是這種IH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煲,這種電飯煲做出來的米飯被稱為「香甜好米飯」。
我們也注意到,很多電飯煲的宣傳語上都寫著這樣的話:「一鍵柴火飯」「還原柴火飯」。最新式的電飯煲是否能跟原始的柴火飯滋味一樣呢?
為感受二者之間是否存在差異,電飯煲研發人員用新式電飯煲煮了一鍋米飯,消費者杜柳轉用土灶來燒柴火飯。
消費者 杜柳轉:先用小火把水煮有點溫度,再放米進去,之後再大火攪拌一下,小火燜一下。
飯都煮好後,工作人員把兩種米飯分別盛在不同的碗裡,請杜柳轉一家人當作體驗者,親自來品嘗一下。
經過品嘗發現,新一代電飯煲得到了多數人的認可。大家普遍認為,柴火飯因為是由人來操控,所以每一次煮出來的味道並不穩定。
黃兵,是電飯煲領域的資深研發人員,他介紹說,新一代的電飯煲之所以煮飯好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加熱方式和以前不一樣。為了能看清區別,測試人員在這些不同時代的電飯煲裡放入水和麵條進行加熱。
這款老式機械電飯煲裡煮的麵條,只有左邊一部分在進行著微弱的翻滾。黃兵說,這是因為發熱盤存在冷端,難以避免會出現空缺。
而新式電飯煲煮飯方式,其實就是模擬柴火飯的煮飯方式,並且比用土灶煮飯更加方便,成功率更高。
那麼,新一代的電飯煲在營養方面是否做得更好呢?
根據細緻的數據分析,不同電飯煲煮出來的米飯確實存在差異。
首先,機械煲的水分偏差要遠大於智能煲,而兩臺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煲的水分偏差是非常小的。
中國農業大學食品科學與營養工程學院教授 李再貴:不均勻的米飯水分高低不一,吃起來的口感也不知道是什麼,有的特別軟、特別稀,有的特別硬。
接下來,我們再看米飯的糊化度指標。米飯糊化度要達到95%以上,才不會有夾生的感覺。
機械煲的糊化度低於95%,是不合格的;而其他三款電飯煲都高於95%;這兩臺電磁感應加熱式電飯煲的糊化度指標更是高達98%以上。
米飯的還原糖含量,是決定米飯是否香甜的重要指標。
兩臺新式電飯煲明顯要強過老式智能煲和機械煲,證明它們煮出來的米飯要更香甜,更有滋味。
播出通知
7月1日19:28央視財經頻道CCTV2《消費主張》播出《廚房裡的新科技:美食的秘密》,次日16:29重播,敬請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