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6億元!博羅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2021-01-11 澎湃新聞

走進博羅柏塘鎮石崗村,村道兩旁樹綠花盛,村容村貌乾淨整潔,老屋煥新顏成鄉村旅遊新亮點,蟲鳴鳥叫,溪水潺潺,天藍、山青、水清,村莊美得像一幅山水畫,令人陶醉。石崗村是博羅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一個縮影。記者走訪獲悉,作為廣東省美麗鄉村建設5個「先行先試」示範縣之一,博羅全域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縣共選取71個村作為試點,2019年至今累計投入6.6億元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打造山清水秀、生態宜居的美麗博羅。

升級改造的柏塘石崗村,突出「記得住鄉愁」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上田埔村位於柏塘鎮東部。「看見村口的百年龍眼樹了嗎?它有200年樹齡了,每次看到這棵樹,就找到家的方向了。」在這裡生活了幾十年的村民說,古樹、舊房子承載著老輩人的記憶,這是他們出生、長大的地方。

「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上田埔村依然保留客家古屋、祠堂、石碾、客家竹編等存留著鄉村記憶的老物件和古建築。該村旅遊服務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客家古屋博覽室、客家名宿、生態農業觀光園、觀光火車道、溼地公園、塘心悠園、文體休閒活動中心等正在建設中。

上田埔村

「建成之後,將極大地提升村莊風貌,豐富群眾的休閒娛樂生活和精神生活、帶動上田埔村的旅遊業發展。」上田埔村村委書記陳水堅認為,美麗新農村的建設要打造屬於自己的品牌,把一、三產業結合起來,在搞好農業的同時讓環境變得更好,吸引遊客進村感受鄉村美景,讓村民過上富裕生活。

上田埔村

據了解,上田埔村的規劃定位以宜居宜產、田園生活、鄉村記憶和農事體驗為主,打造惠州特色農業休閒村莊。結合上田埔村現有農場、花木場、荔枝園、桔子園、黃皮園、油茶基地和山茶等自然資源,發展有機農產品,打造山茶基地,結合宗族祠堂文化、圍屋村、扶貧廠房等人文產業資源,以及在扶貧廠房旁規劃建設工業發展產業區,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動上田埔村產業振興,將其打造成為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的現代生態美麗村莊。

上田埔村

在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過程中,上田埔村是博羅縣第一個有規劃先行意識的村莊。在實際工作中,村兩委幹部會組織到浙江等鄉村振興先行地參觀研討,學習他們的發展模式,才有了這種「規劃先行」的超前意識。

連片推進美麗鄉村示範創建

據了解,博羅連線連片推進主要交通沿線、羅浮山、象頭山和鄉村景點周邊村莊示範建設,選取泰美、柏塘、長寧、龍溪等8個鎮街作為試點鎮,選取陂頭神等71個村作為美麗宜居建設試點村,重點推進沿高速路、國(省)道兩旁以及村主幹道、村中心區、人口密集區的村莊環境綜合整治,連線成片示範帶動全縣農村人居環境全面提升。

坪山村

鄉村環境改善了,發展機遇也隨之而來。湖鎮鎮坪山村率先在全縣完成道路擴寬,借力人居環境整治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該村利用村莊丘陵地帶的地理優勢,打造越野露營基地。在越野露營基地的輻射帶動下,一大批農家產品成為旺銷產品。村幹部引導村民讓出36間空置房間,打造特色民宿延伸產業發展。每到周末,越來越多的遊客到鄉村體驗生活,農民在家門口實現增收致富。

如今,鄉村遊越來越受到遊客青睞。在觀音閣鎮彭村村,古石龍休閒度假農場參考湖鎮鎮坪山村做法,將周邊農戶的房子改造成漂亮的民宿客棧,解決了房間供不應求的問題,盤活閒置空房資源,企業和農戶實現雙贏局面。

美麗鄉村孕育「美麗經濟」

羅營村

泰美鎮羅營村位於象頭山500米處的半山腰,擁有豐富的原生態森林資源,毗鄰漂流景點,村民主動讓出約5畝土地用於河道整治。如今,6公裡的河道清澈見底,村裡以此引導村民發展生態旅遊等綠色產業,發展茶園經濟帶旺農家樂,來這裡觀光旅遊的遊客逐漸多了,村裡6戶貧困戶全部摘下脫貧帽。此外,檀悅旅遊度假區項目也將落戶該村,大力發展休閒觀光及鄉村旅遊。

橫河鎮下河村則充分利用天然形成的龍潭瀑布,以及依託「禾肚稻香」景點,村民自建鄉村悠閒民宿及農莊,重點發展民宿及觀光生態農業特色產業。

下河村和羅營村情況類似,博羅不少鄉村發展休閒觀光農業與鄉村旅遊,通過實施農村變景區(點)、農民變旅遊從業人員、農產品變旅遊產品「三變工程」,讓鄉村旅遊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法寶。

「環境美促生態美、鄉村美、旅遊美、產業旺,一批批村莊集中連片打造特色優勢產業,激活鄉村發展新活力。」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說,博羅立足鄉村、依託鄉村、回歸鄉村,以人居環境整治之力,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推動力。

以點帶面整治農村人居環境

近日,記者來到博羅縣柏塘鎮石崗村,看到寬敞的村道乾淨整潔,兩旁不僅種上了綠化樹,還鋪了草皮種了花卉,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石崗村委會主任羅建強介紹,村中的垃圾收集點設置完善,村民已經自覺將生活垃圾分類,集中到收集點清運。村民還自覺裝扮好自己的庭院,將雜草清理乾淨,把柴草等雜物堆放整齊,並把屋前屋後打掃乾淨。

行走於石崗村,記者看見,該村的「三清三拆三整治」有序推進,舊豬舍、危舊房等影響村容村貌的建築物清拆完畢,清拆後鋪上草坪成為村民的休閒活動場所。

石崗村

據悉,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過程中,博羅縣按照「全縣一幅畫、一村一張圖」的總體布局,堅持「政府引導、群眾自願、分類推進、示範帶動」,因地施策,分年度實施。在實施過程中,博羅縣以點帶面,嚴格按照「硬化、潔化、綠化、美化」整治標準,該補的補、該建的建、該拆的拆,統籌實施「改房改水改廁、通路通氣通訊、治汙治髒治亂、添樹添景添色」4個方面12項綜合整治,著力升級「水電氣訊」保障、配備「科教文衛」設施,確保整治過程「不走樣」,整治效果「不變樣」。

石崗村

據博羅縣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博羅全縣清理村莊亂堆亂放等13.8萬處,清理農村生活積存垃圾、衛生死角等2.96萬處,清理溝渠池塘漂浮物等2.5萬處,拆除危、舊、破、棄、廢房5.5萬間,拆除私搭亂建等1.39萬處,拆除非法違規商業廣告牌、招牌等1.2萬處,完成生活汙水、水體汙染整治等1.7萬宗,全縣所有村莊基本達到乾淨整潔村標準。昔日破舊的村莊面貌煥然一新,新時代美麗鄉村的新氣象撲面而來。

紮實推進農村生活汙水處理

有著600餘年歷史的福田鎮山下村,在這裡,涓涓山泉水繞村而流。然而在人居環境整治之前,村民們生活汙水隨意排放,上下遊住戶幾度糾紛不斷。綜合各方面考慮,山下村率先啟動雨汙分流工程,讓各家各戶接通汙水管道。由於山下村距離鎮汙水設施廠較遠,管道鋪設難以展開。村幹部決定在山下村獨立建成一座汙水處理設施,一併解決了周邊三個村小組的排放需求。村委書記徐志成說:「水流出來以後,我自己拿去廣州化驗過,水質的確是達標,帶來的益處是保持河流環保,群眾意見和鄰居糾紛也為此少了很多」。

目前,博羅全縣343個行政村及東江沿岸74個村小組共建成農村生活汙水處理設施536座,總建設規模達3萬噸/日,配套收集管網約590公裡,總投入資金3億多元。同時,涉及城鎮汙水處理廠周邊的行政村或村小組生活汙水基本按要求納入城鎮汙水廠處理,全縣基本實現了「一村一設施」建設目標。縣裡的7個省定貧困村共建成汙水處理設施26座,汙水處理能力1020噸/日,汙水處理率約68%;今年新建90座農村生活汙處理設施的建設任務至目前基本完成並投入試運行。

今年實施「百村示範 全域整治」

今年,博羅縣將繼續鞏固已有的「三清三拆三整治」工作成果,紮實強力推進,建立以「縣督導、鎮組織、村落實」的三層責任制,編制責任清單,責任落實到人,確保農村乾淨、整潔、有序。同時,加快實施「百村示範、全域整治」工程,著力打造71個示範村,帶動全縣343個行政村全部完成「三清三拆」工作,推動農村生活方式轉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值得一提的是,博羅美麗鄉村建設的規劃設計團隊——廣東安捷工程建設有限公司,是一支以90後為骨幹的「少壯派」,成立兩年多已經為惠州、河源等地的100多個村子進行設計規劃和工程施工,其中石崗村的規劃設計就是他們的代表作之一。

記者獲悉,博羅縣已編制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規劃方案,對全縣進行通盤規劃,分區域、分功能進行連片連線整治建設,同時編制乾淨整潔村、美麗宜居村、精品特色村樣板實施方案,供各村對照參考實施。

來源:博羅發布

相關焦點

  •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建設美麗宜居鄉村 - 奉化日報-數字報刊平臺
    全面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提升行動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市、區委有關鄉村振興系列決策部署,上階段,我區制定了《寧波市奉化區高水平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18-2020年)》,圍繞區委、區政府總體工作部署,全面抓好農村人居環境,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為高質高效高速推進現代化健康美麗新城區建設和農村現代化建設打下紮實基礎。
  • 打造美麗宜居的生態家園——松原市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紀實
    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開展以來,松原市始終把這項工作擺在重要位置,成立了以書記、市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建立了「市級高位統籌、縣區主責推進、鄉村主體作戰、幹群協同攻堅」的工作機制,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市各鄉鎮、村屯都變得更乾淨、更美麗、更有文化內涵,群眾的獲得感、滿意度不斷增強。
  •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門市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江門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江門市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總體方案》的通知江府辦〔2018〕19號 各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市各單位:《江門市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總體方案
  • 雙城鎮: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美麗環境造就美好生活。為進一步改善鄉村人居環境,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助力鄉村振興,雙城鎮堅持在「美麗宜居」上下功夫,持續開展人居環境整治行動,切實改善群眾生產生活環境。「紅黑榜」,設立公益廣告牌、張貼標語、村規民約、制度上牆等宣傳教育方式,積極動員村民主動參與環境治理,切實營造全域無垃圾專項整治的濃厚氛圍。
  • 四川達州市通川區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的實踐與探索
    通川區秉承梯次推進的理念,走實串點成線全域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路線圖。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面寬量大,沒有現成的可複製可借鑑經驗。近年來,通川區充分發揮了群眾參與和上下溝通的方法優勢,因地制宜紮實開展試點示範,充分發揮以點帶面的示範效應,通過合理布局、梯次推進、全域整治,為建設品質通川繪就了清晰的規劃藍圖。
  • 美麗鄉村入畫來——江陵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樣本觀察
    通過持續性地「曬比評」,一座座美麗鄉村脫穎而出,一張張燦爛笑臉幸福洋溢。人居環境整治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第一場硬仗。如何打好這場硬仗?江陵縣通過試點先行,探索出一條重實幹有實效的路徑。這樣既美化了環境,村民自己還能分到收益。這項工作被稱為拆違治亂「零補償」,即拆除農戶違搭亂建棚屋、廢舊閒置危房後不給補償款。江陵縣率先在三湖管理區、普濟鎮推進,成為全縣開展人居環境整治工作的亮點之一。人居環境整治的目的是打造整潔有序宜居的村莊環境,為老百姓創造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
  • 瀋陽市渾南區整治農村人居環境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為紮實做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切實提升農村地區衛生環境,讓百姓生活質量得到改善,瀋陽市渾南區全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工作。瀋陽市渾南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我們制定了《2020年渾南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村莊清潔行動工作實施方案》,明確了分類推進村莊清潔行動,積極開展庭院整潔活動,落實村莊保潔制度、規範畜禽養殖管理,建立村莊整潔長效機制。
  • 天津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推進會召開 李鴻忠出席並講話
    原標題:搶抓機遇強力攻堅 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 本報訊(記者 魏彧 米哲 於春灃)14日,全市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推進會在天津禮堂召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改善農村人居環境的重要指示精神,對全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進行部署,確保三年行動取得預期效果。
  • 繪就美麗宜居新畫卷——甘肅省清水縣著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近年來,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把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抓手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紮實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城鄉公路全部實現綠化,全域無垃圾治理成效顯著,生態效應全面彰顯,城鄉面貌由往昔的「髒亂差」變為如今的「整潔美」,人居環境顯著改善。
  • 河北赤城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建鄉村美麗家園
    清除垃圾、剷除積垢,壘砌花牆、栽樹種花,改廁、汙水治理……如今的河北省赤城縣,鄉村面貌越來越整潔美麗。這得益於全縣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推進。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以來,赤城縣委、縣政府確立了以京禮沿線村莊整治為重點,以點帶面,推進全縣人居環境整治工作全面開展的工作思路,徹底扭轉了全縣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滯後、村容村貌破舊、人居環境整治水平低的落後局面。
  •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攻堅丨兗州推進村容整潔清理 建設美麗宜居家園
    濟寧新聞網訊(記者 秦璞 張偉)兗州區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實施村容整潔清理,建設美麗宜居家園。在兗州區新驛鎮新三村,工人們正在對一處閒置坑塘進行治理。為切實改善村民人居環境,新驛鎮積極推進村容整潔清理專項行動,明確專人日常保潔,對白色垃圾、牆體廣告、私搭亂建等現象進行徹底清理。「我們實行八小時工作制,實行全天候保潔。我們在日常保潔的基礎上,每周進行一次全鎮的集中整治活動,對每村的三堆雜物小廣告還有坑塘進行集中整治。」兗州區新驛鎮環衛辦主任王樹東介紹。
  • 湖北省十堰市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爐 推進美麗鄉村建設
    在產業興旺上,建成6條百億特色產業鏈;建成省級以上全域旅遊示範區3個,示範鄉鎮10個,示範鄉村20個;實現農村電商銷售額過100億元;創建國家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示範園1個,建設省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5個、國家農業科技園1個、農產品加工園6個;培育主營業務收入過10億元以上農業產業化農頭企業10家以上,培植國字號知名的區域公用品牌3個以上、「中國馳名商標
  • 西安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引「蝶變」
    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不僅讓西安的鄉村美了「面子」,舊貌換新顏,也讓村民借環境生態之美,走上了產業發展的小康之路,實實在在富了「裡子」,引發了一場場鄉村振興的西安「蝶變」。    通過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太乙村提升改造了「五化」道路 7 條,以「戶分類、村收集、街轉運」模式,全域推行垃圾分類,衛生廁所普及率 99%,建成並使用汙水處理站(廠)7 個,2020 年底實現農村汙水處理、截汙納管全覆蓋。
  • 三河市以拆違「破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周禹佳攝素有「京東明珠」之稱的三河,從拆除農村私搭亂建、違章建設「破題」,深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理順社會治理秩序,建立鄉村振興長效機制。越來越整潔、漂亮的村容村貌,越來越公平、正義的鄉村秩序,越來越舒適、宜居的百姓家園,不斷提升著三河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數」。
  • 鄉村「整容」繪就沃野新畫卷——永新縣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速寫
    這一切,得益於該縣大力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村莊「整容」而繪就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拆遷徹底」讓村民笑起來近日,筆者走進龍田鄉龍田村,年近六旬的劉兆國老人微笑著對我們說:「你看我們村裡變化多大啊!近年來,永新縣緊緊圍繞鄉村振興「二十字」方針,緊扣生態宜居,以「拆遷徹底」為標準,深入開展人居環境整治。選準突破口,按照「重點突破,循序漸進,全域整治」思路,對鐵路、高速公路、國道、省道等交通沿線兩旁的彩鋼棚、廢棄矮屋、亂搭亂建以及沙石磚瓦堆等實施整治。堅持既要拆得徹底,又要讓村民滿意原則,把握關鍵點,對村莊開展拆舊行動。
  • 江門開平市:創建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縣
    該市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抓手,積極推動鄉村振興、生態環保、全域旅遊「三結合」融合發展,探索打造旅遊驅動型鄉村振興發展模式,取得了初步成效,為創建省級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示範縣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該鎮把鄉村振興與生態環保、全域旅遊有機結合,以茶為主軸,以高質量鄉村旅遊為載體,打造休閒、觀光、度假三合一的茶園文化小鎮。如今,該鎮大大小小的村居煥然一新,曾經承載著無限鄉愁的農村逐漸變得更美更宜居。  鄉村蝶變的背後,還有賴於大力推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
  • 安吉: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走向全域持久美
    這是報福鎮穩步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所取得的成效。  6月19日,我縣啟動農村人居環境「百日提升」行動,與報福鎮一樣,各鄉鎮(街道)圍繞村容村貌品質、生態環境質量、「三大革命」成效、長效管理水平四大方面,紮實推進環境提升工作,保障農村「美麗」成色。  提升「顏值」塑強「氣質」  走進上張村,「鄣南勝地」的門樓巍然而立,一旁的牆體上生動描繪了上張村的村容村貌。
  • 巴馬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 再掀「三清三拆三整治」高潮
    中新網廣西新聞9月8日電(黃 峰)廣西巴馬近日再掀「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新高潮,這是巴馬創建國家衛生城市以來,以面帶點、以點促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又邁出新步伐。
  • 唐山古冶打好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建設美麗宜居新農村
    新綠化的村莊,新建的水衝廁所,乾淨整潔的農家院落……走進唐山市古冶區王輦莊鄉車莊子村,一張美麗宜居的新農村畫卷鋪展開來。近年來,古冶區緊扣「三個圍繞」,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累計投入資金7600餘萬元,全力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組合拳」,村容村貌顯著改善。圍繞環境整治強基礎。
  • 整治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振興
    原標題:整治人居環境 促進鄉村振興   為全面開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行動,深入貫徹中央、省、市決策部署,按照蘇州市吳中區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秋冬戰役」部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