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旅遊城市,廣東潮州保留了濃鬱的唐宋風情,建築方面彰顯明清風範,是廣東唯一一座具有完整古城氛圍的城市。
到潮州旅遊,廣濟橋和古城牆一定要走,古城牆中和廣濟橋相對的廣濟門城樓總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廣濟門城樓始建於明朝洪武三年,已有600多年,不過現在看到的並不是原始建築,而是二十世紀初期重修的。說是重修,其實當時只剩下一些零構件,負責重修圖紙的設計師根據清代潮州古城圖,參考當時潮州城明代遺留建築的形貌,融入潮州傳統工藝,並借鑑北京、西安及其他兄弟城市同類建築的風格重構而成,外形上頗有皇都城門樓的典雅氣勢,如今在廣東省內僅此一座,即使曾經為南越國和南漢國都城的廣州也已經找不到同類建築,特別之處在於潮州從來都不是都城。
潮州共有上水門、下水門、竹木門、廣濟門等城樓,只有廣濟門城樓具有皇家氣質,它也是幾座城門樓裡規模最大、設計最細緻講究的一座,如今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部是一個小型博物館。
登上城樓攬勝,向東但見韓江滔滔,筆架山壯秀,山麓的韓文公祠無聲訴說著千年故事,向西騎樓、牌坊林立,古城風採仿若畫卷。
廣濟門正對的廣濟橋是中國四大古橋之一,也是唯一一座橋亭和梭船景觀融合的古典橋梁。
每到黃昏,廣濟橋中間的梭船都會散開,形成「斷橋」形貌,方便大船通行,到了隔天清晨又會重新拼接,方便遊客往來韓江兩岸。
由於正對著韓江,廣濟門城樓也叫「韓江樓」。這座宮殿式城門樓為三層歇山頂閣樓風格,四面環窗,雕梁畫棟,日景配合藍天白雲,雄偉壯觀,夜景和牌坊街騎樓群互相映襯,瑰麗、璀璨、夢幻,無論從哪一個角度仰望或平視都有種穿越歷史的感覺。
這座石木結構城樓由於地處古城的東部,民間習慣將其稱為「東門樓」,這個稱呼在一些潮汕傳統戲曲裡經常出現,較為典型的代表是《陳三五娘》。
過去,出了廣濟門就是郊區了,過了廣濟橋,對面的廣大區域分布著很多農村,而從東往西穿廣濟門而過則是入城,古代新春期間的遊街娛樂活動都是在古城內舉行的。廣濟橋旁邊的饒宗頤學術館是座潮式園林,白牆黛瓦彰顯潮州文人的審美情趣。
旅遊攻略:潮州603A線和B線都有經過廣濟門,建議和牌坊街、開元寺、廣濟橋、北閣佛燈等景點一起遊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