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尤其廣袤的農村地區「臥虎藏龍」。很多看似普通的野生植物,甚至有的還被村裡人當作害草、雜草,但其具有的價值可能讓人大吃一驚。
在農村,就有一種野草,村裡人稱它為「雞骨草,原形態木質藤本,長達1米,常披散地上或纏繞其他植物上。主根粗壯,長達60釐米。莖細,深紅紫色,幼嫩部分密被黃褐色毛。雙數羽狀複葉,小葉7~12對,倒卵狀矩圓形或矩田形,長5~12毫米,寬3~5毫米,膜質,幾無柄,先端截形而有小銳尖,基部淺心形,上面疏生祖毛,下面被緊貼的粗毛,葉脈向兩面凸起;託葉成對著生,線狀披針形;小託葉呈錐尖狀。總狀花序腋生,花長約6毫米;萼鍾狀;花冠突出,淡紫紅色;雄蕊9,合生成管狀,與旗瓣貼連,上部分離;子房近於無柄,花柱短。莢果矩圓形,扁平,疏生淡黃色毛,先端有尾狀凸尖;種子4~5粒,矩圓形,扁平,光滑,成熟時黑褐色或淡黃色,有明顯的種阜。花朋春、夏。
生境分部生於山地或曠野灌木林邊。分布廣東、廣西等地。產廣東、廣西。 對於雞骨草,喜歡煲湯的朋友們可能會有所耳聞,因為它在日常生活中具有不錯的食療應用價值,對於人體也是有著不少的好處的。那麼,雞骨草具體的功效和作用是什麼呢?
中醫當中,雞骨草指的是廣東相思子的乾燥全草,一般以它除去莢果後的乾燥全草入藥,這是因為雞骨草的莢果有毒,不可入藥使用。
中醫認為,雞骨草性涼味微甘,具有清熱解毒、舒肝散瘀的作用,因而臨床上在治療黃疸肝炎、胃痛、跌打損傷等方面疾病有著一定的治療效果。
清熱解毒
因為雞骨草屬於涼性中藥,在中醫的食療之中,屬於清熱解毒的用處,對於那些長期在炎熱的天氣下工作的人來說,可以喝點雞骨草煲湯來清熱解暑,中暑的人很適合喝一些雞骨草來解暑氣。
雞骨草其實還有一些比較有意思的名字,比如廣州相思子,就比較有意思,完全看不出這與雞骨草有何干係?又比如石門坎這個名字,這也完全不知道與雞骨草有啥關係。當然,還有紅母雞草、黃食草、細葉龍鱗草、大黃草等名字。但是,雞骨草的名字雖然五花八陣,但是這絲毫不影響它在臨床中的重要作用
。大家是不是沒想到這麼常見的野草,也是一種不錯的草藥呢?